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者,不必事事明了?!?/p>
這句話在綿綿的耳中回蕩著。
這就是為何,戚玉衡不會追問她這些消息的來源。
她所做的這些都是有利于大周的,至于這些事背后的細枝末節(jié),無論是他還是皇帝,都不會去深究。
看著綿綿略帶疲憊的臉,戚玉衡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她。
“你過來。”
他一手拿著方才挑選的書,一手牽著她,把她拉到藏書閣的窗邊。
戚玉衡推開窗戶,陽光帶著夏日的暖意,驅(qū)散了藏書閣里的冷清。
“燕北與大周為了邊境之爭,打了很多年的仗,而這一次是最艱難的,其實一開始父皇和老國公已察覺不對,可你知道,為何父皇并沒有明著讓人去查嗎?”
他回頭看向綿綿小孩,瘦瘦小小的一只,仰著頭看他。
即便這些天身體已經(jīng)養(yǎng)得長肉了,卻還是比同齡人要瘦小一些。
“有些真相很殘忍,但它不得不隱沒在暗處,等待光明到來的那一天?!?/p>
林家和北境軍犧牲的那些將領(lǐng)固然可憐,但為了更多的百姓,戚承軒這個皇帝不得不將這些事壓下來。
戚玉衡似乎察覺到綿綿在想什么,話語間多了幾分讓她隱忍的意味。
綿綿不得不多想,難道是秦元跟他說了什么嗎?
看著她有些茫然的眼神,戚玉衡輕輕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好了,小孩不要想那么多事情,都會好起來的?!?/p>
綿綿垂眸,心中有再多的疑惑,也終究是壓了下去。
在皇宮里,多的是比她聰明的人。
跟著戚玉衡離開東宮的藏書閣。
東宮的院子里,戚蕓玥和戚茜正撅著屁股,假裝正在看池塘里的錦鯉。
看見二人出來,便嗖地一下沖了過去。
“哥哥/綿綿!”
兩人一起開口。
戚玉衡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怕我吃了綿綿?”
戚茜頓時慫了,尷尬地笑道:“哈哈哈,表哥真會開玩笑!”
說罷,她側(cè)著身牽過綿綿的手,快步往旁邊走。
低聲問道:“綿綿,表哥沒有欺負你吧?沒罵你吧?”
綿綿下意識回頭看了眼戚玉衡,隨后搖了搖頭。
“沒有,太子哥哥很好?!?/p>
戚茜松了一口氣。
“那就好!”
剛才蕓兒告訴她,平日表哥管束她的時候很嚴格,她還擔心了許久。
但轉(zhuǎn)念一想,像綿綿這么可愛的孩子,又怎么會有人不喜歡她呢?
哦,不對,除了宋家那幾個眼盲心盲的!
索性胡太傅在宮里,戚玉衡便讓綿綿就在東宮的書房里看書。
胡太傅給太子講解時,也會多看綿綿兩眼。
綿綿把自己不懂的字和不懂的意思都記下來,等太子和太傅停下來時,她就會拿著去找胡太傅詢問。
綿綿這么坐著看書,一看就是一下午。
就連年紀大一些的戚蕓玥和戚茜,都已經(jīng)跑出去玩了。
這讓胡思明不禁感到驚訝。
這么小的孩子,正是好動的時候。
就連太子那般聰明的一個孩子,在四歲的時候也無法這么安靜地坐一個下午。
最讓人詫異的是,那些書,她還真是看懂了。
只要胡思明說一次,她就會舉一反三。
有一些她看不懂的字,竟也能結(jié)合上下文,把意思看了個大概。
看著年幼的孩子,想起弟弟老是在耳邊叨叨的話,胡思明起了惻忍之心。
“小郡主,太學開學后有何打算啊?”
綿綿疑惑地看著他,仔細思索后回答道:“陛下仁德,許我入太學給蕓兒姐姐當伴讀,我聽說太學一天要上三個時辰的課,便打算屆時在太學和醫(yī)館之間來回?!?/p>
“小郡主可愿意當老夫的入室弟子?”
胡思明笑道。
這下就連戚玉衡也停下了筆,驚訝地抬頭看向胡思明。
胡思明桃李滿天下,但真正能成為他的徒弟,卻少之又少。
特別從戚玉衡離開太學,由他親自教學后,他已經(jīng)沒有再收弟子了。
若真的收了綿綿為徒,可以說,綿綿是繼戚玉衡后,胡思明最小的弟子。
也很有可能,成為他的關(guān)門弟子。
更重要的是,胡思明的弟子是有名的護短。
欺負一個綿綿,那就是得罪胡思明的一堆弟子。
那可真是戳了各地大文豪高官們的窩了。
哦,還戳了皇帝陛下,畢竟胡思明的第一個弟子,就是如今的皇帝陛下。
雖然沒人敢喊皇帝陛下為師兄,可如此一來,太子就真成了綿綿的師兄。
綿綿驚喜地下跪:“師父在上,請受昭纓一拜!”
“哈哈哈哈,好,那就太學開學那日,在其他夫子的見證下拜師吧!”
說罷,胡思明親自上前,將她扶起來。
能在太學當夫子的,哪個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文豪。
這些人多少都有著自己的脾氣,想找一個集聚他們的場面可不容易。
可見胡思明對綿綿的重視。
胡思明趕在宮門落鑰之前離宮,而長公主至今還沒來接兩個孩子。
戚玉衡便做主,讓綿綿和戚茜留在東宮用晚膳。
戚蕓玥難得有機會黏著哥哥,更是說什么也不走。
云蓮公主年紀小,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宮殿,便住在皇后的坤寧宮偏殿里。
皇后忙活了一整天,晚上時聽說公主不回來用膳,便隨口問了一句。
“都有誰一起在東宮?”
“回娘娘,今日長公主本帶著靜安郡主和永寧郡主在左相府中赴宴,忽逢陛下急詔,便帶著二人一并進宮?!?/p>
“奴婢聽說,長公主一直在御書房沒有出來,公主便帶著兩位郡主一起到東宮,聽東宮的宮人們說,這一下午,太傅都在指導太子和靜安郡主,公主便偶爾也聽一陣。”
大宮女知道皇后在意公主的教育,見她有興趣,便又說道:“奴婢瞧著靜安郡主是個愛學習的,平時公主最怕胡太傅在的時候到東宮去,今日卻能在東宮呆一下午,連晚膳都不舍得回來,想來是靜安郡主的功勞?!?/p>
“這孩子讓她學習就跟屁股長釘似的,若是靜安能讓她有點心思學,倒是好事?!?/p>
言靜放下手中的茶盞,笑著站起身。
“剛好,到東宮去看看太子和公主的情況,也好消食。”
皇后剛要出門,大宮女便讓人去通知東宮。
只是她人還沒到東宮,便被旁人匆匆迎上前來。
“娘娘,相爺來信,宣貴妃快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