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堂里出來,姜婉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在七零年代,人均月工資十幾塊錢,她竟然在短短幾天時間,一下子賺到了三千二百塊。
足夠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不吃不喝攢上八九年。
她心里清楚,這次能賺這么多,七分靠運(yùn)氣。
一來,恰逢百草堂剛開業(yè),鄉(xiāng)親們念著老店的情分又懷著幾分看熱鬧的從眾心理。
人氣一聚,買賣就火了起來。
二來,先前買防暑藥膏的事讓大家心有余悸,都怕往后再買到假藥。
如今趁著新開業(yè),藥材保真,多囤些藥膏在家的人估計不在少數(shù)。
畢竟誰家還沒個腰酸腿疼的時候,這藥膏又不會壞,效果都是一樣的。
有了這筆錢,王村長再也不用擔(dān)心村里的引水工程沒錢了!
引水工程的資金有了著落,姜婉心頭的重?fù)?dān)仿佛一下子卸了大半,腳步不自覺地朝著供銷社的方向邁去。
自從傅斯年來到姜家,她還不曾為他添置過一件像樣的東西。
今早,她無意間瞥見傅斯年身上穿的背心,腋下處竟然磨出一圈細(xì)密的孔洞。
她這才后知后覺。
他平日里翻來覆去,竟然只有那么兩件衣服替換。
天氣熱,汗?jié)竦囊路?dāng)天洗了,次日就能穿上。
碰到陰天下雨,衣服不容易干,怕是他還得用柴火,烤干衣服才能穿。
70年代末的供銷社,貨品種類相當(dāng)齊全。
一走進(jìn)門,姜婉徑直朝著賣布料的柜臺走去。
這個年代的布料以棉布、的確良為主,貨架上的顏色也很有限,以深藍(lán)、軍綠為主,還有一匹灰撲撲的白色。
人們買衣服都喜歡買結(jié)實耐臟的,這樣,一件衣服可以穿好長時間。
姜婉的目光落在一卷厚實的深藍(lán)色純棉布料上,顏色沉穩(wěn)大氣,傅斯年又屬于典型的肩寬背闊,寬厚的肩膀撐起來,應(yīng)該是好看的。
“售貨員,幫我取下來看看這匹布?!苯裆焓种噶酥?。
這會沒什么人在布料柜臺,售貨員順手就把布料放到柜臺上。
姜婉上手摸了摸布料的厚度,指尖傳來扎實綿密的觸感。
布料厚實,不用擔(dān)心穿不久就磨破了。
“同志,這布怎么賣?”姜婉張口詢問。
“五毛二一尺,你要多少?”售貨員一邊打著毛線,一邊不經(jīng)意地問了一句。
“要14尺?!?/p>
售貨員打毛線的手一頓,有些詫異地抬眼看她。
“14尺?這一下就得用掉大半年的布料,你可想好了?”
姜婉肯定地點頭:“想好了,就要14尺?!?/p>
傅斯年身材高大,做一身新衣差不多足夠了。
售貨員手指靈活地在算盤上噼啪一撥:“十四尺布料,五毛二一尺,一共是七塊兩毛,再收你十四尺布票?!?/p>
借著褲兜的掩飾,姜婉把手伸進(jìn)去,伸出來時,掌心多了一疊整整齊齊的布票還有一捆大團(tuán)結(jié)。
把錢和票仔細(xì)數(shù)好遞過去,布卷在玻璃柜臺上一滾,售貨員拿著木尺和粉筆,手法熟練地量裁起來。
‘刺啦’一聲,布料被,干脆利落地撕開,齊整的布邊散發(fā)著嶄新的氣息。
姜婉接過厚實的布,目光不經(jīng)意地掃向墻角掛著的幾件成衣,腳步不由得一頓。
那里掛著一件軍綠色的襯衫,用的是最時興的確良面料,衣領(lǐng)硬挺板正,在略顯昏暗的店里格外精神,姜婉一眼就相中了。
“同志,麻煩把這件的確良軍綠色襯衫拿下來我看看?!?/p>
售貨員見她剛買了布,臉上的笑容熱絡(luò)了許多,一邊取衣服一邊說:“同志,你好眼光。這是昨天才從縣里調(diào)來的新款,料子挺括不起皺,就剩最后幾件了。”
姜婉摸著料子,入手是滑溜溜的觸感,布料硬挺中帶著幾分柔韌。
售貨員倒是沒說假話,這料子確實好。
“這批貨數(shù)量不多,價格也合適,十二塊八一件,要是真心喜歡就帶一件,保準(zhǔn)不后悔?!?/p>
這個價格讓姜婉心頭一跳,十二塊八,差不多是普通工人半個月的工資。
轉(zhuǎn)念一想,布料和顏色都極為難得,賣這個價格倒也合理。
“同志,那件白色背心怎么賣?”姜婉目光落在玻璃柜臺下疊放的幾件白色棉布背心上,純棉的質(zhì)地,看著就吸汗透氣。
“一塊一件,收一尺布票?!?/p>
姜婉沒有半分猶豫:“給我拿兩件?!?/p>
他身上的那件都破了,應(yīng)該穿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扔,這兩件棉白色背心正好替換著穿。
包衣服的時候,售貨員多問了一句。
“這件成衣襯衫要不要一起帶?跟你剛才買的藍(lán)色布料裁成的褲子正好配一套,而且還不要票,價格很公道?!?/p>
難得碰到一個喜歡的,姜婉不想錯過。
“一起帶上吧。”
懷里揣著魏大夫給的二百塊藥方錢,她心里有底氣,花起來格外痛快。
“行,一件成品襯衣,兩件棉背心,一共是十四塊八,再加兩張布票?!笔圬泦T報出價格后,手腳麻利地開始包衣服。
兜里的大團(tuán)結(jié)和布票很快就見底,姜婉提著沉甸甸的包裹,轉(zhuǎn)身朝著食品柜臺走去。
盡管在這個年代生活了二十多年,她也有不擅長的事情。
她不會做衣服,那塊厚實的深藍(lán)色布料,她想著回村后,找個手藝好的嬸子幫忙縫制衣服。
請人幫忙,總不能空著手去,多少得拿點東西。
拿多了,人家覺得太貴重,反倒不敢收;拿少了,又顯得心意不誠。思來想去,姜婉到糖果柜臺前,稱了一斤水果糖。
東西好,價格還不貴,花花綠綠的糖紙裹著甜味,家里有孩子的都喜歡吃。
姜婉又在供銷社逛了會,手里的票不夠了,她專門留意那些不要票的商品。
金黃的雞蛋糕和香噴噴的桃酥,姜婉各要了四斤。
爺爺老了就喜歡吃點甜食,這些東西軟甜酥脆吃著正好。
余光瞥見一旁的麥乳精,姜婉也不小氣,直接要了兩罐。
每天早晚喝一杯,能補(bǔ)充營養(yǎng)。
在供銷社逛了一圈,該買的東西全都買了個遍,姜婉心滿意足地提著兩大包東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