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后人老眼花,為了方便她讀看,這一篇文章的字體抄得很大,足有七頁,每一頁的字?jǐn)?shù)都不多。
不僅如此,文中遣詞用句格外平實,少有生僻字,甚至從頭到尾,幾乎沒有用到任何典故,也無修飾,莫說讀書人,就是念給街巷中的老叟小兒去聽,也能很輕松地聽懂,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講解。
行文這樣質(zhì)樸、流暢,讓趙昱幾乎一讀就讀進(jìn)去了。
既然是傳,自然通篇都在講人物、說故事。
故事先說辛奉某某年間如何緝兇犯,“戴月披星,追跡于墳塋荒野之間”。
又說終于得了蹤跡,那辛奉如何徹夜奔走,“既曉,遇賊持械于破廟?!?/p>
“刃至,奉以臂抗之?!?/p>
但這樣的行事,絕非沒有問題。
他做事不甚守規(guī)矩,甚至判決未出,犯人已經(jīng)落網(wǎng)投降,依舊要行毆打——上官嘗勸之,奉怒目而對。
該走的流程,有些沒有走,該匯報的工作,許多沒有去說,我行我素,甚至于屢次與同僚、上司起沖突,引得衙門里頭怨聲載道。
但他待人又很仗義。
手下母親重病,尋醫(yī)問藥無果,他記得自己從前在某某處聽得一名病患吃了一副海上方得以痊愈,特地請了假,多方奔波問詢,終于找回原處,將那方子買了回來。
上門捉賊,賊人逃遁,只剩賊母抱孫惶然無措,他看不下去,自掏銀錢買了餅,因一番打聽,知道其母自來良善,只可憐生了個討債兒子,又囑托里正幫忙看顧,不要叫老人幼子驚恐生病。
年初上元走失婦孺上百人,他日夜不合眼,到處去找線索,最后那拐首逃脫,他領(lǐng)人外出追蹤,一日不停,一路抽絲剝繭,尋蹤覓跡,總結(jié)出拐首若干特征。
結(jié)果官兵冒功,賊人奸猾,竟得以水遁逃脫,辛奉也受了重傷。
放跑拐首,自然是大錯,回京之后,衙門照著規(guī)矩對他做了處置。
但數(shù)月之后,遠(yuǎn)在滑州,有人因聽說了那辛奉總結(jié)出來的拐首特征,將賊犯呂茂認(rèn)出,上報于衙門,另又有人由辛奉從前對付呂茂的過程中總結(jié)出經(jīng)驗,預(yù)備捉人。
文章寫滑州如何捉賊,如何排布,不過寥寥幾個詞,不到十個字,已經(jīng)描繪得布下天羅地網(wǎng)似的。
但寫到這里,筆鋒一轉(zhuǎn),寫起了呂茂如何逃遁。
他怎么臨時預(yù)訂船只,換衣服,如何準(zhǔn)備,又怎么得人示警及時發(fā)現(xiàn)不對,立做奔逃,如何將友人小兒作為人質(zhì),甚至殺害示警的舊友,最后逃到船上。
至于船間,他如何謹(jǐn)慎小心,最后大放狂言,翻身入水而遁——結(jié)果遁進(jìn)了漁網(wǎng)里,被漁夫們一把拖曳上來。
賊首呂茂落網(wǎng)。
而不久之后,京中同外州,許多走丟婦孺逐漸還家。
死里逃生,家人重逢,雖只用了很少的一點筆墨,但足以叫人想象其中場面。
趙昱雖是天子,卻也是人。
他跟著故事的走向,一顆心全然被牽動,或憤怒、或感動、或興奮,等看到呂茂終于落網(wǎng),雖然早知道這個結(jié)果,還是忍不住拍了案,屏住的一口氣,終于長長吁了出來。
故事最后,文章的時間線又回溯到辛奉至于延津縣養(yǎng)傷時候,有人去問,問他為了追兇落得這樣傷重情況,將來多半還要降職罰俸,即便后續(xù)再有人把那賊人捉住,對他也并無半分助益——他怎么想,會不會后悔。
“賊落乎?”
“賊落?!?/p>
辛奉放聲大笑。
***
看完最后一個字,趙昱只覺心頭一緊,鼻頭一酸,至于雙眼,竟也含淚,淚隨字而落。
一整篇文幾乎全用白描來寫辛奉,哪怕后頭寫呂茂,呂茂越奸猾、越謹(jǐn)慎、越果斷,越說明從前辛奉沒捉住他乃是情理之中,即便后頭捉住,也多靠了從前辛奉帶著許多人辛苦得來的線索。
文中乃是全然中立,同樣描出他性格缺陷、行事冒進(jìn)一干毛病。
但看完這篇文章,所有人幾乎都會一面倒地生出一種不平來——為什么?憑什么?這也要降職嗎?這也要受罰嗎?
可不平才起,又會被文中內(nèi)容提醒——本就是錯的,若是朝廷不按章處置,處事容情,那世上再無規(guī)矩可言。
文章看完,人不會憤怒,只會惋惜。
衙門沒有錯,辛奉或許有錯,可那錯在尋常百姓眼中,根本不算錯,況且世上有些事情,本來也沒有所謂對錯。
只是太可惜了。
旁人只能嘆惋,幸而趙昱不一樣。
“這個辛奉。”他忍不住笑,那笑中仍舊帶淚。
楊太后忙叫人給兒子送了布帛、銅盆上來,也陪著落一回淚,復(fù)又問道:“不知那辛奉而今何在?傷勢如何了?”
“既是重傷,想必沒有那樣快好?!壁w昱道。
他道:“母后,此人諸多功勞苦勞,又是這樣為人做事,怎能置之不理?莫說叫百姓看了,只會以為我趙家刻寡薄待,日后還有誰人肯用命用力——就算百姓不說,朕心中又如何過意得去?”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可他雖然情有可原,到底行事不周,導(dǎo)致走脫了賊人是事實,要是一朝推翻,何如朝令夕改?況且京都府衙并未做錯……”
楊太后立刻搖頭,道:“我兒說得對,朝令夕改,是為不妥,天子金口玉言,你一發(fā)話,下頭人難免揣測,日后再難做事的……”
她想了想,道:“我一把年紀(jì)了,眼下早不管你們朝廷事情,正合出面?!?/p>
說著,對一旁宮人道:“你帶我的禮上門探望一回,看看那辛奉辛巡檢眼下什么模樣,能不能挪動的?!?/p>
***
蟠桃巷中,剛催著兩個小兒自己穿好衣服,讓她們自去洗手,又給丈夫換了一盆水洗臉,杜氏就聽得有人敲門。
一應(yīng)門,正是那宋小娘子找來的幫雇提著早飯上了門。
對方是個四十來歲的婦人,收拾起東西來很麻利,干活也仔細(xì),難得的是很少打聽私事,也少有廢話。
兩天下來,杜氏已經(jīng)對她很滿意。
這一位幫雇擺好了早飯,等眾人吃完,方才收拾桌子,又把屋子收拾了一回,將頭一天換下來的衣服也洗晾了。
一應(yīng)家務(wù)做好,眼見到了時辰,那幫雇將要下工的時候,卻是沒有立刻走,而是站在門口悄悄問道:“杜娘子,你們家那位官爺是不是姓辛???”
“是啊?!?/p>
“莫不是叫辛奉,是京都府衙的巡檢吧?”
杜氏一愣,點了點頭。
因是短雇,又才來兩天,她還沒有跟對方說太多,只略提了一句丈夫在衙門里頭當(dāng)差,不小心受了傷,正在養(yǎng)病,卻不想對方都曉得了。
曉得也就曉得,突然問這一句,是個什么意思?
沒等杜氏發(fā)問,對面那幫雇已是道:“我也是聽人說,才曉得咱們家那官爺就是辛奉辛巡檢——我有個堂妹年初給拐走了,就是上元節(jié)那一日,家里四處找遍,活都不做了,錢也不掙了,只想把人給找回來,誰知尋訪了半年,一點影子都沒有,當(dāng)真日間吃不下,晚上睡不著?!?/p>
“本以為自此再見不著,誰知前些日子衙門上得門來,竟是把我那堂妹給送回來了,只說抓住了拐首,問出了許多話,跟著口供找到了不少被拐人的蹤跡,將人救了出來。”
“人人高興得不行,我叔叔一家都想答謝抓拐的差爺,誰知上衙門問了半日,里頭報了好幾個名字出來,都是官人,一聽就不對……”
“正四處打聽咧,不想就得了消息,再一問,這地方正是蟠桃巷,又有個傷了腿的官爺——不是辛巡檢是誰??”
她說著,從門邊拿起來一個籃子,遞過來道:“也沒什么東西給,只我那嬸嬸是做艾葉粑粑的,一早起來現(xiàn)做蒸熟了,一共做了六十個,另有些旁的小東西……”
杜氏忙把那籃子推了回去,道:“這怎么能行,你也曉得是衙門,不能亂收人東西,要是給發(fā)現(xiàn)了!”
兩人正你推我讓,忽然聽得巷子外頭一陣嘈雜聲,不多時,好幾個人沖了過來。
“杜娘子,外頭來了幾個天使,說要找你們家老辛!”
“家里趕緊收拾收拾,人立馬就到了!”
“要不要幫忙的??”說話的人撩了袖子。
“你們家老辛呢?好點子沒?起不起得來?迎不迎得了客?”
因這兩日得了大夫分派,叫辛奉每日試著走兩百步路,又開了新藥,每半個時辰換一次,讓看看效果。
不管是走路,還是換藥,都得要人盯著。
為著這事,杜氏從早忙到晚,又因宋妙叫了飯菜,她連出門都免了,自然不知道外頭發(fā)生了什么,此時見得眾人行事,又聽他們口中說話,整個人茫然極了,問道:“什么天使??”
正說話間,外頭就有人開道而來,果然里正當(dāng)頭,后頭二人牽馬,都奔著自己而來。
再往后,許許多多人跟著,有站在巷子口探頭探腦的,有膽子大直接圍過來的。
而當(dāng)著這許多人的面,那里正指了指方向,不知道說了什么,其中一名天使扔了韁繩,上前幾步,直接問道:“哪位是辛奉辛巡檢家人?”
“我就是!”杜氏心中怦怦跳。
她帶著人,匆匆進(jìn)了門,又轉(zhuǎn)進(jìn)了里屋,遠(yuǎn)遠(yuǎn)就叫“老辛!”
后頭更有好幾個人跟著進(jìn)來看熱鬧。
辛奉扶墻走路,被妻子叫了一聲,一回頭,正要應(yīng)話,就見得后頭跟進(jìn)來兩位天使。
“這位便是辛巡檢吧?”
得了辛奉答應(yīng),又有里正點頭,當(dāng)頭那名天使才道:“不知辛巡檢身體可好?能否走動?傳太后娘娘話,想要邀請辛巡檢進(jìn)宮赴宴!”
辛奉頓時僵住,整個人都傻了。
一屋子閑人,幾乎同時發(fā)出了“嗡”的一聲,又有人立刻跑了出去。
很快,屋外就響起了嗡嗡嗡的討論聲。
“太后娘娘邀宴!娘嘞,不曉得那一席能吃到什么好東西!怕不真的有山珍海味,龍肝鳳膽!”
“必定是聽說了老辛的事吧?”
“不是說那姓韓的學(xué)生寫了一篇文章么?我還聽那些個秀才公讀了,唉,聽得我眼淚水直直流——往日就曉得老辛靠得住,卻不知道這樣厲害!”
“這老辛,真?zhèn)€發(fā)達(dá)了!”
太后邀宴,莫說辛奉已經(jīng)好多了,就算還要躺著,也是一心要強行爬起來去的。
但是他還是心中發(fā)虛,忍不住問道:“二位官人,卻不曉得太后娘娘是從哪里聽來我的名字?忽然召見,又是什么緣故?”
“太后娘娘聽說了辛巡檢抓拐首、捉賊的許多故事,贊不絕口,才來召見的——巡檢快些,都在等著呢!”
人人等著,催著,辛奉只來得及換了衣服,梳了頭就上了馬車。
車子駛進(jìn)大內(nèi),又有人抬了軟轎過來接。
辛奉活了幾十年,頭一回這樣待遇,但他卻顧不得高興,反而心中緊張得不得了。
等聽得儀門官報信,他終于拄著拐,走進(jìn)了慈明宮。
正要行禮,對面便有一人道:“辛巡檢免禮——是老身托了個大,倒是辛苦巡檢帶著傷,還要奔波進(jìn)宮了?!?/p>
說著又令人看座。
辛奉忙不迭道謝,一抬頭,卻見對面上座不但有一位老婦,右邊座位另還有一人,頭戴玉冠,身穿常服,約莫四十歲。
這會是誰?
“朕聽得母后邀了辛巡檢來說上元節(jié)被拐一案……”
聽得那一個“朕”字,辛奉心中一個激靈,也再顧不得繼續(xù)去猜究竟什么原因使得自己能來到此地。
他腦子里幾乎瞬間涌出來了一個念頭——早知如此,自己怎么都要先洗了頭,沐浴之后再來了!
辛奉迷迷糊糊的,問了就答,不問也在胡亂答,有好長一段時間,腦子里是一片空白的。
直到他聽到對面人問道:“我看宗卷里不曾明說,那韓礪文章中也沒有細(xì)講——那呂茂如此奸猾,你留了什么提點,竟叫人能辨認(rèn)出他蹤跡來?”
辛奉一下子就清醒過來。
他聽到自己大聲道:“好叫陛下、太后娘娘知曉,能發(fā)現(xiàn)呂茂這賊廝行蹤,全靠一位宋小娘子眼利、心明!”
? ?多謝EvC親給我掛的帶穗左玦和氏璧一枚,菩提樹下小葉子送我的小香囊一只,完美泡沫、書友兩位親贈我的平安符各一枚:)
? 感謝書城我家貓咪叫蛋蛋親送我的碼字神器兩把,小小心意一枚=3=
? 謝謝大家~
喜歡妙廚請大家收藏:()妙廚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