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是在這么困難的時候,大伙兒也沒有閑著,日本方面定下的三萬個棒球,很快就到了交貨的日子。
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這一次質量比上次更好。
濠江實業(yè)的工作人員很滿意。
很快這批貨就北上,通過津濱港出海,然后一路跟著其他出口的貨物運抵了日本。
眼下日本的經濟還是一路高歌猛進。
香江那邊不少富翁都打算在這邊大手筆的投資。
但是唐文宗看重的是產業(yè)轉移的機會。
香江很多家族都開始進軍地產業(yè),并且賺得盆滿缽滿。
但唐文宗看到的,則是因為地價的高漲不少,香江的工廠都開始把工廠遷移到了內地。
工廠遷移,意味著可以在內地獲得更便宜的地租,更少的稅收,還有更便宜的人工。
當然商品的成本降下來了,如果售價還能保持的話,那就意味著他們賺到的利潤更多了。
唐文宗在粵省那邊投資了個手袋廠,不過灣灣日本韓國還有美國那邊都喜歡玩棒球。
以前唐文宗就代理過灣灣那邊生產的棒球。
那邊做的都是高端貨。畢竟灣灣制造,這年頭在歐美還是很有市場的。
灣灣那邊,現(xiàn)在已經初步的完成了工業(yè)化,不管是電子產品,還是服裝玩具,那邊的工人都已經是熟練工了。因為是熟練工,所以要價也高。
而大陸這邊,人工連灣灣那邊十分之一都不到。
棒球這東西說白了就是手工藝,你說是工廠流水線生產,但流水線也省不了多少人工,兩塊皮子縫起來,只要是個正常人,做幾個自然就熟悉了。
工藝簡單,這種東西根本就沒有必要繼續(xù)留在灣灣那邊。
所以唐文宗還是很看好這門生意的。
濠江實業(yè)的下屬告訴他,陳青峰為了更好的承接訂單,把村里的那些村民搬到了平原地區(qū),還在臨近的縣租下了廠房。打算大干一筆。
而這批貨此時已經到了東京。
唐文宗于是帶著樣品去見了自己的合作伙伴。
“怎么樣?一點也不次于灣灣那邊的貨吧!”
“確實不錯!關鍵是便宜??!”
“是便宜,便宜你就多給點訂單唄!上回三萬個,咱們之間做生意,就跟小打小鬧一樣,這回你打算定多少個?”
“如果都是這樣的質量?三百萬怎么樣?”
“這么大?”
“唐先生,你平時喜歡看棒球嗎?”
“喜歡!”
“那你聽說過王貞治嗎?”
“聽說過!”
“他可是讀賣巨人隊的監(jiān)督??!前年還剛剛帶領讀賣巨人拿了優(yōu)勝!聽說連美國的球隊都在考慮要不要把他挖過去!”
唐文宗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事兒,不過,說起來,灣灣那邊流行玩棒球,有一陣子還真是因為這個傳奇人物。
王貞治是日本棒球界的天王巨星,不過一看名字就知道他是個中國人。
聽說祖籍在浙江。
雖然他是活躍在七十年代的棒球明星,八零年之后就已經退役了。
不過他在棒球界的影響,依舊是巨大的。
唐文宗從合作方那里知道,因為現(xiàn)在中日關系處于蜜月期,所以他們打算邀請王貞治,試驗一下從大陸來的球的手感。
要是這位天皇巨星能替大陸的棒球說句話,那他們的棒球就不只是一百日元那么簡單了。
到時候唐文宗也能多賺點。
……
訂單拍了下來,不過交貨日期是在年底之前。
這一次要做三百萬的棒球。
濠江實業(yè)在國內立刻通過傳真得到了這個消息。
而與此同時,第一筆的貨款他們這邊已經拿到了。
這一次三個村的村民通過日夜趕工,一共賺了大概十萬塊人民幣。
這可是十萬塊啊。
看著那些錢,又看著自己即將安置的新家園。
大家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同時濠江實業(yè)還公布了新的訂單。
合作商要訂購三百萬個棒球。
袁慶生聽了很是高興,這意味著棒球這個產業(yè)徹底在拒馬縣生根了。
要生產這么多棒球,靠現(xiàn)有的人力是不夠的,這也意味著他們這邊的建筑施工規(guī)劃,要開始加緊了。
蓋房子這種事情就不需要麻煩高唐縣這邊的人了。
陳青峰打算在拒馬縣招聘兩個施工隊。
雖然說這一次受災的是三個村,可是,拒馬縣,吃不飽飯,活在貧困縣以下的農業(yè)村,自然村又不只是那三個。別看是個只有幾萬人的小縣,可是下面可是有四個鎮(zhèn),一百多個村子。
好在這年頭,下面的村子人口結構還是年輕化。大量的農村壯勞力找不到工作。
土地又不養(yǎng)活人。
于是縣政府發(fā)了公告,要打算在縣里征集青壯組建幾個建筑隊!
消息一出,報名的人第二天就把縣人事局的門檻給擠破了。
大家住在山里,雖然對外面的消息很閉塞,但誰都聽說了,遭了災的那幾個村,反而因禍得福,前兩天三個村一共分了十萬塊錢。
光是這個消息就把村里那些年輕的大老爺們刺激的不輕。
十萬塊錢。
農村娶個媳婦兒才多少錢,干了一個多月,每家每戶分到的錢都夠娶媳婦兒了。
大家伙私底下都說,人家新來的縣長是以前打游擊的陳司令的孫子。來到咱們拒馬縣,那就是帶著大家伙致富去的。
本來,兩個建筑隊總共就要兩百來人。
但來的人太多了。
于是陳青峰大手一揮,干脆要三百人。
同時,陳青峰也要了一些女青年,一起去那邊,就連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都招聘了一些,沒事的時候給大家生火做飯。
一時間,原本廢棄的機械廠,又煥發(fā)了青春。
都是給自己蓋房子,村里的村民,手上做棒球的活計不閑著,然后看著其他村的鄉(xiāng)親給自己蓋磚瓦房,那一個個監(jiān)督的可仔細了。
蓋房子的人也是羨慕,有人知道袁慶生是縣政府派來管事的。于是悄悄的問,能不能也留在這兒。
袁慶生直接了當?shù)恼f,只要愿意留下來,他都歡迎。
就這樣,原本心里還不痛快,覺得把房子蓋好了是便宜別人,可這一下突然變成了自己人。想著以后自己留下來,也有機會住在這兒。不用再回那個窮山溝了。大家的干勁也就更足了。
幾天的功夫,原本裂了個大縫子的圍墻被推倒了,磚頭被一塊一塊的敲出來,小心的堆在一起。
蓋房子有經驗的大工,開始挖地基,省設計院那邊的工程師也開始現(xiàn)場勘查。
陳青峰現(xiàn)在想好了,既然這些農民已經轉成了產業(yè)工人。那不如干脆蓋成樓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