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還需要證明一下,那說明你身上有疑點,至少也說明你不足以令人完全信任。
當然令皇帝完全信任誰也做不到,皇帝就沒有可能真的完全信任任何一個人,信任都是有限度的。
李世民出征能讓房玄齡監(jiān)國,還特意囑咐他相機處理政務,不必費勁巴拉地上奏請示,這就足以證明他對房玄齡的信任程度之高。
李泰組織了半天語言,也沒說出什么樣的結果能令他滿意。
乍一聽說這事,李泰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揪出在房玄齡背后捅刀子的人。細一想,揪出來又有什么好處?
敢朝房玄齡出手的人,能量能小了嗎?把這事挑明捅破,就是激化矛盾。
往小了說是揪出個人來,明著站到房玄齡的對立面,兩個朝臣互相對立。往大了說就是在朝堂上劃分出至少兩個黨派,從此黨爭愈演愈烈。
怎么琢磨現(xiàn)在都不是內(nèi)斗的時候,東征在即,你把這事折騰得如火如荼,算是攘外必先亂內(nèi)嗎?
李泰無奈地聳了聳肩膀,不情愿地說道:“還是不審了。”
這個人審不審,李泰都知道他背后的人是誰,再傻也知道李弘泰告的人是誰吧?
長孫無忌前幾天還特意找李泰聊了李弘泰的事,這件事發(fā)生的時間如此的巧合。
李泰只需要稍微動動腦子也就知道,這是長孫無忌錯以為是房玄齡指使李弘泰誣告他,便以其人之道進行的反擊。
“嗯。”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最喜歡李泰這個能拎得清輕重的態(tài)度。
李世民從他的臉上明顯地看出了不愉快的小情緒,但李泰分得清什么是想做的事,什么是該做的事。
“過來坐?!崩钍烂裉忠恢缸澜牵钐┕怨缘刈吡诉^來,輕輕地坐在繡墩上,李世民一擺手把屋里的侍者都給趕了出去。
李世民目光很柔和地看著李泰,輕輕地問了句:“是不是有點不甘心?”
“沒有,我只是為自已的稚嫩感到難過?!?/p>
李泰微低著頭,緩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若不是阿爺提點,我可能一沖動就做錯事了,所以我必須要跟在阿爺身邊,好好的跟阿爺學點真功夫。”
李世民強忍著沒笑出聲來,看他眼圈還紅著,就忘了剛才跟自已生氣的事。
為了能跟著自已去東征,在這兒使勁地給自已戴高帽,不放過一絲機會地忽悠自已。
“這事說起來不算個事,可也真不簡單?!崩钍烂癫淮钏脑挷纾皇钦Z重心長地說了一大段話。
“青雀,你要知道國家是一艘大船,為人君者便是掌舵的人,時刻要保證船的平穩(wěn),必須讓兩面的水手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哪一面偏輕偏重了都不行?!?/p>
“短短的一個多月,莫名其妙的冒出兩個誣告重臣謀逆的大案,無論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都使這兩個重臣心里落下了陰影?!?/p>
“如果他們兩個心里不得安寧,你就等著吧,看得見的刀光劍影,看不見的血雨腥風,那就沒有消停的時候?!?/p>
“為人君者要做的,就是把臣子間的暗流涌動,悄悄的消彌于無形,而不是火上澆油,坐看他們拼個你死我活?!?/p>
李泰認真地聽著,的確如此,阿爺說的真對,盡管自已那么痛快地一刀剁了李弘泰,長孫無忌仍然選擇了向房玄齡出手。
那么房玄齡呢?他把人送到行在來,是什么意思?他這不也是在試探皇帝的態(tài)度嗎?
如果讓他們感受到皇帝給他們的信任是牢固的,不能讓他們心里堅定相信自已是安全的,他們必然是一個時刻準備著伺機而動、一個日夜盤算著望風而行。
砍了告狀的人,只是快速地治了標,讓他們眼下不會有太出格的舉動,不治本終究是留下了病根。
短時期內(nèi)沒有任何問題,時間久了呢?他們一個要伴駕東征,一個要臨朝監(jiān)國,哪個位置不重要?
有一個能動的就好辦了,那就直接滅掉另一個,問題是這個時候、這兩個人,哪一個都不能動。
李泰誠懇地向李世民求教平衡臣子之道:“阿爺,你的意思是兩面都得安撫?”
“嗯?!崩钐├斫鈫栴}從來不偏航,這點令李世民很是欣慰,先肯定一下他的方向是正確的,接下來又問道:“你覺得該如何安撫?”
光能掌握方向不行,你得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行,李世民滿是期許的目光,無形中給李泰帶去一股強大的壓力。
安撫說起來容易,不就是左邊給顆糖,右邊給顆棗嗎?做起來沒那么容易,很可能是你這邊按下去個葫蘆,那邊就起來個瓢。
李泰知道老爹提出的問題,就沒有一次答案是簡單的,再簡單的問題都得先過三遍腦子再開口。
李泰食指輕輕地敲了敲桌子上的那份奏報:“這件事就在明面上擺著,可以大張旗鼓的安撫,另一件事已經(jīng)過去了,不好再翻出來明講,只能暗中安撫。”
“你說的不錯?!崩钍烂衿胶偷貑柫司洌骸澳氵@個暗中安撫指的是背地里安撫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悄悄地安撫的話,無論給人多少好處,人家心里都會覺得終究低人一頭?!?/p>
李泰輕笑道:“與其安撫出個高低來,還不如不安撫了。我的意思是不要盯著這件事本身去做文章,無論借助什么,只要能達到穩(wěn)住人心的效果就可以了?!?/p>
李泰雖然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法,但是他的思路完全正確。
李世民心底里忽然生出一個奇怪的念頭,如果李泰不是自已的兒子,而是自已的學生的話,似乎也很值得驕傲。
“青雀,你悟性是真的好?!崩钍烂裥呛堑乜粗钐┱f了起來。
“但是做事不能光憑著嘴上會說、腦子里敢想。不親自練練,永遠摸不著門道,所以你必須回去監(jiān)國,多經(jīng)歷一些事才是最好的學習?!?/p>
李泰咂了咂嘴,這個套話的模式好熟悉,這不就是自已剛剛用來對付老爹的手段嗎?這算不算你跟我學的?
“監(jiān)國我已經(jīng)練過了,打仗我還沒見過呢,所以我更需要學習一下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p>
李泰就是要去東征,這個事他從不松口。
“這可由不得你,你先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說。”
李世民也從來沒答應過要帶他一起去,知道他又要來軟磨硬泡那一套,便直接趕他回去了,不想聽他羅嗦。
“好,阿爺,你也早點休息?!崩钐┱酒饋砉硪灰荆睾笸肆巳?,見李世民沒有話說,他才轉過身走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