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之后,俞會計好壞沒什么反應,就跟壓根兒沒服過藥似的。
鞏醫(yī)生還是頭一回見識這種用藥法式,她倒是沒起絲毫疑心,反倒覺著小館主醫(yī)術博大精深得厲害!同時對新中醫(yī)醫(yī)學,尤其所謂“數(shù)醫(yī)”學派框架下新時代中醫(yī)醫(yī)學更是心生幾分敬畏之心。
俞會計絕對算得上疑難雜癥里的重癥,如果不是仗著本人還很年輕,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算差,身邊又有個慈祥的高素質老父親陪著,說不定早就出現(xiàn)肢體萎縮、小腦萎縮、心肺功能衰退……之類的癥狀,甚至還有可能人已經(jīng)半癱在家了。即便如此,跟生病之前相比,俞會計自己自述整個人胖了至少20斤,各種辦法都用盡了,體重一直不斷上增,只是增長幅度相對緩慢一些而已,就是控制不住。
小館主愿意管這事兒肯定有一定的把握。
鞏醫(yī)生就當自己學藝不精,雖說每隔一段時間醫(yī)術還能往上漲點兒,偶爾還會來點小驚喜,但是,跟小館主一比,自己好像依舊在“數(shù)醫(yī)”學派宗門外徘徊呢!
暗暗給自己鼓了把勁兒,鞏醫(yī)生做起事來更加認真仔細了。
俞老師不放心自家女兒,每天準點接送自是雷打不動,父女倆成天在醫(yī)館里待著,耳濡目染的早就深知邊沐的醫(yī)術幾近深不可測的地步,暫時沒什么療效就隨它唄!反正眼下除了邊大館主誰也沒招。
俞家父女從不多說什么,每天該上班上班,該下班就說說笑笑著回去弄點好吃的,開開心心的,跟之前那種沉悶生活相比,現(xiàn)如今簡直猶如換了一片天地。
邊沐心里有底,自然更不會多說什么,望聞問切程序走完就淡淡地說了句先停幾天藥再說。
……
方畫家習慣安靜的環(huán)境,于是,邊沐在醫(yī)館三樓設置了兩處圍棋攤,每一間“棋室”可以同時容納六組人對弈,茶水、水果免費提供,不過,也不是什么人都被允許上樓手談幾局,第一階段,全是老熟人,不知根不知底的壓根兒就刷不了三樓樓梯口那道門禁,邊沐審核一個隨手再頒發(fā)一枚門禁卡。
一來二去的,畢紹雄叔侄倆竟然也成了那里的???,再后來,陳閱卿、聞伯庸等人也聞訊趕來湊個熱鬧,漸漸的,他們這一介入,樓上那兩間“棋室”就有點不大夠用了,無形中,多少得有點身份才能進得了那兩間“棋室”。
邊沐看在眼里,心里明白這樣下去不好,本來是活水清流,現(xiàn)在卻成了VIP性質了,普通患者及家屬還有那幫活潑可愛的小孩子來了壓根兒找不著座兒。
慢慢的,尋常人等也就知難而退了。
本來嘛!邊大館主本身就是人尖子,平時有來有往的人層次能低到哪兒?!老百姓最講道理了,本來嘛!國醫(yī)館本身就不是隨便什么人常來常往的地方,也就是邊館主心善,不收高價,你再換一位水平相當?shù)娜宋镞^來試試?!一年不弄個千八百萬的還嫌丟人吶!
得!邊沐初衷漸漸也就打了折扣。
不過……無形中倒是激發(fā)出不少商機,也算有得有失吧!
……
與此同時,邊沐一改打印機打印處方的習慣,特意委托“花田鬼市”經(jīng)營戶楊大爺找專業(yè)人士給自己定制了一種古意森然的老式處方紙,那是一種摻了不少亞丁棉麻的特殊紙張,吸墨性極佳,古色古香的,看著就厚重。
邊沐將電腦安置到不大顯眼的地方,診桌上正經(jīng)八百地開始擺放筆墨紙硯之類的文房四寶,他打小在姥爺?shù)墓芙滔聦懙靡还P好毛筆字,這會兒可是派上用場了,眾多字體當中,邊沐唯獨對“魏碑”字體情有獨鐘,很快,“新概念”國醫(yī)館總館這邊的患者及家屬就拿到了邊沐親筆書寫的正經(jīng)中醫(yī)藥方。
一時間,人們紛紛拍照留念,都說打印機打出來的藥方跟這種的真是沒得比,無形中平添了好多難以言說的親切感、厚重感,拿在手上就覺著踏實,仿佛浸潤了多少生命的斤兩似的。
邊沐開出的方子自然也就流向了街頭各大藥店,有那腦子轉得快的且有一定文化程度識貨的,轉手再重抄一遍拿給藥店用以抓藥,手寫藥方原件人們也就收藏留作紀念了,更有甚者,直接上街頭打印店花錢塑封了一下,以便將來可以長期保存。
于書法之道,邊沐至少有10年以上的功夫,加之他現(xiàn)在內(nèi)息氣勁的功夫指日漸增,那一手蒼勁的“魏碑”體確實非同凡俗,一時竟成為麗津城里的美談。
這時候,人們才發(fā)現(xiàn),城里幾乎所有的國字頭醫(yī)館一號當家主事的大名醫(yī)還都是親筆寫處方,只不過,除聶易雄、岑松雪那一代老派人物用毛筆,其他同行普遍改用中性筆了。
消息傳出,不知是巧合,還是彼此有點默契,趙西成、蘭冰如等人聽說也都改成蠅頭小楷親筆書寫處方了。
分館那邊聽說自家館主改用毛筆字開處方了,寧醫(yī)生、羅戰(zhàn)旗立即將打印機另作它用,從葉護士那兒申領了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跟著邊沐也改行“國風”了。
梁鄉(xiāng)愔一直堅持用毛筆開處方、記病歷,這陣子最多改用葉護士專門配發(fā)的處方紙,老爺子寫得一筆好行楷,誰見誰夸。
寧醫(yī)生寫一手好楷書,家學淵源,功底相當好的,也是贏得滿堂彩。
令人意外的倒是羅戰(zhàn)旗,居然寫得一筆非常入眼的歐體小楷,筆力蒼勁,字體嚴正,一看就是打小練就的。
典書華雖然還沒拿到處方權,分館需要出具文字的東西,他也開始盡量用毛筆書寫,算是對館主的一種唱和之舉吧,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典大夫寫得一手好行書,筆若蛟龍那有點夸張,字寫得是真好!
如此一來,街面上漸漸就傳開了,一個人要是連毛筆字都寫不好,將來怕是只能當個普通中醫(yī)大夫了,正經(jīng)八百的國醫(yī)館那一級的可能沒戲了。
谷越峰等人也能拿得起毛筆,風聞“新概念”國醫(yī)館已經(jīng)開始悄然掀起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微風潮,他們在群里討論了一下,立馬群起效仿,護林員老梁頭作為群主,及時給人們提供了不少幫助,一時間,麗津城中悄然興起一股弘揚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的小風潮……
……
老侯居然也寫得一筆好字,圍棋區(qū)旁邊還特意擺放了一張挺大的桌子,刻意面朝大街擺放,誰要是一時技癢上去舞文弄墨一下,他是又敬煙又倒茶的樂此不疲,一時間,老侯那處工作室的人氣漸漸可就熱鬧起來了,上門送書的、約書的、買書的……慢慢也就漸次增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