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畝的土地很大很大。
這片土地是平原,可面積大到已經超過人的視野,根本望不到另一邊的盡頭。
也不能說望不到。
準確來說是已經非常模糊。
要知道,故宮博物院的面積才1000多畝,這里相當于三個故宮的大小。
頤和園算上里面的大明湖,才4000多畝地面積,僅比影視城大一點。
目前這片3600畝的土地上,仍然有2個村莊還沒有完全拆除。
這個影視基地由壹城萬匯帶頭,但根本吃不下去,不但吸引了本地很多企業(yè)投資,陳澈的匯新財富還投資了30億。
可以這么說,陳澈在國內跟正南投資一起炒股的錢,一股腦都投了邯鄲的項目,其中影視基地和機場南遷占了大頭。
而征遷工作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所以總規(guī)劃3600畝,但目前除了修了修路,圈了一小塊動土,沒有其他改變。
相當于99%的地方還沒動土,眾人這邊兜兜轉轉都是看土地。
最后一行人還專門去正在進行拆除的村莊里走了走,了解了現(xiàn)實情況。
在這片土地上待了近兩個小時,眾人重新上車,準備去另外的科技產園轉轉。
與來時不同的是,車內的氣氛更加輕松融洽,交談的東西更多了。
陳澈依舊坐在靠門的位置,窗外的景象飛速后退,那些忙碌的挖掘機和無垠的土地,漸漸縮小,最終消失在視野中。
這一次,書記主動與陳澈坐在了對面,饒有興致的詢問他一些問題。
比如在杭城運營傳媒公司的經驗,特別是如何吸引和留住年輕的創(chuàng)意人才。
陳澈結合自身實踐,直接提出了與本地高校合作開設相關專業(yè)、訂單式培養(yǎng)、建立實習基地,以及設立專項基金扶持優(yōu)秀創(chuàng)意團隊落戶基地等具體建議。
他要邯鄲科技大學,不但是為了服務市政府和邯鄲,還是為了服務他自己。
比如說這個短劇這個行業(yè),本地應該有專門的學校,專門的專業(yè)。
全靠外來人口是不行的。
“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能扎根能成長,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能讓創(chuàng)意人才感到被尊重、有價值感、有發(fā)展空間的環(huán)境?!?/p>
陳澈總結道。
書記頻頻點頭:
“小陳董說得非常對,城市發(fā)展硬件建設是骨架,人才才是血肉和靈魂,
市里會認真研究你的建議,在子女教育、醫(y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配套政策,務必讓他們在邯鄲安心創(chuàng)業(yè)、舒心生活?!?/p>
車隊沿著新修的柏油路向北行駛,窗外是冬日略顯蕭瑟的平原景象。
約莫十來分鐘后,一片視野極其開闊的區(qū)域映入眼簾,遠處,邯鄲機場那標志性的航站樓和指揮塔臺已清晰可見。
考斯特車內,書記他們又與陳天宏聊著關于科創(chuàng)園招商引資的初步設想。
陳澈的目光掠過窗外那片因機場限高而顯得低人一等的空域,以及周邊大片無法充分利用的土地,眼神微微閃動。
他端起面前車載杯架上的熱水,輕輕啜了一口,仿佛不經意般的開口道:
“書記,你看,我們右手邊就是現(xiàn)在的邯鄲機場,說起來,它為我們城市的航空出行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隨著城市框架不斷拉大,特別是我們正在著力打造的南區(qū)和未來更廣闊的南部區(qū)域,它現(xiàn)在的位置開始對周邊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阻力和影響。”
書記聞言,目光也隨之投向窗外,看著那不算宏偉的航站樓和起降頻率并不算高的跑道,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表情。
“是啊,小陳董眼光很準,這個機場就像個長大了卻還穿著小時候衣服的孩子,有點束縛手腳了,當初為了節(jié)省成本和盡快通航,選擇了在原有基礎上擴建,現(xiàn)在看來,確實是有些固化了,它對周邊區(qū)域的限高、噪音影響,以及對未來發(fā)展的空間擠壓,都成了市里規(guī)劃中的一大難題。”
陳澈放下水杯,說道:
“我們在做南區(qū),尤其是三大生態(tài)城的總體規(guī)劃時,深切感受到了這種束縛,無論是我們想要打造的具有地標性的超高建筑,還是未來希望引入的一些對凈空環(huán)境有要求的高端制造業(yè)、研發(fā)中心,
甚至是園區(qū)自身的形象和未來發(fā)展張力都受限于此,這正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瓶頸,我們規(guī)劃的影視基地,未來需要大型現(xiàn)代化攝影棚,高度受限怎么建?科產園想引入的尖端生物醫(yī)藥、精密儀器研發(fā),能忍受頭頂上飛機的起降轟鳴嗎?
這些瓶頸不打破,我們投再多的錢,南區(qū)的發(fā)展依舊存在更多困難和挑戰(zhàn)!”
陳澈這番話,直接將矛盾擺上了臺面,車廂內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緊張。
孟云濤和陳天宏下意識的想打圓場,卻被陳澈用眼神制止。
書記的眉頭緊緊鎖住,手指無意識的敲擊著座椅扶手,耐心解釋道:
“道理我們都懂,小陳董,可是搬遷一個機場談何容易?上百億的資金從哪里來?復雜的審批流程,涉及軍方、民航總局……層層關卡,還有,現(xiàn)有的機場資產如何處置?職工如何安置?這些都是天大的難題,市里不是沒動過這個念頭…
后面的話書記沒說,因為話不說滿,陳澈可以語氣稍微過激,他不行,但他的語氣中還是隱隱帶著無奈和現(xiàn)實的沉重。
“書記,如果這些資金難題,我們匯新商會愿意牽頭來解決大部分呢?”
陳澈再一次開口,聲音不高,卻像一道驚雷在車廂內炸響。
一瞬間,所有的交談聲都停止了,書記、副市長,乃至座位上一直豎著耳朵聽的秘書們,全都震驚的看向陳澈。
陳天宏也微微睜大了眼睛,雖然兒子之前跟他透過氣,但親耳聽到在這種場合提出來,還是感到了十分震撼。
陳澈稍作停頓,讓這番話在領導心中沉淀了一下,然后繼續(xù)道:
“匯新商會之前向市里提交過一份關于邯鄲機場南遷暨建設空鐵聯(lián)運綜合交通樞紐的初步構想報告,不知您有印象嗎?”
書記立刻頷首,嚴肅道:
“我看過,那份報告分量很重,思路也非常超前,前些天市里內部為此討論過很多次,共識是這確實是解決長遠發(fā)展瓶頸的一步妙棋,甚至可以說是關鍵一手,但其中的難度,都讓我們不得不慎之又慎?!?/p>
“我完全理解市里的顧慮?!?/p>
陳澈表示認同,隨即話鋒一轉:
“任何重大決策都伴隨著風險和挑戰(zhàn),但我們匯新商會經過反復測算和評估,愿意在這個關乎邯鄲未來數十年發(fā)展格局的項目上,承擔起民族企業(yè)應有的責任和壓力?!?/p>
陳澈原來不想今天提這個事的,但見書記挺好說話,干脆先聊聊。
而陳天宏代表的就是匯新商會,是匯新商會(邯鄲)的會長,只是他不在邯鄲,一般是幾個副會長一起管理商會。
商會的三名副會長,有兩位就在后面的考斯特里,有什么數據可以下車再說。
果然,陳澈拋出這個話題后,書記、副市長加上陳天宏等人開始嘰里咕嚕。
說到最后,陳澈才繼續(xù)說道:
“我們的想法是,新機場按照4E級標準規(guī)劃,預留未來升級4F的可能性,選址初步定在鄴城與冀南交界處,緊鄰繞城高速,距離市中心約30公里,一期工程,包括機場本身、配套的高鐵換乘站、連接市區(qū)與機場的市郊地鐵快線,以及相關道路管網,總投資初步預估在320億元人民幣?!?/p>
這個數字又讓車內安靜了一瞬,只能聽到空調運轉的聲音。
陳澈迎著眾人震驚和審視的目光,拋出了增添份量的籌碼:
“在這320億的總投資中,我們匯新商會可以牽頭聯(lián)合相關戰(zhàn)略合作伙伴,承諾承擔其中80%的資金,也就是256億。
剩下的30億,可以由市里根據財力情況投入,或者以其他資源進行配套?!?/p>
“80%?!”
書記還真不知道這個籌碼,之前穩(wěn)如老狗此刻也不禁動容。
“是的,80%?!?/p>
陳澈肯定的重復道,隨即又補充了足以讓任何地方主官心動的附加條件:
“此外,為了徹底消除機場搬遷后,區(qū)域的發(fā)展顧慮,并提升邯鄲人才吸引力和文化底蘊,我們還可以做出三項承諾:
第一,三年內,我們無償出資,協(xié)助市里整合現(xiàn)有教育資源,在南區(qū)高標準建設一座全新的邯鄲科技大學,包括校舍、實驗室和部分科研設備,我們包了,
第二,五年內,我們在邯鄲東區(qū)的商業(yè)綜合體、高端寫字樓、星級酒店等現(xiàn)代服務業(yè)領域的直接投資,將確保不低于300億元人民幣,全力助推東區(qū)打造成為新的城市會客廳和金融商貿中心。
第三,如果市里有需要,匯新商會愿意在時機合適時,投資輕軌和地鐵,
資金方面不用擔心,我們會在立項之初把資金調回邯鄲,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在海外有近300億美元,可以隨時調回國內,建設祖國,建設家鄉(xiāng),請書記放心?!?/p>
這一連串的組合拳,如同重磅炸彈,在考斯特車廂內引爆了無聲的震撼。
書記深吸了一口氣,與身旁幾人交換了眼神,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難以置信。
陳澈提出的方案,不僅僅是解決了機場搬遷的資金難題,更是用“一座大學”和“東區(qū)三百億投資”和“輕軌”這三大禮包,幾乎完美回應了市里可能存在的所有核心關切——發(fā)展空間、人才短板、區(qū)域平衡。
“小陳董…!”
書記的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
他不激動不行啊,如果哪怕在他任期把這些事干10%,他也受益無窮。
而匯新商會的實力和背景,這么久了他自己門清,因為他就是空降過來的。
三個月前前書記突然調離,他從南方平調到了這里,省里對他都很客氣。
他猜測,跟燕京某一個大佬有關。
上有所好,下有…
雖說這是一個利益的世界,但匯新商會上面沒人,他是完全不信的。
畢竟燕京都遞話讓他們大力發(fā)展邯鄲,這種沒頭沒尾的話不可能無的放矢。
雖說全國各地都在發(fā)展,可旁邊幾個城市怎么可能直接對接燕京。
剛才他跟陳天宏聊天,才知道陳澈也在燕京創(chuàng)業(yè),他緊緊握住對方的手:
“小陳董,你這…你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企業(yè)投資了,你這是以城市合伙人的姿態(tài),在為我們邯鄲謀劃未來啊,如果你們真的能做到這些,那機場南遷這件事,就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我們必須抓住的歷史機遇?!?/p>
猜測陳澈才是主心骨后,書記立馬投桃報李,也懶得推來推去了,轉向陳天宏和孟云濤和副市長等人,語氣斬釘截鐵:
“陳董,孟董,回去后,請你們盡快讓匯新商會提交一份更詳細、更完善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投資意向書,
我將親自牽頭,成立市級工作專班,最快速度啟動前期論證和向上匯報程序,
只要你們的資金能夠如期到位,市里這邊,所有的協(xié)調、審批、配套,我們必將傾盡全力,掃清一切障礙?!?/p>
車內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原本只是視察園區(qū)建設,卻意外的推動了一項可能改寫城市命運的重大決策。
陳澈看著窗外不斷后退的機場景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知道,這第一關,在市級層面已經基本打通了,接下來就是花錢和不斷談判將這個宏大的藍圖,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
而書記同意,給了陳澈極大的信心,但這只是長征的第一步而已。
也不知道,上面有沒有人打壓,國家會不會反哺、出資、有魄力、頂住。
他覺得他已經夠赤誠了。
整個華夏14億人口,他可能是唯一一個這么赤誠的資本家。
資金都準備好,就差點喂飯給地方了,如果這都干不成,他也該考慮潤了。
當然,開玩笑。
潤是不可能潤的…
車隊繼續(xù)前行,駛向科創(chuàng)園的方向,但車內討論的話題,已經牢牢鎖定在了那個遠在南方的、尚未存在的“新機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