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老頭很煩。
當著陳澈的面嘆了一口氣。
人活到這個時候,其實很多人的晚年,或多或少都會留一絲絲的遺憾。
再有錢有權的人。
都會有不如意的那一天。
陳澈望著老人,并沒有其他情緒,反而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因為他想到了宋文雅。
他的心理年齡已經(jīng)27歲,對于自己有一個孩子,心里并沒有那么排斥。
更何況,宋文雅自己留自己養(yǎng),壓根沒有碰瓷他的意思,這方面格外的懂事。
可畢竟是陳澈的孩子嘛。
雖然不知道未來是男是女,雖然陳澈未來還是會做親子鑒定。
但大概率,是他的種沒跑了。
就算未來孩子姓宋。
該有的那些東西,也跑不掉。
老頭才四個兒子,就如此嘆氣。
陳澈也不知道自己未來,面對一群不同母親的孩子,能不能比老爺子強。
雖然他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可真到那一天,有幾個男人做到,完全把自己的孩子當陌生人看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些事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
當然,此時陳澈第一個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而且還沒出生。
他想這些,無疑是杞人憂天,不過這并不影響,他理解老爺子此時的愁苦。
老爺子如今的愁苦是什么呢?
主要是事情沒有往他的預想里發(fā)展,可是“親情”的加持又讓他左右徘徊。
如果放二十年前,華宗延還掌權時,他可以為了利益進行果決。
可他如今只是一個退休,且大病過一場的小老頭,有些事反而會考慮的繁雜。
他希望華炳輝未來能被妥善安排,可是他又把握不準華炳耀的心思。
就拿三天前的綁架來說。
要不是華炳耀某些方面太霸道,手段太狠的話,對方不一定會狗急跳墻。
華宗延如今還活著,就已經(jīng)開始左右不了華炳耀,未來等他死了,那兄弟倆之間會不會沖突爆發(fā),這是無法預估的。
華炳耀存在一定的問題。
然而華炳輝也不是啥好人。
華炳輝如今在為自己爭取利益,可他得到了那么別人就會失去。
華炳耀好不容易把整個家族的資源集中在手中,怎么可能任由他人破壞。
華宗延很清楚,華炳耀如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全因他還活著。
他作為一個父親,是既做不到兩不相幫又無法真去偏心某一方,實在難解。
華炳耀要集中資源。
華炳輝要瓜分利益。
兄弟倆可能都沒有錯。
但意見不和、不一心,本身就是千百年來家庭里,最難解的一道大題。
別說是華宗延或者小老百姓了。
追古溯今那些皇帝、王室,有幾個可以完美的處理好這些問題的。
華宗延如果按照華炳輝的意愿,進行分家產(chǎn),就是破壞華炳耀的利益和規(guī)劃。
可是他完全不顧及華炳輝的想法,誰知道這個兒子能干出什么事。
這其中,又牽扯進來很多人,涉及到了很多人的蛋糕,甚至形成了派系。
包括陳澈,也進入了漩渦中心。
華炳輝這個便宜干爹,轉移的一部分資產(chǎn)就是利用他,借他的身份。
華炳輝如今給他的那些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年克扣家族的黑錢,本來是屬于家族的,如今給了陳澈使用。
可陳澈很懂事,沒有吞的想法,未來兜兜轉轉還是會成為華炳輝的個人資產(chǎn)。
這也是為什么華炳輝洗錢,放到華夏大陸這種危險地方的緣故。
那洗的,不是傳統(tǒng)的黑錢。
而是在家族里見不得光的錢。
如果家族里掌權的族人,每一個人都像華炳輝這么搞,那還集權個屁啊。
華炳耀靠銀行掌控眾多資產(chǎn),本身就是為了集中現(xiàn)金流帶著家族快速發(fā)展,可下面如果都缺斤少兩,那還玩什么。
就拿近些日子,華炳耀搞那些印度資產(chǎn),包括以前的一樁樁一件件,靠的不止是個人能力,還有龐大的現(xiàn)金流做空。
沒有現(xiàn)金流。
華炳耀的風險大大增加。
別說能不能搞別人了,一旦遇見什么不可控因素,甚至還要賣血求生。
華炳耀是霸道了一些。
可他整體方向是為整個家族好,家族資產(chǎn)越多的話,受益的是每一個人。
在這種規(guī)劃里。
華炳輝的行為就是老鼠屎。
可話說到華炳輝這邊,其實也只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本身沒有什么大錯。
畢竟大家都是華宗延的親兒子。
又不是野孩子。
憑什么看你吃肉,還要任你宰割。
華炳輝的生意,是靠家族的沒錯,可難道他不配擁有那些嗎?
要是放在別的家族分家產(chǎn),憑華炳輝的付出和身份,只會分的比現(xiàn)在更多。
可如今的問題是,家族不分產(chǎn)業(yè),誰也不知道這種集權持續(xù)多久。
如今老爺子還活著,華炳耀對這些“小動作”還有一些顧忌,在中間盤旋。
可老爺子要是沒了。
華炳輝不能說真的任人宰割,但他的利益真就沒辦法得到保障。
大人還在。
孩子們還能講講道理。
等大人不在了,親兄弟之間不講理、大打出手的案例不勝枚舉。
尤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還是利益至上的豪門。
有些事情,比普通家庭更過分。
…
其實關于這些事,華宗延之前親自和華炳耀談過,且就在前不久。
結果顯而易見,沒有談攏。
華炳輝的生意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東南亞的灰產(chǎn),二是位于澳山的賭場。
如今,華家全部的資產(chǎn)加在一起,估摸著會以萬億美元計起步。
作為東方的洛克菲勒家族,人家洛克菲勒家族已經(jīng)幾十萬億美元的家底,華家發(fā)展雖然晚,但投資一直沒有犯過錯誤。
尤其是華炳耀跟個穿越者似的,在石油最值錢的時候搞了一些南海和中東的石油,怎么著,應該積累了起碼3萬億美元。
假設,華家有3萬億資產(chǎn)。
而華炳輝掌握,或者說掌握過的那部分資產(chǎn)最多2000億美元,不足整個家族資產(chǎn)的十分之一,大概只占比5%左右。
5%: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而如果假設華家資產(chǎn)是5萬億美元,華炳輝掌握的占比,更加的少。
不過…
雖說華炳輝的生意,在整個家族資產(chǎn)面前占比不是很大。
但無論是那些灰產(chǎn)還是賭場,都是華炳耀無法忽略的存在,還是很重視的。
比如說賭場。
論資產(chǎn)數(shù)額,在整個華家占比不大,可現(xiàn)金流能力不可謂不誘人。
近幾十年,華家之所以沒有重金投資科技產(chǎn)業(yè),沒有把銀行做大做強,不是因為華炳耀沒眼光,更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而是華炳耀掌權后,依舊沿著老爺子的步伐繼續(xù)大力投資電力、港口、地產(chǎn)、石油加工、百貨、醫(yī)藥等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
為的,就是現(xiàn)金流三個字。
如果時間倒退二十年,華炳耀優(yōu)先金融投資的話,他就是優(yōu)秀的銀行家、資本家,但能不能掌控獅城,猶未可知。
其實華家的資產(chǎn)里,賭場不止一家,除了澳山的銀河,獅城還有一家。
但,華炳耀依舊不甘心,或者說不想失去澳山的賭場。
不止是賭場他不愿意放手,就連那些灰產(chǎn)創(chuàng)造的美元,他都不想放棄。
如今華炳輝要分家,華炳耀從一開始的沒商量,到如今的可商量,態(tài)度已經(jīng)松動,但并不知道給對方什么資產(chǎn)比較好。
如果是單純給錢的話。
又十分麻煩,且華炳耀也不愿意。
所以華宗延和華炳耀之間沒談攏,雙方之間各有心思,很難雙贏。
陳澈之前不是很疑惑嘛。
疑惑華炳輝這個便宜干爹,為什么對他那么好,其實都是被華炳耀逼的。
這些年,無論是東南亞灰產(chǎn)還是澳山的那些產(chǎn)業(yè),華炳耀都已插手。
以前華炳耀不插手,一是顧不上,二是老爺子專門負責這些,他沒有理由。
可老爺子大病一場,華炳耀已經(jīng)開始逐漸安插自己人進入那些產(chǎn)業(yè)。
陳澈有利用價值。
自然要對他好了。
事實證明,陳澈還是挺好用的,他完全適合成為雙方博弈的棋子。
未來女婿的身份,既不遠也不近。
擁有一定的能力,值得雙方重視,可以達成雙方進行游戲博弈的條件。
可以這么說,陳澈最后站在那一邊,那就代表最后哪一邊贏了。
單純看這句話,好像陳澈成了舉足輕重多么重要的人物一樣,其實不然。
就像棋盤里的某個棋子,可以決定一場輸贏,然而棋子只是棋子。
陳澈在其中很重要,又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一場足球賽、籃球賽里的“球”,失去他就無法比賽。
不重要的是,如果雙方最后不以足球賽、籃球賽的方式進行博弈、分輸贏的話,那他這個“球”將變得一文不值。
如果有可能的話,陳澈是不愿意當那個被人踢來踢去的“球”的。
畢竟球星指的是人,而不是球。
不過危險和機遇并存,陳澈雖然人微言輕是吧,但何嘗不是利用雙方。
兩邊他都得到了好處。
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然而陳澈如今,有當“球”的覺悟,但肯定不是心甘情愿被人踢。
這也是為什么,陳澈要來獅城見老爺子的緣故,他必須為此做一點什么。
如果說華炳耀是紅隊,華炳輝是藍隊,陳澈是紅藍雙方交鋒的足球,那么華宗延華老爺子,就是這場比賽的裁判。
陳澈當然要找裁判訴苦、找安慰了。
如今在這個世界上,最希望老爺子長命百歲的,可能是陳澈這個外人。
老爺子是唯一,可以保證紅藍雙方打急眼不去惡意中傷他這顆球的管理人員。
在這方面,老爺子可能當裁判不合格,但在保護他這件事上格外可靠。
沒辦法,誰讓他是秦雅南的球呢。
如今他只是借給了紅藍雙方打比賽,又不是路邊隨便買的一棵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