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的這一計劃可能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就是未來科技總部真要是抓住這次的契機,把加利特和斯蒂文這對“臥龍鳳雛”給擼了,那周正將無可避免地迎來一對新的政軍搭檔對手。
至于這可能的二人是比加利特和斯蒂文更菜,還是說更難對付,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
不過,這些都不是眼下而是以后將會發(fā)生的事,甚至放現(xiàn)在來說都還不一定,沒必要現(xiàn)在就上綱上線當了不得的大事天天記掛著。
況且,周正也不覺得,加利特和斯蒂文這倆各自都有人脈背景和關系網的實權派人物,會這么輕易地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而這恰恰對應了周正想要看到的另一個局面。
不怕你未來科技總部和非洲分部內斗互搏,就怕你們上下級關系良好、整天看彼此順眼的不行。
跟博納特的內斗還沒個下文結束,這就又攤上了公司總部與非洲分部之間的內斗。
可以預見,下一個階段的敵陣營內部會有多么的亂作一團。
實話說,仗打到如今這份上,周正也不需要這種敵陣營內斗持續(xù)太久。
等馬里、尼日爾、布基納法索三國交界地的那窩恐怖分子,和披著恐怖分子皮的換皮未來科技部隊一完蛋,未來科技在非洲的軍事勢力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光桿司令,最后一處可就近調用的兵源人力池將被徹底抽空。
到那時,靠著紅線遞進、紅線模糊化策略,趁著敵陣營激烈內斗來步步蠶食其地盤的周正。
就能在外部周邊風險徹底清空的前提下一鼓作氣發(fā)起總攻,用“大勢所趨”徹底葬送博納特、把未來科技趕下海。
這一愿景用不了多久即可到來,只需要在這之前維持住敵陣營的內斗內耗即可。
等到總攻真正發(fā)起的時候,那時的敵陣營還內不內斗、是不是在內耗,已經無所謂不再重要了。
隨便你未來科技和博納特到時候整什么活兒,都逃脫不了被一波帶走的命,翻盤的最佳時機已經在先前的內斗內耗中被不可逆地葬送掉了。
所以趁著現(xiàn)在,將敵陣營內斗推向最激烈、最復雜化的最高潮,也就是周正眼下正在做的事,那反倒是對應敵我斗爭形勢的最佳選擇。
除開這種政治上的形勢喜人外,周正在軍事層面上的收獲也不小。
這次幾乎兵不血刃拿下撒丁鎮(zhèn)也就是“A鎮(zhèn)”,等同于直接在前沿接觸線上建立了一個對敵突出部,將一個可用作進攻跳板的楔子牢牢扎進了敵占區(qū)縱深超過20公里。
這同時意味著基祖城一戰(zhàn)后留下的“三角態(tài)勢”已破,這曾經是博納特和未來科技最擔心、最想避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眼下卻因其一味內耗內斗,而被周正逮住機會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化作現(xiàn)實,確實是挺諷刺。
如此一來,原“三角態(tài)勢”中剩下的兩個支點,即位于“A鎮(zhèn)”西北方的“B鎮(zhèn)”和東北方的“C鎮(zhèn)”,其正面與側翼就會直接暴露在周正的進攻鋒芒之下,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從軍事學的角度上來說,這問題倒也好解決,而且辦法不止一個。
要么,未來科技和博軍立刻增兵,向接觸線上填補生力軍,將“B鎮(zhèn)”與“C鎮(zhèn)”之間豁出來的大口子給填上。
保證有一支強而有力的野戰(zhàn)部隊始終面朝被周正新打出來的突出部正面,如此自然就能化解“B鎮(zhèn)”和“C鎮(zhèn)”的側翼危機。
要么,未來科技和博軍更主動點,調集部隊直接向南發(fā)起一波鉗形攻勢。
從根部將周正新打出來的這一突出部連根拔除,將戰(zhàn)線重新抹平到“三角態(tài)勢”階段,奪回“A鎮(zhèn)”的控制權。
明明這兩種辦法任選其一即可,但眼下忙于內斗、相互猜忌的博納特與未來科技,卻無論哪個都做不到。
博納特是忙著把接觸線精銳往回調,想優(yōu)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嚴防被未來科技搞什么陰招偷襲。
未來科技則是手握重兵卻貪戀仨瓜倆棗,一方面是擔心這些價值連城,人和裝備都貴的要命的北約標準合成化部隊出現(xiàn)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更是不想在首都圈的實力對比中處于下風,生怕被調兵回援的博納特占據(jù)兵力上的絕對壓倒性優(yōu)勢,往后再想有什么作為可就難了。
敵陣營激烈內斗的好處,就真真實實地擺在這里,更加堅定了周正要將這種內斗維持下去并推向更高潮的想法。
順帶還有一事值得一提。
在光復撒丁鎮(zhèn)之后,已經被博軍當做人肉盾牌挾持并關在城里半年不得出城的民眾們,對于安德羅上校的部隊到來倒是歡迎得很。
得說多虧了博軍的大缺大德、不干人事,在占據(jù)撒丁鎮(zhèn)期間不是正在刮地皮,就是尋思著如何才能把本已經刮干凈的地皮再刮出火星子,生怕刮得還不夠干凈有所遺漏。
剛剛入城并接管了行政和防務的安德羅部隊,即便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對這些被困民眾普通對待、不加以劫掠壓迫,也能瞬間建立起異常鮮明的對比。
非洲這些窮苦地方的老百姓是沒文化不假,但沒文化又不代表人傻無可救藥。
誰好誰壞、跟著誰有起碼的日子能過,這就屬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性質,是平民百姓真的會用腳去投票的一件事。
理所應當?shù)?,隔天天一亮后的安德羅部隊,在晨曦初上的撒丁鎮(zhèn)里立刻就受到了幾乎萬人空巷式的熱烈歡迎。
周正對此當然是不覺意外又在意料之內的。
畢竟你跟你的部隊只要還是個起碼的人,通人性、干人事,那就是會比那些“但凡能干一點人事,也不至于一點人事都不干”的后現(xiàn)代貴物及其仆從們,受平民百姓歡迎十倍甚至九倍,這屬于人類文明前進到現(xiàn)代21世紀后的一則鐵律。
無論東歐也好、中東也罷,這樣的道理早已無數(shù)次應驗,如今在非洲也只不過是“真理再現(xiàn)”而已。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是有的,就比如阿基爾現(xiàn)在正在跟周正匯報的這一則。
“城中的糧食、肉類和淡水儲備報告在這里,而這是醫(yī)療用品儲備情況,按您的吩咐我們已經連夜摸排調查清楚了?!?/p>
“結果可以說是非常糟,長官。”
“博軍第21摩步旅在撤離前系統(tǒng)性、有組織地污染了城中絕大部分水源,機械壓水井的取水裝置被破壞,人力取水的露天井井中直接被投入動物尸體甚至是人的尸體,已經高度腐爛的那種?!?/p>
“城中現(xiàn)在至少有7成以上的水井是無法飲用的,要不是那伙雜種挨了我們的導彈轟炸、倉促撤離,我預計他們連剩下的那3成也不會放過?!?/p>
“城中唯一的自來水廠情況稍好,博軍提前埋設了炸藥但未能來得及引爆,自來水管道網現(xiàn)在依然可以運作?!?/p>
“但這仍然不足,撒丁鎮(zhèn)的現(xiàn)代化程度非常有限,自來水管道網只覆蓋了不到一半的城區(qū)面積,剩下的一多半全靠打井取水,且就像剛剛說的已經慘遭博軍毒手。”
“即便是樂觀估計,我們現(xiàn)在也至少要為城中一半的人口解決基本的生活用水問題,長官,否則由此帶來的問題會比饑荒更提前到來?!?/p>
“呼——”
在基祖城城防司令部自己專屬的辦公室里,周正現(xiàn)在正坐在辦公桌后,一邊翻看著手中報告文件,一邊聽著阿基爾的當面匯報。
對于此番情況倒是能有所預料因而算不得奇怪,至于說如何解決倒也有對應之法。
“水的問題好解決,我已經提前儲備了一批淡水凈化設備,中國制造,足夠的量。后勤那邊很快就會轉運到前方交付于你,到時候你來親自監(jiān)督分配使用。”
“用這些設備可以凈化出足夠的雨水來維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降雨量不夠就打增雨彈,和122火箭炮通用發(fā)射架裝上去就能用。”
“增雨彈?我們——我們有這樣的彈種嗎?”
周正此言一出,一下子就把阿基爾驚得離奇。
也難怪,畢竟阿基爾之前所在的敘政府軍,那是連常規(guī)作戰(zhàn)用彈藥都要省著打、節(jié)約用。
即便不考慮技術上的問題,戰(zhàn)斗需求尚且無法很好滿足,以敘軍那薄薄的軍工家底,哪兒來的多余產能去搓那些增雨彈呢?就算俄國人給援助也不會挑這玩意兒給不是?
對此同樣是有所準備的周正則徑直回道。
“有的,122毫米增雨火箭彈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兒,在中國人手里,這些東西就像沙漠里的沙塵一樣要多少有多少?!?/p>
“呼風喚雨的能力很偉大嗎?確實,中國人在這方面就有很可靠的能力。”
“隨便怎么說吧,總之,這批增雨火箭彈會連同凈水設備一起交付給你,到時候我還會派技術人員同行過來指導使用,你這邊準備好接待即可。”
“至于說食物上的問題——”
翻看手中報告正巧翻到了這一部分的周正稍作沉思,不多時便想到了解決辦法。
“我們是不是還繳獲了一大批博軍的戰(zhàn)備物資?我記得有這事對吧?!?/p>
“的確是有的,長官?!?/p>
在此方面同樣做了初步調查的阿基爾立于桌前,打開一直在手的文件夾,從中翻找取出另一份文件遞給周正的同時說道。
“恐怕是因為博軍第21摩步旅原先準備長期堅守作戰(zhàn),且同時考慮到了被我們切斷補給線的緣故,城中的戰(zhàn)備物資儲量實際上是遠超其建制所需的?!?/p>
“不論博軍銷毀和帶走的量,單說我們找到的部分,就足以供至少2個整建制旅,維持至少1個月的高強度戰(zhàn)斗消耗了。”
“其中的大部分是彈藥和油料儲備,彈藥儲備中又有大約30%值得特別注意?!?/p>
“它們不是老式的蘇制或是俄制彈藥,也不是本地粗劣的仿制品,而是未來科技制造的高性能彈藥,以152毫米滑翔增程炮彈為主,帶有衛(wèi)星制導套件,數(shù)量足有400余枚?!?/p>
“不知為何,博軍既沒銷毀也沒帶走它們。被我們發(fā)現(xiàn)時,這些高性能彈藥全都封箱儲藏在一處位于地下15米深的彈藥庫里?!?/p>
“隨箱附帶的說明書顯示,這些炮彈是適配蘇\\俄制152毫米榴彈炮使用的,并非北約標準??磥砦磥砜萍紴檫@種老式炮彈專門生產了改造套件提升性能,又或者專門建設了蘇制彈藥的生產線也說不定?!?/p>
“400枚?倒是數(shù)量不少,看來博納特的心腹愛將,是把這些玩意兒當金蛋埋著等下崽呢?!?/p>
了解到此番情況后的周正幾乎沒做多想,當即做出了決定一笑開口。
“送給你了,阿基爾?!?/p>
“這些未來科技炮彈不符合我軍炮兵的彈藥統(tǒng)一標準,也從沒匹配訓練過。要用的話雖然不是不行但沒有那個必要,我們并不缺這種東西,沒必要為了這么一批數(shù)量有限、用完拉倒的彈藥,投入額外的訓練成本?!?/p>
“但對你們來說不一樣,我指的是你老家的那些戰(zhàn)友們?!?/p>
“你們缺的就是這種遠程精確打擊彈藥,雖然是高性能彈藥里最基礎的入門產品,不能指望有過高的戰(zhàn)場表現(xiàn),但勝在通俗易懂、低技術力能迅速上手形成戰(zhàn)斗力。”
“況且既然是適配蘇\\俄制152炮,那正好適合你們。再加上我也希望看到,當美國人生產的炮彈落到那些被他們扶持起來的雜種怪胎們頭上時,未來科技總部那些大佬們臉上的表情會有多精彩?!?/p>
“尤其是當他們知道,這些彈藥是從非洲分部流出來,都已經危害到了中東分部利益的時候?!?/p>
這種廉價入門級的高性能彈藥既然自己不缺,可以用但沒必要。
周正變換角度一尋思,還不如用其給未來科技添點堵,給本就夠亂的內斗場面再火上澆油。
你未來科技總部不是正缺整治非洲分部的開刀理由嗎?
正好,你們缺啥我給你送啥,怕就怕你們的內斗烈度還不夠高。
“非洲分部管理無能致使軍火外流,嚴重危害其它分部利益”,這理由拿來整整人想必還是夠的。
敘軍盟友得了實惠撿了免費炮彈用,欠自己一個不小的人情,外加未來科技內斗我開心,這對周正來說就是妥妥的雙贏。
需要付出的,也不過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運輸成本而已。
這對于周正如今的身家,坐擁“伏爾加-第聶伯”這一世界第一商業(yè)航空運輸公司的VIP客戶資源來說,壓根就不算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