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的話,使李世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一個帝王,他當然明白這一句話的含金量有多重。
只是他實在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夢寐以求的結果,居然就這么輕而易舉的辦到了?
“就靠著這樣就行了?從此之后,那些天下有才能之人,便能盡入吾彀了?”
李世民看著魏叔玉,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
卻見魏叔玉搖了搖頭。
“不,這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后面需要做的每一步只會越發(fā)不容易。”
“這又是為何?”李世民一臉疑惑。
事實上到了這一步,他已經(jīng)基本搞明白了魏叔玉買賣學區(qū)房里面的貓膩。
除了在那些大富大貴之人身上撈點油水之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利用學區(qū)房的事情,為自己的礦場學堂造勢,或者說為自己的學說造勢。
這與李世民為科舉造勢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當看到那些官員們?yōu)榱藢W區(qū)房的事情,竟然可以真金白銀來支持的時候,李世民不可謂不為之震驚。
他覺得自己的科舉改革就要成功了。
卻不料到這個時候,被魏叔玉一下子潑了一盆冷水。
“莫非陛下覺得,光是靠這一所鄉(xiāng)下的學堂便能逆轉眼下的局勢嗎?又或者說,靠著這所學堂,便能將真正想要為民請命,注重實事的人才選拔出來嗎?”魏叔玉一臉冷笑道。
“難道不能嗎?”
馬周心中帶著同樣的疑惑。
“莫非魏縣子是覺得自己這間學堂的師資力量,難以與國子監(jiān)他們抗衡?其實這個不難的,鑒于此次您這邊輝煌戰(zhàn)績,我想京城不知有多少飽學鴻儒想要來您這邊執(zhí)教呢!
再加上朝廷也會在日后對你這邊同樣優(yōu)待,馬某實在想不出,那些人還能成什么氣候?”
李世民看著一旁的魏叔玉,心中也對這個年輕人充滿了好奇。
這小子,似乎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人一種意料不到的沖擊。
之前為了和盧玉山比試的事情,他一宿沒睡,誰料到這小子三言兩語便化解了危機。
現(xiàn)在眼看著勢頭正好,他準備一鼓作氣,將那些腐儒徹底清除出大臣的隊伍時,這小子卻又語出驚人,說是會難如登天。
“哎……”
李世民嘆了口氣,心中覺得也是有些無奈。
這時,魏叔玉的聲音響了起來。
“馬大人覺得,選拔人才這種事情,最重要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呢?”
“自然是科舉了?!?/p>
馬周如實答道。
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人才,終究是要走科舉這一條道路的。
就拿這一次的科舉來說,國子監(jiān)也好,弘文館也罷,在考試之前,名氣自然大得很,可是等到出了成績之后,威望卻一落千丈,反倒是魏叔玉這邊的聲望水漲船高。
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卻見魏叔玉搖了搖頭,笑道:
“不,最重要的一環(huán)并非在于科舉,而是在于蒙學啊!”
“蒙學?”
聽到這個,李世民與馬周都是微微一愣。
他們心中想過許多答案,州學,縣學,可就是沒有想過蒙學。
因為那個時候,大家不過都是幾歲的孩童而已,又怎么看得出來才能呢?
魏叔玉微微一笑,也不打算賣關子,直接開口道:
“陛下,您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幾千年來,這些世家大族們憑什么掌握著天下文脈,甚至外面還流傳著什么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他們憑什么如此囂張跋扈?”
魏叔玉剛一開口,就覺得身邊空氣驟然一冷,兩道寒芒似的目光直接朝自己射了過來。
李世民寒著臉,沒有說話。
倒是一旁的馬周,已經(jīng)被魏叔玉的話給嚇得半死。
“我的小爺??!這些話是能隨便亂說的么?還流水的王朝?你是在想表達什么?
大唐根基不穩(wěn)?也會成為如同前隋那般短命的王朝嗎?”
意識到自己說地似乎有些過頭了,魏叔玉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笑道:
“那啥,弟子只是打個比方,恩師不用多想哈。”
“你最好只是打個比方……”李世民黑著臉冷哼道。
“說吧,他們的憑仗,到底是什么?”
聽到李世民的話,魏叔玉深深吸了口氣,然后一字一句道:
“弟子認為,他們最大的憑仗便是對文化經(jīng)典釋義權以及對讀書寫字的壟斷權!”
見李世民又皺起了眉頭,魏叔玉不敢托大,連忙解釋了起來。
“其實從蒙學開始,那些讀書人天然的就被劃分到了他們的陣營當中,因為這與地方上的文化屬性是密不可分的。
就拿那些五姓七望的人來說,每一個家族在地方上的影響力絕對超乎朝廷的想象。
只有他們認可的經(jīng)典,才會被地方上大規(guī)模的推廣,學習,以至于他們的家學成了地方上的官學,其他學派,反倒成了異端一樣。
如此一來,才蒙學開始,這些孩子便已經(jīng)打上了他們的烙印。
即便將來入了弟子的學堂又如何?
無非是給別人做了嫁衣罷了。
弟子甚至敢和您打賭,不出三年,弟子這小小學堂,就會被各大家族的人給滲透完畢。
試問,那個時候,陛下還分別的出哪些是世家推出來的人,哪些是憑借自己努力考上的人嗎?”
“嘶……”
聽完魏叔玉的話,李世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就在片刻之前,他還對眼下的情景而沾沾自喜。
覺得只要將科舉改革進行下去,他遲早可以將山東士族給拿捏住。
可在聽完魏叔玉的分析之后,李世民后背已經(jīng)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如何都想不到,那些人居然如此難纏。
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李世民只覺得有些苦辣辣的。
“難道就沒有什么辦法,改變這些嗎?
就只能干瞪眼的看著?”
李世民嘆了口氣,一股煩躁感油然而生。
其實他心里一直清楚,留給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眼下是因為有外患的緣故,在許多事情上,他還能乾綱獨斷。
可隨著周圍外患平定,朝堂上必將步入一個帝王和大臣們共治的局面。
那個時候,才是對他這個皇帝真正的考驗。
而且隨著各項改革,他與世家們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敏感。
“若是到了那時,還是沒能將他們控制住的話,那這大唐的江山社稷,可就危險了啊……”
李世民握緊拳頭,臉色一片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