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牙的全力協(xié)助下,周正順利拿到了需要打擊的首都舊體育場坐標,以及高分光學衛(wèi)星拍攝到的上帝視角衛(wèi)星照片。
從照片上來看,這倒確實是個適合展開成規(guī)模的重型機械化部隊,人車拉開架勢搞通場檢閱的地方。
體育場本身在閑置到荒廢期間,已經經過了一些拆除回收處理。
場外的觀眾席建筑被拆得七七八八、少了大半,能拿去賣錢再利用的東西基本不剩下什么,連體育場的大門都被拾荒者卸下拆走。
看上去雖然荒涼,但也確實符合未來科技部隊入場的需要。
未來科技那些大件的武器裝備,尤其是坦克、裝甲車一類的東西,真要是走原本的體育場大門還不好進來。
畢竟這體育場大門設計之初是給人走的,而非重型陸戰(zhàn)兵器。
現在大門沒了,受閱部隊也能提前排好縱隊有序進場了,不用一個接一個進場后再重組隊形,也算是件省麻煩的好事。
而按照整個舊體育場現有的陳設布局來看,博納特將出席檢閱的觀禮臺,應當就在原本的VIP觀眾席位置。
距離下面的體育場比賽區(qū),直線距離起碼得有半個足球場那么遠,且居高臨下能俯瞰全場、不在同一海拔高度。
這般情況倒是讓周正松了口氣,起碼不用擔心博納特這老混蛋被當場炸死,安全距離是足夠的。
但考慮到本次行動中,將要首度動用的“圣劍”戰(zhàn)術彈道導彈,乃是伊朗人的最新產品,勁兒要比之前動用的征服者-110大得多。
其高達680毫米的彈徑,容納的是質量高達600公斤的戰(zhàn)斗部。
如果不加以處理,讓這600公斤的戰(zhàn)斗部直接命中體育場中心。
那不必多想,整個體育場里的人絕大部分都跑不了。被炸死才算正常,僥幸活下來那是上輩子積德行善、這輩子走運。
這明顯與周正的“留博納特一命,同時只打敵軍,不傷及無辜”的作戰(zhàn)方針不符。
思來想去,詢問了伊朗人派駐過來的彈道導彈顧問——賽義德的建議,最后又征求了一下彈道導彈部隊的軍事主官——契卡洛夫的意見后。
集思廣益、發(fā)揮集體專業(yè)智慧的周正,最終拍板換上了減裝藥的集束彈頭戰(zhàn)斗部,用于執(zhí)行此次的打擊任務。
相比起正常情況下的集束彈頭戰(zhàn)斗部,本次使用的特殊版本彈頭,起爆裝藥直接少了一多半。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彈頭內裝的霰射鋼珠覆蓋范圍直線下降。
經過伊朗顧問賽義德的反復精準測算后,剛好夠覆蓋舊體育場的賽場面積,同時保有半徑五米的安全區(qū)間。
而這五米的安全區(qū)間,和“圣劍”彈道導彈的極限打擊誤差相吻合。
作為伊朗人最新一代彈道導彈產品的“圣劍”,已經能夠將極限射程下的精度誤差,縮小到5米范圍內。
而本次打擊需要用到的還不是極限射程,打擊精度上自然更有保證。
如此一來,要是不出現意外情況的話,屆時可以預見到的打擊現場畫面,便是“看臺觀眾席上的人相安無事,只有下方賽場上的受閱部隊倒霉”,貼合了周正事先確立好的本次作戰(zhàn)方針。
雖然減裝藥的集束彈頭戰(zhàn)斗部,對重裝甲目標的毀傷效果,會可以預見的不咋地。很難讓主戰(zhàn)坦克這類的目標,不可恢復性全損。
但周正本次作戰(zhàn)的目的,本身也不是摧毀多少高價值技術裝備,而是要讓未來科技明白“是時候管管狗”了。
所以只要擊殺足夠多的敵軍、給現場造成足夠血肉模糊的慘狀,毀掉一定量的輕裝甲\\無防護車輛,構成一定量的財產損失。再讓未來科技這丟大人現場,被媒體直播散發(fā)出去,丟人丟到全世界。
那么周正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地達到了。
接下來只需要及時發(fā)布聲明,認領這一戰(zhàn)果,并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打擊訴求,讓未來科技知道到底“為何被打”即可。
再然后該做什么,如何防止再次被打。
未來科技那幫腦子還沒長到屁股里的人,相信是會明白的。
第二天一早,太陽照常升起,從睡夢中醒來的人們都各自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北方相對繁華的首都,可要比南方安德羅老家那種地方熱鬧得多,一大清早就有成群結隊的人出來工作討生活。
各式各樣的戰(zhàn)亂紛爭在這個國家早已屢見不鮮,成為一種交替往復、不斷輪回的歷史常態(tài)。
對此習以為常的人們已經變得有些麻木,無論戰(zhàn)火怎樣持續(xù)、人總歸還是要吃飯活命的。
外出討口飯吃可能會被槍子打死,被拉走充軍抓壯丁,風險確實存在而且不低。
可要是什么都不做,就一直待在家里,那可是真的會被活活餓死的,畢竟在博納特的控制區(qū)里可沒有“最低生活保障”一說。
“——恪盡職守、努力工作,所有的公民都會為這場偉大的反恐戰(zhàn)爭貢獻力量?!?/p>
“不要覺得自己無關輕重,對安德羅恐怖組織的追繳打擊,關乎到我們每一個人自由、安全的生活,我們應該——”
啪——
收音機里的博納特“早間新聞演講”還沒放完,一名正坐在非洲特色蒼蠅館子里吃飯的白人男子,便起身探手關掉了這惱人的聲音。
臨了坐回座位之際還不忘開口吐槽。
“這家伙天天早上鬼叫個沒完,他自己就不嫌煩嗎?老子他媽聽都聽煩了,法克!”
一邊扒拉著盤中的豆子沙拉、一邊咒罵,聽得出來是在說真心話的白人男子,很快得到了同桌吃飯的同伴答復。
“嘿,無論你喜不喜歡,但非洲就是這樣,至少絕大部分地方是。”
“這里的原始動物可沒那么開化,他們甚至沒進化完全,剛從樹上下來不久,像這種‘靡靡之音’最能對他們洗腦。”
“......”
叉起盤中的最后一塊燉肉吃進嘴里,咀嚼中尚未吞咽的喬什已經起身。
無視自己身后那兩名流竄作案的雇傭兵剛剛說過的話,徑直走向前臺結賬。
“今早吃飯的人好像不多啊,是出了什么狀況嗎?”
趁著結賬的功夫沖收銀小哥問起話來。
對喬什的真實身份毫不知情,只當其和自己一樣,是普通上班族的收銀小哥邊清賬邊笑。
“可不是嗎,是比往日里要少。”
“不知道今天是有什么活動,但似乎有大人物要外出,前面那條街已經被封路了。有些原本從那條街過來,路過吃早餐的人就沒來,這種事也不常有,不知道是怎么了?!?/p>
“......”
有幸在前政府時代來過幾次首都,如今的喬什依然記得,這收銀員所示的方向,正是前政府時代的總統(tǒng)府所在之處。
只是低頭找零錢的功夫再抬頭一瞧,原本還有說有笑的收銀小哥卻是一愣,只因那剛才還與自己閑聊的客人連找零都沒拿,此時已經只留一道背影、轉身出門。
“客人,您的錢,找零!”
“......”
沒有任何回話傳來,只有喬什那沉穩(wěn)的腳步聲漸行漸遠。
剛剛還在吐槽博納特,現在又目睹了這一幕的兩名白人雇傭兵,卻是就地看起了樂子。
“那黑鬼準是腦子有問題,他媽的連錢都沒拿,他一天才能掙幾個子?”
“管他干什么?趕緊吃,吃完了今天還有活兒要干,趕緊的?!?/p>
無視身后沿街小餐館里發(fā)生的事,一身普通平民服飾打扮的喬什,此時已經來到街邊的公交站牌下站定,裝作等公交的樣子與人會合。
很快,另一名和喬什打扮一樣融入平民,看似不起眼的年輕黑人便徑直而來、站定身旁。
“情況怎樣?”
確認四下無閑雜人等,就倆人在等公交的喬什率先開口,一旁麾下戰(zhàn)士的回答緊隨而來。
“路封完了,所有通往舊體育場的路口都被封鎖了,博納特的爪牙到處都是,連那些雇傭兵今天都得繞著走?!?/p>
“想找路摸進去基本是沒可能的,所有進入封閉路段的人,今天都得持有通行證,你有辦法搞到那東西嗎?”
“......我有公交卡,你要看看嗎?”
“......”
玩了一手“幽默老喬”,不待戰(zhàn)友搭話,自知久留已經無意義的喬什當即下令。
“B預案,去酒店,近的不行就遠程監(jiān)視,走?!?/p>
沒等已經進站的公交車開到跟前,事不宜遲的喬什說走就走、邁過大街,與隊長同行的那名隊員緊接跟上而去。
出于本次遠程精確打擊任務的需要,周正需要有人能在博納特控制區(qū)的核心首都,負責實時觀察現場情況、引導彈道導彈打擊,并在打擊結束后的第一時間觀察確認毀傷效果。
免得事后連打得怎么樣都不知道,只能去看那些謊言滿天飛的狗屎新聞來確認戰(zhàn)果。
了解到周正的需求后,原本老牙是建議動用自己的線人,前去執(zhí)行任務的。
不過周正這邊卻有意外情況發(fā)生,許久都沒出過作戰(zhàn)任務的喬什自告奮勇,向周正當面陳詞表示自己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都那地方我熟悉,前政府時代我還在首都衛(wèi)戍部隊待過一段時間,而且我這樣子過去也不會引起注意,就交給我吧?!?/p>
其實周正本不想答應的,主要還是因為喬什是跟自己創(chuàng)業(yè)起家的老人,幾次帶人以命相護、陪自己出生入死并肩作戰(zhàn)。
這種大老遠深入敵后搞滲透的任務,風險系數絕對不能算低,一旦被抓就算想救都沒轍。
大可以讓別人去執(zhí)行這樣的高風險任務,不一定非得是喬什。
但有心想拒絕的周正,又看到了喬什那求戰(zhàn)心切的樣子。再一聯想到喬什也確實是憋得久了,讓人家一個特戰(zhàn)領隊整天給自己當保安隊長,似乎確實有點不大合適。
思來想去,耐不住喬什又追加主動請纓的周正,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下來。
至于如何滲透進去,再摸到博納特控制區(qū)縱深的首都,那可就簡單多了。
因為未來科技部隊走精兵路線,部隊規(guī)模本就不大的緣故。
所以除了極少數未來科技的關鍵建筑和重要區(qū)域、軍事禁地外,整個博納特控制區(qū)內的絕大多數地方,都是由博軍駐守盤查。
你博軍是啥德行,別人可能不知道,但自己就是前政府軍精銳出身的喬什,那可是太懂了。
所謂“吃拿卡要”無所不占,揩油搞錢刮地皮,那是我們博軍的傳統(tǒng)藝能,不論到哪兒都一樣。
有了這一前提,出發(fā)前就把現金帶夠,偽裝成糧食販子的喬什一行人想摸進來,那就簡單得多了。
沿途但凡遇到找事刁難的,那就金錢開道。
只要不是博軍開價太過分,喬什基本連討價還價都懶的搞、要多少給多少,抓緊時間過關忙著執(zhí)行任務。
票子到手的博軍哨卡、檢查站、巡邏隊,那也就只是裝裝樣子。
隨便拿根鋼釬,對著喬什一行人運糧卡車里的麻包捅兩下,確認里面流出來的是糧食后,便不再去管、即刻放行。
憑借這一手“金錢開道+麻包偽裝”,喬什一行人不但成功滲透進來、抵達目的地,順帶還把執(zhí)行任務需要用到的一些器械設備一并帶了進來。
而對于具體的任務執(zhí)行,喬什的原計劃本來是抵近偵察,看看能不能摸到那目標建筑的舊體育場跟前,提高任務執(zhí)行效率。
但博軍的戒嚴程度著實有些超乎想象,喬什還真沒想到平日里懶散如土匪一般的博軍,這次能拉出這么大的陣仗、一口氣封鎖了好幾條街,搞了個水泄不通讓人無從下手。
轉念一想,這種嚴密的安保布防規(guī)劃與指揮,八成是未來科技的軍事指揮官摻和進來的手筆。
如此來看倒也合理的喬什,想想也就釋然了,隨即便把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到任務上來。
為了防止行動當天出現“摸不進去”的特殊情況,事先策劃好預案、提前做兩手準備的喬什,還在首都繁華區(qū)一座能俯瞰到舊體育場的高層酒店內,開了一間盡可能樓層數夠高的房間。
既然地面上摸不進去,那我占據制高點遠程觀察總行了吧?
各種遠程觀瞄偵察器械準備完畢,剛一進門的喬什立刻來到窗臺前,伸手扶過已經在三腳架上架設好的高倍率單筒望遠鏡、對準窗外。
“發(fā)現什么了嗎?”
“還沒有——等等,看到了,是未來科技的軍車隊,在場外集結,看樣子準備進場了?!?/p>
喬什眼前的望遠鏡成像中,整排的未來科技軍車隊,已經在城北舊體育場外集結完畢、原地待命。
“我他媽也是服了,兄弟,為什么我們要給那只該死的黑猩猩頭目做表演?這讓我有一種人進了動物園,卻要給動物耍雜技的感覺?!?/p>
“沒辦法,命令就是命令。我們吃的就是這碗飯、掙的就是這份錢,上面要求什么我們自然得執(zhí)行?!?/p>
“不過,你不妨換個角度想想,這樣其實也不賴。起碼遠離前線、不用上戰(zhàn)場,又能白混一天的工資。只不過是隨便走兩圈表演一下,比起生命安全和票子來說,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哈,這倒也是,你總是能在一坨屎里看出樂觀成分,就這點我最佩服你?!?/p>
“......”
喬什聽不到那兩個站在“艾布拉姆斯”坦克邊上的未來科技士兵,究竟在談論些什么。
光看這倆人表情生動、有說有笑,估摸著應該是在聊啥令人愉悅的事。
類似這樣的場景還多得很,集結在舊體育場外待命的未來科技部隊,很多都是這不做戒備的說笑樣。
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好不熱鬧。
顯然對遠距離的暗中窺視,還有即將在不久后到來的“天降正義”毫無察覺。
“一、二、三、四——十一、十二,靠!還真不少呢!未來科技這是拉來了一整個坦克連嗎?”
在喬什觀察情況的同時,一旁的另一名同行特戰(zhàn)隊員也沒閑著,同樣在用手中的望遠鏡隔著玻璃幕墻觀察遠方。
只見未來科技部隊,這一口氣集結而來的“艾布拉姆斯”主戰(zhàn)坦克,數量還不少,是齊裝滿編的一個北約坦克連編制。
除此以外,在打頭的坦克縱隊后方,還緊跟著“斯崔克”大八輪裝甲車,以及經由“斯崔克”底盤變種而來的M1128輪式突擊炮。
再往后就是如JLTV四輪車一類的輪式通用載具,在隊列的最末端還有幾輛看起來可能是運輸車,或者是通信車、指揮車一類的六輪重型卡車,從表面上看不出來全封閉的車廂到底是什么設計功用。
就和事先情報中描述的情況一樣。
這林林總總一堆履帶\\輪式載具加起來,那就是一個標準的重型合成化連隊編制。
看這樣應當是在一個中型合成化連隊的基礎上,又額外掛了一個坦克連來加強陣仗、擺排場,所以才有了這種“主戰(zhàn)坦克+大八輪”的看似不倫不類裝備組合。
確認到這一關鍵情報后的喬什沒有閑著,立刻便給在線等待的周正那邊發(fā)去了消息。
好在博納特還沒“疑神疑鬼”到給全首都城區(qū),進行無差別通信管制。
喬什的實時線上聯系,得以暢通無阻地將消息發(fā)回到周正這邊。
剛剛接到喬什匯報的周正,眼下手里還拿著5分鐘前,才從老牙那邊發(fā)過來的最新一期高分光學衛(wèi)星照片。
衛(wèi)星照片上,如螞蟻搬家一般的未來科技車隊,已經在俯視視角下于舊體育場外整齊列隊,被周正看了個清清楚楚。
結合喬什剛剛從現場發(fā)回的“直播照片”,雙向確認了情報已經準確無誤后的周正,當即向身邊新來不久的作戰(zhàn)參謀李正劍開口下令。
“情報確認無誤,按原計劃通報執(zhí)行吧。行動開始,立即起豎發(fā)射架!”
“明白?!?/p>
光聽這名字就知道,這李正劍和周正一樣,都是咱中國人。
且這位大神不同于“泥腿子扛系統(tǒng)開掛”的周正,人家那是正統(tǒng)科班出身,退役前曾是陸軍76集團軍某旅營級參謀。
本身都是說好要提干的,怎奈家中老母一病不起,湊巧又趕上了退伍季。在和平年代的“忠孝難兩全”間最終選擇了后者,回家給老母親養(yǎng)老送終、盡最后的孝道。
兩年后母親去世,年過三旬的李正劍也不再是毛頭小伙。
索性扛起行囊,跟著一位退伍轉做外貿的老戰(zhàn)友出國賺大錢。
直到通過老張的渠道查到了這位人才的周正,一通電話直接打了過來發(fā)出“入職邀請”。
起初李正劍原本是不想來的,出了國還參與境外內戰(zhàn)這種事吧,李正劍有一種源自子弟兵本能的排斥,說不上喜歡或厭惡但就是不想摻和進去。
怎料周正這廝就好這口,你越是拒絕我還越是賴上你了,隨隨便便一招手就來的人反而沒意思。
被周正拿出“三顧茅廬”的架勢,不間斷擱線上軟磨硬泡,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前提下。
最后“實在是扛不住了”的李正劍這才終于答應,說是先過來看看了解情況。
至于在不在你這兒上班,那得等我看后再說。
可算是把人給磨來了的周正,也不急于這一時,有理由相信只要本人親自過來看后,就一定有理由留下。
原因無它,安德羅集團武裝部隊的實際最高軍事主官,那就是周正自己,是咱中國人。
哪怕是跳出軍事指揮,來到政治領袖層面,那集團的最高決策者安德羅,也是咱中國留學出身,普通話溜得完爆各路蹭流量老外。
人事上的親近、不用擔心排擠打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周正也有信心說“就哥們這實力,你找不到比我更強的私人老板”。
如今的周正早已不是當初白手起家時的窮酸樣,那是麾下各路志愿者強強聯合,真正組建起了一個有凝聚力、有組織度的“反未來科技統(tǒng)一戰(zhàn)線”,或者說“新世界秩序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行。
后者主要是克勞澤為首的瓦格納老哥們愛這么叫,可能和俄國人已經開始把“特別軍事行動”,改叫“新世界秩序行動”有某種關系。
但總之,俄國人這么說也確實沒錯,反正當下的世界局勢也就確實如此。
論裝備水平,周正現在也是系統(tǒng)開掛,加用外掛物資以物易物的形式,各種捯飭來了一大堆實用有價值的武器。
真正做到了“要人有人,要裝備有裝備,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實力有實力”。
能在非洲搞出這種動靜來、廣受支持的,那周正也確實是自二十一世紀以來的頭一個。
隨后發(fā)生的事也正如周正所料。
起初只是懷著“我就來看看而已”的想法來參觀一番,可等到實際探訪、詳細了解完畢后,各種意義上目瞪口呆的李正劍一下子不想走了。
倒不是說驚嘆于周正的能耐、軍事實力有多強,李正劍到底是正兒八經的精銳出身,周正這實力雖然尚可,但和“人類有史以來最強陸軍”還是沒得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李正劍真正吃驚的,是周正能在這么一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搞出如此這般動靜來、鬧出這么大的排場。
合著讓全美最強軍工復合體巨頭各種丟人出糗,在網絡上已經淪為巨大笑柄的人,就是咱中國人?
嘿!你要說投身于反帝反殖民偉大事業(yè),那我可不困了。
這可是祖墳冒青煙,積攢功德享頭香的好事啊。
你之前說啥來著?留下來一起干,一塊共謀大業(yè)?
那我李正劍覺得這提議非常有建設性,真的很不錯!周正同志,我們最好就此話題展開一番詳談。
于是乎,在周正的連拐帶勸之下,可算是把李正劍這么個頗有能力的正經參謀給拉入了伙。
其實這也是周正的軍事集團,在發(fā)展之路上的必經節(jié)點。
以前干仗那陣仗不大的時候,周正一個人親力親為、扛起作戰(zhàn)指揮的所有重擔,還勉強撐得住。
現在不同,整個軍事集團上至指揮架構、下至部隊基層,攤子已經越鋪越大。
就算把自己劈成兩半、分兩份用,周正也不敢說單憑自己就能拿得下這么大的攤子,必須引入參謀體系來協(xié)助指揮與部隊建設了。
雖然之前通過瓦格納那邊的關系,弄來了點基礎的毛子小參謀,負責最基本的干活跑腿。
但周正在乎的是自己還缺個“參謀長”,沒有一個能在行政建設與作戰(zhàn)指揮上,替自己統(tǒng)籌分擔的發(fā)號施令之人。
就長遠計劃來看,周正是有打算把李正劍往這個方向上送,去加以培養(yǎng)的。
不過,李正劍畢竟不是自己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元老,現在一來直接執(zhí)掌大權,成為周正身邊的“二號主官”。
這么做一是對不對還沒充分熟悉、不夠了解,二來也挺難以服眾的。
強推軍令自然是沒問題,大伙就算不樂意但也能實際接受。
但考慮到各方面情況的周正,終歸還是想以一種更循序漸進的方式穩(wěn)妥行事。
除此以外,周正也想先考察一段時間,看看李正劍的真實水平和實力究竟如何,好放心地把自己肩上的重擔連帶權力一起分出去。
不急不躁的李正劍也能看明白這種情況,同時認可周正的處置決定,自認為毫無問題。
也沒想過一來就得多受信任、多牛逼,總之先干著看看再說。
話歸當下,目前被周正委任為作戰(zhàn)參謀一職的李正劍,在接到周正的命令后,便迅速將之拿去落實執(zhí)行。通報給了已經率領導彈部隊,前出至發(fā)射陣位的契卡洛夫中校。
此時的契卡洛夫,正站在離公路相距不遠的預設野戰(zhàn)發(fā)射陣地上,聽身旁的傳令兵匯報著剛剛接到的發(fā)射架起豎命令。
身后保持車距、依次排開停放著的,照例還是伊朗人特色的民用牽引卡車頭。
只不過卡車頭后面的牽引附件,被以模塊化形式做了更換。
不再是上次首戰(zhàn)時的征服者-110,而是更新更強、射程更遠的“圣劍”彈道導彈。
伊朗人的這個牽引附件實際上挺有特色的,是在板車基礎上,集成了發(fā)射諸元裝訂、導彈運載與起豎一體式發(fā)射架等必備功能。
加之伊朗人的彈道導彈技術本就不錯,導彈本身采用固體燃料。
易于存儲、安全系數高不說,還省去了發(fā)射前的液體燃料加注環(huán)節(jié),縮短了發(fā)射準備流程,直接提高了作戰(zhàn)效率與導彈部隊的戰(zhàn)場生存性。
這就使得戰(zhàn)時在提前準備妥當的情況下,想用什么導彈投入戰(zhàn)斗,直接讓牽引車頭開進導彈洞庫,把對應的牽引附件掛上拉走、到地發(fā)射即可,無需任何繁瑣的再準備程序。
所以伊朗人這套彈道導彈體系的作戰(zhàn)效率,實際上還是挺高的。
真要說和中俄這種級別的存在差在哪里,那也就是差在沒有特車,導致的需要多花一些牽引連接時間。
再就是卡車頭牽引板車的全地形越野能力差,無法做脫離開公路的長距離越野戰(zhàn)術機動,直接導致作戰(zhàn)范圍受限以及戰(zhàn)場生存性相對不足。
不過,這里不是超高強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場,而是非洲。
伊朗人這套體系放在這里,那就足以吊打所有一切。
“知道了,執(zhí)行命令!起豎發(fā)射架,各單位各就各位,發(fā)射員進入戰(zhàn)位,全體準備戰(zhàn)斗!”
“是!”
隨著契卡洛夫堅決果斷的一聲令下,其身后參與此次行動的全部3輛發(fā)射車,隨即發(fā)射架豎起、導彈擎天。
由此做好了發(fā)射前所有一切的最后準備,只等最終命令傳來按下發(fā)射電鈕。
與此同時的另一邊,在首都舊體育場外的受閱部隊集結現場。
剛剛搭乘專車,在“總統(tǒng)衛(wèi)隊”護送下一路而來的博納特,也已經穿著自己那身華麗到夸張的上將禮服走下車來。
此情此景沒能逃過聚精會神的喬什眼睛。
手扶望遠鏡持續(xù)鎖定觀察的同時,命令也隨之脫口而出。
“找到了!打扮花里胡哨的,是博納特的風格,一定是他!”
“上報總部,目標已出現,準備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