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在往常,李世民或許還不至于如此失態(tài)。
可魏征是誰?
說好聽點,叫大唐第一諫臣。
實際上,就是大唐第一噴子。
自從將其招致麾下以來,李世民早就被噴得體無完膚,甚至都有了應(yīng)激反應(yīng)。
所以在看到奏折的第一眼,想到的不是奏折的內(nèi)容,而是覺得魏征在以這種方式反諷自己。
“朕早就說過,山東那些世家沒有一個好東西,讓他別去和那些人摻和在一起,你看吧,這才去了多久,旁的是一點沒學(xué)會,倒是把那些腐儒陰陽怪氣的本事給學(xué)到手了?!?/p>
李世民坐在臺階上,一半是因為生氣,另一半則是因為失望。
“難道在你魏征心中,朕就是那冥頑不靈的昏君?有啥話,大可以正大光明的講出來啊,這些年,朕采納的諫言還算少嗎?”
這世上竟然沒人能明白朕的志向!
寂寞啊……
眼見皇帝發(fā)了火,大殿里人人自危,倒是長孫無忌見慣了這樣的場景,走上前來。
魏征這個人他還是有些了解的。
這個羊鼻公,雖說有點愣頭青,文章卻向來都是極好的。
何至于惹得龍顏大怒呢?
可當長孫無忌拿起奏折掃了一眼,不由嘴角一抽。
畫卷上那香艷的畫面,也是沖擊得他倒退了好幾步。
“不會吧,玩得這么大?”
難怪陛下如此上火,魏征這不是屎殼郎出洞,找死嗎?
可是很快,長孫無忌眉頭就皺了起來。
“陛下,這奏折不對吧,這些畫,似乎并不是出自魏右丞之手,會不會是有人假冒的?”
“嗯?”
聞言,李世民面色稍緩,將目光重新投到了畫上。
“魏公的技法,您是熟悉的,這完全不像??!”
隨著長孫無忌的解釋,李世民這會也冷靜了下來。
一邊微微頷首,一邊思索道:
“確實不像那家伙的手筆?!?/p>
當世之書畫,不管何家何派,都是以顏色豐富,五彩斑斕為第一要旨。
可眼前這幅畫,卻全是以黑白為主的寫實畫。
確實有些可疑。
可是當他的目光落在春宮圖下面的印章落款時,臉色再度沉了下來。
“筆法或能作假,但這印信卻是做不了假的吧!”
他看向長孫無忌,一副過來人的模樣。
“輔機,你是不知道這老匹夫的陰險??!”
有一次,李世民剛剛得到了一只鷂鷹,非常喜歡,魏征遠遠瞧見了,立刻走了過來。
嚇得李世民趕緊將鷂鷹藏在了袖子里。
魏征不動聲色,故意拖延時間。
等到離開時,那只鷂鷹已經(jīng)在李世民袖子里,被活活悶死了。
這便是歷史上太宗懷鷂的典故。
想到往日的憋屈,李世民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老匹夫連只鷂鷹都不肯放過,如此厚顏無恥,畫個春宮圖來諷刺朕,又有啥不可能?”
“不過這畫上的女子,倒是有幾分姿色……”
“呼!”
李世民換了個姿勢,突然跪坐在墊子上。
“陛下,您怎么了?”長孫無忌疑惑道。
李世民擺了擺手,故作沉思道:
“朕……朕無事……”
李世民緩了緩神,目光突然盯在了畫卷的某處。
那里留有一首用蠅頭小楷寫作的詩詞。
在看到詩句的那一刻,李世民只覺得胸口被什么擊中一般,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目光再無之前的凌厲,反而柔和了許多。
“嗯?陛下……”
長孫無忌察覺到這邊異樣,不由湊過頭來,頓時目光為之一凝。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空曠的宮殿里,長孫無忌的聲音在回蕩著。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p>
隨著最后一句念完,長孫無忌長長吸了口氣,忍不住贊嘆道:
“此詩大贊?。 ?/p>
全詩分為三段。
第一段寫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第二段寫的是佳人傾訴被丈夫拋棄的大不幸。
第三段則是贊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人頓生憐愛之心。
“陛下,沒想到魏右丞于詩詞一道,竟有如此造詣,這可比漢武時之《長門賦》也不遑多讓啊!”
長孫無忌正準備與李世民講出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卻發(fā)現(xiàn)對方虎目含淚,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良久,只聽得李世民嘆息道:
“輔機,納妃之事,就此作罷吧?!?/p>
“這……”
聞言,長孫無忌一下子慌了。
要知道,這件事情他謀劃已久,要是就這么無疾而終,豈不是前功盡棄。
他正要開口勸說,卻見李世民擺了擺手,苦笑道:
“無忌啊,今日見到此詩,不由讓朕想起玄武門前夜,咱們兄弟們?nèi)墼谇赝醺菚r候,咱們男人在前面打仗,觀音婢就帶著各家女眷在府里等著消息。
一路走來,我們夫妻相互扶持,就像尋常百姓一般恩愛……可自朕登基以來,卻是冷落了她不少。”
“是二郎對不住觀音婢啊……”
“陛下國事繁忙,小妹自當替君分憂才是,您……”長孫無忌連忙起身,一臉惶恐。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這位大舅哥一眼,輕聲道:
“你和觀音婢的心意,朕豈能不知?但我李二郎卻不屑做那等薄情郎!以后莫要再拿這種事情,試探朕了?!?/p>
“有朕在的一天,你長孫家的恩寵便與國同休!”
聞言,長孫無忌渾身巨震,旋即眼中露出一抹狂喜之色。
此前,之所以謀劃納妃的事情,完全是出于無奈之舉。
可如果不用納妃,便能完美解決此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他自然看得出,李世民對自己妹妹的深情。
現(xiàn)在有了陛下親口許諾,往后只要長孫家不故意作死,便會長盛不衰。
想不到,魏征這一封奏折居然起到了這樣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是令人喜出望外?。?/p>
事情得到了解決,宮殿里氣氛一下子就變得輕松了不少。
李世民喝著茶水,感嘆道:
“這個羊鼻公啥時候轉(zhuǎn)性了?以前不都是懟人不倦嗎?這回怎么如此委婉?”
聞言,長孫無忌笑了起來。
“臣聽說前些日子,魏家的長子被接回了長安,骨肉團聚,性情有所改變,也是情理之中?!?/p>
“呵,就是他藏在老家的那個兒子吧,真當朕什么都不知道呢……”
李世民不滿地哼了一聲,旋即話鋒一轉(zhuǎn)道:
“罷了,看在他此番用心良苦的份上,便讓那孩子門蔭入學(xué)吧?!?/p>
門蔭入學(xué),算是朝廷對于有功之臣的一種獎勵。
“陛下要是真想賞賜魏右丞,何不如讓其子入弘文館呢?”
長孫無忌此時也是因為奏折的事情,對魏征有了些許感激。
在京官員,門蔭入學(xué),一般都是去國子監(jiān)。
弘文館則不同。
那是只有皇族貴戚和極少的功勛子弟才能去的。
長孫無忌這么做,也算是在投桃報李。
“你去安排吧?!崩钍烂顸c了點頭,顯然心情不錯。
就在這時,一個年老的內(nèi)侍從外面走了進來,在李世民耳邊一陣低語。
片刻后,李世民不禁笑罵起來。
“這個羊鼻公,還是這么急性子,罷了,輔機你去替朕傳旨,就說朕準了他的奏折,就不見他了?!?/p>
“天色不早了,朕也乏了……”
李世民拿著那些“奏折”,一邊看著,一邊嘴里念叨著:
“嘖嘖,這推車法與坐蓮法……容朕與皇后……咳咳……好好參詳一番……”
看著皇帝“落荒而逃”,長孫無忌莞爾一笑。
皇帝能與妹妹恩愛如初,這確實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既然魏征來了,他正好可以當面道謝。
說著,便朝殿外走去。
……
寒風中,魏征靜靜地等在那里,很快便聽到了一陣腳步聲。
待看到來人時,魏征心里不由一顫。
不是應(yīng)該由內(nèi)侍領(lǐng)著自己進宮面圣嗎?
怎會是他!
“難道……陛下這是連讓我當面辯解的機會都不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