古往今來,多少大將都折在了陰溝里,徐達不擔心楊帆的能力,反而擔心他過于自信,親自出戰(zhàn)。
楊帆點了點頭,說道:“魏國公的話,我記住,我其實還有一件事想請教魏國公。”
“你說說,只要能為你解惑,我絕對不會藏私?!毙爝_撫須道。
楊帆輕聲詢問道:“國公覺得以大明如今的情況,何時對元廷再度出兵?”
洪武十四年,徐達北征,洪武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傅友德南征云南,而今傅友德已經攻占昆明,元梁王自盡。
昆明為明軍收復,接下來,再攻下大理等地,云南就會平定,沐英鎮(zhèn)守云南。
徐達思索了片刻,說道:“連年用兵耗費錢糧無數,今年待
潁川侯班師回朝,至少三年,我大明要三年時間休養(yǎng)生息,才能再度北征,云航,你欲如何?”
再過三年,就是洪武十八年,也就是說,明軍北征至少要等到三年后。
楊帆眼中有精光流轉,道:“朝廷揮師北征,吾欲從遼東起兵,牽制納哈出,不,不能說牽制,我要從遼東起兵踏平金山,活捉納哈出!”
楊帆的雄心壯志令徐達贊賞,徐達笑容滿面,說道:“好志氣!不過,三年時間太短,到時候東西兩路齊進,你能牽制住納哈出,便是大功?!?/p>
楊帆自信滿滿,對徐達說道:“請魏國公拭目以待!”
北平之行,楊帆停留了三日,繼續(xù)東北而行,一路輾轉到了六月末才回到遼陽。
遼東,遼陽城。
夏時敏與李芳果穿梭在廊檐下,李芳果輕聲說道:“我本不想立刻來打擾楊總兵,可夏大人也知道,高麗那邊戰(zhàn)況吃緊,實在拖延不得?!?/p>
夏時敏微微一笑,寬慰李芳果,道:“李公子不必擔憂,楊大人其實也想見見你,畢竟,他去應天耽擱了這么久,有些事,盡早敲定才好?!?/p>
二人來到了府邸后宅的花園,楊帆一襲青衫正在涼亭里面與劉伯溫對弈,十分愜意。
夏時敏領著李芳果進來后,楊帆招招手,讓李芳果不必多禮,來坐。
李芳果落座后,觀看楊帆二人對弈,他雖然是高麗人,對棋藝也有研究。
楊帆笑呵呵說道:“本官不在遼東的這段日子,李公子等得著急了吧?”
李芳果也不裝假,說道:“不瞞大人,家中來了兩封信催促,都希望能早日與大人您合作?!?/p>
楊帆摩挲著白棋,問道:“方才李公子看了半天,覺得這盤棋如何?”
李芳果想了想,回答道:“這位老先生的棋藝精湛,不過穩(wěn)妥有余,進攻性不足,楊總兵大開大合,進攻性強,步步殺招,在下的棋藝遠遠不如楊總兵?!?/p>
楊帆給夏時敏使了一個眼色,夏時敏會意離開。
不一會兒,夏時敏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副遼東的地圖,楊帆指著地圖,說道:“李公子,你們李家的提議本官接受了?!?/p>
哦?
李芳果喜出望外,忙起身行禮道:“能與楊總兵合作是我們李家的榮幸!”他仿佛看到了未來李家實力再上一層樓,稱霸高麗的景象。
楊帆擺擺手讓李芳果別急著高興,他的話還未說完,他楊帆可以與李家展開貿易,同時,他楊帆還要與遼東北部的諸多部落,以及高麗同時開展貿易。
夏時敏帶來的地圖上,被楊帆用筆劃出了一個圈。
“本官要在昌圖與開原之間,設立一車馬集市,除了納哈出之外,任何人都可以來馬市,以我大明需要的東西,來換取關內的物資?!?/p>
李芳果面露難色,說道:“可是大人,我們之前說好了,您與我們李家合作,現(xiàn)在怎么變了?”
楊帆微微一笑,解釋道:“李家商隊從高麗到遼東,高麗王室又不是瞎子,如何看不到?本官設安樂州建立馬市,從高麗到遼東經商的車隊便延綿不絕?!?/p>
“如此一來可以掩護你李家,讓你李家不受懷疑,二來促進我遼東之商貿,讓納哈出控制地區(qū)的部落了解大明,分化他們與納哈出的關系,兩全其美。”
然而李芳果有些不滿,說道:“大人說得沒錯,可若是高麗王室找遼東通商,大人不一樣會與王室通商么?”
楊帆嘴角上揚,聲音卻冷了道:“李芳果,你在質疑本官?”
李芳果臉色一變,忙賠禮道歉道:“在下失言,在下絕沒有那個意思。”
楊帆冷哼一聲,說道:“你李家在遼東馬市上交換物資,價格一律是其他人來交換的九成,這就是我的誠意,如果,你們李家不能接受我的條件,請便?!?/p>
李家太需要遼東的資源了,李芳果見楊帆發(fā)怒,連忙說道:“方才在下失言,請楊總兵大人不記小人過,這筆買賣,我們李家與您定下了!”
能以九成的價格購買遼東物資,對李家來說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步,這就夠了。
待李芳果離開之后,劉伯溫輕聲說道:“李家在高麗,所圖不小,楊大人要小心?!?/p>
楊帆微微一笑,說道:“所以我才設立馬市,與李家做生意,也沒斷了跟高麗王室做生意,相信高麗王室的人很快就會來遼東的?!?/p>
高麗物資匱乏,鹽鐵更是與大明沒法比。
楊帆要用安樂州的馬市,獲取戰(zhàn)馬資源,更要利用商路打造出一個情報網。
王圖已經在著手準備這件事。
未來三年,他要讓遼東的探子到納哈出、到高麗,將對手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李芳果離開楊帆府邸后,回到下榻的客棧,里面正有人正在等他。
青年一襲黑衣,相貌英武身材高大,與李芳果長得有三分相似。
李芳果將事情講述一遍,末了說道:“兄長,這馬市一開來遼東的商人勢必增多,咱們得提前擴增商隊才行?!?/p>
黑衣青年正是李芳果的大哥,李成桂長子李芳雨,沒人知道他已經悄悄來了大明。
李芳雨冷笑,道:“楊帆太狡猾,一面與我們合作,一面又留了口子給王室,不過,遼東在他之下發(fā)展迅速,我們李家只能暫時忍耐,與他合作,等日后我李家掌控高麗,有他好看!”
聽到這話,李芳果露出興奮之色:“大哥是說,待父親掌控高麗,我們要打遼東?”
李芳雨野心勃勃,傲然道:“何止是遼東?納哈出的地盤廣大,留給他太浪費了,也要一并納入我李家手中!”
兄弟兩個暢想未來,仿佛納哈出、楊帆,已經是他們李家的階下囚。
洪武十五年下半年,對于遼東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
六月末,楊帆歸遼東。
七月初,楊帆下令設置“安樂州”,安樂州內設置車馬集市,準許高麗以及除納哈出勢力外的部落來安樂州做生意。
要到安樂州,必須在大明的邊防接受審查,過程細致繁瑣,然而就算如此,依舊有人排著隊進入安樂州,原因很簡單,有利可圖。
高麗的商人不遠千里也要來,交換購買物資后只要回到高麗,轉手便是數倍的利潤,生活在納哈出麾下的部落也帶著資源來馬市交易。
而在安樂州最硬的通貨只有一個——戰(zhàn)馬!
楊帆特意派懂馬的官吏前往馬市,只要有人在這里出售馬匹,必須優(yōu)先由官府來查看。
假如馬匹上乘便出合理的價格購買,馬匹品質一般,便任由其主人自由買賣。
同年八月,楊帆于遼陽南邊的千山,正式設立“遼東三大營”,分別是遼東五軍營、遼東神機營,以及遼東三千營。
神機營為火器部隊,三千營為騎兵部隊,而五軍營則是步軍、騎軍混合。
神機營初步設定人數為五千人,其中四千為步軍,分別使用火銃、神武大炮,一千人為騎軍,配合火器部隊作戰(zhàn)。
三千營人數初步設定為五千人,不過,因為遼東缺少戰(zhàn)馬,神機營也需要戰(zhàn)馬,所以三千營當前只有一千人。
楊帆任命翟能為游擊將軍,統(tǒng)帥三千營的人馬,目前先充作精銳斥候出關探查之用。
李景隆被楊帆派去了神機營,幫著一起構建火器部隊。
這兩個軍二代倒是沒有讓楊帆失望,李景隆頭腦靈活,敢想敢做,什么點子一點就通。
讓楊帆越發(fā)懷疑,歷史上,李景隆這小子屢戰(zhàn)屢敗輸給朱棣,是不是有放水的成分?
翟能率領哨騎出關數次,英勇善戰(zhàn),還兩次擊潰了對方的哨騎。
三千營、神機營需要時間建設,而五軍營則在楊帆的一紙調令下迅速集結。
所謂遼東五軍營,就是抽調各衛(wèi)所的精銳兵卒,來到千山腳下的五軍營大營操練演武。
其實從明初開始一直到明末,這種邊關戰(zhàn)事,都是由大將抽調所在地區(qū)的衛(wèi)所人馬統(tǒng)御,然后統(tǒng)一指揮。
土木堡事變前,大明的京軍就是從各地抽調的精銳,然后入京統(tǒng)一編在一起,其戰(zhàn)力之強絕對不遜色于明初的強軍。
可惜在土木堡之后幾乎覆沒,后再組建五軍營的時候,再也沒有之前的盛況。
楊帆所行之事,就是在效仿后來永樂時期的京軍。
理由很簡單,各衛(wèi)所平時沒什么聯(lián)系,里面的精銳也沒有了解配合,戰(zhàn)事來了就抽調,然后靠著一群臨時組建起來的精銳上戰(zhàn)場打仗。
敵軍實力沒有那么強還好,一旦遇見了如納哈出直屬部隊那樣的強軍精銳怎么辦?
故楊帆離開京城前,從朱元璋那兒討來了一個口諭,準許自己在非戰(zhàn)時抽調各軍精銳操練,這可是對楊帆的絕對信任,其他的邊關守將沒有一人有這般殊榮。
洪武十五年,十月。
楊帆又陸續(xù)下發(fā)政令,大力支持遼東的手工業(yè)發(fā)展,從棉紡織業(yè)到制瓷,從礦冶業(yè)到大連灣的造船等皆有涉獵。
甚至楊帆還親自去了軍器局,讓軍器局的匠人一起革新了紡織機。
由于之前楊帆對匠籍改革的貫徹執(zhí)行,使得遼東的匠人生產力大幅解放,手工業(yè)發(fā)展與匠人獲得自由互相結合,起到了翻倍的促進作用。
從洪武十五年,到洪武十八年年末,整整三年多時間,遼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觀的就是賦稅,遼東一直是消耗朝廷糧餉的大戶。
隨著朱元璋不斷派遣兵將過去,到了洪武十八年年末,遼東都司已經有了二十二衛(wèi)。
這二十二衛(wèi)分別是山海衛(wèi)、廣寧前屯衛(wèi)、寧遠衛(wèi)、廣寧中屯衛(wèi)、廣寧左屯衛(wèi)、廣寧右屯衛(wèi)、廣寧衛(wèi)、金州衛(wèi)、復州衛(wèi)、蓋州衛(wèi)。
海州衛(wèi)、定遼右衛(wèi)、東寧衛(wèi)、義州衛(wèi)、沈陽中衛(wèi)、鐵嶺衛(wèi)、三萬衛(wèi)、遼海衛(wèi)、定遼中、左、前、后衛(wèi)。
其中山海衛(wèi)名義上歸楊帆統(tǒng)領,其實是掌控在朝廷手里。
畢竟,若是山海關都給了楊帆,他一旦有什么心思,直接入關怎么辦?
朱元璋雖然相信楊帆,但朝廷的官員卻強烈建議,不可讓楊帆掌控山海衛(wèi)。
除了山海關,其他二十一衛(wèi),每年消耗的糧餉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然而三年時間之后,遼東都司的賦稅比之前提升了十倍,雖然遼東都司之前的基數小,但提升的速度堪稱恐怖。
就連戶部在年末審核的時候,都驚訝到懷疑遼東是不是報錯了。
屯田三年,基本解決了遼東的糧草問題,只要不是長久大戰(zhàn),遼東糧餉基本能自給自足。
更加喜人的是遼東的貿易流通,為遼東帶來了大量財富,以及優(yōu)秀的戰(zhàn)馬。
有了戰(zhàn)馬之后,三千營終于組建起來,而神機營也有了專門的騎兵保護。
至于遼東五軍營,歷經三年時間打磨,遼東的銳士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期待建功立業(yè)的時刻。
洪武十八年的最后一個月,就在一場大雪之中到來。
年末,忙碌了一年的楊帆與劉伯溫在廊檐下賞雪,品茶。
紅薯兩年前在朱婉兒的斡旋下,做了楊帆的妾室,他身邊烹茶的女使便換了人。
茶香四溢,劉伯溫飲了一口茶,說道:“也先帖木兒在西番鬧騰,百戶劉林戰(zhàn)死,涼州衛(wèi)指揮使宋晟追擊至集乃,大敗元軍,這一戰(zhàn),殘元吳國公,也先帖木兒皆被俘,打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