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杏都十六了,本就到了成婚的年紀(jì),有心上人很正常,有些開竅早的,十一二歲就有心上人了呢。
只是,來妮也是個陳姓人,總覺得程氏和林春杏吊著陳家的做法有點過分。
“現(xiàn)在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她的心上人恐怕早跑了吧?”
知夏笑望著她,“啥跑不跑的?她那心上人心里壓根兒就沒她?!?/p>
“那就更不用說了。”來妮滿臉好奇,“你怎么知道的?你知道她心上人是誰?”
知夏只是神秘的笑了笑。
“天機不可泄露?!?/p>
來妮哼哼兩聲,“咱倆這么好的關(guān)系,你還跟我賣關(guān)子呢?!?/p>
“那我也得為男方的名聲考慮不是?”
來妮噗嗤一笑。
“說的好像被你小姑喜歡,是什么特別丟臉的事情似的?!?/p>
……
從林家新屋看完熱鬧,知夏和林寄明一起回了老宅,一到家,她就追在趙氏屁股后頭喋喋不休的說著新屋那邊發(fā)生的事。
趙氏只當(dāng)個樂呵聽了。
“她也是活該,好端端的要從家里跑出去,姑娘家家的就敢獨自在外過夜,還能蠢到跑錯屋,不過我聽說陳大牛是個老實巴交的,能嫁陳大牛,也算她走了大運,她還不樂意了?!?/p>
知夏點頭,望向這會才開始吃早飯的林寄明。
“爹,這會去鎮(zhèn)上恐怕趕不上牛車了,咱還要去嗎?”
林寄明咽下嘴里的食物。
“去的,等會我挑著桶,咱走路去?!彼聪蛑?,“要不知夏就不去了,路遠難走,回頭我跟你大哥兩人跑一趟就行?!?/p>
知夏不依。
“不行,這兩天陳不凡沒來找我,還不知道老街那邊啥情況呢,我得親自瞧瞧去,第一批花車總共才三十輛,我還擔(dān)心他將咱家忘了,回頭等第二批花車的話,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出來呢。”
她倒是可以趁他回來的時候找他,只是他家里就他一人,一來一去的次數(shù)多了,村里人難免說閑話。
現(xiàn)如今家里總共不到三十兩銀子。
一家五口人加兩條狗,還有后院大小十幾只雞,張嘴就得吃,家里又沒余糧,進嘴里的東西大多靠買。
這要是不想法子多賺點錢,想要脫貧致富,得猴年馬月了。
女兒要去,林寄明也沒反對,幾口將早飯扒拉到嘴里,起身去拿了扁擔(dān),將五福早晨整理到一起的兩個桶的鱔魚挑起來就準(zhǔn)備出發(fā)。
趙氏望著他。
“你不歇會?剛吃完飯去挑什么扁擔(dān),傷身呢?!?/p>
對于媳婦兒的關(guān)心,林寄明滿是欣慰,笑望著她,“放心,這兩個桶對我來說不算啥?!?/p>
說完,在趙氏擔(dān)憂的眼神中徑直出了院門。
剛從屋里拿了錢袋子的知夏趕忙跟上,知夏跟著去,五福自然是不用去了的,他去也起不到啥作用,回頭光跑腿了,回來還得多吃一碗飯。
溪口鎮(zhèn)石牌坊后橫向的那條街道被整的干干凈凈,只零散幾個小商販在那里賣菜。
賣鴨蛋的崔氏一看到知夏,忙朝著她招手,“丫頭,有些日子沒看到你了,你們是來擺攤的?”
“崔婆婆今天也來了?!敝拿退蛘泻?,“我今天不是來擺攤的,要跟我爹去新街有事呢。”
“你爹?”
崔氏有些詫異,這孩子之前不是說她爹已經(jīng)死了嗎?難道那趙氏改嫁了?
當(dāng)著林寄明的面,知夏也沒跟崔氏解釋太多,隨便又聊了兩句,就往新街的方向去了。
縱向通往新街的這條街,兩旁的小攤位全被拆除,距離路兩邊近的房屋也都被拆除,改建到稍遠一些的地方去了,這些人能這般配合拆屋,想來應(yīng)該也是得了好處的。
清理出來的地方,已經(jīng)用白石灰在地上框定好了位置,應(yīng)該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建小商鋪了。
知夏四處張望,以為能找到陳不凡,直到走過璞玉書院那道路口都沒看到人。
便也沒急著找他,想著往回走的時候再到處看看。
金杯樓前些日子出新菜火了一把之后,最近生意逐漸平淡下來,不過之前的火爆到底是因為知夏,李萬福還是給面兒的,仍舊以之前二十二文一斤的價將父女兩人帶來的鱔魚給收了。
四十二斤共計九百二十四文,近一兩銀子呢。
林寄明突然覺得,最近跟五福沒間斷的忙活三四天也算值了。
讓賬房領(lǐng)著林寄明去結(jié)算銀子的時候,李萬福一臉和藹的望著知夏。
“丫頭,最近沒什么新玩意兒嗎?你上回賣給我的腐乳,大概啥時候還能有?”
小姑娘聲音清脆。
“我娘說腐乳天熱的時候做不成,容易壞掉,得天氣涼快些,大概要十月底以后了?!?/p>
“就沒有再出點別的新鮮玩意兒嗎?或者菜譜也行?!崩钊f福又問。
知夏想了想。
“菜譜我一時間也想不出來,不過我最近閑來無事,倒是琢磨出了一道點心,不知大叔要不要的?”
李萬福來了興致。
“只要有特色,那自然是要的,是什么樣的點心?”
知夏征詢他的意見,“制作的過程有點難講,我親自做給大叔嘗嘗?”
“行,你隨我來。”
李萬福領(lǐng)著知夏去了廚房,親自站在她旁邊打下手。
林寄明從賬房那里結(jié)算銀子回到后院的時候,見知夏在廚房里將金杯樓的大廚使喚的跟個孫子似的,不由咧嘴一笑。
也就這丫頭鬼精,五福和四海是沒她這本事的。
心里不由有些自豪。
知夏這一番折騰,即將到正午,她將做好的雞蛋松餅切小塊,讓李大廚和他幾個學(xué)徒一一試吃之后問。
“如何?大叔要是覺得味道不錯,稍后我將配方給你寫下來?!?/p>
李萬福跟廚房幾個學(xué)徒對視了一眼。
“倒還算新穎?!鞭D(zhuǎn)而看向她,“只是我們酒樓里畢竟還是以菜肴為主,這松餅方子你要是賣的話,十兩銀子,往后只要你不賣給別的酒樓,你自已也可以做了賣?!?/p>
十兩銀子,相當(dāng)于建一間青磚瓦房的費用了,雖然不少,但知夏還是想爭取一下。
“十兩是不是有點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