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初頓時抬頭,神情有些意外。
這兩支地處偏僻,人丁稀少,生計十分艱難,聽聞似乎連飯都有些吃不飽,不想竟還能讓女娃開蒙。
萬青青也有些佩服道:“這十幾個人瞧著個個都面黃肌瘦的,一看就知道日子過得艱難,沒想到還能不忘讀書識字的事兒......”
“連女娃也都開蒙了,不得不說,你們姜氏祖上確實不同過,這后輩哪怕再艱辛,這思想見地也不同于尋常百姓?!?/p>
那日不僅有縣衙的席面,姜氏這邊自然也是有置辦席面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姜氏旁支,還曾開祠祭祖,歡聚一堂。
只不過姜如初分身乏術(shù),并不在場。
但她這兩日也有陸續(xù)的見過些,都是一上來就不由分說的讓那些弟弟妹妹給她見禮,不論是長輩還是族中小輩,見到她都是一臉拘束和緊張。
姜如初也見過那些女娃,個個都瘦得跟猴似的,只剩大眼珠子敬畏又新奇的盯著她打量,話也不敢說一句。
沒想到,竟也有開蒙識字的。
經(jīng)萬青青提醒,姜如初便瞬間想到這些姜氏旁支,當晚她便回去,想要與他們商議將他們族里的女娃留下來讀書的事。
就在姜家的院子里,姜母和桂花以及安氏不過片刻功夫就將這些人集中了滿滿的一院子。
看著這滿滿一院子的陌生面孔,俱都神情期望的看著她。
姜如初斟酌了一番說辭,正想著要如何勸說他們將孩子留下。
“各位叔伯嬸嬸,今日將你們聚集在此......”
誰知姜氏的這些旁支族人,都還無需她多費口舌,一聽她想要教養(yǎng)這些女娃,當即歡喜之色溢于言表,幾乎是瞬間點頭答應(yīng)。
見姜如初盯著面前這女娃點了點頭。
前方這男子迫不及待的將身邊的另一個男娃,也著急的推上來給她相看,“快,你也來給你阿姐見禮.....”
這中年男子一雙手皸裂,臉上都是福東那邊的海風(fēng)吹出來的風(fēng)霜之色,一雙眼眸卻滿滿都是希冀之色。
不想他身前那小男娃甚是局促,不敢說話。
他忙蹲下身去低聲催促道:“快說說你在家中都讀過些什么書,在家中時不是都好好的......”
見孩子表現(xiàn)蠢笨,他又焦急又失望,忙抬頭解釋道:
“三娘子,你也看看我家這個男娃,他們姐弟倆都是家中讀書最多的,弟弟也會背《三字經(jīng)》,《百家姓》.......”
人群中一位頭上簪花的婦人,也趕緊將自已還未膝蓋高的女娃推到身前,有些著急的說道:
“三娘子,看看我家笑笑,她雖未開蒙,但年歲正好,平時可聰明伶俐了......”
姜如初祖父這一支,在族中排行第三。
院子里前來的男女都是一臉著急,紛紛急切的將自已這一次帶來的孩子推到最前方,就想讓最前方這位解元娘子多看一眼。
“三娘子,我家栓子也年歲正好,他會寫自已名字.......”
“三娘子......”
桂花正拿著冊子挨個記名,心下也不禁感慨,當年她母親連夜將她洗刷干凈送過來的時候,大概也是這般。
一旁的姜母和身邊的安氏悄然對視一眼,都是恍悟之色。
姜如初這才明白過來,怪不得這些人不辭辛苦大老遠的奔赴回來,身邊帶著的“正巧”都是年歲正好的孩子。
原來都是早有打算。
他們著急的推到身前的這幾個,應(yīng)是家中最出色的孩子。
姜如初緩緩的掃了一圈前方這幾個還在“吃手指的年紀”的男娃和女娃,發(fā)現(xiàn)還是男娃占大多數(shù)。
她抬眼便對上前方這一群男男女女期待的眼神。
但還是搖了搖頭,解釋道:“各位叔伯嬸嬸,這所女學(xué)里,只能收女娃,男娃不行......”
女學(xué)只收女弟子,這個規(guī)矩就是姜氏族人,也不可能打破。
面前這群男女老少齊齊一怔,皆露出一副失望之色。
姜如初卻繼續(xù)說道:“但若你們愿意,可以將他們留在姜氏族學(xué)教養(yǎng),族學(xué)里的李先生,亦是授業(yè)多年,德才兼?zhèn)??!?/p>
不想面前這一群人面色猶豫的互相看了一眼,竟沒有同意。
最前方那中年男子,有些遲疑的說道:“三娘子,我們那邊的家里,也是有學(xué)堂的.....”
原來這一群人,這一次的目的明確,就是想將孩子送到解元娘子的身邊教養(yǎng),這兩日聽聞她要辦學(xué),大家本還以為這一次真來對了,誰知她竟然只收女娃。
若是男娃要送去族學(xué),那還不如留在自已身邊讀書更安心。
姜如初眉心一動,也不勉強他們,只是說道:“各位叔伯嬸嬸可以有你們自已的思量,但侄女還是有一句話想說......”
見眾人紛紛抬頭悄悄看過來,她平靜的聲音緩緩響起:
“姜氏分崩離散多年,你們遠離他鄉(xiāng),孤木難支,聽聞你們在沿海一帶過得甚是艱難,無根無萍,受人欺凌......”
聽到這里,人群中不少年紀較大的婦人都悄悄抹了一下眼睛,旁邊的許多男子,也都是忍不低頭嘆了口氣。
遠離家族,想要在別人的地盤討生活,談何容易.....他們這些人自然都是有一肚子的心酸說不盡。
姜母看著這些多年未見的族人,也是忍不住一臉感慨,就在她以為姜如初會勸這些人舉家搬遷回到鳳臺的時候。
卻只聽姜如初說道:“鳳臺姜氏,永遠是你們的家,你們的孩子也都是姜氏的子弟,姜氏的族親,自會用心對待?!?/p>
“不管你們是愿意讓男娃留在族學(xué),還是將女娃留在女學(xué),姜氏都會好好教養(yǎng),你們也可以多留幾人在此看顧。”
當然,若是舉家搬遷過來肯定更方便,也能更放心。
可姜如初并沒有如此說,她知道,他們在那邊生活多年,舉家搬遷談何容易,自然是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她如何勸說都沒有用,待他們看到鳳臺姜氏真的能帶來興盛后,自然會心甘情愿的舉家遷移過來。
面前這群人聽她如此說,都紛紛露出一臉感激之色,聽到解元娘子如此當眾保證,眾人臉上都有松動之色。
“三娘子,你說的,我們都信?!?/p>
他們初聞鳳臺這邊族中出了一個女解元的時候,激動得難以言表,還未收到請?zhí)?,便早已連夜往這邊趕。
他們自已在外地多年,早已習(xí)慣那些一眼能看到頭的日子,但為人父母者,難免對孩子又有另外的希冀。
連夜奔赴,只是為了這些孩子。
可一路趕回來又不免擔心,分隔多年,不知鳳臺這邊的人還愿不愿意認他們,這位解元娘子還愿不愿意認......
“多謝三娘子,還愿意照拂這些弟弟妹妹......”不少人開始抹眼淚,一臉的欣慰與心酸之色。
現(xiàn)下,總算能放下那顆忐忑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