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發(fā)炮?!?/p>
俞大猷淡淡下令道。
隨著他命令的下達,明軍炮手快速清理炮管,準備進行第二次裝填彈藥的操作。
而對面緬軍城頭上,第一輪炮擊真實的殺傷力有限,被炮擊打死的緬軍貌似一個也沒有,不過城墻垛被崩掉,飛濺的石塊打傷了幾個人,此時就在城墻上痛苦的哀嚎著。
毫無疑問,這種情況是最打擊士氣的。
沒有預想中的敵軍攻城,只是在城下列陣,然后大炮一響,自己這邊嚴陣以待的戰(zhàn)士就受傷倒地。
這還打什么。
前些天逃回來的緬軍可是把明軍的炮火好一陣吹,當時緬軍勃固城主將其實還真沒當一回事。
大炮他見過,知道威力很大,但殺傷一般,可明軍推到城下的大炮,貌似也太大了吧。
“把驚慌的給我抓起來幾個,吊起來?!?/p>
因為臨時從城里強征了兩千多青壯加入守城大軍里,此時那些士兵雖然驚慌但還勉強能穩(wěn)住心神,可那些新征來的人可就不行了,只知道在那里驚慌失措、咋咋呼呼的,讓人覺得好煩。
不過,最關鍵還是他們的恐懼會傳染,把他的士兵都傳染的開始害怕起來。
“將軍,我們先下城樓吧,要是明狗繼續(xù)這樣開炮,我們留在城樓上可就成活靶子了。”
“不行,如果這時候明軍攻城怎么辦?”
“有城墻保護,只要到時候我們催促士兵跑快點......”
“將軍,他們又要打炮了?!?/p>
就在守城的將領討論怎么應對明軍炮擊的時候,有眼尖的已經(jīng)看到明軍炮手似乎已經(jīng)裝填完炮彈,沒看到站在炮管前的兩個士兵已經(jīng)退后,讓出射界。
兩個還在爭論的將官立馬閉嘴,往城外看了眼,隨即也不正爭吵,挎著刀就往城樓下走去。
葡萄牙人雖然到緬甸的時間很長,但是他們選擇的探險方向可沒有西班牙人好。
歐洲東面,可是有文明的國家,和西班牙人發(fā)現(xiàn)的美洲土著還很原始的國家雛形不同,而且國家之間的商貿往來也很頻繁。
所以,除了在非洲,他們采取了一些過激行動外,在亞洲地區(qū)主要是懷柔政策,主動示好,表達貿易的愿望。
而對他們的到來,沿途大部分國家都還是很開放的歡迎。
其實這些國家很多都在聯(lián)動歐亞大陸東西貿易中獲利,對葡萄牙人的到來并不喜歡,但面對開著戰(zhàn)艦到來的他們,大多也不愿意因此就發(fā)生不愉快的情況。
所以,緬甸到現(xiàn)在,雖然有地方上和他們爆發(fā)過小沖突,但國家層面卻沒有。
勃固城這樣的地方,自然也沒有經(jīng)受過現(xiàn)代火器的洗禮。
對怎么應對這樣的局面也就沒了經(jīng)驗,此時緬軍士兵看到的就是將官們匆匆下了城樓,躲在城墻后面。
就在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城外再次傳來轟隆隆的炮聲,隨即城樓處又是一陣碎屑紛飛。
這次炮擊過后,才有城下士兵上城墻,把那些受傷的士兵帶下城墻。
明軍連續(xù)兩輪炮擊,破壞力不大,可卻把緬軍士兵膽子給嚇破了。
本來,留下來的士兵就不是精銳,好兵都被莽應龍帶走伐明了。
再出現(xiàn)這么一處,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嚇破膽的緬軍跟在這些人的身后下城墻。
不過很快,城墻下就出來陣陣慘嚎聲,那是被發(fā)現(xiàn)私自逃下城墻的士兵,被人用繩子吊起來示眾。
這下,沒人敢再往下跑了。
隨著明軍幾輪炮擊,緬軍士兵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那就是明軍大炮好像打的就是城門樓子,只要不往那里跑,其他地方一點事兒都沒有。
而勃固城的南門城樓,在經(jīng)受了數(shù)十顆炮彈的打擊后,也逐漸搖搖欲墜起來。
明軍炮手也在幾次炮擊后,逐漸調好了炮口,現(xiàn)在的炮彈轟擊大多能打在城門兩側的城蹲子上,那里原來的城垛早就不復存在,之前還威風凜凜站在那里的士兵,早就不會的逃到那里去了。
下方由緬甸柚木制造出來的,厚重的城門,早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城蹲遭到連番轟擊,城墻外側的包磚被打碎,連接兩個城蹲的幾層石板也暴露出來。
“這.....”
看到里面的石板,俞大猷當即就微微皺眉。
他以為緬甸的城門也和大明一樣,是把石頭拼接成拱形做出來的,用后世的話說就是利用拱形結構的力學原理,通過將豎向荷載轉化為軸向壓力,從而分散到拱的兩端,實現(xiàn)穩(wěn)定和承載。
這種結構的城門,因為是把石塊拼接成拱形,只要打碎其中一個石塊,城門就會崩塌。
受此影響,整個城樓就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坍塌。
要知道,城樓下方往往不是實心,下面會有屋子,平時用來駐軍的。
城樓坍塌,明軍就可以通過這里進入城市,只需要把火炮對著城墻兩側進行覆蓋射擊,就能擋住來自城墻上的攻擊。
可是現(xiàn)在看到的時候緬甸人居然是在城蹲之間搭上大石塊做成的城門,那繼續(xù)打擊城門蹲子的意義就不大了。
“集中火炮打那些石板?!?/p>
俞大猷心思電轉之間就下定了決心,打碎那些十塊,只要下面的承重石塊碎裂,上面的也會因此掉落下來,整個城樓也就垮了。
只是,塌的只是城門洞這一片,對整個城樓影響不會很大。
但沒關系,只要繼續(xù)轟擊城樓就行,就可以不讓緬軍靠近缺口。
隨后近半個時辰的炮擊,勃固城南門碎屑紛飛,隨著“咔咔轟隆隆”石頭的碎裂聲,城樓完全塌陷下去。
這半個時辰的時間里,明軍士卒只是靜靜看著火炮在戰(zhàn)場上發(fā)威,雖然打得有些慢,但效果很明顯。
而城墻上的緬軍士卒似乎也漸漸沒有了戰(zhàn)爭來臨的擔憂,他們也在好奇的看著城外明軍的大炮,到底能不能夠打壞城門。
不過,在城門被徹底摧毀后,他們才驚覺,明軍要進攻了。
隨著戰(zhàn)鼓聲響起,原先坐地上休息的明軍士卒紛紛起身收拾好隨身武器。
“命令王世科按照商量的計策攻城?!?/p>
俞大猷這時候開口說道。
城門已經(jīng)打開,明軍還在炮擊,不過現(xiàn)在都是打在城門下那些亂石里,為明軍進城清出一條還算通暢的道路
明軍約兩百名鳥銃手走出隊列,在他們身后還有差不多人數(shù)的弓箭手,在刀盾手的護衛(wèi)下,他們向著城門方向前進。
而緬軍這個時候似乎也恢復了活力,城墻兩側飛出一簇箭雨,不過大多落在明軍前方。
顯然,他們還沒注意到因為是側面射箭,所以不能按照以往設定的弓箭射程作參考。
此時,一隊隊明軍隊列也終于動起來,他們向著城門方向快速靠近,隊形被拉成長條形。
就在有緬軍在將官督促下準備登上城樓墩臺的時候,城門前的明軍開始向城墻上射出一波箭雨。
射擊效果不知道,但是之后一段時間里,就沒有看到有緬軍士兵在墩臺上露頭。
“轟轟轟.....”
又是一陣地動山搖的炮擊,這次火炮打擊的是城墻兩側,剛才飛出弓箭的地方。
顯然那里是緬軍弓手的結陣地,炮彈只要打在那些垛口上,飛濺的石塊就夠那些弓手喝一壺的。
弓手拉弓需要很強的臂力,只要受點傷,一般就很難發(fā)揮出全部的力量。
弓拉不滿,射程和殺傷力多少都有影響。
火炮這種遠程打擊,正是對付弓手最好的利器,比裝填緩慢的射程還不占優(yōu)勢的鳥銃可強多了。
此時明軍已經(jīng)接近了城門,城門里也出現(xiàn)了緬軍人影,他們正在挪動地面上散落的稍大些的石塊,想要簡單封堵道路,遲滯明軍進攻速度。
“砰砰砰.....”
一陣清脆的鳥銃聲響起,陣地前輕煙渺渺,沒有仙氣飄飄的韻味,那是死神的鐮刀在揮舞。
緬軍將領也不是束手待擒之輩,他們一邊組織人手想要登上城樓墩子,居高臨下攻擊意圖進城的明軍,一邊試圖堆積石塊堵住城門。
其實,從緬甸低矮的城墻就可以看出,他們并沒有太多的城池攻防戰(zhàn)經(jīng)驗,否則城墻也不會建的那么低矮。
他們國內戰(zhàn)爭不多,大多是對外戰(zhàn)爭,而這樣的戰(zhàn)爭多發(fā)生在接壤的邊境地區(qū),而且大部分時候緬甸人都是主攻,是侵略者。
像勃固城這樣的,幾乎可以算緬甸的內鏡,幾乎就沒發(fā)生過什么戰(zhàn)爭,所以這幾天的時間里,居然沒有拆房把城門堵住。
當然,這也是明軍觀察后才決定強攻城門的原因。
按照俘虜所說,勃固城外側包磚,里面全是夯土,是不能被打塌的。
所以看起來,也只有城門算一個薄弱點可以攻擊。
尤其是在對方手里沒有大炮的情況下,那就更妙了。
丟下一些尸體,緬軍很快就退出了城門。
稍大些的石塊在兩次清道的炮擊后就被打碎,已經(jīng)沒多少東西可以堆積了。
明軍已經(jīng)沖到城門口,幾門虎蹲炮被搬到城門前,就地取材使用地上碎石快速裝填好,對著城門里就是一輪炮擊。
不管城門里是否有緬軍列陣阻截,明軍都選擇向里面打幾炮,試試水。
果然,隨著虎蹲炮發(fā)威,城門后面?zhèn)鱽硪魂噾K叫聲,還有十余支箭矢飛出,釘在明軍高舉的大盾上。
前面是虎蹲炮,后面是一面面豎起的盾牌,明軍開始進入城門。
“轟轟轟?!?/p>
又是幾聲炮響,這是虎蹲炮對著城門外的緬軍軍陣開炮。
現(xiàn)在的炮擊,把大炮恐怖的殺傷力完全展示出來,站在隊列前面的緬軍死傷慘重。
“沖進去?!?/p>
站在盾牌后面的王世科此時看到這次炮擊成功打亂了緬軍的陣型,眼前緬軍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潰敗之勢,馬上抽出戰(zhàn)刀揮舞著下令道。
剛才還在緩慢推進的明軍突然開始加速,沖向對面試圖重新結陣的緬軍。
“砰砰砰......”
前方只有一排明軍鳥銃手,他們在打完槍后就自動閃到一邊,讓出道路來。
這些使用火器和弓箭的明軍,大多都是南海水師的士卒,收編來的飛龍國殘部可不會有這樣的訓練,他們大多只會拿著武器沖到敵人面前和他們廝殺。
而現(xiàn)在沖向緬軍的,就是這些人。
不用進行慘烈的附蟻攻城戰(zhàn),只是從城門沖進去,明軍還打掉了對方的士氣,以及那些站在前面的精銳,接下來的戰(zhàn)斗自然沒什么好說的,近戰(zhàn)廝殺可是他們的強項。
王世科此時就站在城樓下,指揮著明軍刀盾手和鳥銃手上城,完全占據(jù)著一段城墻。
“沖,速度快點。”
看著沖進去追著緬軍砍殺的士兵,王世科滿心歡喜,這奪城首戰(zhàn)建功就在眼前。
他不斷催促后面進來的部隊跟上,當有親兵報告城門樓子已經(jīng)被占領后,他馬上就快步登城。
先向城墻兩邊看了眼,隨即招呼士兵搖旗,讓城外炮手停止炮擊。
此時城墻上的緬軍已經(jīng)順著城墻潰退,城門兩側很大一片區(qū)域已經(jīng)看不到敵軍的身影。
而在城市方向,緬軍的抵抗已經(jīng)被瓦解。
在組織力量準備堵門一戰(zhàn),遭到明軍虎蹲炮突襲后,敢戰(zhàn)的青壯士兵已經(jīng)倒在地上成為一具具尸體,剩下的都選擇了求生,那就是拼命向后跑去,明軍現(xiàn)在就是追著他們砍殺。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么慘烈的城市巷戰(zhàn)一說,一旦在城里遭遇抵抗,進攻方就會毫不猶豫向那些房屋放火,根本不會管里面是否還有居民。
在大火的助攻下,敵人要么選擇繼續(xù)后退,要么就被燒死在里面,可沒人和你一棟建筑一棟建筑的爭奪。
好在緬軍似乎也沒有抵抗的意志,這些天城里已經(jīng)夠亂了,那些被強征的青壯這個時候大多選擇邊跑邊脫掉身上的衣服,往自家方向跑。
剛才城頭上看到的一切太恐怖了,明軍的武器隔得老遠就可以把人打死打殘,太殘暴了。
勃固城已經(jīng)唾手可得,城頭上的王世科直接讓人給城外發(fā)去信號。
城外,俞大猷身后,還有約二百名騎兵在等候著。
在俞大猷下令后,他們催馬從一側繞出,向著勃固城西門前進。
城池守不住了,那殘兵敗將必然會選擇向北面的東吁城逃竄,這二百名騎兵已經(jīng)足夠擔任追擊之責了。
此戰(zhàn),除了消耗一些火藥外,其實明軍損失并不大。
不過通過此戰(zhàn),明軍犀利的攻城手段也會在緬甸軍中傳開,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應該沒人會對毫無希望勝利的戰(zhàn)爭感興趣,勃固城到東吁城沿路上幾座小城,想來也會不攻自破。
俞大猷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