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克勞澤帶領的一行瓦格納人員會合后,杜克產生了不少直觀感受,其中之一便是胡塞老哥們的態(tài)度一下子好了不少。
或許是因為看到俄國人這么信任這些美國人,不但愿意與其共事,還愿意與其并肩作戰(zhàn),足以證明一些情況后。
是非輕重還是拎得清的胡塞老哥們,索性放松了對杜克一行人的管理。
初來乍到時那種字面意思上的“軟禁”,理所應當?shù)亟獬?,杜克一行人可以相對自由地開始一些局部走動。
雖然暗中監(jiān)視仍在,杜克能察覺得到也自知無法避免,就眼下這種情況來講已經稱得上是最好。
“那幫胡塞人怎么說?咱們啥時候可以開始談正事?”
已經是來到薩那的第二天,除了小旅館就啥地方也沒去的杰克,倒顯得比以往時候的“過于活躍”老實了不少。
剛剛外出辦事回來的杜克,一進門就聽見自己的副手如此發(fā)問,隨即撂下手中還挺沉的織布袋回道。
“快了,就今天。”
“他們會派出高級軍事代表,來和我們敲定最終的行動方案。再然后涉及到聯(lián)合行動的具體指揮層面,就是那個‘信徒’負責,他就是本次聯(lián)合行動的胡塞方面指揮官,但我恐怕這對你不算什么好消息?!?/p>
“靠!知道你還問?這個拖鞋混賬就沒正眼瞧過老子,感覺像我上輩子欠他一大筆錢沒還,這輩子還記得一樣。”
比起杰克那張口就來的“差評印象”,通過今早的外出辦事,和“信徒”有了更多往來、彼此間促進了一些了解的杜克這邊,倒是對“信徒”有了些不一樣的看法。
“暴躁、小心眼、陰陽怪氣,這是個非常善于隱藏偽裝自己的人。如果當真以為他只是這些低下負面缺點的集合體,那就大錯特錯了?!?/p>
“始終記得,這次行動對于胡塞人而言同樣重要。放任這么一艘運載著大量北約軍火的貨船駛入紅海,一旦消息公開,這會對胡塞造成巨大的輿論災難。”
“這些人一直以來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聲和承諾,力求說到做到、不打折扣,這次也不例外。他們是真的拿出全部實力和拼了命的架勢,在阻攔任何涉北約軍火運輸船通過曼德海峽、駛入紅海?!?/p>
“所以千萬別小看他們的行動決心,更別小看基于這種決心下委派的指揮官——‘信徒’?!?/p>
對杜克的此番分析談不上否認,也不是硬抬杠,近乎于隨口一問的杰克緊接笑道。
“那上次怎么解釋?那艘——嗯,叫東浦號來著?那艘偽裝貨輪不是已經駛過曼德海峽一次了嗎?胡塞人怎么解釋這事兒?”
“那你覺得那艘船上要是真裝滿了北約軍火,俄國人還能說得動胡塞裝作‘眼瞎沒看見’嗎?”
“這......”
仔細一想倒也是,聽聞杜克這不假思索回答的杰克,隨即點了點頭。
“那就是說胡塞人的底線是涉北約軍火,只要你船上運了這玩意兒,我就必打,哪怕‘戰(zhàn)術性裝瞎’都不行,是這意思嗎?”
“目前來看,是的,截止現(xiàn)在還沒有過能反證這一點的事例?!?/p>
“所以你大可以對胡塞人的‘決心堅定’放一萬個心,這次,他們比我們還著急,必不能讓未來科技這么輕而易舉地過去?!?/p>
也就杜克和杰克說事的這會兒功夫,不久前還和杜克一起,去找胡塞方面的對接人“信徒”接洽談事的克勞澤,已經帶著兩個至關重要的消息歸來。
“你跟胡塞那邊談妥了?”
先一步歸來的杜克,沒有參加后續(xù)收尾部分的接洽磋商,而是將之交由克勞澤一人去辦。
主要是那幫胡塞人看杜克的眼神咋看咋不對勁、更不順眼,就跟老貓瞅耗子一樣瞅的杜克渾身不自在。
加之主要的事務已經談完,后續(xù)都是一些零散瑣碎,交給克勞澤一人解決完全可以。
自感沒必要多待一會兒的杜克隨即先行離開,眼下見到克勞澤緊隨自己的腳步、談完歸來,自然得問問最終結果,以及有什么自己還不知道的消息。
上了戰(zhàn)場能打仗,下了戰(zhàn)場還得能談事的克勞澤,先是把手中裝滿了各種紙質文件的公文包往桌上一撂。
看見杜克手邊的桌上有杯速溶咖啡,也顧不上問那是誰的,沖到跟前一把抓起杯子便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
順手抹了抹嘴角殘留的咖啡液,這才算略有緩解喉中焦渴。
直到這時,坐在桌邊眨巴了兩下眼睛,親眼目睹全過程的杰克,才略有驚訝開口。
“嘿,那是昨晚沖的,已經隔夜了?!?/p>
“隔夜?那不重要,能喝就行。”
望著克勞澤那一臉滿不在乎的樣,杜克也終于忍不住插了一嘴。
“可我剛還給里面滋過煙頭?!?/p>
“......”
略微回想后,沒覺得自己剛才喝出來什么異物感的克勞澤,只是表情怪異還未來得及開口,卻見表情一改哈哈大笑的杜克已經搶先說道。
“行了不開玩笑了,跟你說著玩的,那里面沒煙頭。我也是剛回來沒多久,第一根還沒來得及抽呢。”
“說說正事吧,談的結果如何?”
“結果——結果之一是,我覺得你可能錯過了大場面,會因此而后悔?!?/p>
“后悔?”
望著克勞澤這不似開玩笑的表情,倒是自己被整不會了的杜克想不出來,那究竟會是怎樣的“大場面”。
不藏著掖著賣關子的克勞澤倒也干脆,旋即說起了杜克沒來得及親眼見上的那一幕。
“你剛走之后沒多久,‘信徒’接了通電話,說有位大人物要接見我們,還問你去哪里了?!?/p>
“我說‘美國人覺得這里過于無趣、沒風頭可出,就先走了’,然后‘信徒’說正好,反正只見你一人就可以?!?/p>
“所以——你這到底是見到了誰?”
興趣被勾起來了的杜克主動追問要點,就算杜克不問也正打算要說的克勞澤當即回道。
“葉海亞,葉海亞.薩利阿準將,你一定不會陌生,就是指揮員同志說的那位‘很有精神的發(fā)言人’?!?/p>
“喏,這是他的簽名,我給你也要了一份?!?/p>
說著,克勞澤已經從外套口袋里取出某物,并將之遞給了一旁同桌而坐的杜克一份。
接過這玩意兒一看的杜克發(fā)現(xiàn)是一張名片,一張印有克勞澤在瓦格納集團呼號、編號、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的內部名片。
一般都是瓦格納內部不同部門、支隊間交流使用,跟合作方和客戶談生意的時候也用得上。
像克勞澤這樣的瓦格納基層骨干指揮員,當然有資格擁有自己的專屬名片。
而此時被杜克拿在手里的這名片上,除了克勞澤的相關信息外,還有一長串的手寫簽名字跡——長到幾乎快要超出名片框、裝不下的程度。
“葉海亞.薩利阿.卡西姆,祝你常勝。”
能說會道看得懂阿拉伯文的杜克無需輔助,只看一眼便自行理解了名片上的字跡釋義。
至于這位“葉海亞.薩利阿準將”,那杜克當然也認識并熟悉此人,甚至于說在座各位無論陸戰(zhàn)隊員還是瓦格納戰(zhàn)士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原因無他,這位葉海亞準將,正是胡塞武裝部隊的當紅發(fā)言人。
頭戴紅色貝雷帽、身穿沙漠迷彩服、戴著一副斯文眼鏡,是其出現(xiàn)在鏡頭前的“經典形象”。但講起話來卻又底氣十足、音色雄厚,頗有“猛張飛”之姿,與其看似斯文的外表簡直判若兩人。
可以這么說,每逢葉海亞老哥上鏡講話,總是伴隨著“俺們最近射了多少大導彈、多少無人機、打中多少多少艘船,取得N+1戰(zhàn)果”一類的可查實戰(zhàn)報,胡塞的“武德充沛”形象幾乎已經和其個人形象綁定在一起。
也無外乎連克勞澤這號人,都會專門找人家要個簽名了,這確實是一件就算拿到酒桌上去吹都“倍有面”的事兒。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杜克。
雖然這名片不是自己的,講真杜克到現(xiàn)在也沒啥個人名片一說。
但“瓦格納骨干成員名片+葉海亞親筆簽名”這套組合,拿來做私人收藏品還是很有價值的。
“不錯,東西我收下了。不過我挺好奇的,胡塞怎么派他們的軍事發(fā)言人來見你?有什么原因嗎?”
“沒什么特別原因,只是因為葉海亞準將的知名度高,有利于促進我們溝通合作。且他本人長期以來,一直是胡塞武裝部隊道德指導心理戰(zhàn)部門負責人,也擅長人際溝通與交流,綜合考慮之下就派他來接見了。”
聽到克勞澤如此回答的杜克緩緩點頭,未等開口說些什么,順話繼續(xù)往下說的克勞澤已經談及重點。
“葉海亞準將代表胡塞方面做了明確表態(tài),他們將會全力支持策應此次聯(lián)合行動,只要有必要且是他們能做到、能拿出手的支持,都會提供到位。”
“而且對不確定因素存在擔心憂慮的,也不止是咱們,胡塞那邊也是一樣?!?/p>
“葉海亞準將反復向我確認,我們到底有沒有堅定決心確保完成此次行動。胡塞那邊擔心我們的決心不堅定,稍微遇到點挫折困難就想撤退跑路,到時候反而會讓負責組織撤離的他們難堪、下不來臺?!?/p>
“嗯,這倒也不能怪人家這么想?!?/p>
了解到這一情況的杜克聞之點頭,又不免感嘆地分析說道。
“美軍就不說了,遇上麻煩呼叫空中掩護加撤離是傳統(tǒng)操作;當然,你們俄國人也沒好到哪兒去,整個22年你們幾乎都是稍微一遇到硬仗就后撤跑路,還記得‘哈爾科夫拉力賽’嗎?”
“......”
被杜克如此說道的克勞澤,處于“一說一個不吱聲”狀態(tài),面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也無需過多辯解什么。
事實就是俄軍在22年特別軍事行動開始,經過了初期狂飆猛進轉入中期戰(zhàn)略相持階段后,幾乎一直都處在“準備跑路”和“正在跑路”的狀態(tài)。
戰(zhàn)線總兵力嚴重不足導致傷亡承受能力極差,是這一時期俄軍最大的問題所在,正因為“死不起”所以更得“跑路積極”。
稍微遇到頭鐵一點的敵軍攻勢、玩命死磕,“死不起的俄國人”那不趕緊后撤跑路還等啥呢?
諸如“伊久姆大轉進”、“哈爾科夫拉力賽”等名場面,均在這一時期發(fā)生,且都是由此原因導致。
此種情況一直等到30萬動員兵準備完畢、投入戰(zhàn)場,才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轉。
但事情總歸是發(fā)生過的,留在歷史里的印跡是抹不去的,“俄國人跑路成癮”的真實情況也是成立的。
好在,克勞澤最終還是通過堅實可靠的當面承諾,打消了初次合作的胡塞方面有關于此的顧慮。
“我向葉海亞準將完整闡述了我們的作戰(zhàn)計劃,分析了其中有必要分析的細節(jié),通過這些來表明我們的行動決心?!?/p>
“再者,我現(xiàn)在隸屬于瓦格納集團,我的同志們也是。我們有非常拿得出手的戰(zhàn)績,無論是非洲還是阿爾喬莫夫斯克,我們都用血鑄造出了獨屬于瓦格納的傳奇?!?/p>
“至于你這邊——”
話鋒一轉的克勞澤稍作一頓,想了想當時對話的場面和細節(jié),又朝杜克繼續(xù)緩緩開口。
“我向他當面講述了你與我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經歷,說你是‘獲得瓦格納認可的戰(zhàn)士’,你和你的人都是?!?/p>
“結果呢?這有用嗎?”
不打算說謊的克勞澤聞言直接聳了聳肩。
“不能說完全沒有,只能說非常有限,但也確實是起到了一些作用?!?/p>
“總之,從行動策劃到執(zhí)行準備已經經歷了這么長時間,胡塞人就算有所顧慮、面臨風險,現(xiàn)在也必須去做?!?/p>
“所以這就更是我們要竭盡全力的理由,如果這次的行動收效甚佳,后續(xù)再談合作也會因此而順利;反之如果第一次合作就搞砸了,且不說你我,指揮員同志那邊肯定非常不想聽到這樣的消息。”
“哦,對了,說起這個——”
因談及周正而想起另一件要事的克勞澤,趕忙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拉出來自周正的回復消息頁面,緊接便給一旁的杜克邊展示邊說。
“昨天發(fā)上去的裝備申請清單批復了,全部通過。你需要的東西一個不少,今天就會走空運轉陸路發(fā)過來,快一點的話可能明天就能到貨,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接收,未來科技的‘寶藏船’應該很快就會上門?!?/p>
“抓緊熟悉裝備和戰(zhàn)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