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小施主竟是一位術(shù)士?!膘o明師太有些微詫異,“不知這鬼袋是何物?這只小鬼又欲對陶娘子做什么?”
靜明師太聽到尼姑庵有鬼時的反應(yīng)頗為淡然,看似是因為對姬臻臻的話半信半疑所以不以為意,實則是因為她有著一種對尼姑庵會發(fā)生任何糟糕的事情都不覺得意外的悲戚認命感。
姬臻臻沒去深究靜明師太為何這般反應(yīng),解釋道:“這鬼袋也稱取氣袋,是由取氣鬼所煉制,通體紅色,質(zhì)地如藕絲。鬼袋同鬼一樣,在陽光下是看不到影子的,是取氣鬼專門用來盛放活人生氣的容器。
但凡有鬼袋出現(xiàn)的地方,便意味著有人將死,不是自己油盡燈枯走向了死亡,那股將死之氣引來了取氣鬼,便是自己存了死志,那股強烈求死的負面情緒引來了取氣鬼?!?/p>
因這陶娘子年紀輕輕,姬臻臻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再結(jié)合適才那位小尼姑只言片語中透露出的信息,她便確定是這陶娘子不想活了。
靜明師太聽完,靜坐片刻后,長長地嘆了口氣,“陶娘子是個可憐人,貧尼這兩年間已開導(dǎo)了她,卻不知兩個月前發(fā)生了什么,叫她有了輕生之意。貧尼問她,她卻不愿多說。
終歸是貧尼德行不夠,連自己都尚且渡不了,又何談去渡化別人?!?/p>
姬臻臻一眼便看出這靜明師太沒有修為,有些人即便入了佛門道門,但沒有那個緣分,終其一生也開不了靈光,入不了修行的門。
但那只是法力的修行,佛門之人修法反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修心。
顯而易見,眼前這位靜明師太修心修得很成功,她有一顆普度世人的菩薩心腸。
“師太何必妄自菲薄,您已是我見過的德行極好的出家人了。陶娘子若非遇到師太,怕是兩年前人就沒了,而且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師太不必萬事強求一個好的結(jié)果?!?/p>
靜明師太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貧尼竟不如小施主看得通透?!?/p>
幾句話下來,靜明師太已將姬臻臻引為知己,也談及了這位陶娘子的過往。
陶娘子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家中給她尋了一門門當(dāng)戶對的親事,可是陶娘子不喜歡那家的郎君,反而喜歡上了家中的琴師。
琴師這個職業(yè),怎么說呢,把他往文雅那邊一靠,便可放在中九流里,可若是沾上了娛人娛樂的服務(wù)業(yè),那便被會歸為下九流,類似戲子。主要看這琴師自己干過些什么。
不管如何,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老爺夫人愿意把女兒嫁給一個琴師。除非這琴師不僅僅是琴師,家世也相當(dāng)不錯。
所以后來,這陶娘子因被家中逼得太急,竟跟那琴師私奔了。
一開始,兩人也算過了一段蜜里調(diào)油的日子。琴師原本是個高雅之人,但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樣樣都得花錢,琴師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矜持,依靠琴技賺錢,如此便成了別人眼里的下九流。
時間一久,琴師郁郁寡歡,陶娘子也難以歡喜。兩人漸漸地有了爭執(z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