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生回道:“糙米都13文一斤了,你之前買的那種好一點的大米得25文一斤?!?/p>
“這么貴?我之前買才八文一斤,”張平安驚呼道,繼而皺眉:“那這一般人家誰吃得起?。 ?/p>
劉水生嘆氣道:“只有窮苦老百姓才吃不起罷了,吃得起的大戶人家多了去了,我們店里現(xiàn)在的伙食都換成糙米加蕓豆了,然后每個月給我們補(bǔ)100文伙食費,其實都不夠干啥的!”
“你們老板可真會算計”,張平安點評道。
劉水生反倒不怎么在意,扒了一口飯后繼續(xù)道:“所以說人家能掙錢呢,我們店里有十幾個伙計,加上賬房一起快二十人了,每個月得費不少米糧,不算計怎么行,你要是把之前買的糧食轉(zhuǎn)賣個兩三百斤,倒手就能賺三四兩銀子了?!?/p>
張平安聞言搖搖頭:“越是這種情況越不能賣,結(jié)合你說的情況,我估計糧價還得漲,你還記得八月份地龍翻身的事嗎,我之前在府學(xué)那邊看過官府的邸報,我們這里影響還不算太大,受災(zāi)最嚴(yán)重的地方就在北方的陜州和寧州,地里糧食不說顆粒無收,也相差不遠(yuǎn)了,房屋倒塌,大部分百姓流離失所,周邊幾個州的收成也不太好,商人逐利,有關(guān)系的大商人肯定會把糧運到北方去賣,我估計糧價飛漲跟這也有很大關(guān)系,加上這次疫病城門封閉,交通不便,這價錢自然就起來了?!?/p>
說完嘆一口氣:“我之前想過糧價會漲,但沒想到會漲的這么離譜!”
劉水生恍然大悟道:“難怪呢,我是說我們老板都好久沒到這邊店里來查賬了,他在府城還算有關(guān)系的,米糧生意也做得挺大,我們在郢州城還有分店呢?!?/p>
“水生,糧價再有大的變動你及時跟我說一下,糧食是根本,糧價有大的變動,那一定是出現(xiàn)了大的問題”,張平安囑咐道。
劉水生本身就是個機(jī)靈的,這樣一說立刻就懂了,點頭道:“成,你放心吧!”
等劉水生吃完后,張平安才帶著食盒回去。
現(xiàn)在雖然放假不上課了,但功課不能落下,在書房做了一會兒功課后,突然又有人敲門。
照例是小虎咚咚咚跑過去開門,不一會兒又跑進(jìn)來,扒在書房窗外喊道:“平安哥,是找你的,說是袁家的小廝,他家少爺讓送鴨絨過來?!?/p>
沒想到袁子昂做事效率這么高,張平安笑著應(yīng)道:“來了!”
袁家的下人做事很懂規(guī)矩,看到張平安出來躬身行禮道:“張少爺,我家二少爺讓送鴨絨過來,您看看?!?/p>
張平安接過布袋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都是上好的鴨絨,只不過還帶有一股家禽身上的味道,遂點頭道:“回去和你家二少爺說一聲,后日下午過來取?!?/p>
小廝點頭道:“好的,張少爺?!?/p>
張平安叫來五姐六姐和小虎過來一起幫忙,要把這些鴨絨先洗滌消毒,雖然并不是很重,只有三斤多,但是也裝了滿滿一口袋,用了三個大木盆。
“兒子,你這是干啥呢,洗這些鴨毛干嘛”,徐氏不解的問道。
“娘,這是鴨絨,就是鴨子腹部和頸部最貼身的一層絨毛,非常保暖,我準(zhǔn)備和袁子昂一起做鴨絨生意,今年冬日天寒,皮草價格昂貴供不應(yīng)求,正適合我們做羽絨服和羽絨被賣”,張平安解釋道。
徐氏不懂這些,但她向來是無條件支持兒子的,也過來幫忙洗鴨絨。
張老二在一旁問道:“做這個生意要多少本錢啊,利潤分成是怎么算的?”
“爹,這事兒我和袁子昂商量過了,我不用投錢,主要是負(fù)責(zé)處理好鴨絨就行,他負(fù)責(zé)收購還有后面請繡娘制作,他奶奶的陪嫁里面正好有一家繡坊,很便利的,刨去采購的錢還有布料和手工錢外,最后的利潤我們四六開,他六我四?!睆埰桨残χ氐?。
張老二聞言點點頭,只道“你心里有數(shù)就行,你們都是同窗,千萬別因為錢的事情把關(guān)系處壞了?!?/p>
說完也蹲下身一起幫忙。
要先用皂角清洗去除鴨絨中的灰砂、皮屑和霉菌,清洗后再在水中加入少量芝麻油,增加光澤并防止蟲蛀?,幾人沒一會兒就清洗好了。
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脫水烘干,徐氏把家里的棉帕子都拿出來幫忙吸水,不滴水以后,便把鴨絨放到簸箕上攤開。
“兒子,接下來要怎么弄啊”,徐氏擦擦手問道。
張平安把手擦干后笑道:“嗯,接下來我要和爹趕車出去一趟,去買點好點的無煙碳,還有熏香回來?!?/p>
“那得不少本錢吧”,徐氏有些肉痛。
張老二到底多做幾年生意,見識更廣一些,道:“既然是賣給富貴人家,這東西就得做好一些才行?!?/p>
說完去趕車出來,父子二人一道出門去買炭。
現(xiàn)下隆冬時節(jié),木炭是緊俏物,買了一袋20斤的無煙碳和一小塊兒大拇指大小的熏香,就花去了快一兩銀子。
回來后天已經(jīng)擦黑了,家里沒有多余的屋子,只能在書房里點上火盆,慢慢烘干。
弄完以后張平安讓家里人都一道先出去,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等過兩個時辰再過來看效果。
徐氏已經(jīng)做好了晚飯,今日忙活晚了,就簡單煮了一鍋干豆皮,但是里面放了豬油,配著咸菜吃還挺香的。
張平安贊道:“娘,您這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徐氏聽了眼睛笑的瞇起來,“好吃就多吃點,咱家現(xiàn)在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五丫六丫現(xiàn)在都享福了,還跟那大家閨秀一樣能看話本子,大丫小時候可是什么都干的,家里吃的也不好,一年都吃不到一壇子油?!?/p>
五丫笑道:“是哩,我和六妹有福氣,都是沾了小弟的光,不知道大姐她們現(xiàn)在怎么樣了?”
“你大姐我一點兒都不擔(dān)心,我這大女婿是個好的,有他護(hù)著你大姐,你大姐吃不了啥苦,你二姐家也是吃喝不愁,她自己性子也潑辣,吃不了虧,我最愁的就是你三姐了,兩口子都不是踏實的,哎”,徐氏嘆道。
張老二敲敲碗,沉聲道:“吃飯,別說這些有的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