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其他衙門如何安靜如雞,王學洲所過之處雞飛狗跳。
六皇子這個熊孩子被王學洲治理的直跳腳,卻不敢真的對他做什么。
五皇子則暗中觀察,看了半天也沒看出王學洲到底是不是父皇所說的第二種人。
但他卻發(fā)現(xiàn)王大人的學問全是實打實的。
四書五經(jīng)信手拈來,釋家、道家、史書雖然沒有深耕,卻也并不遜色,有獨屬于自已的理解。
這和他印象中有些惡趣味,性子惡劣,將他和表妹捆在樹上教訓,又逼他們掏大糞的人,截然不同。
之前盡管聽說過他的【豐功偉績】,但都覺得離的太遠。
現(xiàn)在這么近距離觀察,他發(fā)覺王大人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王學洲對于五皇子的眼神十分熟悉。
沒辦法,他就是這么的有魅力,擋不住??!
今年是大比之年,王學洲從回到京城開始,就不間斷的找書、找釋義、找之前他曾做過的筆記寄回老家給徐山他們,順便等待著鄉(xiāng)試的結果。
在這期間,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也連軸轉了好些天。
三個案件聽起來很多,但正如方閣老說的一樣,三個案子全都有跡可循,其中總是有若有若無的聯(lián)系,查著查著就查到了一處。
王學洲、石明、黃時等人作為當事人之一,自然被叫了過去,分別問話。
大理寺卿帶著人對著王學洲不停地追問細節(jié)。
“王大人,盡快的將事情查清楚,對你對我們都好,你也不想整日被人惦記著小命吧?不要有任何的遺漏,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很重要。”
王學洲活像是被人摧殘了一遍,雙眼無神口干舌燥。
任誰一個問題被反復問上幾十遍,也會不耐煩。
他也被問出了火氣:“能說的我全都說了,我是受害人,不是犯人!我只是配合你們說出我知道的,至于查案是你們的事情!我嘴皮子都說破了,連口茶水都不給上!你們愛咋咋的吧!看我不爽就弄死我!來,弄死我!”
幾人被他突然的發(fā)瘋嚇了一跳,連忙沖著外面喊道:“來人!上茶!”
大理寺卿意識到自已可能說的太含蓄了,開口解釋道:“王大人冷靜一下,我們問你這許多,是因為追殺你的人可能不是出自一伙人,所以需要多問幾遍,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p>
他說完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了幾分,盯著王學洲問道:“現(xiàn)在對王大人說的那些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但是我有一點還沒想通。”
看著端來的茶,王學洲心中的煩躁去了一些,端起來咕咚咕咚喝完,這才配合的回答:“大人盡管問?!?/p>
“當初碼頭那么多船,為什么王大人選擇上了崔家的船?”
大理寺卿緊緊的盯著王學洲,不放過他臉上任何一個表情。
王學洲想也沒想的就回答:“那當然是因為我懷疑追殺我的人有崔家?。∷圆胚x擇崔家的船,有時候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不是嗎?”
這個直白回答讓大理寺的人都很意外。
大理寺卿原本以為自已問出這個問題,對方會跟他打太極,卻沒想到王學洲如此直白。
他精神一振:“王大人懷疑崔家?為什么?”
“因為我是被太子弄出京的,我懷疑崔家針對我,很合理吧?”
這一點兒王學洲自然是不可能說這是郭威猜出來告訴他的。
關鍵是他本人也一直在想太子當初弄他出京是為什么,有一個方向,保持合理的懷疑很正常。
大理寺卿眼中精光一閃:“太子為何要把大人調(diào)出京?”
王學洲看著對方肉眼可見的精神了起來,往椅子后背上面一靠,懶懶散散的開口:“這你得問太子?!?/p>
“……”
“那你可有證據(jù),是崔家做的?”
“大人,這是你們大理寺查案要用的,我又不斷案,全憑直覺?!?/p>
大理寺卿眼底閃過失望。
原本還以為這是突破口呢,結果···
“說起來這事,你們問錦衣衛(wèi)不比問我強得多?錦衣衛(wèi)手中握著不少證據(jù)呢!”
大理寺卿冷哼:“本官自然知道?!?/p>
可事情要是有這么簡單就好了。
一起辦案這倒是好說,可事情結束論功的時候就是一團亂了,所以不到必要時候,大家都默契的自已想辦法。
“王大人以后沒有根據(jù)的事情還是少說為妙,小心禍從口中?!?/p>
大理寺卿見他還算配合,提點了他一句。
王學洲心中腹誹,人早就得罪光了,還怕這個?
他現(xiàn)在就是虱子多了不怕咬。
要干就一口氣將對方給干沉了!
想到這里他提醒道:“多謝大人好意,既然如此我也不妨提醒您一下?!?/p>
大理寺卿瞬間支棱起來,身子前仰朝著王學洲靠了靠。
“馬仲春一案,和太子有些關系,事情是我揭發(fā)的,您細品?!?/p>
大理寺卿眼中閃過凝重:“保真?”
王學洲搖頭:“不保,您自已查?!?/p>
大理寺卿聽完不語,讓人將他送了出去。
王學洲在門口等了一會兒,遇到了臉色鐵青的大理寺官員將楊禾送出來:“王大人,您這隨從,腦子里除了吃再沒旁的了,您最好還是換了吧!別哪天被賣了,此人都反應不及?!?/p>
王學洲笑呵呵的:“我心中有數(shù),多謝提醒了。”
見他不以為意,幾人搖搖頭走了。
沒多久石明也被送了出來,和王學洲一樣,都是反復的詢問各種細節(jié),試圖從他們的身上找出任何的蛛絲馬跡。
王學洲回家沒幾天,嘉王的奶兄弟就被人抓了起來。
是周明禮帶頭抓的人,還殺了嘉王府上的幾個侍衛(wèi),氣的嘉王進宮找陛下告狀,卻連面都沒見上。
不出幾天,通政司左通政、戶部倉部司郎中、太仆寺主薄等全部被抓,官職從四品到七品不等。
這樣的大動作簡直人心惶惶,上朝的時候大家都格外的小心。
隨著傳出消息,宗人府也牽涉其中,事情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個月之期要到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加上錦衣衛(wèi)和監(jiān)察司的人,卻犯了難。
他們查是查到了些東西,可人怎么抓,要不要抓,卻已經(jīng)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
得找仁武帝請示。
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和錦衣衛(wèi)、監(jiān)察司的幾個負責人,關于誰去找陛下稟告這個消息爭執(zhí)不下,最后幾人一商量,秉持著誰也別想跑的想法,一起進宮去了。
仁武帝看著手中交上來的證詞和證據(jù),強壓著火氣:“太子和宗室中的恒王是主謀,嘉王也牽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