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宗是一個昌盛了無數(shù)載,即便是受到天庭的不斷打壓,也總是能東山再起的諸天大勢力。
究其原因,便是在于香火神力的特殊性!
修行,悟道,長生,提高修為境界,起死回生等等,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驅使香火神力便可做到。
踏上這一修行體系的生靈,縱然限制頗多,可一旦真正入門,便如萬年龜殼那般,讓人感到有些無從下手。
端的是無比棘手。
這跟自身的實力是否強大,沒有太大的關系,乃是道與道的區(qū)別。
一如因果力一道,只需要通過操縱別人的命運走勢,便可以強大己身,提升修為境界。
反倒是普通的修士,需要通過打坐,吸納靈氣,還需要經(jīng)歷百般磨礪才能提升實力相比,兩者壓根兒就沒有可比性。
所以,很多的修行體系別看不為人知,但卻一點兒也不輸于正統(tǒng)煉氣的強大!
香火神道的根基在于那萬千的信眾,而不在于演法者本身,這是廣為人知的事情。
即便泥龕神像是遠古便存活于世的老怪物,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祂似乎真的有些失算了。
沒能算到那身著青色法袍的小家伙,居然還掌握了香火神力......
祂能輕而易舉的捏死任何踏入輪回路的生靈,甚至是借此磨滅那些生靈的真靈意識。
但獨獨對這類特殊的修行體系感到無奈,超出了祂這縷神念的捕捉范疇。
哪怕是在地府最為鼎盛的時期,執(zhí)掌著六道輪回之力,也對這一類的人感到忌憚。
因為踏上香火神道修行體系的生靈最不怕死,香火神力不絕,他們就死不了!
他們的真靈意識隱在信仰之力當中,就相當于是披上了一層不死袈裟,幾乎不可能被捕捉到。
這便是修行體系的神奇,縱然是一只兩指寬的小魚,只要鉆入石縫中,也能逃脫鯨魚的吞吃。
世間萬般生靈的強大,從來不以修為境界的高低論定數(shù)。
畢竟天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不入香火神道者,又怎懂此法之玄妙?
萬般事物,永遠無絕對一說!
......
五行宗,芥子空間小屋內(nèi)。
洛言緩緩的睜開眼,腦海中傳來一陣虛弱感,甚至是臉色都變得有些蒼白。
這一次,他直接舍去了那具魂軀,唯有真靈意識在信仰之力的裹挾下而回。
無異于壁虎的斷尾求生,自然是受損頗深。
“這次虧大了,近乎一年的時間白費,還搭進去了一具神魂道身?!?/p>
“若是再來上兩次,我別說是在短期內(nèi)突破到化神境了,恐怕連當前的修為境界都維持不住......”
“修行可真難啊......”
洛言內(nèi)視自身,眉宇緊皺,然后輕聲嘆氣。
若不是那朵藍色彼岸花,以及那尊泥龕神像,他感到拿捏不定,甚至是察覺到了危險的話,他決不可能放棄那具魂身。
可一想到那玩意兒涉及到輪回隱秘,轉世重生,地府被滅這等天大的事情,洛言又不得不這樣為之。
他怕自己什么也沒做,便被牽連波及。
這種虧本的買賣,洛言可不做。
以至于洛言不敢賭,賭那朵彼岸花沒有問題,賭那縷寄生在泥龕神像中的神念,不會在他的魂軀上動手腳。
所以,經(jīng)過洛言的深思熟慮,他只能放棄那具魂軀。
一點兒也不敢耽擱,直接躲回了真靈界。
“不過從那尊神像的口中,得知了有關于這方天地的諸多隱秘,讓我的眼界再次提高,倒也不算一無收獲?!?/p>
“接下來恐怕得休養(yǎng)一段時日了......”
洛言小聲嘀咕,感受到神魂中傳來的虛弱感,腦袋也疼的厲害,遂默默運轉八卦鍛神篇,緩慢修補靈魂創(chuàng)傷。
按理來說,這些靈魂本源上的缺口,可以通過那具圓滿魂軀進行反哺,然后成就己身。
但是現(xiàn)在,那尊魂軀與彼岸花融合了,為了防止不必要的風險,洛言只能忍痛割斷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
或許以后有收回的那一天,但至少現(xiàn)在不行。
洛言怕死的不明不白,自然不再去往那方面想。
他盤坐在蒲團上,肉身緩緩放光,道軀開始自動吸收游離在天地間的靈氣因子。
同時,洛言為了能更快的修復魂傷,遂從儲物袋中取出了一個玉瓶,里面閃爍著氤氳光華的丹丸——凝神丹。
這是一種神魂寶丹,一般用來提升元嬰境修士的神識之力,乃是四階丹藥中的珍品。
價格很是昂貴!
“那可是一具魂身,相當于我全部神魂的十分之一啊......”
“就這樣丟棄了,真是可惜......”
“至少要休養(yǎng)好幾個月,吃上百顆魂丹才能彌補的回來?!?/p>
洛言微微嘆息,直接將凝神丹扔入口中。
真的太憋屈了,見識了輪回路上的諸多隱秘以后,他是片刻也不敢耽擱,連神魂道軀都顧不上,瞬間讓真靈意識溜回了真靈界。
早知如此,他就讓那具魂軀先行返回真靈界,然后再去一探天淵底部的。
“算了,也由不得我不小心謹慎,畢竟那些冥土中的生靈實在是太嚇人了,黑白無常,以及疑似仙神一般的強大魂靈,彼岸花,一丈高大的泥像......”
“這里面的每一種生靈,都透著詭異,我不得不防啊......”
洛言再次嘆氣,真的感覺自己此行虧大了,不僅浪費了一年的時間,還被冥土中的生物所纏上。
簡直虧到了姥姥家!
“唔......希望那朵彼岸花只寄生在了我的魂軀中,沒有扎根于我的真靈意識......”
“不然......”
洛言的眼眸閃爍,眸子里透著滿滿的忌憚。
即便那泥龕神像說那朵藍色的彼岸花,是一朵映照自身道則的大道之花,但洛言依舊不敢貪心。
他深知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兒,若天淵底部真有那么大的機緣留存,也決不可能留到現(xiàn)在,早就被其他人給摘去了。
遠的不說,光是白眉長老,公孫殿主,天機老人,天衍宗的龍陽子掌教等等。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深諳命運一道的強者,想要踏足天淵底部的話,應該有的是辦法才對。
若洛言所見到的彼岸花,是密密麻麻的連成一排,數(shù)量極多,他還膽子收取。
可那里就那么一株,還碰巧被自己給得到了......
更碰巧的是,那朵花似乎還跟自己的魂軀融合在了一起,眨眼間便密不可分......
嘖......不敢要,真的是不敢要啊......
“看來天淵附近真是不能去了......”
洛言小聲嘀咕,又扔了兩粒丹丸到嘴巴里,眉心的空乏陣痛感隱隱傳來,讓他很是不好受。
為了能盡快修補缺少的那部分神魂,他只能把凝神丹當糖丸似的往嘴里塞。
別看凝神丹的品階只有四階,但煉制它的靈藥,無一不是非常昂貴之物。
并且,普通的煉丹師連窺視這種丹方的資格都沒有,非煉丹大師不能傳授。
可想而知,凝神丹的珍貴性了。
最主要的是,相比那些高階的神魂寶藥來說,凝神丹在修補靈魂本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藥性溫和!
這才是洛言最在意的點。
在洛言吞服了好幾粒凝神丹以后,他的身軀便立即迸發(fā)出燦燦霞光,神魂鼓蕩,有陣陣無形威壓外溢。
他的靈魂之力得到了些許補足,生命狀態(tài)瞬間好了許多,因魂軀遺失所受的傷勢,也有了一絲好轉的跡象。
接下來的幾個月,洛言每隔兩天時間就吞服一粒凝神丹,用來修補其神魂。
隨著大量的凝神丹被吞服,以及八卦鍛神篇持續(xù)不斷的運轉,他的靈魂本源再次回歸到圓滿狀態(tài)。
終于,他恢復了先前的圓潤狀態(tài),神魂中的虛弱感瞬間消失。
洛言從輪回地回來以后,由于接觸過詭異的地府生靈,生怕沾染上一些不好的物質,寧愿神魂受損,也要舍棄那具魂軀的后果。
現(xiàn)如今,經(jīng)過幾個月的休養(yǎng),總算了恢復了過來。
真的是不容易啊......
洛言站起身,打算讓自己的心靈放松片刻,享受須臾的祥和寧靜,于是便來到了水行山外面。
他屹立在陡峭的山峰之上,看著天邊的落日余暉,無邊的碧藍色海面洶涌,淡紅色的晚霞將水汽云映照的滿是晶瑩。
漸漸地,他看著天邊的霞彩出了神,然后便陷入了深層次的悟道狀態(tài)中。
不,或許只是一些很簡單的思緒碰撞罷了......
這是一種很平常的修行,如吃飯喝水那般簡單,看似一動不動,實則魂游太虛。
洛言開始對神魂之力起了心思。
自從踏足元嬰期,凝練了第二元神以后,他還沒有好好的審視過神識之力的強大。
但是現(xiàn)在,借著神魂受損,又再次圓滿的契機,他如同大徹大悟一般,重新凝練了一遍神魂。
這一刻,洛言想到了青冥子,靈霄道子,琉璃圣女等諸多無上天驕,觀其神魂態(tài),皆有一種圓潤無缺,潔凈通透的浩蕩感。
那是一種生命層次的躍升,非本意,卻隱隱顯化。
洛言將他們的神態(tài),拿來與自己進行對比,然后有所感。
第二靈身雖然還沒有回來,但獨屬于那些頂尖天驕的氣機,卻告知了本體。
因此,洛言只需要不斷的回想那些人的神魂氣息,然后與自己的神識之力進行對比,便可大致琢磨出兩者間的差距。
不多時,他的身軀中便有一道影子沖了出來,無形無質,非肉眼可以觀測。
這是洛言的神魂,也是元嬰,像一個小小的白玉嬰兒。
但相比剛結嬰那會兒,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成長,魂軀本身也變得大了許多。
此刻,洛言的元嬰長嘯,瞬息間遁入云層,如一條海魚躍出海面,兩側生出翅膀,化作傳說中的神鳥,撕裂云端,在虛空中行走。
縹緲,強大,且非??焖伲?/p>
緊接著,洛言的元嬰又盤坐在云層之上,旁邊是五指山那雄偉的山軀,盡顯巍峨本色,抬頭看去,又是漫天的星河淌漾,諸天星斗流轉。
他于此地停留,仰視寰宇,讓自身的元嬰熟悉天地罡風的洗禮。
元嬰出竅不怎么熟練,自然得多加熟悉一番。
盡管洛言還做不到讓元嬰施展大神通,成為自己的殺手锏之一,但必要的罡風洗禮,卻是十分重要的。
隨后,他又以平常心的姿態(tài)觀看了下方的無窮島嶼,只見滾滾紅塵氣息彌漫,因果線交織,無窮風云變幻。
通過這具透明的元嬰身軀,洛言‘看’到了很多東西,天邊飛過的妖禽,蕩漾在星河中的流星,以及人間的萬般幻象。
到了后來,他開始追逐這些事物,與妖禽為伴,與海獸精怪同游,聽萬星海海域中的修士暢談......
他觀悟的目標很多,因為那些東西都有‘神’,乃是精神力具現(xiàn)化的一種體現(xiàn)。
與此同時,洛言腦海中的青色法身也有了變化,開始變得空靈、縹緲起來。
因緣際會之下,他沒有以常規(guī)的肉眼進行觀測,而是以元嬰之軀觀想世間萬物,不再局限于事物表面。
他在修行,在悟道,以另一個視角來觀看世間的一切。
站的角度,他看到的萬物畫面,自然也就不同。
所謂神魂之力,在洛言看來,其實就是第二個陰面的自己。
肉身為陽之層面。
隨著洛言的修為愈漸高深,越能感受到關于天地方面的至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相通的。
世間萬物基本上都會有明暗兩面,即一陰一陽,此為道!
修士的修行境界越高,就越是近乎于道。
所謂道,不僅僅局限于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修行,如砍柴,泅水,畫畫,行書等萬般技藝皆可為道,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所以高階修士的修行,更注重于‘悟’!
悟,是開悟,是一種心靈層面,意識層面的思維力量。
類似于泥龕神像再是強大,很有可能乃是遠古便彌留下來的老怪物,但依舊對洛言的思維,意識層面沒有太多的辦法。
這便是心靈,意識層面的特殊力量!
高階修士的修行,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需要通過去悟,悟出天地法則,悟出修行至理,悟出萬物百態(tài)......
才能讓心境通透,念頭暢達,進而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