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搖頭。
“留戀啥?。磕枪媚锒家呀?jīng)趁著她爹娘蹲大牢,和村里一個跟你林叔一樣從戰(zhàn)場回來的小伙子好上了,聽說那小伙從小沒了爹,他娘是在他離開家的第四年去世的,差點點就能見著最后一面,也是個苦命人,十五去的邊關,打了五年仗,回來兩年,今年二十二,比陶小燕大六歲。”
聽到那小伙也是無父無母,何臘梅共情了。
“大一點倒無妨,會心疼人?!?/p>
這樣看來,五福和那陶家姑娘已經(jīng)沒有任何機會了。
劉氏一笑。
“誰說不是?上過戰(zhàn)場的人有血性,陶老三夫婦哪怕從牢里放回來也不敢隨便在他面前撒潑,陶小燕算是聰明了一回。”
轉(zhuǎn)而看向她,“你放心,但凡五福對那陶家姑娘有丁點的留戀,你趙嬸都不會跟我提這事兒,而且我看五福對那陶姑娘,也不像是男女的那種喜歡,倒像憐憫同情居多,再者,玉梅今天傍晚回你這兒吃飯的時候被林喜鳳刁難,五??墒菫樗雒媪说模f不定還真有戲。”
何臘梅的重點,全在何玉梅被林喜鳳刁難這一事上。
“玉梅被林喜鳳刁難了?她來的時候都沒同我講。”
“許是怕你擔心,就沒同你講?!眲⑹险f,“我當時聽到動靜就在院門口看著呢,玉梅沒吃虧,倒是林喜鳳被她打了一巴掌,再后面五福就來了?!?/p>
聽到這里,何臘梅也算是松了口氣。
“林喜鳳跟她小姑一樣,都不是讓人省心的主,將來也不知道要禍害到誰家里去?!?/p>
劉氏家跟林家新屋挨的近,林喜鳳是個什么樣的人,她當然清楚。
“她今年十五,原本李氏兩口子是想近期請媒人說親的,沒想到林光宗住的屋塌了,這些年林家二房和程伯母仗著林光宗念私塾的時候被夫子夸贊過,到處跟人炫耀,總覺得自已高人一等似的,連帶著林喜鳳也覺得自已能礙著弟弟的名聲得一門好親事,如今林光宗出了這樣大的事,也不知道傷養(yǎng)好之后會不會有什么后遺癥,她最近正惱火呢,見誰都想刺一下。”
“自已不好過,也不想別人好過?!焙闻D梅有些唏噓,“說起來,同是程婆婆的兒子,林家大房二房的差距可真大,簡直是兩個極端?!?/p>
“龍生九子都各有不同,人也一樣?!眲⑹系共挥X得奇怪,“你程婆婆是在知夏爹兩歲的時候生的老二,小兒子出生后,她就寶貝的跟什么似的,全然不顧老大了,知夏爹是他阿爺阿奶帶大的,阿爺阿奶去了之后,就開始跟著他爹到處干活,他的性子跟他爹一樣,人老實,話也不多?!?/p>
何臘梅了然。
“難怪?!?/p>
孩子誰帶像誰,這一點是不會有錯的。
劉氏見時候不早,“行了,要說的話我都說了,家里還有事,得早些回了,你將這件事放心上,我等你好消息?!?/p>
何臘梅點頭。
“行,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告訴嬸子的,嬸子慢走。”
劉氏跟院子里的賀氏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
方才兩人說話的時候,賀氏一直在院子里帶孩子玩,這會劉氏走了,她終于忍不住上前問。
“臘梅,方才你嬸子說啥了?”
何臘梅沒有具體說,“想給玉梅保媒呢,不過還得問過玉梅的意思,得她自個兒同意才行?!?/p>
賀氏點頭。
“玉梅今年十六,這事是該上心了,不過也不能光盯著男方家境,想要過安生日子,品行比家境更重要。”
這件事,她深有感觸。
要是自家大牛當初娶了林春杏,家里絕對不是現(xiàn)在的光景。
何臘梅一笑,“娘放心,我心里有數(shù)的?!?/p>
對方不僅人品過關,家境也很好呢。
這事兒要是能成,估計杏花村和秋水村那邊,能驚動不少人。
……
劉氏去陳大牛家找何臘梅說事,林家老宅這邊也到了客。
沈紀之來了家里。
趙玉珍將他迎了進來,還叫梁氏去泡了茶,現(xiàn)如今天氣暖和,她又叫五福端了幾把椅子放在院子里,好讓大家伙坐著說話。
沈紀之雙手接過梁氏端來的茶,一邊吹冷喝,一邊望著林寄明夫妻兩個。
“我來是想問問你們,苞谷你們今年如何打算的?還是跟去年一樣有多少收多少?”
趙玉珍往林寄明的方向望了眼。
家里三四十畝旱地,除了要種苞谷,還得種黃豆和花生,可能到年尾能收個兩萬斤左右的苞谷。
而根據(jù)鎮(zhèn)上玉米饅頭的消耗,再加上家里的雞鴨豬,這點苞谷根本不夠。
不過有了去年的經(jīng)驗,今年村民肯定會賣掉部分,其余的留著磨面自家吃。
這樣一來,到時候?qū)⒋謇锏陌仁栈貋?,至少自家用是足夠了?/p>
“我們今年可以收個兩三萬斤?!?/p>
三萬斤就是三十兩銀子,對于家里不算多。
沈紀之一想。
林家大房去年也差不多在村里收了這么多。
兩三萬斤,那就是跟去年差不多了,到時候再每家多種點磨面吃,或者看糧鋪收不收,只要今年氣候正常,應該都能過個富足年。
他點頭。
“行,得了你們的準信,我心里就有數(shù)了。”
又跟林寄明夫婦聊了幾句,將杯子里的茶水喝完就回家去了。
……
鎮(zhèn)上的成衣鋪子在四月底竣工,四個半月的工期,總算修完了,這間鋪子比食鋪規(guī)模要大,知夏領著大家伙將后院該置辦的東西置辦之后,便直接將作坊挪到了這里。
位置更加寬敞,大家伙干起活來也更順手了。
布置好作坊,知夏便又領著何玉梅和來妮布置上下兩層鋪子,并將招牌也掛了上去。
成衣鋪子被她取名“云錦閣”,這幾個字,是她讓四海托書院的岑夫子所書,再請匠人雕刻。
三個大字字體挺拔,行云流水,桃色為底,金邊金字,色澤艷麗,在整條街的牌匾中,都極為打眼。
何玉梅自從跟著知夏來了成衣鋪子,天天忙的腳不沾地,杏花村也有段時間沒去了。
何臘梅一直想趁著妹妹離開林家后,找機會跟她說五福的事,奈何尋不到機會,好不容易等第一批蠶絲全部織成了絲綢,終于逮著了去鎮(zhèn)上給云錦閣送絲綢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