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得不來說上一嘴了,大家聽說了南州和興州的事了嗎?】
【不是說,南州和興州大旱嗎?有什么事情?】
【南州和興州大旱,可兩州的知府,都沒向朝廷和內(nèi)閣匯報?】
【啊?那若不是有這天幕,那南州和興州的百姓豈不是只能餓死?這兩州的官員著實可恨,為了自已的政績連百姓的生命都不顧了?!?/p>
【小道消息哈,可不是兩州官員不顧百姓,而是他們沒法顧,因為平糧倉里的糧食早就空了,總不能叫官員們憑白變出來吧?!?/p>
【難不成是因為有更大的碩鼠偷了糧食?只是這碩鼠實在是太大,叫兩州的官員都不敢報的?】
【那還能有誰,左不過就只有閣老們了,不然誰還能有這樣的能耐?!?/p>
看到這話,幾個閣老,有一個算一個,就差厥過去了。
大家雖說平日里也經(jīng)常收門下的孝敬,可到底也是要臉面的,只會收該收的東西,不該收的那絕對是不敢沾手的,這種事關(guān)民生的東西更是不敢碰。
碰平糧倉,這跟不要命了有什么區(qū)別。
而且,但凡真出了什么災(zāi)情,這不是被全天下的百姓戳著脊梁骨罵么?別說是自已了,就連師門,宗族都得被連累了名聲。
又不是窮瘋了,誰會去動平糧倉。
這會兒牽扯到這幾位閣老,都跟吃了屎似的,難受得不行。
但偏偏,他們好歹也得自持身份,也不能直接表露了身份,在天幕上直接就說跟自已沒關(guān)系。
而且,大家也都不是傻子。
雖說,興州和南州的事情還沒個定論,可就如天幕所說的一般,能讓兩州的官員都閉嘴,甚至封閉消息這樣能耐的,全天下都找不出幾個來。
幾個閣老當(dāng)了大半輩子的對手,向來是了解自已的對手的,小節(jié)上大家伙可能都有些些過失,但在大義上,那絕對都是可以放心的。大家都相信,彼此絕對是做不出這種事情來的。
那么也就只剩下皇家了。
想到這點的閣老們,心里不免陡然間一驚。
平糧倉里有的不過就是糧草,這些東西,在平常年成好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個雞肋罷了,除非是打仗的時候。
要知道,天幕上寧王妃剛剛點破過寧王手里握著京郊大營的兵馬??偛恢劣谑菍幫醮蛩闫鸨谕?,所以才偷偷令人昧下了兩州平糧倉的糧草吧。
這么一想又覺得邏輯仿佛就通了。
若非是謀反的大事,還有什么事情能讓兩州的官員枉顧百姓的性命,一個都不敢上奏呢。
首輔陳大人捋順了邏輯,越想越覺得寧王可能謀反,他受先帝皇恩,又有知遇之恩叫他能坐上首輔的位置,首輔總不能看著大周亂起來,想到這點,他就想站起來去面見皇帝。
只是他剛剛站起來,就看到天幕上說道【可不是閣老們,而是咱們的皇帝陛下啊?!?/p>
【這不可能吧,天下都是皇帝老爺?shù)?,他要平糧倉里的糧食做什么?】
【當(dāng)然是拿去賣啊?;实郾菹碌膬?nèi)庫里沒錢,國庫里的錢但凡用一點,閣老們就要帶著御史上奏,這不就只能動一動其他的心思了么?】
“天逸,你瘋了,這種事情是能往天幕上說的嗎?”云天逸剛剛在天幕上揭開了皇帝的真面目,就被同僚打了一拳。
“我瘋了嗎?我沒瘋”云天逸沒還手,順勢倒在地上大哭起來,“我自中了進士授官起就在興州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官,平日里出去百姓們也能喊我一聲云大人,但是現(xiàn)在呢,我家門口甚至有百姓來扔臭雞蛋的,昨兒我爹來了信,說云家沒有我這樣的貪官子孫,要把我逐出族譜。”
“若是我真貪污了,那也就罷了,那是我活該,我罪有應(yīng)得,”云天逸不顧形象地大哭道, “可是我何嘗貪污過半點。甚至我連那平糧倉里的糧食都沒曾見到過?!?/p>
“若說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這等污名我認(rèn)了也就認(rèn)了,自有后世之人為我分說,”說道這里,云天逸已經(jīng)是涕泗橫流,幾乎話都要說不清了,“可我們擔(dān)下了這些污名是為了那個昏君,我真的不甘心,我也真的愿望吶?!?/p>
在場的誰不是如此。
大家都是多年苦讀,才能坐上如今的位置的,當(dāng)初讀書時,誰沒有一份將來當(dāng)了官要為百姓謀福利的心,可如今的,他們不是貪官,勝似貪官。
他們這些人,如今回家都得等到天黑了,沒有百姓在家門口聚眾了,這才敢偷偷回去。
更不用說家里的妻兒老小,這些日子以來受到的驚懼恐嚇了。
可為何兩地大旱他們這些官員都不敢上報呢,因為他們這些人都清楚地知道,如今的平糧倉里一點糧食都沒有。
若是將旱情上報上去,按照慣例,朝廷下的第一道指令就是開平糧倉救濟百姓,打開平糧倉那一刻,就是他們的死期了。
起初,只是他們這些人惜命,還想再看看后續(xù)的旱情再做打算。這個時候,他們這些官員好歹也是做了些事情的,比如征發(fā)民夫挖飲水渠,從城中富戶打秋風(fēng)給受災(zāi)百姓發(fā)救濟糧,可后面天幕的突然出現(xiàn)卻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有百姓在天幕上揭露了興州和南州大旱的事情,緊接著就是京城來的八百里加急。
他們的君父,他們的皇帝陛下,通篇的字下來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讓他們務(wù)必瞞好平糧倉的事情,否則就要他們這些官員的滿門性命,甚至半點沒提到受災(zāi)的百姓。
為了滿門家人的性命,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繼續(xù)瞞這件事。
可這樣的大事,豈是他們這些人想瞞就能瞞下來的,不說如今那些恨他們?nèi)牍堑陌傩?,只說閣老們和御史們,就已經(jīng)不知道派來多少波人來了。
他們這些人,甚至自已的家眷,早晚都得會因為這件事喪命,甚至命沒了,名聲也臭了,在百姓的口中和史書上都能留下個貪官污吏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