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就在這時候,龍場秘境的萬頃竹林一陣搖曳,從中走出了上千名左手持劍,右手持筆,散發(fā)超凡氣息白衣心學弟子。
更有一道身著白衣素服的身影,緩緩地從龍場秘境中踏步走出,身形一步跨越十里之地來到了“天子學宮”的上方盤坐!
身上散發(fā)的氣息,讓空間有些動蕩,赫然有一大片竹林出現(xiàn),在陽光猶如碧玉一般散發(fā)出璀璨的道韻光芒。
正是圣者的“領域”隨自身氣機而凸顯!
“今日這龍場之地,天下學宮之中,風云際會,百族共舉。吾將在此與諸位一起坐而論道,非僅為我人類族,亦欲與諸異族共探天理、人心,永恒之地的奧秘?!?/p>
王陽明開口,聲音平和。
卻讓整個城池,百萬生靈都忍不住抬頭看了上去!
“這就是乾夏王朝的圣者嗎,其排場倒是不???”
“只是一道化身而已,其真身尚且在那秘境之中鎮(zhèn)守降臨通道,所以看不出真實修為的高低!”
兩名太玄宗的圣者注視王陽明,互相傳音。
“林動圣者、蕭炎圣者!兩位遠道而來為我乾夏王朝助戰(zhàn),是我乾夏王朝的貴客。王守仁代陛下對兩位表示感謝。今日講道,兩位坐在主位之上!”
而王陽明則是將目光看向了兩人,臉上表情帶著淡淡的笑意,手一揮,兩套道竹編成的桌椅就憑空出現(xiàn),懸浮在自己對面!
“竟然這就自稱為乾夏王朝的臣子了?堂堂圣者,竟然如此媚俗!”
兩名太玄宗的圣者有一些皺眉,但也各自踏前一步身形飛上天空之后,各自的氣機散發(fā),天空之中頓時有火巖漿、冰霜暴風雪之類的異象浮現(xiàn),與那一片竹海,呈現(xiàn)“三足鼎立”,互相攻伐之勢!
嘩啦啦!
而在冰火的“夾擊”之下,那一片玉竹不僅僅沒有枯萎,反而是越發(fā)地璀璨。
甚至邊緣的翠竹汲取了這冰火之力中的“道韻”,有的上面生長出了麒麟形態(tài)的紋路,有的玉竹則是變得猶如冰雕一般,中心隱約有冰女飛舞,看起來倒是更加不凡!
“這圣道領域……此人很不簡單……”
兩名太玄宗圣者的臉色一沉。
雖然,這場景僅僅只是雙方氣機之間的較量,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展現(xiàn)出各自的“圣域”。
但是兩人合力竟然也壓制不了一人,這已經(jīng)足夠說明眼前這人的不凡,其背后的來歷非同小可啊!
“敢問道友來自于哪個宗門、教派?”
因此,兩名太玄宗圣者并沒有繼續(xù)針鋒相對下去,而是收斂氣機,各自在王陽明對面的紫竹桌椅坐下后目光帶著探詢之色。
“我的教派名為‘儒’,創(chuàng)派祖師‘孔圣人’距今已經(jīng)兩年余年……所修行的心學之道,開創(chuàng)大約有百年之久……”
王陽明口中并無什么隱瞞。
心學并非王陽明首創(chuàng),這一個詞語在原本的“儒、釋、道”三家的理論之中都有所體現(xiàn)。
其中儒家的“心學”,其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孟子。
北宋的程顥開啟了心學的端緒,南宋的陸九淵則大大啟發(fā)了心學的門徑,到了明朝王陽明首次正式提出了“心學”兩字,。
并提出了心學的宗旨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至此心學才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并且在華夏文化圈中擁有了大量的簇擁,流傳后世,澤被蒼生!
“什么,一個不過兩千年出頭的門派?甚至,還只是其中的一個支脈!”
聽到這話,兩名太玄宗的長老臉上原本十分重視的表情變得放松了不少。
要知道,太玄宗建立之后傳承至今已經(jīng)超過了萬年之久,許多的功法、理論都是門派的圣者,乃至飛升的“仙人祖師”留下的,每一部都屬于圣典、甚至仙文,而作為圣者能夠自由閱讀這些典籍,可以說見多識廣,底蘊驚人!
相比之下,一個不過兩千年的教派,甚至還是其中一個不過成立百年的“支脈”?
何德何能,能夠與自己宗門的萬年積累來相提并論?
這一次“論道”,自己當是勝券在握!
“我太玄宗出自于玄門正宗,鎮(zhèn)派的經(jīng)文名為《太玄經(jīng)》,乃是第一代祖師在飛升之前所創(chuàng)立,后又經(jīng)過宗門眾多的飛升祖師完善,加入了自身的修行感悟,增添了眾多篇章……”
“如今的《太玄經(jīng)》,已經(jīng)非尋常典籍可比,足夠媲美頂級的《仙經(jīng)》!”
“它上承天道,下衍人事,以玄妙之理,闡述乾坤之奧秘,萬物之根源。書中文字,字字珠璣,句句含玄,非有智慧之人,難以窺其堂奧?!?/p>
“太極者,乃萬物之始,陰陽未分,混沌一片。自此而分陰陽,生四象,成八卦,萬物由此而生,變化無窮?!短?jīng)》便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演,將天地萬物之變化,人事之興衰,皆納入其數(shù)理之中,以求把握天地之規(guī)律,預知未來之吉兇……”
林動的口中說話,伴隨著一股“天雷滾滾”的感覺,讓人心神震動。
“這是……圣道雷音!其中蘊含著圣者自身領悟的道韻可以讓人心神受到灌注,從而瞬間領悟到圣者話音之中的道理!”
有明白的人臉上帶著吃驚。
只因為這種“圣道雷音”對于圣者本身也是有一定消耗的,輕易不會動用。
尤其是圣者高高在上,一般除了對于自己的“真?zhèn)鞯茏印敝?,不會使用這種“雷音灌耳”的方式進行言傳身教!
如今這太玄宗的圣者,很明顯是為了展現(xiàn)能力,一開始就動用了“圣道雷音”對于聽眾來說無疑是一場“大機緣”!
“太玄者,天地之始,眾妙之門……”
其發(fā)出的聲音猶如洪鐘,不斷地沖擊下方一部分人的心神。
讓其感覺到自己意識之中,有一尊“圣影”顯化,手中一根指頭對著自己點化過來后無盡的道韻,頓時在腦海中浮現(xiàn),各種的功法、靈技都在腦中炸裂演繹!
更有幾人感到一股力量強勢地打破了自身瓶頸,更引動大量的靈力灌體,洗髓伐毛,讓其氣息暴漲,瞬間晉級到超凡之境!
“??!我竟然突破了?”
“這《太玄經(jīng)》真是神妙啊,我仿佛看見一名神靈傳道,闡述天地玄機,一句話就讓困擾了我半年的超凡瓶頸消失了……”
“這就是圣者之力嗎,真是恐怖如斯,讓人敬畏……”
這就是確實圣者的強大之處。普通的超凡強者,或許可以通過“傳功”的方式,讓人獲得修為,但是卻無法獲得感悟!
唯獨圣者,能夠教化萬物,可以操縱“法則之力”,一言一行都可以影響周圍之人,通過“圣道雷音”更能夠直接傳道,甚至震動他人身軀神魂,讓其強行破關!
尤其是林動僅僅只是簡單地闡述了了一番《太玄經(jīng)》,就讓幾個人獲得了突破,更加映襯“鎮(zhèn)派經(jīng)文”確實高深莫測。
毫無疑問,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心動產(chǎn)生了拜入太玄宗門下的心思!
“《太玄經(jīng)》之妙,不僅在于其理論之深奧,更在于其實用之廣泛。上至帝王治國,下至百姓日用,皆可從中汲取智慧,以應萬變?!?/p>
“故而有言:得《太玄》者,得天地之秘,可安邦定國,亦可修仙成道,長生不死?!?/p>
而林動口中最后這一番話,明顯更有些“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了。
顯然,這林動想要證明的正是自己宗門的《太玄經(jīng)》對于眾多生靈的效果明顯!
這幾名乾夏人在僅僅聽聞《太玄經(jīng)》的基本理論之后,竟然就突破到了超凡層次,要是能夠一窺《太玄經(jīng)》的完整內(nèi)容,豈不能夠超凡入圣?
尤其是太玄經(jīng)的核心,甚至還涉及到天地之秘,飛升之法,帝王治國之策……這樣的一部典籍哪怕是統(tǒng)御萬民的人族的帝王,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異族圣者,也一樣會充滿渴求!
“不過,《太玄經(jīng)》作為我宗門的“鎮(zhèn)派”之法,不會輕易傳授,只有成為宗門的真?zhèn)鞯茏樱蛘唛L老,才有機會得以傳授。從而能夠窺破天地之妙,飛升封神也不過是應有之義!”
林動又道。
這一句話就差上明著說乾夏王朝的高層,甚至于帝王如果愿意加入太玄宗,也能夠得以一窺《太玄經(jīng)》的神妙!
甚至有機會成為神靈,羽化飛仙,長生不死,這樣的誘惑,可比起一個不過區(qū)區(qū)兩千年的宗門強大太多了。
以太玄宗兩名圣者的能為,自然是知曉夏天這一名帝王肯定是在程關注這一場“論道”,所以才會將宗門鎮(zhèn)派功法都搬出來,更不惜以“圣道雷音”提升幾名即將晉級的人的修為,展現(xiàn)出太玄宗圣者的不凡!
只是,讓他失望的是夏天并無任何表示,下方的眾人雖然議論紛紛,面色驚嘆。
但也并沒有人直接出來拜師,倒反而留下幾分尷尬!
“王圣者,倒不知你所在的流派,可有如此的神妙典籍?”
果然就是一些凡人王朝,哪怕走到如今高度也根本不知曉《太玄經(jīng)《》這樣的寶物的珍貴!
林動心中不悅,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甚至帶著微笑轉(zhuǎn)頭又看向王陽明。
“并無!”
王陽明搖頭。
單論心學流派,確實并沒有。
因為他所修行的《傳習錄》是玄黃評定,理論上乃是更勝一籌的“絕世仙典”!
況且,心學之道本身并不是直接傳授修行修煉之道,而是發(fā)掘自身的潛力,讓其感知自身的“心中之神”,從而激發(fā)出潛力增加個人的底蘊。
從來并非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
“那不知王圣人可否好好給我講一講你這心學之道?”
名為蕭炎的火焰長老開口,明顯帶著幾分輕視了。
“天地之間,道法自然。所謂心學,其無非可以概括為‘知行合一,致良知,成圣人’三個方面!無論人族異族,皆能悟此大道,共赴圣者之路?!?/p>
而王陽明卻已經(jīng)開口“講道”僅僅第一句話落下,周圍就是傳來一陣倒吸氣的聲音。
“成圣人!好大的口氣?”
不僅僅看起來面容暴躁的“蕭炎”臉上露出幾分譏笑,就連面熱心冷的林動也忍不住搖頭!
這世上怎么可能真有生靈會愿意將自己‘封圣’的經(jīng)驗傳授給別人?
更不要提,能夠讓任何人聽聞之后都觸摸“圣道”,這種能力不要說是“圣者”了,哪怕普通的“神靈”大概率也做不到。
畢竟,要是真是能夠讓“人人成圣”,那么“圣者”也不會成為神靈看中,當成隨從、使者。
所以,很明顯這人族圣者所說的話,不過是引人關注的“噱頭”。
或者是在知曉自身流派的底蘊比不過太玄宗,而故意說這樣的話,來掙回一些面子而已。
“致良知,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p>
“良知,人心之本源,清澈如鏡,不染塵埃。然世俗紛擾,人心易蔽,需時時拂拭,方能顯其光明?!?/p>
“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欲,復歸本心,使一舉一動,皆合天理,無愧于心,無忝于生。如此,則能洞察世間萬物,行止坐臥,皆是道矣!”
王陽明口中的聲音并沒有像是一樣林動一樣地化為“雷音”,僅僅只是輕描淡寫但是卻像是春風化雨,遍及了在場所有人。
每一滴“雨”,每一縷“風”中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道韻,讓一名名的人族,臉上浮現(xiàn)出了“如沐春風”的感覺!
話語內(nèi)容雖然只是潺潺道來,但比起那太玄宗的林動所講述的《太玄經(jīng)》更加像是晨鐘暮鼓,振聾發(fā)聵,引人深思!
“就是這種感覺……就是這種道韻……”
“果然,這兩天都是人族圣者在講道啊……”
“我就說,這次是天賜的機緣啊!”
一名名異族的代表,更是臉上露出如癡如醉的驚喜之色!
就連金鷹族圣使心中都有些激動,一雙銳利的鷹眼中閃著金光。
只因為“林動”講道所發(fā)出的圣道雷音,特意地規(guī)避過了他們,加上他們的修為都很高,對人族的理論也只是一知半解,難以直接獲得太多好處。
而王陽明的話雖然并非“圣道雷音”,但是這種春風化雨一般的方式更加讓他們感覺舒適。
并且,似乎完全不受文明差異影響,那些感受甚至比起當初第一次喝那殘留的“道茶”還要更加清晰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