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眼前這些衣服上滿是補丁,臉頰凹陷,面容愁苦的大娘大爺,知夏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她何嘗不想將糧食賣下去?
只是如果賣下去,就會得罪雄獅幫,到頭來倒霉的是自家。
說白了,她也只是個小老百姓,斗不過,那當然只能暫避鋒芒,她自認還沒高尚到犧牲自家為百姓謀福利的地步。
眼下就看爹什么時候能將雄獅幫的事情解決掉了。
“大家別沮喪,中午還會來三四百斤糧食,雖然糧食只能賣這兩日,說不定將來又能賣了呢?再說咱們家饅頭是一直能賣的,價錢也實惠,大家想吃了隨時能來?!?/p>
眾人一聽,紛紛夸小姑娘善良。
“也就你們,這饅頭又是白面又是玉米面,做這么大個還干干凈凈的,一個都夠我們家三個大孫子吃頓好的了,算起來比自家做的窩頭都要劃算還好吃,我多買幾個,給幾個孩子多應付兩天。”
就這樣,原本要賣到午時過后才能賣完的饅頭,被大家一哄搶,上午全部售空。
緊接著又將牛二毛做好的第二批饅頭搬出來上鍋蒸上,知夏還讓他又準備了三十斤。
五福是巳時過回來的,騾車上的面剛搬下,就有百姓圍攏過來。
就這樣,知夏和周大河兩人一整個上午沒得閑,不僅今天帶來鎮(zhèn)上的一千多斤糧食全部賣完,八十斤面,整整五百六十個饅頭,到午時過也賣了個精光。
鋪子里半點余糧都沒了。
下午閑下來,周大河也會給自已找事干,不是在前堂跟著五福趙家禮跑堂打掃收桌子,就是在后廚給牛二毛打下手。
知夏看著還挺滿意,總覺得給他開三百文工錢,讓他吃了多大的虧似的。
傍晚回到家,就跟趙玉珍提了一下給鋪子里幾個工人漲月錢的事。
“娘,咱們鋪子里幾個人,除了二毛叔工錢高一些,從開始兩個月的六百文漲到了現(xiàn)在八百文,其余都是按三百文給的,像二舅母和趙林、趙家禮兩位表兄,都在咱鋪子里干滿一年了,要不要適當給他們漲點工錢?”
之前沒往這上面想,眼下知夏一提,趙玉珍也覺得她說的有道理。
“這一年多你二舅母病了都沒閑著,生怕耽誤了鋪子里的事,你幾個表兄也是兢兢業(yè)業(yè),人家盡心盡力,咱們漲點也是應該的?!鞭D(zhuǎn)而看向她,“你覺得漲多少合適?”
知夏看向一旁的林寄明。
“爹覺得呢?”
林寄明濃眉一挑,“這種事你們娘倆商量著來吧,做買賣這種事我也不懂?!?/p>
“要不先漲五十文吧?”知夏望著兩人說,“我覺得可以這樣,不管是趙家那邊的舅母表兄還是鋪子里其他人,只要表現(xiàn)好,按照規(guī)定完成了分內(nèi)之事,咱們每年年底可以根據(jù)他這一年的表現(xiàn),給他們漲五十文的工錢,漲到八百文打止,之后就根據(jù)鋪子里的盈利情況,按一定比例給他們發(fā)分紅。”
八百文得漲上十年。
能堅持十年,也算是鋪子里老人了,只要能堅持下來,這筆分紅,她愿意發(fā),將來至少吃穿方面是不必愁的。
趙玉珍往她的方向看了眼。
“按啥比例?”
知夏在她耳邊說了個數(shù)字。
“百分之三。”她說著,往五福的方向看去,“哥,你坐近一些,不然聽不到我說的?!?/p>
不用想,鎮(zhèn)上鋪子爹娘將來肯定是要交給哥哥管的。
哪怕哥哥人木訥了些,多少聽一些,對將來也能有點幫助。
抱著弟弟的五福面露不解,尋思鋪子里的事他也說不上啥話,坐近點坐遠點有啥區(qū)別?就是聲音大聲音小罷了。
不過看妹妹難得向他發(fā)出邀請,還是一手抱著弟弟,一手拖著屁股下的凳子,往知夏的方向挪了半丈。
知夏見哥哥湊近了些,這才接著說,“其實下午在鋪子里我就算過了的。”
她從兜里掏出一張紙放在桌上整平。
“就拿碼頭這邊打比方。”
“自從碼頭人多起來之后,鋪子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加上饅頭攤,哪怕將來不賣糧食,一個月賺個四十兩肯定是沒問題的?!?/p>
“一個月四十兩,一年就是四百八十兩,百分之三就是十四兩四錢,到時候按照鋪子里差事輕重分配,大廚和掌柜各占分紅的三成,就是四兩又三百二十文,相當于他們半年的工錢,小廝、學徒和洗碗的大娘均分余下的四成?!?/p>
“假設將來鋪子里小廝、洗碗工和學徒共有七名,每個人到年底至少能多領一個月的工錢,要是人少,分到的當然能更多了?!?/p>
話落,院子里鴉雀無聲。
趙玉珍哪怕前世學過加減乘除,但知夏速度太快,還在剛才那一系列算式中沒繞出來。
林寄明抬手抓了抓腦袋,眼神放空狀。
五福完全是在聽天書。
四海則是一臉崇拜,他覺得姐姐簡直太厲害了,啥都懂。
唯獨平安有點反應,看姐姐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高興的手舞足蹈,還一邊笑一邊流口水。
好半晌,趙玉珍滿臉淡定的站起身,“你說的多,就按你說的來?!?/p>
說完,往廚房走去。
知夏反應過來,挑眉看向她。
“啥叫我說的多?難道我說的沒道理?這可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法子?!?/p>
趙玉珍的聲音從廚房傳來。
“說的多肯定有說的多的道理。”
反正她剛才是沒算明白的,女兒上過大學,她早都算好了,還操啥心?
錯是錯不了的。
五福一臉茫然的望著知夏。
“妹,百分之三是啥意思?下午也沒看你撥算盤,你這些都咋算的?”
“算這個可不是非得撥算盤?!?/p>
知夏覺得,她有必要將前世的計算方法教給大哥和四海,大哥在鋪子里天天跟錢和賬本打交道需要用到,而四海將來科考,明算這一塊也是會有所涉及的。
若是學了她教的辦法,只會事半功倍。
“四海你來,我跟你和大哥講一講怎么算賬會更快?!?/p>
四海本就聽知夏的話,這會聽到她喊自已,屁顛屁顛就過來了。
知夏拿起一支筆,“我先教你們數(shù)的另一種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