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nèi)時間一點點流逝。
香爐里的青煙筆直升起,又緩緩散開。
勛貴子弟們已經(jīng)寫了大半篇文章,而盧璘依然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甚至呼吸都變得急促,本就蒼白的臉,此刻更是毫無血色。
殿中,不遠處的柳拱心已經(jīng)提到了嗓子眼。
文宮深處,九山河沙盤瘋狂運轉(zhuǎn)!
沙盤之上,代表著宣武門方向的城墻,已經(jīng)被一層黑云徹底籠罩。
這是妖蠻的十萬大軍!
主將巴圖的將旗,就立在陣前,親自督戰(zhàn)。
守城禁軍雖已嚴(yán)陣以待,但在十萬妖蠻大軍之威下,顯得有些單薄。
戰(zhàn)斗,一觸即發(fā)。
而真正讓盧璘心神緊繃的,是另一處。
一條猩紅細線,已經(jīng)穿過了代表皇城地下的區(qū)域,飛速地朝著紫宸殿的方向推進!
千人斬首部隊!
已經(jīng)進入了密道!
而圣上目前正在太和殿監(jiān)考,紫宸殿的防守必然是最空虛的時刻!
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設(shè)想!
盧璘的意念瞬間鎖定在猩紅細線上。
按照盧璘的部署,影衛(wèi)早已在密道的出口處設(shè)下了層層埋伏。
可此時,沙盤之上,細線的頂端,一個異常璀璨的紅點,猛然爆發(fā)出光芒!
無數(shù)代表影衛(wèi)的白色光點,在與紅點接觸的瞬間,便被輕易撕碎,湮滅!
【妖蠻第一勇士,鐵答,宗師之境?!?/p>
沙盤給出了提示。
妖蠻宗師,以大夏讀書人體系,相當(dāng)于大儒境的讀書人!
影衛(wèi)的埋伏,根本擋不??!
與此同時,太和殿內(nèi)。
盧璘視角,清晰地捕捉到,站在張文淵身后的心腹書吏,開始悄無聲息地朝著大殿的東北角移動。
心腹書吏的手,已經(jīng)探入了袖中,一枚閃爍著光芒的符箓,若隱若現(xiàn)。
內(nèi)外夾擊!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
盧璘猛地睜開了雙眼!
同時也想通了整篇策論的結(jié)構(gòu)。
《論圣道本源與江山永固》!
這道題,根本不是在問文武,不是在問治國!
而是在問,當(dāng)舊的秩序已經(jīng)腐朽不堪,行將崩塌之時,該如何破局!
答案,不在于修補,不在于遵從!
而在于,打破!
革故鼎新!
盧璘動了。
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案幾前。
提起筆,沾滿墨。
廣場之上,無數(shù)道目光,幸災(zāi)樂禍的,惋惜的,好奇的,全都匯聚于此。
武成侯的笑意,已經(jīng)毫不掩飾。
然而。
下一刻。
盧璘落筆了。
開篇第一句,便石破天驚!
“圣道本源,非在文武之別,而在革故鼎新之勇!”
短短一句話!
轟!
監(jiān)考的幾位大儒,齊齊變了顏色!
國子監(jiān)博士李清風(fēng)更是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什么?
這是在公然挑戰(zhàn)太祖定下的六百年祖制!
武成侯等一眾勛貴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高臺龍椅之上,昭寧帝眼睛微微一顫。
盧璘沒有停。
一行行文字,不斷出現(xiàn)。
“《秋》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粍t祭祀以明禮,戎兵以定亂,二者皆非小道。今圣朝欲開萬世太平,須文武并舉,法度并行,使天道昭昭,人道赫赫!“
最后一個字落下的瞬間!
一股磅礴浩瀚的才氣,自盧璘筆下沖天而起!
廣場之上,無數(shù)考生手中的毛筆嗡嗡作響,竟有拿捏不住的趨勢。
緊接著。
所有人都看到,沖天的金色才氣在半空中凝聚、流轉(zhuǎn),最終化作八個斗大的金字!
【文武相濟,圣道通天】!
八個大字凌空懸浮,金光流溢,將整座太和殿映照得一片堂皇。
一股神圣、浩大的氣息,壓得所有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這.....這是....圣道顯化!”
大儒錢穆之失聲驚呼,胡須都在顫抖。
其余監(jiān)考官,包括張文淵在內(nèi),全都呆立當(dāng)場,仰望著天空,心神劇震。
武成侯的嫡子,以及那幾個提前拿到考題的勛貴子弟,呆呆地看著天空中的金字,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紙上那篇早已備好的華麗文章,人都懵了。
憑什么,我們大儒寫出的文章都沒有引起圣道顯化....
而盧璘依舊平靜。
腦海之中,一片清明。
外界的異象,絲毫沒有影響到心神。
筆沒有絲毫停頓。
第一策:文以載道,民心歸圣
破題后,便開始闡述第一條變革之法。
“教化根本:蒙學(xué)興賢!”
“今四海升平,然民智未開,故當(dāng)廣設(shè)鄉(xiāng)塾,重振蒙學(xué)。使幼童持書而誦《孝》,少年明理而知《秋》,十年磨劍,使天下人人知禮明義,方可使圣道深入人心。”
“每縣置官學(xué),聘德才兼?zhèn)渲恐v學(xué),凡家貧者,束脩之費,皆由國庫所出!”
此言一出!
太和殿文武盡皆失聲。
這才是真正為天下寒門計??!
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員,卻是齊齊變了臉色。
免除束脩?
由國庫出?
這是要動搖他們世家壟斷知識的根基啊!
盧璘繼續(xù)動筆:
第二策,科舉變革:取士求實
“今日科舉,徒尚浮文,不問經(jīng)世才略。所取之士,或能錦繡文章,卻于國計民生一竅不通。長此以往,朝堂之上,只會多出無數(shù)空談?wù)`國之輩!”
這幾句話,寫得殺氣騰騰!
國子監(jiān)博士李清風(fēng)的臉,一陣紅一陣白。
這幾乎是指著自己鼻子在罵??!
因為他就是八股文章的集大成者!
“臣建言,八股宜廢!”
這四個字,比之前的革故鼎新還要驚人!
廢除八股!
這是要將大夏六百年來的取士之法,徹底推翻!
張文淵看到這里,身體晃了晃,身后的心腹書吏,都停下了動作。
瘋子!
這個盧璘,絕對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盧璘的策論還在繼續(xù)。
“試士當(dāng)兼策論、算術(shù)、治務(wù)!使天下舉子,皆通曉農(nóng)商兵刑,方能入仕濟民!”
“州縣試,增‘實務(wù)策’!殿試,當(dāng)問‘天下治亂大計’!”
這已經(jīng)不是在答題了。
這是在為大夏,規(guī)劃未來百年的國策!
高臺之上,昭寧帝的身體,微微前傾。
就在此時,盧璘寫下了第三策。
也是最狠,最絕的一策!
第三策,惠民新政:農(nóng)商通達。
“圣人言‘民惟邦本’,又言‘民貴君輕’!然今豪強兼并,致使良田萬頃,皆入私囊。小民無立錐之地,流離失所,此乃國之大患!”
筆鋒陡然銳利!
武成侯等人,只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他們終于明白,盧璘的真正目的!
毒計敗露,殿試碾壓,這些都不是!
盧璘是要借著這次殿試,當(dāng)著天下人的面,將他們這些世襲罔替的勛貴,連根拔起!
“臣請,頒‘均田法’,限天下豪右之田產(chǎn)!設(shè)‘平準(zhǔn)倉’,以穩(wěn)四時之糧價!使耕者有其田,饑者有其食!民心安,則國自固!”
這幾句話寫完。
監(jiān)考的幾位大儒,額頭上已經(jīng)全是冷汗。
這篇策論,已經(jīng)不是在挑戰(zhàn)祖制了。
這是在挖大夏半壁江山的根基!
若是此法真能推行,不出十年,所有世家勛貴,都將土崩瓦解!
就在此時!
異象再生!
半空中,那八個“文武相濟,圣道通天”的金字之下,一幅全新的畫卷緩緩展開。
畫卷之中,不再是金戈鐵馬,也不是圣人講道。
而是無數(shù)簡陋的學(xué)堂,在鄉(xiāng)野之間拔地而起。
無數(shù)衣衫襤褸,卻眼睛明亮的幼童,捧著書卷,放聲誦讀。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
朗朗書聲,仿佛跨越了時空,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邊。
聲音稚嫩,卻充滿了力量。
這是.....民智開化之象!
武成侯雙腿一軟,幾乎站立不穩(wěn)。
完了。
全完了。
當(dāng)這圣道異象出現(xiàn),當(dāng)這萬民之聲響起,盧璘這篇文章,便已經(jīng)不再是一篇策論。
而是代文道立言!
是為大夏,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整個太和殿廣場,死寂一片。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宏大的異象,久久無法回神。
突然!
一股無法形容的恐怖威壓,自皇城深處,太廟的方向,轟然降臨!
威壓,蒼老,霸道,帶著無盡的怒火!
咔嚓!
天空之中,那八個金光燦爛的大字,在這股威壓之下,竟發(fā)出一聲脆響,寸寸碎裂!
咔嚓!
萬民誦讀的宏大異象,也如同鏡花水月一般,轟然破碎!
廣場之上,盧璘面前的案幾上,一方堅硬的端硯,毫無征兆地裂開了一道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