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萬道,一陣嗡鳴聲傳出,五彩霞光撕裂空間,消失在了原地。
五色光人在虛無空間中,穿行了一個多時辰以后,便來到一處茫茫海域。
海域之上屹立著五座大山,俱皆高達數(shù)千丈,仿佛與上天交壤,且繚繞著熾盛的五行之氣。
最左邊,是厚重緊實的土黃色,通體泛出褐光,是為土行。
其次往右看,則是一片碧綠的茂林,從下至上,蔓延上云端,有百丈高的巨樹聳立,散發(fā)出盎然生機,這是木行。
最中間的山峰,夾帶著鐵石般的堅硬,銳氣如劍,鋒利如刀,這是金行。
再右邊的那一座山峰,滿是火紅色的巖漿鮮艷,直聳入云,仿佛燒透了天際。
最右邊的山體,也無比奇特,通體由蔚藍的水汽組成,呈現(xiàn)出一片藍碧,為水行。
可這里的水行之氣,似乎和底下的這片海域有所不同。
這座水行大山,與真正的海水相合,卻不與此交融,甚是奇特!
水,火兩種有形無質(zhì)之物,竟然有了實體,還幻化成山峰,供人修行。
這不得不說,是一件足以讓人產(chǎn)生震撼的事。
五座屹立在海域之上的大山,從左至右,為土行,木行,金行,火行,水行,宛若五條彩環(huán)舉世,甚是壯觀!
并且這些山峰之間互為犄角,形成一道道天然的陣勢,下面則是深不見底的海淵。
就像是人的五根手指,那般無二。
因此,五行宗的這一座座五行山,又被戲稱為五指山!
五行山,雖然是由五座大山組成,實際上,這卻是一件半仙器!
之所以為半件,就是因為這件仙器的另外一部分,在地仙界當中。
傳聞,這五座山體的來歷超乎想象,始于地仙界之上,誕生于古宇宙當中。
本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山石,后被大法力者降下六字真言法咒,用來鎮(zhèn)壓某位桀驁不馴的妖族大圣。
待得幾百年后,那位妖族大圣脫困,山體崩壞。
后又被一位謫仙拾到,見這山體經(jīng)過六字真言法咒的加持,又被那位妖族大圣的氣息所侵染。
已經(jīng)從一堆凡石,蛻變成了有靈之物,上面還流轉(zhuǎn)著五色神華。
于是那位謫仙,便將這些散落一地的奇石收集起來,而后煉制成了一件仙寶。
這便是五行山的前身。
但時間流逝,大戰(zhàn)不斷,這件仙寶還是在一場仙人大戰(zhàn)中,遭到了損壞。
更是一分為二,被當時的五行宗老祖帶下界來,成為了真靈界五行宗的鎮(zhèn)教法器之一!
這五座巨山擴散出來的威能很不簡單,無盡的五行之氣沖入云端,且彼此相鄰,時刻都處于變化狀態(tài)中,
有耀眼的褐色擴散進青色中去,青色之中又夾雜褐色。
旁邊,還有金色的光輝蔓延,在綠意中綻放。
生生不息,綿綿不絕。
云端之上的五行之氣互相相融,又周而復(fù)始,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暗合天地至理。
這便是真靈界的基礎(chǔ)五行法則,被五指山這件半仙器給演化了出來。
只要是五行宗的修士,去到山體之上,便能參悟這五種天地法則,十分簡單明了。
想當初,洛言想?yún)⑽蛭逍兄畾?,還是經(jīng)由陳老祖的出手,將天地間的五行之氣給拘來,才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nèi),明悟五行法則。
可如今,五行宗的主宗,直接將所有的五行之氣都給顯化了出來。
可想而知,若是在這個地方修行,那參悟起五行道則起來,將是何等的迅速?
巨大光人沖向五座高峰,卻沒有在任何一座巨山上停留下來。
而是落在了五指山的中間。
并且,將洛言等人帶到地方以后,巨大光人也并未停留,瞬間就消失了蹤跡。
一句叮囑的話語也沒留下。
從始至終,這位五行宗的大能,就只和洛言諸修說過一句話!
仿佛將他們接引過來,只是執(zhí)行一次很簡單的任務(wù)。
于是,這群小世界中的天之驕子,被刻意遺忘在了這里。
五行山的中央?yún)^(qū)域,聳立著一座方形寶塔,一層又一層的疊加,也有千丈之高。
雖不如那五座山峰那般雄偉,可也十分驚人。
因為這座寶塔,毫無根基支撐,卻也能懸浮于半空中。
顯然,這也是一件強大的寶物!
寶塔之下,則是一片偌大的茫茫道場,鋪著白玉石,瑩白且無暇。
洛言他們落在了玉石道場上,剛一落地,便感受到了一股濃郁至極的天地靈氣,在往他們的身軀中沖來。
這股靈氣很精純,或者說,這是一種精純到極致的質(zhì)變!
簡單來說,若蒼梧界的靈氣純度為1,真靈界的靈氣純度,至少也在10以上!
這是一種質(zhì)的差距!
空氣中彌漫著的靈氣,都比蒼梧界中的靈氣還要精純,給人一種周身都在雀躍的感覺!
緊接著,眾修又聞到一陣沁人心脾的藥香,恍若神魂都為之顫抖,心神得到了沖刷。
“神藥!”
“天啊,你們看那邊,好多的化形靈藥!”
有天驕大喊,吃驚無比,順著他的目光,眾人往那座木行巨峰看去。
山腳的位置,有十幾個一尺來高的碧綠娃娃,頭頂幾片綠葉,長得十分精致可愛,還有一雙閃亮靈動的大眼睛,白嘟嘟的猶如一個個瓷娃娃。
這時,很多的草木之精也注意到了他們這群人,紛紛御空而來,繞著他們盤旋而飛。
頓時,那種心曠神怡感,又瞬間接踵而至,令在場的幾十位下界之修,都感到神魂有了突破的跡象。
這絕對是驚人的稀世神藥!
其中,一位一尺大小的草木之精,用力的嗅了嗅鼻尖,在很多人的身邊飛馳而過。
在飛到洛言身邊時,更是停頓了半刻,小眼睛中閃爍出一縷疑惑,似乎是在困惑,為什么突然之間那股熟悉的氣息,就瞬間消失了。
直到它注意到洛言身旁的楊超,小眼睛瞬間睜大,然后撲了過去。
不遠處,也有人杰注意到了這一幕,還未細細思索,便看到上方的寶塔中,走出三位道人。
最中間的是一位仙風道骨,白發(fā)蒼蒼的老道人,身穿五色陰陽袍,氣質(zhì)超脫出塵。
另外兩位道人的年紀不大,一金一紅,身上的道袍顏色很出挑。
這兩位小童看起來只有十二三歲的面容,跟在那位老道士的身后,似乎是他的兩個道童。
那些草木之精,在看到這位老者的剎那,瞬間變得乖巧了許多。
而后更是一個瞬身便消失不見,只在空氣中留下一地的神藥清香。
“老道林通叟,目前為五行宗傳法使,一是祝賀諸位小友的大道可期,二是為你等解惑!”
頭發(fā)須白的老道人笑著開口,并沖在場的眾修做了一個道揖。
下方的洛言等人見狀,急忙回禮。
“爾等自下界而來,當有諸多困惑,老道可為你等慢慢作答!”
“時間還長,當容老道舊敘一番?!?/p>
林老道落在玉石道場上,手一彈,便有幾十張蒲團落下。
眾人也紛紛施禮而坐。
一副尋道尊師的姿態(tài)。
這是五行宗的基本之儀,在面對師長的傳法講經(jīng)時,都是執(zhí)弟子禮。
在蒼梧界中,五行觀的演道授法,也是同樣的禮節(jié)。
在場的諸修,自然不會陌生。
“既然在場的諸位,都是我五行宗的門人,老道就不賣任何關(guān)子,先說讓諸位小友最在意的事情......”
“第一點,修行!”
“因為諸位小友都是下界之人,受下界的殘缺法則影響,肉身有瑕,神魂不滿,所以需要化去殘軀,重修一次!”
“唯有重修,才可窺得大道!”
“第二點,功法!”
“五行宗的一應(yīng)功法,都在你們身上的那塊玉牌當中,爾等是下界之修,可任選兩門秘藏寶經(jīng)。”
“靜心,靜塵......”
林老道低聲喚道,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那兩位少年,頓時從芥子袋中取出一塊塊五彩的玉牌。
兩位少年分頭而行,嘴里默念咒語,諸多玉牌頓時沖天而起,盤旋在眾多天驕的頭頂上。
“將你的神魂氣息,映照在這塊玉牌之中?!?/p>
“并用神念報出你的姓名,出身界域,主修功法......”
洛言的耳畔,傳來一位火紅色少年的稚嫩聲音。
洛言如實照做。
五彩玉牌泛出霞光,如冰雪遇到赤陽,帶給洛言的神魂一種灼燒感。
片刻后,他自身的氣機,便被玉牌給刻錄完畢。
透過這塊五彩玉牌,甚至可以看到洛言自己的青衣模樣,十分的玄奇。
“好了,身份已經(jīng)確認完畢,余下的事情,你們可以詢問玉牌中的仙靈。”
“屆時,自會有更詳細的講解。”
待得半刻鐘以后,在場所有人的神魂都被烙印完成,林老道再次開口道。
這些瑣事,其實很多的小輩都可以完成,但他作為傳法使,擁有明辨后輩子弟的責任。
不然,一旦有人的身份出現(xiàn)了問題,那將是一種莫大的罪過。
因此,他作為五行宗的傳法使,自然需要監(jiān)督這一切。
平日里的五行宗招收弟子的時候,自然不會勞煩他這個等階的大能出現(xiàn),只因為這群下界之修的特殊,才有了現(xiàn)在的這一幕。
畢竟在這群下界之修當中,還有幾位化神期的修士,也來到了真靈界。
面對著這樣的人物,林老道也需要親身觀察一二,方才能夠度他們?nèi)腴T。
“第三,爾等呆在五行山上的時間不限,可自由選擇居住地,但除了頭三年以外,每年都需要扣除最少一千點貢獻點?!?/p>
“這五座山峰的區(qū)間有別,拘來的天地靈氣和大道法則不一,越往上,收取的貢獻點越多?!?/p>
此時玉石道場上的眾修,全都正襟危坐,聆聽這位無上之修的教誨。
這樣的一幕很難得,因為能解眾人的心頭之惑。
真靈界終歸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有前人引導(dǎo),這是極大的幸事。
這便是有傳承的好處。
無論去到哪里,都有前人引導(dǎo)修行。
“第四,化仙池!”
“這對目前的你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樣東西!”
“你們需盡快進入化仙池中,化去自己的一身靈力修為,肉身和神魂中的雜質(zhì)?!?/p>
“一旦爾等的年齡,超過如今總壽元的一半,那么,你們今后的仙途,就必然會受到影響。”
“所以,諸位小友千萬記得抓緊時間,萬不可懈?。 ?/p>
“從頭開始修行,遠遠不是看起來那么簡單......”
林老道捻須,面色和藹,雖無笑容洋溢,但卻給在場的眾修一種親切感。
洛言凝眸,細細思索這位傳法使先前的話語,腦海中閃過一絲明悟。
似乎對五行宗這個宗門,有了一定的了解。
“敢問老祖,化仙池何在?”
臺下的一位小界天驕躬身問道,面上帶著疑惑。
前面的四點,都是一些很基礎(chǔ)的見識,在場的眾修都能理解。
且如今執(zhí)弟子禮,他們的心中有惑,自然會當即問起來。
“化仙池就在你們頭上的這座玲瓏寶塔之中,但化仙池中的神性精華珍貴,開啟不易?!?/p>
“不僅有先后之分,又有多少之別!”
聽到這般解釋,在場的眾修全都皺起了眉頭。
不用想都知道,那種未知的神性精華,絕對是好東西。
先進去者吃肉,后到者喝湯,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敢問老祖,我等有幾十人之多,該如何確定進入的先后順序?”
高臺上的慈眉老道瞇笑著眼眸回道:“既然諸位貴為各界天驕,傲視當代,自當以強弱為序!”
“不過......”
盤坐在下面的眾人,也隨著這一句頓挫,感到心中暗暗一揪。
因為這事關(guān)切身,沒人會不在意!
臺上的林老道看見下方的諸多小輩反應(yīng),目光中閃過一絲促狹之意:
“不過這個強弱,并非是讓你等比試斗法,而是我身后的這兩位弟子說了算!”
此話一出,頓時引得眾人一陣軒然大波。
因為那兩位明眸皓齒的少年,只看年齡的話,絕對不超過十四、五歲!
并且身上的氣機很明顯,就只有煉氣巔峰的樣子,連筑基期都未能達到。
這樣的小家伙,憑什么又能斷定他們這些修士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