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李振興和周華就住在了村委。
村里特意把村委辦公室那鋪大炕給他們騰了出來,柴火燒得足足的,新彈的棉花被褥散發(fā)著太陽曬過的暖烘烘的味道,躺上去骨頭都酥了。
李振興這次來的任務(wù),就是讓王衛(wèi)國點頭答應(yīng)今年參軍。
如今任務(wù)圓滿完成,老人家徹底放下了心,索性就在沈家村享受起了難得的清閑生活。
接下來的幾天,沈家村的村民們時常能看到一幅有趣的景象。
一個精神矍鑠的老爺子,每天不是背著手在村里溜達(dá),就是坐在村委門口,跟一群半大小子和村民們天南海北地嘮嗑。
從南疆的叢林到北國的雪原,從戰(zhàn)爭年代的烽火連天到如今的和平建設(shè),老爺子總能講出一些讓人聽得津津有味的故事。
王衛(wèi)國家里更是成了他的定點食堂,沈青青和陳翠霞變著法地做好吃的。
剛從海里撈上來的大蝦,用最簡單的白水一焯,蘸著姜醋汁,鮮甜彈牙。
肥美的海鱸魚清蒸出來,魚肉嫩得像豆腐。
李振興吃得滿嘴流油,直夸沈家村是塊風(fēng)水寶地,養(yǎng)人。
他最喜歡的,還是跟王長林待在一起。
兩個加起來快一百五六十歲的老頭,時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臉紅脖子粗。
“老王,你這棋下得也太臭了!”
“放屁!你那是悔棋!我都看見了,你的馬剛剛明明在這里!”
“我那是手滑了!人老了手抖不行?。磕銈€老東西,眼睛剛好點就用來瞪我了?”
王衛(wèi)國專門找了塊好木頭,給兩個老爺子做了一副象棋。
這下可好,村委的院子里天天都能聽到他倆激情對噴的聲音。
一個罵對方“臭棋簍子”,一個說對方“耍無賴”,吵完了,又勾肩搭背地湊在一起,研究下一步該怎么走,惹得圍觀的村民們哈哈大笑。
沈青青抱著兒子王海,看著那兩個跟老小孩似的老爺子,也忍不住樂。
她能感覺到,爺爺這段時間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開心。
那種開心,是兒孫繞膝的孝順也無法完全替代的,是只有在老戰(zhàn)友身邊才能找到的歸屬感。
年關(guān)里,城里組織放映隊下鄉(xiāng)放電影。
李振興知道了,硬是拉著王長林去看。
“走走走,看電影去!我聽說放的是《英雄兒女》,咱們再去看看!”
王長林一開始還嘴硬,說天寒地凍的,懶得動彈。
可被李振興一拽,還是半推半就地跟著去了。
冬夜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幕布掛在兩棵大樹之間,喇叭里放著激昂的音樂。
王長林以前眼睛不行,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團(tuán),如今視力恢復(fù)了,那黑白光影里的英雄形象清晰無比。
當(dāng)看到“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那一幕時,他渾濁的眼睛里閃爍著淚光,攥緊了拳頭,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身邊坐著的是他過命的兄弟,眼前看到的是他為之奮斗一生的信仰。
這一刻,王長林覺得自己的這輩子,值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轉(zhuǎn)眼就到了正月初五。
李振興和周華要走了。
臨別時,王長林一句話都沒說,只是站在村口,默默地看著吉普車遠(yuǎn)去,直到車影消失在山路的盡頭,還久久不愿轉(zhuǎn)身。
那蕭瑟的背影,看得王衛(wèi)國心里一陣發(fā)酸。
他想起了李振興上車前,特意把他拉到一邊說的話。
“小子?!?/p>
李振興拍著他的肩膀,眼神格外鄭重。
“我這次回去,會幫你把名額的事情敲定。但你要記住,機會給你了,路還得你自己走。明年,全軍會組織一次大比武,你只要能奪得前三,我們這些老家伙就有足夠的理由,破格給你提干,升軍官!到時候,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你爺爺和你媳婦孩子都接到部隊隨軍。”
李振興頓了頓,回頭看了一眼沉默的王長林,壓低了聲音。
“我看得出來,老王他……我們這些老伙計還是適合待在一起。衛(wèi)國,你爺爺把一輩子都獻(xiàn)給了國家,到了晚年,該讓他享享福了。”
“保證完成任務(wù)!”
王衛(wèi)國沒有絲毫猶豫,目光堅定如鐵。
他當(dāng)然看得出來。
爺爺王長林那種與戰(zhàn)友重逢后驟然發(fā)光,又在離別后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立功提干的機會不常有,這幾乎是能讓爺爺安度晚年的最好方式。
他必須抓??!
送走李振興他們后,王衛(wèi)國沒有片刻耽擱。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村里人就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王衛(wèi)國穿著薄衣,在零下十幾度的寒風(fēng)里,背上捆著兩大捆沉甸甸的柴火,沿著村里的土路一圈一圈地跑步。
他呼吸均勻,步伐沉穩(wěn),身上蒸騰起的熱氣在冷空氣中化作白霧,宛如一頭奔跑的猛虎。
村里人起初還有些驚訝,但很快就都明白了。
大家知道衛(wèi)國要去參軍了,這是在為進(jìn)部隊做準(zhǔn)備呢。
沒有人笑話他,反而每當(dāng)他跑過家門口時,都會有人大聲地給他加油。
“衛(wèi)國,好樣的!”
“加油?。〉搅瞬筷牻o咱們沈家村爭光!”
一群半大的孩子更是覺得好玩,跟在王衛(wèi)國屁股后面,學(xué)著他的樣子跑,沒跑幾步就累得氣喘吁吁,嘻嘻哈哈地鬧成一團(tuán)。
“都跟上!跟上大哥的腳步!”
知青點的馬方鴻也帶著幾個男知青加入了隊伍。
“都給我好好鍛煉鍛煉,省得以后開春下地干活的時候,一個個要死要活的!”
一時間,清晨的沈家村熱鬧非凡,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年味在一天天的忙碌和操練中漸漸淡去。
正月十五一過,生產(chǎn)隊長沈建軍就開始組織人手,將冬天積攢下來的大堆積雪用土和草席覆蓋起來,做成“雪窖”,留著夏天給魚塘降溫用。
這是陳星提出的法子,他說夏天水溫太高,魚容易生病,用雪水降溫,既省錢又有效。
另一邊,養(yǎng)魚的大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按照計劃,陳星要帶著村長沈紅星去省城水產(chǎn)站購買魚苗。
可臨出發(fā)前,沈紅星心里卻打起了退堂鼓。
他這輩子去過最遠(yuǎn)的地方就是連山城,讓他一個人跟著陳星這樣個年輕后生,去人生地不熟的省城,辦這么大的事,他心里實在沒底。
他琢磨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了王衛(wèi)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