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和杜正倫謝過恩,正要下去領賞,李泰這個突然的舉動令他們進退不得,好生尷尬。
李治也感到很意外,二哥怎么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站起來了?
雖然不知道二哥要說什么,但是好像是有熱鬧看了,他的小眼睛一下子就發(fā)出光來,骨碌骨碌地亂轉(zhuǎn)都不知道看誰好了。
李世民的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李泰這個時候突然發(fā)聲,明顯是對這件事有異議。
他能有什么異議?他從小就跟李承乾較勁,肯定是想趁這個機會狠踩李承乾一腳唄。
自已只是賞了告狀的人,可一個字都沒說要如何懲罰李承乾,李泰勢必是想揪住李承乾的小辮子,狠狠地給李承乾點顏色看看。
李世民多多少少是有點后悔了,不應該讓李泰和李治進來,看來一點沒起到自已想要的作用。
一時大意,忽略了李泰不放過任何機會整治李承乾的性格了,看來這次怎么都得收拾李承乾一頓了。
皇帝也不能瞪著眼睛說李承乾沒犯錯,他沒犯錯,這兩個人不就是誣告了嗎?那你賞這兩個人的錢是什么錢?獎勵誣告,誣告有理了?
不管怎么說,李世民都不能不讓李泰說話,他就沉著臉,悶聲說道:“有話就說吧?!?/p>
“兒有一事不明,”李泰微抬頭,清澈的目光中隱隱含怒:“請問父皇,東宮左春坊與右春坊究竟有何職責?”
李世民不耐煩地一皺眉,沒好氣地說道:“你到底想說什么就直說?!?/p>
“論職責,左春坊好比朝廷的門下省,右春坊好比朝廷的中書省,沒錯吧?”
李泰緩緩地放下雙手,回頭看著于志寧和杜正倫:“左庶子和右庶子竟然如此清閑,閑到盯著太子的私事上去了。”
“大膽!”李世民“啪”地一拍書案,嚇得李治一個激靈,為了看熱鬧抻得老長的小脖子猛地往回一縮。
“青雀,你不要胡言亂語!”李世民冷著臉,怒道:“監(jiān)管太子乃是二卿職責所在,莫說太子,就連你們,他們也有權監(jiān)管?!?/p>
“父皇”李泰轉(zhuǎn)過身來,躬身抱拳道:“兒以為監(jiān)管乃是監(jiān)德行品格、管讀書作文,并非是監(jiān)舉手投足、管咬牙放屁!”
李世民氣得臉通紅,大巴掌在空中揮舞了兩圈,嘴張開又合上折騰了兩把,也沒弄出一個詞兒來。
他剛要罵李泰個“放屁”,想到李泰剛說完這倆字,屁就別撿著放了,他著急就瞪起眼睛,看向那兩個在李泰身后撅著屁股不吭聲的人。
“魏王殿下之論過于偏頗了?!庇谥緦帥]抬頭也知道皇帝在看他,于是他趕緊開了口。
“德行品格必現(xiàn)于細節(jié),舉手投足之間便是風范氣度之體現(xiàn),咬牙放屁也是儀態(tài)不夠端莊,難道這不是我們該提醒殿下的嗎?”
李泰轉(zhuǎn)過身,冷冷地盯著于志寧說道:“豈不聞‘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誰能照著書本說每一句話,照著書本走每一步路?在自家院子里與自家下人一時嬉戲,有何不可?”
于志寧不怕講理,他并不覺得自已做得不對,便寸步不讓地說道:“君子必慎其獨也,便是無人之時亦須謹慎不茍,何況青天白日,焉能亂了尊卑上下?”
“朕知二卿一心為太子著想,”李世民沉著臉對李泰說道:“青雀,你休要胡攪蠻纏,二卿都是直臣,并非與太子有私怨,是朕讓他們嚴格要求太子的?!?/p>
李泰冷哼一聲,轉(zhuǎn)過身來對著李世民一揖:“父皇,兒并未說他們存有私心,兒也知他們都是人才。”
這前半句話說得還挺好聽的,李泰緩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p>
無論對也好、錯也好,小事就是小事,芝麻大的小事有必要較真嗎?哪個君子是白玉無瑕?
要是像他們這么揪細節(jié)的話,天底下就沒有一個不犯錯的人,可真是人無完人。
杜正倫挺了挺身,斜眼掃了李泰一眼,說道:“照魏王殿下這么說,太子嬉戲閑樂無有過錯,倒是我們心胸狹窄、多管閑事了?”
李泰針鋒相對地回了一句:“右庶子確有自知之明?!?/p>
“青雀!”李世民又拍了桌子一下,手心震得生疼,他咬牙切齒地說道:“休要不知好歹,犯了錯就該認錯、改錯。”
“父皇說的對?!崩钐╉樦恿艘痪?,又接著說道:“那沒犯錯,就沒必要硬認錯、改錯了吧?”
“你?”李世民指著李泰愣是不知道說什么好,說實話真想說一句“你說的對”,但是不行,不能承認他說的對,因為必須要鼓勵別人勸諫太子,哪怕明知道他們是雞蛋里挑骨頭,那也得讓人家挑。
你要是沒個虛心納諫的態(tài)度,那就沒人勸諫了,誰不愿意順情說好話?能有個敢直言進諫的人是多么地難得啊。
李世民真是求著人家給他進諫,他是吃透了納諫的甜頭,他想讓太子繼續(xù)吃下去,可不能閉塞言路。
不管別人說的對還是不對,只要肯說就值得鼓勵。
“父皇開直言之路,以利國也?!崩钐┠抗饩季嫉乜粗钍烂?,誠懇地說道:“然上封之事,盡是些雞零狗碎,難道父皇是在鼓勵那些暗中窺人的宵小之輩嗎?”
李泰也氣得臉都泛紅了,他瞪圓了眼,怒氣不息地緊著往下說,他怕父皇一生氣,直接把自已給趕出去,就沒機會說了。
“人盯人是會把人盯瘋的,修樹有修根的、有剪枝椏的,有修樹葉的嗎?”李泰說著撩袍跪倒:“律法尚有三不究,法不追舊事、瑣事、內(nèi)事,他們所告之事皆是瑣事、內(nèi)事,與正事何干吶?”
李世民發(fā)現(xiàn)講理講不過他,便咬牙問道:“你到底什么意思?”
“父皇”李泰抱拳拱手朝上一揖,鄭重地說道:“兒以為訐人細事者,當以讒人罪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