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那就去!正好,我把家里前些日子熏好的幾條臘肉也帶上,一并賣了,給你換些好筆墨!”
天色剛蒙蒙亮,東方天際只泛起一抹魚肚白中。
陸從文挑起了擔(dān)子,一頭是幾匹王氏連夜趕工繡出的精美布料,另一頭是幾條色澤油亮、香氣內(nèi)斂的臘肉。
陸明淵跟在父親身后,身上背著一個用干凈布帛包裹得整整齊齊的方塊,那是他昨夜奮筆疾書的成果。
父子二人趕到村頭,趕上了去縣城的牛車。
江陵縣城,遠(yuǎn)比陸家村要鮮活得多。
當(dāng)他們穿過斑駁的城門洞,一股混雜著包子香、脂粉氣、馬糞味以及人聲鼎沸的復(fù)雜氣息便撲面而來。
陸從文找了個街角不礙事的地方,放下?lián)印?/p>
他熟練的促地將布匹和臘肉一一擺開,黝黑的臉上帶著莊稼人特有的質(zhì)樸。
“淵兒,你……你自個兒去書坊逛逛,莫走遠(yuǎn)了,就在這條街上。爹在這里等你?!?/p>
陸從文從懷里掏出幾個銅板,塞到陸明淵手里,“渴了就買碗茶喝?!?/p>
陸明淵點(diǎn)了點(diǎn)頭,沒有推辭,只輕聲道:“爹,我曉得?!?/p>
說完,他便轉(zhuǎn)身匯入了人流。
他沒有急著去找書坊,不疾不徐地在街上走著。
很快,他的腳步停在了一個街邊的小攤前。
攤主是個瘦小的中年人,正唾沫橫飛地叫賣著手里幾本薄薄的話本。
圍觀的百姓大多是些販夫走卒、或是無所事事的閑漢,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fā)出一兩聲驚嘆或哄笑。
“……那女鬼柳眉杏眼,身姿婀娜,對月長嘆,只為那癡情書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一本只要十文錢,十文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dāng),只能買個蕩氣回腸!”
話本賣得極快,不過一炷香的功夫,小販懷里的一摞書便見了底。
陸明淵靜靜地等到人群散去,才緩步上前。
小販正美滋滋地?cái)?shù)著銅板,見一個衣著干凈整潔的半大孩子走過來,便隨口問道。
“小哥兒,也想來一本?可惜,賣完了,明兒請?jiān)纭!?/p>
“店家,”陸明淵拱了拱手,姿態(tài)不卑不亢。
“小子并非來買書,只是好奇,店家這話本,是哪位先生的大作?竟如此引人入勝?!?/p>
小販聞言一愣,抬眼仔細(xì)打量了陸明淵一番。
見他氣度不凡,不似尋常農(nóng)家子,便多了幾分談性,嘿嘿笑道。
“你這小娃兒倒是有眼光。這書啊,是城西那位屢試不中的劉秀才寫的?!?/p>
“別看他考場失意,寫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可是一絕!咱們江陵縣的百姓,就愛聽這個!”
“什么狐仙報(bào)恩,什么河神娶親,越是離奇,賣得越好!”
陸明淵心中頓時大定。
他最擔(dān)心的,便是這個世界的娛樂風(fēng)向與自己所知的歷史有所偏差。
如今看來,群眾的喜好大同小異,神魔志怪永遠(yuǎn)是硬通貨。
既然女鬼和秀才的故事都能如此火爆。
那他帶來的那部集神魔、冒險(xiǎn)、成長于一體的煌煌巨著的開篇,又怎會愁銷路?
《西游記》,在這個世界,注定要掀起一場風(fēng)暴。
“那敢問店家,”
陸明淵繼續(xù)問道。
“這縣城里,哪家書坊收話本,收的價(jià)錢又最高呢?”
小販一聽這話,警惕地瞇起了眼,手上的銅板也收進(jìn)了錢袋,作勢就要收拾攤子。
“這個嘛……同行是冤家,我可不好亂說。”
陸明淵微微一笑,從袖中摸出那一百文錢,不著痕跡地遞了過去。
那一百文錢用細(xì)繩穿著,沉甸甸的,帶著少年人手心的溫度。
“店家辛苦,這點(diǎn)錢,不成敬意,權(quán)當(dāng)小子的問路錢?!?/p>
小販掂了掂手里的銅錢,臉上的警惕瞬間化為燦爛的笑容,連連點(diǎn)頭。
“哎喲,你這小哥兒,可真是太懂事了!行,看在你這么懂事兒的份上,我老李就跟你說道說道。”
他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湊過來說。
“要說這縣里的書坊,以前是林家少爺開的‘翰墨軒’一家獨(dú)大?!?/p>
“可最近啊,新來的高縣尉家那位高衙內(nèi),在翰墨軒對面開了家‘文淵閣’,財(cái)大氣粗,裝潢氣派,專跟林家對著干?!?/p>
“他們家給的稿酬高,印出來的書也漂亮,如今縣里有點(diǎn)名氣的寫手,都把稿子投他們家了?!?/p>
“你要是有好話本,直接拿去文淵閣,保準(zhǔn)能賣個好價(jià)錢!”
“這林家可是了不得,聽說家里有個在江蘇省當(dāng)巡撫的大人!”
“只不過咱們這是浙江,強(qiáng)龍壓不過地頭蛇,終究是高家更勝一籌!”
小販說完,沖陸明淵擠了擠眼,便挑著空蕩蕩的擔(dān)子,哼著小曲兒走了。
文淵閣,高衙內(nèi)……
陸明淵站在原地,手指輕輕摩挲著袖中那包裹嚴(yán)實(shí)的手稿。
去文淵閣,無疑是條捷徑。
稿酬高,風(fēng)險(xiǎn)小,能最快地解決家里的燃眉之急。
但陸明淵想的,卻遠(yuǎn)不止于此。
錦上添花,固然可喜,卻難被人記在心上。
雪中送炭,雖利薄一時,卻能結(jié)下一份善緣,一份人情。
他一個毫無根基的農(nóng)家子,未來要走科舉之路。
金錢固然重要,但人脈與根基,才是能讓他走得更遠(yuǎn)、更穩(wěn)的基石。
他的故事,自信無論在哪家書坊,都能成為爆款。
不若賣給林家,結(jié)個善緣兒!
說不定日后就有用處!
打定了主意,陸明淵不再猶豫,向路人打聽了翰墨軒的位置,便徑直尋了過去。
與小販口中那氣派的“文淵閣”遙遙相對,翰墨軒顯得格外冷清。
門楣上的黑漆都有些剝落,透出木質(zhì)的底色,門前更是門可羅雀,與街市的喧囂格格不入。
一陣風(fēng)過,卷起幾片落葉,在門口打著旋兒,更添了幾分蕭索。
陸明淵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邁步走上了翰墨軒的臺階。
店堂內(nèi)光線有些昏暗,高大的書架以名貴的紅木打造。
上面雕著繁復(fù)而雅致的云紋,只是如今卻蒙著一層若有若無的灰塵。
空氣中彌漫著書卷與木料的陳舊氣息,安靜得能聽見窗外風(fēng)吹過街角的嗚咽,與對面文淵閣的喧囂仿若兩個世界。
這偌大的鋪?zhàn)永铮挥袃蓚€人。
柜臺后,一個身穿錦緞圓領(lǐng)袍的少年郎,約莫十三四歲的年紀(jì),生得白白胖胖,富態(tài)可掬。
此刻正百無聊賴地用手指在賬本上畫著圈,眉宇間卻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愁緒。
他身邊站著個店小二,身形瘦弱,垂頭喪氣。
陸明淵的腳步聲驚動了堂內(nèi)的沉寂。
那白胖少年郎眼睛一亮,本能地想要起身相迎。
可身子剛動了一下,便像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份,硬生生止住,轉(zhuǎn)而用手肘輕輕戳了戳身旁的店小二。
店小二像是被抽了一鞭子的瘦馬,沒精打采地抬起頭。
無奈地嘆了口氣,這才慢吞吞地從柜臺后繞了出來,走到陸明淵面前,有氣無力地問道。
“這位小哥兒,是買書,還是……”
他頓了頓,似乎覺得后一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還是按著規(guī)矩問了下去,“還是賣書?”
“賣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