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的烽火終于熄滅,在黃福、暴昭、盛庸等人的精心治理下,境內(nèi)局勢逐步走入正軌。
賦稅制度初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恢復,社會治安好轉(zhuǎn),百姓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升龍府的帥帳內(nèi),朱高熾看著送來的各地奏報,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對身旁的朱雄英說:“雄英,安南之事已穩(wěn),我們也該前往占城,看看那里的情況了?!?/p>
朱雄英拱手應道:“全聽你安排?!?/p>
隨后,朱高熾命名將沐英暫代安南總兵官之職,協(xié)助黃福等人處理后續(xù)事務(wù),自己則帶著朱雄英、常茂、康鐸等心腹將領(lǐng),率領(lǐng)五千精銳騎兵,啟程前往占城國。
占城國位于安南南部沿海,與安南對抗了數(shù)百年,一直是安南南部的心頭之患。
兩國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當時安南從中國獨立后,便開始不斷向南擴張,而占城國則成為了其首要的征服目標。
在長達數(shù)百年的時間里,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幾乎從未間斷。
安南曾多次大舉進攻占城,占領(lǐng)其大片領(lǐng)土,甚至一度攻破占城的都城,俘虜其國王。
占城雖然國力較弱,但也從未屈服,多次奮起反抗,收復失地,甚至也曾北上進攻安南。
雙方在戰(zhàn)爭中互相殺戮,積怨極深。
安南視占城為阻礙其向南發(fā)展的絆腳石,必欲除之而后快;占城則將安南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時刻想著復仇雪恨。
這種世仇恩怨代代相傳,深入兩國百姓的骨髓,成為了兩國關(guān)系中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當明軍大舉進攻安南時,占城國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深知自己絕非大明對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歸順。
得知朱高熾親率大軍前來,阇耶僧伽跋摩五世不敢有絲毫怠慢,親自率領(lǐng)文武百官,在都城阇盤城外的十里長亭迎接。
“小國國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參見大明胖殿下、皇太孫殿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恭敬地跪在地上,身后的百官也紛紛跪拜。
朱高熾翻身下馬,走上前扶起他,語氣溫和地說:“國王不必多禮。占城識時務(wù)、順天命,主動歸順大明,朕心甚慰?!?/p>
阇耶僧伽跋摩五世感激涕零:“多謝殿下寬宏大量!小國愿世代歸順大明,永不背叛!”
在阇耶僧伽跋摩五世的陪同下,朱高熾一行人進入了阇盤城。
城中百姓早已聞訊,紛紛涌上街頭,好奇地打量著這支來自大明的軍隊。
他們聽說過大明的強大,也聽說過明軍在安南的赫赫戰(zhàn)功,但對于這支傳說中的軍隊,他們更多的是陌生和恐懼。
一些老人拄著拐杖,站在路邊,眼神中充滿了警惕;婦女們則緊緊抱著孩子,躲在人群后面,偷偷地張望;年輕人們則顯得更加好奇,他們擠到前排,想近距離看看明軍將士的模樣和裝備。
當明軍將士列隊走過時,百姓們的目光被他們吸引住了。
明軍將士個個身材高大,精神抖擻,臉上帶著堅毅的表情。
他們穿著統(tǒng)一的鎧甲,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手中的兵器整齊劃一,長矛如林,刀劍出鞘,散發(fā)出逼人的寒氣。
更讓百姓們感到驚訝的是,這支軍隊的軍容竟然如此嚴整。
隊伍排列得整整齊齊,步伐一致,沒有一個人掉隊,也沒有一個人喧嘩。
在行進過程中,明軍將士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秩序,沒有一個人隨意離開隊伍,更沒有一個人去騷擾路邊的百姓。
有幾個孩子好奇地跑到路邊,想要觸摸一下明軍將士手中的兵器,旁邊的明軍士兵并沒有呵斥他們,只是微笑著搖了搖頭,示意他們不要靠近。
還有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因為過于緊張,不小心把水果攤打翻了,水果滾落在地上。
幾個明軍將士看到后,立刻走了過去,幫助小販把水果撿起來,還幫他把攤位整理好。
小販感動得熱淚盈眶,想要拿出一些水果送給明軍將士,但他們卻婉言謝絕了。
看到這一幕,百姓們懸著的心也漸漸放了下來。
他們原本以為,這支強大的軍隊會像以前那些入侵的軍隊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但現(xiàn)在看來,他們錯了。
這支明軍不僅軍容嚴整、紀律嚴明,而且將士們都非常有禮貌,對百姓們也十分友善。
百姓們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他們開始主動向明軍將士們揮手致意,一些膽大的人還拿出家里的水和食物,想要送給他們。
畢竟這可是天朝上國的大明王師,又剛剛掃平了安南全境,所以占城百姓子民對王師心中充滿了敬意。
數(shù)百年的世仇擺在面前,占城百姓對安南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
他們親眼目睹過安南軍隊的殘暴,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對安南的擴張充滿了恐懼和憤怒。
如今,大明王師一舉擊敗了他們數(shù)百年的仇敵,這讓占城百姓心中積壓已久的怨氣得到了釋放。
他們將大明王師視為拯救者,對其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這種復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使得占城百姓對大明的認同感瞬間提升,為后續(xù)大明在占城的經(jīng)略和統(tǒng)治奠定了堅實的民心基礎(chǔ)。
明軍將士們雖然沒有接受百姓們的禮物,但他們都微笑著向百姓們道謝,用眼神傳遞著友好和善意。
隊伍走過之后,百姓們還站在路邊,議論紛紛,久久不愿散去。
“沒想到大明的王師這么有禮貌,一點也不像傳說中的那樣?!?/p>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捋著胡須,感慨地說道。
他經(jīng)歷過多次安南軍隊的侵擾,對軍隊的印象還停留在燒殺搶掠的層面,如今看到明軍的表現(xiàn),心中的偏見頓時消散了不少。
“是啊,你看他們多有紀律,剛才那個小販打翻了攤位,他們還主動幫忙呢?!迸赃呉晃恢心陭D女接著說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贊賞。
她剛才就在不遠處,親眼目睹了明軍將士幫助小販的一幕,心中十分感動。
“我看大明這次是真心來幫助我們的,以后我們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一些了。”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興奮地說。
他家里世代以捕魚為生,經(jīng)常受到海盜和安南水師的騷擾,生活十分艱難。
他聽說大明水師十分強大,希望大明能夠幫助他們清除這些禍害。
“希望如此吧?!币晃幻嫒葶俱驳膵D人低聲說道,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
她的丈夫在幾年前的一次安南入侵中被殺,對任何外來勢力都保持著警惕。
但看到明軍的表現(xiàn),她心中的堅冰也開始慢慢融化。
百姓們的議論聲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他們有的希望大明能夠幫助他們發(fā)展生產(chǎn),讓生活更加富裕;有的希望大明能夠保護他們的安全,不再遭受戰(zhàn)爭和海盜的威脅;還有的希望大明能夠帶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shù),讓占城變得更加繁榮。
他們知道,隨著大明的到來,占城的歷史可能會翻開新的一頁。
雖然未來充滿了未知,但明軍的良好表現(xiàn),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