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次行動中,俄國人出工出力占據大頭的緣故。
按照事先決定好的那樣,杜克很快就向下機集結完畢的格魯烏這邊,移交了本次行動的指揮權到蘇洛維琴科手中,自己只擔任戰(zhàn)地副指揮一職。
關系要好的男人之間,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著來。
但戰(zhàn)場指揮這事卻是萬萬不可以,明確的第一指揮員職務是必須確定的。
杜克明白此理,遵從理智與冷靜的判斷分析,做出了自認為的最佳選擇,蘇洛維琴科也是同樣。
杜克這么愿意配合,倒是也省得蘇洛維琴科,再去專門為此做協調溝通。
彼此間都明白這么做是為了大家好,是為了任務能夠更順利妥當地完成。
在廢墟上找了塊空地后的蘇、杜二人沒有多言,就地開始討論起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召開具有時敏性的戰(zhàn)地會議。
最先開口的,是展示著平板電腦上的衛(wèi)星地圖,同時還帶來了最新可靠情報的蘇洛維琴科。
“根據衛(wèi)星和高空偵察確認到的情況,以及其它多方面情報綜合匯總來看?!?/p>
“目前基本可以確認未來科技在伊德利卜市的活動中心位置,在這里,一處廢棄的地下軍工廠?!?/p>
“地下軍工廠?”
眉頭微皺的杜克出言確認,得到的是蘇洛維琴科不假思索的點頭回應。
“是的,就是一座地下軍工廠。”
“冷戰(zhàn)時期,這里曾是蘇聯援敘建造的一座地下彈藥生產車間,能夠生產基本的輕武器彈藥和小口徑炮彈?!?/p>
“原本是為了在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中,就近向前線部隊快速補給彈藥。輕型彈藥的生產線本身并不算昂貴,價值相對較低,就算在戰(zhàn)爭中損失掉,也在可接受范圍內。相比起其所提供的后勤補給便捷性,這是非常有利且劃算的。”
“......蘇聯人,怎么又是那些蘇聯人?和蘇聯人有關的話題難道就沒點好消息嗎?”
這已經不是杜克第一次在伊德利卜,聽說“蘇聯人”的名號。
上一次聽說,還是在阿加尼那兒。
他那固若金湯的地下毒梟老窩,同樣是蘇聯專家設計的一座地下軍事工程設施,在敘利亞戰(zhàn)爭爆發(fā)后被鳩占鵲巢。
相似的事情現在再度上演,未來科技做出了和阿加尼一樣的選擇,同樣選了一座“蘇聯遺產”的地下軍事工程設施當自己的窩點。
這種異常難啃不說,還非常難以滲透或強闖進入的名副其實“烏龜殼”,正是讓杜克頭疼的核心問題。
面對杜克的抱怨,蘇洛維琴科只是語氣平淡地繼續(xù)開口。
“這并不算奇怪,你要知道,阿薩德家族與蘇聯合作的歷史非常悠久,并在后蘇聯時代由俄聯邦繼承。蘇聯援助建設敘利亞基本貫穿了整個冷戰(zhàn)周期,敘軍那清一色的蘇械裝備就是這么來的?!?/p>
“建設這條地下生產線,起初的目的也是為了應對在土耳其方向上,與北約可能的戰(zhàn)斗。沒有人能預料到之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遠的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不能以今天的結果去評判前人的是非?!?/p>
“......好吧,你說的對。所以,我猜你們俄國人肯定有辦法應對,是不是?”
就算杜克不問,蘇洛維琴科也正打算接著往下說。
“對我們而言幸運的是,這座地下軍事工程設施的設計圖紙,沒有在91年的那場浩劫中混亂被毀或遺失。我們從涉外軍事工程的檔案中,找到了當年的工程設計圖,看這個?!?/p>
說著,蘇洛維琴科便已拿起手中的平板電腦,滑動屏幕切換到另一個界面。
只見一套完整的軍事工程設施設計圖,已經以掃描件的形式呈現于眼前。被蘇洛維琴科提前由紙質圖紙轉換為了電子檔,方便信息化存儲攜行。
杜克是真沒想到,俄國人手里居然還能有如此好東西。
試想敵人躲藏在一棟封閉的地下建筑物內,而你作為軍事指揮官,擁有敵軍所處建筑的完整設計圖,精確到每一個小房間的長寬高尺寸都如數家珍。
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戰(zhàn)場開掛”。
有了這外掛加持,輔以現代戰(zhàn)爭中多樣化的軍事打擊手段。
對付這種看似難啃烏龜殼的難度,無疑會極大幅度地降低。
覺得這已經足夠讓人驚訝的杜克卻是沒想到,蘇洛維琴科藏在手里的好牌,那可還不止于此。
“為了更方便這次任務的執(zhí)行,信息化部隊依照原始設計圖,搭建了一套完整的3D建模,用來立體模擬這處被未來科技所占據的蘇聯援建軍事設施?!?/p>
邊說邊滑動屏幕的蘇洛維琴科,這下又把眼前的界面,切換到了經過簡單渲染的3D建模展示。
從這一套3D建模中,杜克能很清晰、立體、且完整地看到整個地下設施的所有房間。
整體來看只能說規(guī)模真是不小,除了位于設施中心部位的生產車間,依照標注的長寬高尺寸,看起來差不多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之外。
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還連接著各種功能性、輔助性的小房間,屬于那種看一眼就讓人覺得“這地兒太復雜不好打”的程度。
“這鬼地方七繞八拐地像個地下迷宮,你怎么說?有什么好辦法來對付?”
既然已經將指揮權交了出去,杜克理所應當地詢問身為本次行動軍事主官的蘇洛維琴科,尋求可行方案。
好消息是盡管面對的目標頗為復雜難纏,但俄國人確實有對應的解決方案。
已然成竹在胸的蘇洛維琴科隨即回道。
“很簡單,從能源下手?!?/p>
“情報顯示未來科技在該處地下設施設立了實驗設備,無論他們到底在做什么樣的恐怖實驗,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整套設施的耗電量必然不小,那些大塊頭的機械設備就沒有一個是省電的?!?/p>
“而基礎設施殘破的伊德利卜市,恰恰是一個電力資源稀缺的地方??拷尤氡镜仉娋W來滿足全天候24小時電力所需,這對未來科技龐大的用電量來說根本不可能?!?/p>
“我們合理推斷,未來科技應當是在地下設施內,建設起了一套自給自足的供電系統(tǒng),能夠滿足自身的用電量所需?!?/p>
“所以,只要找到了地下設施內的電力室所在地,隨便使用什么手段癱瘓或者破壞它,停止電力供應?!?/p>
“那么未來科技的整個設施運轉就會陷入癱瘓,他們將不得不敞開大門、來到地面尋求幫助,那時就是我們趁虛而入的機會?!?/p>
“嗯......說得好,計劃絕妙,但你怎么找到發(fā)電室的所在位置?”
蘇洛維琴科的計劃不錯,杜克聽了也覺得在理。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這至關重要的發(fā)電室所在位置?
杜克可不覺得,靠蘇洛維琴科找來的蘇聯時期舊設計圖,到如今還能精準找到未來科技電力室位置。
這設施被未來科技占據已經相當長一段時間了,鬼知道未來科技對其做了怎樣的改造和布局調整,沒人能單靠這一張設計圖肯定關鍵目標的精確坐標。
有關于這一點,同樣有所準備的蘇洛維琴科話鋒一轉,提溜著平板電腦一臉正色地望向杜克說道。
“未來科技沒辦法虛空發(fā)電,有電可發(fā)的基礎是他們要定期補充燃料,運入地下設施再轉換為電能?!?/p>
“他們的燃料補給窗口就是我們的機會,到時候必須派人混進燃料補給車隊,跟著未來科技的補給隊一起滲透進地下設施,再找到發(fā)電室的所在位置將之解決掉?!?/p>
“馬薩耶夫中校和他的車臣精英,自愿執(zhí)行這趟危險系數極高的任務。”
“如果按此來制定作戰(zhàn)計劃的話,屆時就是你和我的人一起在外等候戰(zhàn)機。等時機一到、未來科技不得不竄上地面,亂了陣腳的時候,那就是我們里應外合打進去的最佳時機?!?/p>
說罷,在蘇洛維琴科話音未落之時,只見同在一旁、長相五大三粗的馬薩耶夫,已經提溜著手里的PKM機槍、主動上前一步開口。
“蘇洛維琴科說得沒錯,這是最適合我們來執(zhí)行的任務,甚至沒有之一?!?/p>
“我們足夠了解那些車臣叛軍,知道這幫邪魔歪道恐怖分子的秉性、熟悉他們的風格,更能精準預判出他們接下來會怎么做?!?/p>
“未來科技是一定會派遣這幫車臣反賊,來執(zhí)行這項極為重要的任務的。燃料補給對他們而言不容有失,值得動用手頭最精銳的武裝力量來護衛(wèi)?!?/p>
“我和我的小伙子們,會找機會悄無聲息地干掉那些車臣叛徒,再偽裝成他們的樣子,用他們熟悉的方式和他們一起進入那地下墓穴。”
“一旦我們搞定了下面的問題,到時候就該你們出手表演了。”
“無論如何,我和我的小伙子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堅持到你們抵達。不會有一個車臣漢子在援軍抵達前結束戰(zhàn)斗,除非敵人從我們所有人的尸體上跨過去?!?/p>
“......”
馬薩耶夫的語氣平淡而堅定,站在其身后的那些車臣籍格魯烏特戰(zhàn)精英們也是同樣。
一個兩個的目光都是看淡了生死、無所畏懼的樣,搭配著那武德充沛的身板,和手里非常人所能掌握的家伙事。
杜克也算看明白了馬薩耶夫,對這一高難度任務的決心堅定。
隨即點頭說道。
“好吧,原則上我同意這么干?!?/p>
“但你們了解那座地下設施里的未來科技兵力嗎?他們有多少人?武器裝備情況怎樣?不清楚這些的話,對我們來說風險依舊很大?!?/p>
杜克這一問問到了關鍵部分,對此同樣有話要講明的蘇洛維琴科話鋒一轉,繼續(xù)說道。
“托你老板的福,他說服土耳其人那邊幫了些忙。土耳其人動用自己在伊德利卜市內的線人,調查了未來科技相關人員外出采購補給的情況。”
“通過食物食材和飲用水的補給量,結合補給周期時間推算。我們推測出整個設施內的未來科技總人數,大約是200-300人之間。”
“當然,這其中不可能是全員作戰(zhàn)人員,必然還有相當一部分研究人員、文職人員,和其他類型的非戰(zhàn)斗人員?!?/p>
“如果運氣夠好的話,我們面對的大約是80-100左右的戰(zhàn)斗人員;反之如果運氣不好,可能會面對200乃至更多的戰(zhàn)斗人員,所有人都必須做好最壞情況的心理和行動準備?!?/p>
“運氣?呵,這不像是你,我所了解的你,可不是一個會把行動成敗的關鍵交由運氣的人?!?/p>
面對杜克半開玩笑般的發(fā)問,蘇洛維琴科的回答只有簡單一語。
“如果你有除了運氣以外的方案,那我洗耳恭聽?!?/p>
聞言的杜克毫不意外,報以的回答只是簡單一笑。
“沒有,當然沒有。要是有的話我早說了,不會對你藏著掖著?!?/p>
對杜克的如此答復不置可否,慢條斯理的蘇洛維琴科,緊接又說起了另一個關鍵之處。
“更大的問題在于伊德利卜市內的那些恐怖分子,大體情況我相信你也了解到了,未來科技和‘征服陣線’的上層頭目有很深的聯系?!?/p>
“現實情況是只要未來科技自認為有必要,一旦到了危急關頭,他們必然會聯系那些恐怖組織頭目派兵來援?!?/p>
“我們缺乏行動的本地支撐,是在敵人的縱深腹地展開特戰(zhàn)行動。一旦情況惡化到這一步,我們除了要面對未來科技的部隊,還得承受恐怖分子們從四面八方涌來的瘋狂圍攻?!?/p>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那種情況會有多糟糕,這不是我們這幾十號人所能對付得了的,成百上千的恐怖分子會像蟲群一樣把我們生生吞噬。”
“......所以行動必須要果斷迅速,如果能第一時間切斷敵對外聯絡渠道,那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務為第一要務?!?/p>
可供用來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并不多,這是杜克與蘇洛維琴科都能清楚意識到的一點。
在恐怖分子的大本營,世界知名的“恐懼之眼”搞特戰(zhàn)行動,這本身風險系數就極高。
蘇洛維琴科所描述的情況絕非嚇唬人的虛言。
和未來科技利益牽扯非常之大的“征服陣線”高層,一旦接到未來科技的緊急呼救信號,會如何著急忙慌地傾其所有前來救援,這是可以預見到的。
到時候杜克和蘇洛維琴科這一行人,別說是完成任務。
就連如何自保、怎么撤離,如何才能不被恐怖分子的汪洋大海所吞噬,這都是無解的難題。
“呼——”
剛給自己點上根煙的杜克輕吐一口“仙氣”,靠尼古丁來緩釋愁人的負面情緒。
如此糟糕的可預見到局面,哪怕是正兒八經身經百戰(zhàn)的杜克也極少面對。甚至在從軍至今的敵占區(qū)任務中,還從沒遇見過這么極端不利的情況。
好在,蘇洛維琴科這邊多少還有些應對辦法。
雖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掃清一切后顧之憂。
但起碼,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爭取到寶貴的一絲機會。
“上級為我們制定了一套遠程支援預案,用于在最不利的情況下為我們爭取時間、創(chuàng)造機會。”
“空天軍的戰(zhàn)機會在我們行動時升空待命,攜帶遠程精確打擊彈藥滯空?!?/p>
“一旦戰(zhàn)局惡化有需要,我們隨時可以呼叫空天軍,并引導遠程精確打擊彈藥進行支援?!?/p>
“但這種支援并不是無限次數、不限時長的,空天軍的滯空機隊載彈量是有限的,只能應付一時、撐不了太久?!?/p>
“大當量的精確打擊彈藥,可以截斷恐怖分子們的進攻通路。我的預想是,既然是在城市中作戰(zhàn),那么只要破壞掉幾條主要的車輛與人員通行主干道,即可讓大量圍攻而來的恐怖分子被堵死在廢墟后面?!?/p>
“但并非是所有的道路,我們得留出至少一條陸上通道以供撤離,否則就是把自己陷在廢墟堆里坐以待斃?!?/p>
“那些恐怖分子遲早會意識到這一點,會根據戰(zhàn)局的實時演變發(fā)現,至少是部分發(fā)現我們的作戰(zhàn)計劃?!?/p>
“所以,這條撤離通道不會安全太久。在這條通道也被蜂擁而至的恐怖分子們徹底堵住之前,我們必須要完成撤離,即便屆時的任務還沒完成,也必須走?!?/p>
杜克能聽出蘇洛維琴科說這話的意思。
實際上就是在簡明扼要地講清楚情況,同時探一探自己這邊的底,最好能現在就說明態(tài)度和底線、達成共識。
“呼——那就這樣吧。”
猛吸最后一口煙,將煙頭甩至地面抬腳踩滅,決定要給蘇洛維琴科吃顆“定心丸”的杜克隨即說道。
“就按你說的來,我會聽從指揮、服從命令,我的人也會。”
“即便到時候情況再差,再怎么距離成功只差一步,是不是該放棄任務撤離也都由你說了算?!?/p>
“所以,只管下命令就好,我的隊伍會堅決執(zhí)行。但我猜,如果情況真到了這一步,你們俄國人肯定不止是撤離而已,還有別的后手是吧?”
被了解俄國人行事風格的杜克猜中了結果,樂于承認的蘇洛維琴科笑得相當爽快。
“沒錯,UMPK-3000會負責最后的收尾工作?!?/p>
“就算我們得不到,也不能讓任何人得到。未來科技在伊德利卜肆虐的日子,必須要畫上句號,這就是必不會改變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