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朱雀大街,一座名為“聽雨閣”的茶樓內(nèi)。
人聲鼎沸,靈氣氤氳。
各色人等,從氣息彪悍的冒險者到身著儒袍的文士,都在熱議著最近從皇城傳出的重磅消息。
“聽說了嗎?這一次,陛下有意重整軍制,要在原有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主力軍團之外,再設(shè)六大軍團!據(jù)說是為了應對愈發(fā)廣闊的疆域和層出不窮的強敵!”
一名身著勁裝、腰間佩刀的漢子聲音洪亮,臉上帶著興奮與向往。
旁邊一位手持折扇、看似文士模樣的人點頭接口。
“此事確鑿無疑。如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大軍團,哪一個不是兵甲精良、戰(zhàn)功赫赫?光是正式在編的常備精銳,據(jù)說每個軍團都已超過十億之眾!這還不算各地的守備部隊和預備役。規(guī)模如此龐大,即便是以我乾夏的底蘊,指揮調(diào)度、資源調(diào)配也難免感到壓力?!?/p>
“進一步細化編制,設(shè)立新的軍團,確是勢在必行?!?/p>
另一桌上,一位商人打扮的老者撫須嘆道。
“這些日子以來,我乾夏在陛下的引領(lǐng)下,確實是蒸蒸日上,威震四方。只是……可惜啊,如今參軍入伍的標準,也隨著國力強盛而水漲船高,越發(fā)嚴苛了。聽說現(xiàn)在想進入四大軍團中的主力軍種,至少也得是超凡境中的佼佼者,甚至需要準圣修為,還得通過層層考核。不像早年,只要有蛻凡的修為,能打敢拼就成嘍!”
“標準高是好事!”
那佩刀的漢子不以為意,眼中閃爍著斗志。
“這說明我乾夏兒郎實力普遍提升巨大!”
“況且,如今那些周邊異族,哪個還敢輕易對我人族齜牙?還不都是被咱們打怕了!聽說,這次新設(shè)軍團,不僅有人族軍團,似乎還打算遴選一些真心歸附、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異族,組建十支左右的‘異族協(xié)從軍團’,給予正式軍團編號,一視同仁……”
“哦?竟有此事?若真如此,陛下之氣魄,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文士聞言,眼中閃過驚異,隨即化為深深的敬佩。
茶樓內(nèi)的議論聲更加熱烈,充滿了對乾夏強盛的自豪與對未來的憧憬。
就在市井熱議之時,位于核心的“紫禁城”之中,每月一度由夏天親自主持的“大朝會”正在進行!
此時,趙佶、趙桓兩人正走入“天元殿”之中!
大殿的四面并非墻壁,而是由某種透明的靈晶構(gòu)成,可以清晰地俯瞰窗外白玉京部分盛景——懸浮的仙山樓閣、穿梭的靈禽異獸、以及遠方那如同巨龍脊背般蜿蜒雄偉的城墻,云海在腳下翻涌,陽光透過靈晶,灑下柔和而輝煌的光輝。
而夏天端坐于云海之中的王座之上。
身上穿著身著常服,卻難掩周身那屬于神靈的威嚴與浩瀚如星海般的氣息。
他目光平靜地打量著眼前這兩名雖已換上乾夏提供的、質(zhì)地精美的文士服,但眉宇間仍殘留著驚惶、落魄與一絲揮之不去的文人怯懦的昔日帝王!
“在下……趙佶,拜見乾夏之主。”
趙佶、趙桓深深一揖,幾乎呈九十度,姿態(tài)放得極低。
他們甚至不敢再自稱“朕”或“寡人”,那屬于過去的尊號,在此刻顯得如此蒼白和不合時宜。
夏天并未立刻讓他起身,目光依舊平靜看向這兩名大宋君王。
要是在剛剛進入永恒之地,根基未穩(wěn)、強敵環(huán)伺之時,對于這兩名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亡國之君”,夏天大概率不會有什么好臉色,甚至可能因他們身上的“昏君”標簽而心生厭惡,棄之如敝履。
但是,如今,作為人族第一個成功建立“帝朝”、威震周邊諸多星域的君主,他的眼界和胸襟早已不同往日。
他更看重的是人才本身潛在的價值,以及如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兼容并蓄,以壯大乾夏,壯大整個人族文明。
哪怕是“亡國之君”,其人生失敗的教訓,也可能比成功的經(jīng)驗更為珍貴。
“趙先生不必多禮,請坐?!?/p>
片刻后,夏天的聲音平和地響起,讓趙佶緊繃的心神稍稍一松。
侍從搬來一個錦凳,趙佶小心翼翼地坐下,只坐了半邊屁股,身體微微前傾,做出恭敬聆聽的姿態(tài)。
“聽聞趙先生書畫雙絕,尤以獨創(chuàng)‘瘦金體’名垂青史,筆鋒銳利,清勁峻拔,別具一格?!?/p>
夏天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一絲欣賞。
“我乾夏立朝,秉持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之旨,正需要各類人才,以文教潤澤武道,以藝道滋養(yǎng)國魂。朕麾下設(shè)有‘畫閣’、‘文華殿’等機構(gòu),匯聚天下才俊。不知趙先生可愿屈就,以其才學,為乾夏文教事業(yè)添磚加瓦?”
趙佶聞言,心中一陣難以抑制的激動,他連忙起身,再次躬身。
“陛下隆恩,罪……在下感激不盡!在下確有一支筆,愿傾盡平生所學,為乾夏書畫之道略盡綿薄之力,甘愿入‘文華殿’為一普通學士,教化子弟,傳承文脈,以報陛下收容知遇之恩!”
夏天微微頷首,對趙佶的識趣和迅速擺正位置表示滿意。
他沉吟片刻,指尖在溫玉書案上輕輕敲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又道。
“除此之外,我乾夏還設(shè)有一所‘天子學宮’,旨在培養(yǎng)人族有潛力之士需博學鴻儒、有識之士任教?!?/p>
“趙先生曾為一國之君,于帝王心術(shù)、治國得失、王朝興替、乃至文藝修養(yǎng)方面,皆有獨到體會與……不知可愿在學宮中擔任一教席,將這些經(jīng)驗與教訓,去蕪存菁,傳授于后輩?或許,可專開一門《治亂興衰鑒》之類的課程,以為鏡鑒?!?/p>
讓亡國之君去教導未來的統(tǒng)治者如何避免亡國,這其中的深長意味,讓趙佶臉頰微燙,心中泛起難以言喻的酸澀與羞愧。
但他深知,這已是夏天之主給予的最大寬容和機會。
是他在此立足、融入這個強大帝朝的關(guān)鍵一步,所以卻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深深揖下。
“在下遵命!定當竭盡全力,秉筆直書,以史為鑒,不負陛下所托!”
“很好,我乾夏今日,又得兩名人杰!”
夏天微微頷首,目光卻似不經(jīng)意地掃向大殿一側(cè)。
那里,一名身著玄甲、腰佩長劍的武將肅然而立,面容剛毅,目光如炬,散發(fā)著百戰(zhàn)余生的凜然之氣與一種深沉的忠義氣節(jié)。
正是如今鎮(zhèn)守“圣者之城”的大將軍,岳飛!
他之所以愿意給趙佶機會,除了其本身確實具備頂級的書畫技藝價值外,更重要的一個深層目的,便是想借此舉,徹底斬斷岳飛心中可能殘存的、對故宋的最后一縷牽掛和執(zhí)念!
岳飛感受到夏天的目光,身形挺得更直,在掠過恭敬侍立的徽欽二帝時,卻還是不免泛起一絲極其復雜的波瀾!
“接下去,商議第二個議程?!?/p>
夏天收回目光,聲音回蕩在整個天元殿。
“朕有心擴大我乾夏的軍隊編制,于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主力軍團之外,再設(shè)六大軍團,以應對日益廣闊的疆域與愈發(fā)嚴峻的挑戰(zhàn)。”
環(huán)視殿內(nèi)濟濟一堂的文臣武將,夏天繼續(xù)道。
“諸位愛卿皆知,如今我乾夏的幅員,相比于當初建國之時,已然擴充了何止億倍!星羅棋布的界域,綿延無盡的疆土,需要更多的精銳之師去鎮(zhèn)守、去開拓。而根據(jù)探明的情報,我們周圍并非只有零散的異族勢力,按照錦衣衛(wèi)的情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其余‘帝朝’的活動蹤跡?!?/p>
“為了維持我乾夏的繁榮安定,應對諸神的爪牙與潛在的帝朝級對手,我們需要更多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杰,為我乾夏統(tǒng)領(lǐng)大軍,鎮(zhèn)壓不臣!這新設(shè)的六大軍團,其軍團長人選,需德才兼?zhèn)洌着c能力并重。諸位可有薦才?”
夏天拋出了今日朝會的核心議題。
話音剛落,文臣隊列中。
一位氣質(zhì)沉穩(wěn)、目光睿智的臣子便率先出列,赫然是文天祥。
他拱手朗聲道:“陛下,老臣推薦,‘羽林軍’大軍主——花榮,花將軍!花將軍自乾夏初立便追隨陛下,資歷深厚,忠勇可嘉,更兼箭術(shù)通神,治軍嚴謹,所統(tǒng)領(lǐng)的‘羽林軍’及其王牌‘羽林禁衛(wèi)’更是軍容鼎盛,戰(zhàn)力彪炳。由花大軍主榮升軍團長之職,必能勝任!”
殿內(nèi)頓時響起一片附議之聲。
不錯,花榮確實是乾夏資格最老的將領(lǐng)之一,地位尊崇,功績卓著,僅次于早已擔任“鎮(zhèn)魔將軍”、地位超然的武松。
他若得此位置,堪稱實至名歸。
緊接著,又有一位大臣出列。
“陛下,臣推薦,‘白桿兵’大軍主——秦良玉,秦將軍!秦將軍雖是女流,然巾幗不讓須眉,其統(tǒng)兵之能、臨陣之勇,早已證明。其麾下百萬‘白桿兵’已臻玄黃層次,為我乾夏女子從軍之楷模,由她執(zhí)掌一軍團,正可彰顯我朝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之氣度!”
“秦大軍主,確是我等女子楷模!”
殿內(nèi)一些女性官員和將領(lǐng)也紛紛點頭,面露贊同之色。
秦良玉的威望和能力,同樣也沒有太多的質(zhì)疑。
“臣附議!此外,臣還推薦‘麒麟衛(wèi)’大軍主——姜維,姜伯約!姜大軍主深通兵法,智勇雙全,昔日于蜀漢便已證明其帥才,入我乾夏后,更是屢立戰(zhàn)功,可當大任!”
“陛下,臣以為,‘俠義殿’殿主郭靖,郭大俠亦可考量!郭殿主雖主要執(zhí)掌江湖事宜,但其本身熟知兵法,深明大義,于守城、布陣之道頗有建樹,更兼其在民間與武林中威望極高,若能出掌軍團,必能吸引更多俠義之士投軍報國!”
一時間,殿內(nèi)眾人暢所欲言,紛紛舉薦自己心目中合適的人選。
除了上述幾人,如甘寧、張順等人,乃至一些在征戰(zhàn)中脫穎而出的新生代將領(lǐng)的名字也被提及。
見到如此多的人杰被推薦,競爭這象征著無上榮耀與責任的軍團長之位,夏天的心中亦是欣慰。
這正是乾夏人才鼎盛、朝氣蓬勃的體現(xiàn)。
“我乾夏文脈武運,都極為地昌隆,即便面對數(shù)個帝朝也一樣可以戰(zhàn)而勝之?!?/p>
夏天心中思忖。
然而,就在這時,被眾人首先推舉的花榮卻大步出列,對著夏天和眾臣深深一揖,聲音洪亮卻帶著誠懇。
“末將花榮,謝過諸位同僚厚愛!然,末將自省,無論是修為境界、統(tǒng)兵規(guī)模還是戰(zhàn)略謀劃,距離軍團長這一職務仍覺差距甚大。乾夏人才濟濟,軍團長之職關(guān)乎億兆生靈安危與帝國興衰,當選優(yōu)中選優(yōu),能者居之。末將……自認尚且還沒有足夠能力,擔此軍團長之重任,懇請陛下與諸位,另擇賢能!”
花榮這一推脫,情真意切,令殿內(nèi)為之一靜。
乾夏的軍團長,每一位都需統(tǒng)領(lǐng)百億計的大軍,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即便有完善的各級軍官體系輔助,但作為最高統(tǒng)帥,所需的能力、魄力與格局,卻非尋常神境天驕所能具備。
原本的四名軍團長,趙云武力蓋世,戚繼光練兵無雙、辛棄疾文武雙全,吳起更是被譽為“兵家亞圣”,能力直追軍務府主白起!
并且,每一個都屬于絕代天驕的人物,甚至已經(jīng)完成了兩條“絕代之路”,擁有“準真神”資質(zhì)。
這無疑為乾夏的“軍團長”立下了一個極高的標桿。
對于夏天而言,這種核心軍團的統(tǒng)帥,即便并非一定是“絕代天驕”,也應當擁有對應的潛力和毋庸置疑的統(tǒng)帥氣魄才行。
花榮的謙遜和自知之明,反而更顯其品格。
緊接著,秦良玉也出列,英姿颯爽的臉上帶著同樣的堅定。
“陛下,末將亦同花將軍之見。統(tǒng)領(lǐng)十億大軍,非比尋常。末將擅長統(tǒng)領(lǐng)白桿精兵,于小規(guī)模精銳作戰(zhàn)與特定戰(zhàn)場尚可盡力,然統(tǒng)籌億萬里戰(zhàn)線,調(diào)配百億大軍如臂指使,實非末將目前所長。懇請陛下明鑒!”
隨后,姜維、乃至被提及的郭靖等人。
也紛紛出言,或直接推辭,或表示需更多歷練。
朝堂之上,一時竟出現(xiàn)了無人愿輕易接下這潑天權(quán)柄的景象,這并非虛偽推諉,而是源于對乾夏軍隊強大的敬畏,以及對自身能力的清醒認知……
畢竟,即便是眾人都踏足了神靈境,掌控百億軍隊也十分吃力。
夏天看著臺下這群謙遜而忠誠的將領(lǐng),心中感慨,正要開口引導。
忽然,一個帶著幾分緊張,卻又異常清晰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