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三京二十六府,每一座府城圣院分院都有傳世閣分部。
臨安府圣院當(dāng)然也不例外。
閣中供奉的,皆是大夏開朝以來,足以傳天下的圣賢宏文。
每一篇,都由文道自行運轉(zhuǎn),以才氣為墨,刻印于特制的玉璧之上,供后世瞻仰。
而處在翰林境已久的魏長青處理完公務(wù),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傳世閣。
希望能從傳世經(jīng)典文章中有所收獲,幫助自己踏入大儒之境。
尤其是近幾日,他幾乎將所有閑暇時光,都耗在了一塊新出現(xiàn)的玉璧前。
玉璧上的九個字。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魏長青第一次看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短短九字,卻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奧妙,為天下讀書人指出了一條清晰無比,卻又至高無上的通天大道。
再仔細看文章內(nèi)容,越發(fā)覺得作者把讀書人的道路闡述得精妙。
魏長青每每觀之,都覺心神激蕩,困擾多年的瓶頸,竟有松動之兆。
他甚至覺得圣策九字的作者,雖未曾謀面,卻已勝過自己半師。
甚至連之前因為佛門妖孽而被削減的才氣,都隱隱有些恢復(fù)。
魏長青猜測,或許是哪位隱世不出的大儒,因佛門一事,特意寫了這篇宏文,消除才氣削減的影響。
為此,他還特地修書數(shù)封,送往京城,遍問師友同僚,想要知道這篇驚世宏文,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
自己奉若圭臬,引為指路明燈的圣策,今日竟會以這樣一種荒唐的方式,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
被人當(dāng)眾抄襲。
還安在了一個十二歲的書童頭上。
這讓魏長青如何不憤怒,恨不得馬上剮了吳井元的皮。
一旁的縣尊吳井元,在最開始愕然之后,心中卻是一片雪亮。
原來如此。
盧小友的文章,這么快就被刻入了傳世閣。
縣學(xué)沒有傳世閣,他根本無從得知這個消息。
反應(yīng)了過來,吳井元有些哭笑不得。
他還以為連傳天下級別的文章都不能入魏大人的眼。
原來并非不認可。
恰恰相反,是太認可了。
正是太推崇這篇文章,才會因為抄襲之事,而憤怒到無以復(fù)加。
誤打誤撞,竟是這么個結(jié)果。
可吳井元這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落在魏長青眼中,確實更加荒誕。
心中怒意再難壓抑。
就當(dāng)魏長青準(zhǔn)備下令,將吳井元當(dāng)場拿下,將舞弊案徹底定性之時。
只見吳井元朝著人群中,高聲喊了一句。
“盧小友,你再不出來,本官今日,怕是要被魏大人生吞活剝了。”
聲音中滿是無奈。
到了這一步,吳井元實在沒辦法了,只有讓盧璘親自來證明。
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朝著吳井元視線的方向望去。
萬眾側(cè)目之下。
盧璘緩緩從中走出,身姿挺拔,步履沉穩(wěn)。
清秀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即便面對著眾人的目光,也沒有絲毫慌亂。
那份超乎年齡的沉靜與從容,讓在場不少人都為之一愣。
魏長青也看到了朝自己走來的盧璘,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皮囊倒是生得不錯,溫潤如玉,翩翩公子,氣度從容。
可一想到此人竟敢做出抄襲圣文這等無恥之事,魏長青便涌起一股強烈的反胃。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盧璘走到場中,對著上首的魏長青,不卑不亢地躬身一禮。
“清河縣學(xué)子盧璘,拜見學(xué)政大人。”
魏長青冷著臉,看都未看他一眼。
吳井元上前一步,對著魏長青,鄭重地介紹道。
“大人,這位,便是在縣試中,寫出那篇圣策宏文的盧璘,盧小友?!?/p>
說完,他轉(zhuǎn)頭看向盧璘,催促道:
“盧小友,還愣著做什么?!?/p>
“快把你的原稿拿出來,給學(xué)政大人過目。”
在數(shù)百道目光的注視下,盧璘緩緩從懷中取出了一張微微泛黃的稿子。
稿紙入手。
魏長青手中傳來觸感,是縣試常用的稿子。
下一秒,視線落在稿紙上。
僅僅一眼,魏長青便愣住了。
映入眼簾的,是鐵畫銀鉤般的字跡。
筆鋒銳利,藏著一股開山斷岳的氣勢。
風(fēng)骨天成,隱隱有自成一派的氣度。
這絕非一個十二歲孩童能寫出的字。
沒有幾十年在書法一道上的浸淫,絕對達不到這種層次。
更重要的是,這字跡,魏長青再熟悉不過了。
和傳世閣玉璧上的字體一模一樣。
難不成,今天真的能得見圣策九字的原稿?
魏長青壓下心頭的震動,目光下移,開始逐字逐句地審閱文章。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被無限拉長。
圣院門前,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匯聚在魏長青的臉上。
人群中,孫行之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死死地盯著魏長青的表情,心中不斷地吶喊。
裝的!一定是在裝模作樣!
一個十二歲的奴籍豎子,怎么可能寫出傳天下之文!
這不合常理!
他身后的余程友,臉色更是慘白如紙,雙腿不受控制地輕輕顫抖。
他有一種預(yù)感。
自己好像……惹到了一個根本惹不起的存在。
不,不可能!
難不成真的是文曲星下凡不成?
他怎么可能寫出這種文章,那豈不是說,他真的能為天下讀書人指明道路?
不遠處,大伯看著臉色逐漸變幻的學(xué)政大人,內(nèi)心瘋狂咆哮。
抄的!
一定是抄的!
盧璘幾斤幾兩,我這個做大伯的還不清楚嗎!
他要是能寫出這種文章,我名字倒過來寫!
良久。
魏長青終于動了,他抬起頭,目光落在了盧璘的身上。
以一種晚輩看待前輩,學(xué)子仰望宗師的目光望向盧璘。
在所有人驚愕的注視下。
魏長青雙手捧著原稿,朝著盧璘深深地彎下了腰。
青色的官袍垂落在地。
一個標(biāo)準(zhǔn)至極的九十度長揖。
此乃,半師之禮。
“學(xué)生魏長青,聽聞大道,如撥云見日。”
“此禮,為天下讀書人而行?!?/p>
“謝小友,為我輩指出通天之路!”
全場瞬間死寂。
只有風(fēng),吹過圣院門前,卷起幾片落葉的聲音。
孫行之臉上再無血色,整個人搖搖欲墜,雙眼發(fā)黑。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大伯更是永遠忘不了眼前這一幕。
自家侄子盧璘,坦蕩的接受了江南道最高學(xué)官的半師之禮。
“這個是我侄子啊,這是我侄子啊!打斷骨頭連著筋啊。”
“一筆寫不出兩個盧字??!”
大伯心里狂呼,轉(zhuǎn)頭就把剛才抹黑污蔑盧璘的事忘得一干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