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譚書記在常委會上的表態(tài),我就有底氣了。,3/3.k?a¨n~s_h,u¨.\c`o-m_
下午,我向周書記匯報:“既然常委會研究了開發(fā)區(qū)的工作,開一次會議傳達吧?”
周林想了想,說道:“常委會的指標當然要傳達,但經費使用還是要嚴格把握。我們要為人民用好每一分錢啊?!?
“那是應該的,要防止兩個極端。既不能大手大腳。但也不能卡得太緊啊。”
他說:“你們幾個人先討論個意見吧?!?
我說:“行?!?
匯報到此結束。
這是周書記制約下屬最厲害的一招:
他不親自到會,讓我組織大家討論。符合他的意愿,他就通過,不符合他的意愿,他就否定。
為什么要用這一招呢?
如果他參加會議,雖然他有最后拍板權,但一般要遵守【少數服從多數】這條原則吧?次次否定大多數人的意見,他得罪的人太多。
先讓我組織討論,最后讓我去匯報。這不是開會,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這個原則。只存在【下級服從上級】。
一對一,他不同意,我也沒有現(xiàn)場支持者,就只能以他的意見為準了。
他沒有直接得罪其他人。久而久之,權就永遠掌握在他一個人手里。
難怪每次開主任會議,他都不參加,總是說你們討論吧。
他當的是太上皇。
厲害,厲害啊。
他有一定之規(guī),我也有對策。明天開會,我就要給每個副主任直接放權。
周林同意,我就為副主任們爭取了權力。周林不同意,那就讓每個副主任都對他產生直接反感。
你玩這一套,對付前任胡主任,弄得他不如一個財務科長。?g′o?u\g+o-u/k/s^./c′o-m/
對我也玩這一套,我就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就要收服人心,團結他們共同來反對你。
那就試試,我也是經過師父調教過的,不是白癡。
……
次日上午,我按周書記的指示,召開正副主任會議。
我說:“今天的會議有三個議題。一是傳達常委辦公會議精神,二是討論產業(yè)方向,三是討論經費使用。下面,先進行第一項?!?
眾人拿出筆記本記錄。
我喝了一口茶,說道:“常委會聽取了我的匯報,我講了些什么?”
大家望著我。
于是,我把廣州之行達成的兩個意向項目談了談。然后,主談了因地制宜,發(fā)展本地產業(yè)。什么象棋,竹席等等。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不斷插嘴,說本地還有一些東西可以開發(fā)。
我說:“這個思路得到了譚書記的充分肯定,他叮囑我們,從實際出發(fā),一方面招商,另一方面創(chuàng)業(yè)。利用本地資金、技術、人才,開發(fā)本地產品?!?
我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我父親會編竹籃,大家現(xiàn)在不用竹籃了,但我父親編的是藝術化竹籃。借助機械化破篾,再由他教會大家編織藝術竹籃行不行呢?
我看完全可以?!?
向有志說:“可以,現(xiàn)在有些人家的裝飾,就是墻上掛個竹籃,上面插幾支花?!?
我說:“是吧,我們就開發(fā)藝術竹籃。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我們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產品,是我們的一個方向。
這個方向的關鍵點是——大規(guī)模生產同一類型產品。幾千只藝術籃子不成氣候,幾萬,幾十萬只籃子投放市場才會成氣候。所以,這個叫做【量】?!?
馬連成說:“郝主任看到了問題的結癥。?k¢a/n/s+h.u!w^a?.·c¢o′m?我們開發(fā)區(qū)的產業(yè),就是張三做這個,李四做那個。剩下的全開飯店?!?
眾人哄笑。
我說:“不要把發(fā)展產業(yè),就當成一定要搞大項目。把小項目發(fā)展成大產業(yè),就是大項目。所以,開完這次會以后,以馬主任為首去浙江考察。
人家做襪子都能做成世界第一。我們有哪些項目可以發(fā)展?看了回來再討論。“
一聽可以外出,眾人鼓掌。
我開始談第二個問題。
“第二就是關于經費。以前是主任有點權,副主任根本沒有權。這一次,譚書記說要放權。所以,根據譚書記的指示,結合開發(fā)區(qū)實際。我提出:
副主任有10萬以內的開支權,主任有50萬以內的開支權。50萬以上,集體商量?!?
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每個副主任有10萬以內的審批權,他們誰不高興呢?所以,我講完之后,集體鼓掌。
接下來,大家討論得非常積極,非常熱鬧。
馬連成說:“這次常委會開得好,平時就只要我們引進這個,引進那個,但開支時,財務室就拿著一張發(fā)票左看右看。
對一個副主任都不信任,好像我要在這發(fā)票上做什么手腳似的,心里特別不舒服。”
向有志說:“我主抓工程技術這一塊,要辦個培訓班,向財務室借點錢,好像私人借錢一樣,來回要跑好幾路?!?
劉平均也有意見。說了一大堆。
余光遠當然也高興。雖然財務室對他的開支網開一面,但畢竟還是向人家討錢,現(xiàn)在有十萬的開支權了,那多高興啊。
眾人討論一番,最后,我作了總結:
“這只是主任會議討論的意見,并不是我說了算數,要呈報周書記批準才能實施?!?
大家一聽,熱情降到冰點,他們以為我和周書記商量好了,聽說還要向周書記匯報,馬連成說:
“周書記應該聽取我們集體的意見嘛,我覺得討論的內容非常切合實際?!?
其他人不敢發(fā)言。
我說:“散會?!?
會后,我就要朱加華整理出一篇【主任會議討論記錄】。
下午,我就到周書記那里匯報工作。先匯報了產業(yè)發(fā)展方向。
周書記頻頻點頭,說:“這個好。同志們要多出去看看?!?
我們不能把周書記看低了,他只是自己不親自去做,但別人出主意,他還是分得清好壞的。
我再匯報財經問題。
他越聽,臉就繃得越緊。
聽完,他說道:“這樣怎么能行?書記說了給你當主任的松綁,給你一定的經費自主審批權,可沒給各位副主任的開支權?!?
我據理力爭:“每個副主任都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他們沒有開支權,不好辦事啊。讓他們放開手腳,眾人拾柴火焰高。不然,什么事都往我們身上推?!?
“不是不給錢,他們可以向我們申報啊。”
我笑道:“書記,打個比喻,你給你小孩子1000塊錢去買衣服,他自己會計劃。哪件錢多,哪件錢少,配合著來,就可以買到自己中意的,其他的衣服也買了?!?
他搖搖頭,說:“不是一回事,經費一分散,大手大腳。事情沒辦幾件,錢花得不少。書記雖然表了態(tài),說給你五十萬,八十萬,他是打個比喻。
他并不知道開發(fā)區(qū)的家底,具體給你多少權限,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我問:“那你給我多少限額呢?”
他說:“任何人都不能游離在組織之外,我最高是50萬,你30萬,其他副主任3萬以內的自主權?!?
我想了想,在這個事上與他爭論呢,毫無意義。便說:“好吧。那就請你在這個會議簡報上簽個意見,也是給會議討論的一個批復?!?
他二話不說,在上面簽了意見。
我拿著這份簡報回了自己辦公室。
坐在那兒想了一陣。他批準我們討論的意見,好。他否定我們討論的意見,更好。
我給每個副主任10萬的自由開支權,他給3萬。
一個人,只要克扣他的錢,他就會不高興。連自己家的小孩都一樣,爸爸說給10塊錢,媽媽說只給3塊錢。小孩就不理媽媽,覺得她心狠。
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把朱加華叫進來,說道:
“把主任會議寫成簡報,加上周書記批示,發(fā)給科以上的干部?!?
他點點頭。
下午五點,馬連成、向有志、劉平均都找上門來發(fā)牢騷。
我雙手一攤:“這有什么辦法了,我們還是要服從一把手的領導嘛,有想法,自己消化?!?
其他人發(fā)泄一陣,走了,劉平均留下來,他忍不住地說:“財會室怎么處理呢,錢都在他們手里,他們想用就用?!?
我問:“他們怎么用錢?”
劉平均說:“黎琴琴買房子,我聽出納說,她向財務室借了十萬錢?!?
我一聽,說:“你慢點講,把來龍去脈講清楚?!?
他娘的,撼不動周林這棵大樹,如果黎琴琴有問題,老子就先從她下手。
劉平均說:“這里不好講。”
我說:“到郊區(qū)去,郊區(qū)有個小飯店,絕對安全?!?
他說:“郝主任,我真的有一肚子氣要跟你傾訴?!?
我問:“可以叫上馬連成嗎?人多力量大。”
他想了想,說:“行。”
于是,一輛車向南郊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