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遠,你毛病啊。”
劈頭蓋臉的就吼,把寧醫(yī)生都給嚇了一大跳。
懟了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比寧醫(yī)生差得遠。
人家寧醫(yī)生對紅衛(wèi)溫柔得能滴出水來,自己一上來就是一頓思想教育。
“媳婦,我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呢,一直在通話占線中,打娘的電話也打不通,我這不是著急嗎?”
高志遠委屈巴巴的。
“你看了閱兵嗎,看到我了嗎?”
“看了,看到了,辛苦了?!?/p>
不管怎么樣,男人還真是露了臉。
他不僅參與了閱兵,還是方隊領(lǐng)頭喊口號的那位。
當時看著電視上那張熟悉的臉,杜紅英激動得鼻子發(fā)酸,心里暗自竊喜:老娘這輩子眼光真好,嫁了這么厲害的男人!
“是有點辛苦?!倍偶t英的語氣軟了下來:“你什么時候回來?我做好吃的犒勞你?!?/p>
“晚上就到,下午的機票。”
閱兵完了就回家,休假。
一大把年紀了天天訓練,強度可不是一二般的大,再加上上了年紀了年輕時的那些傷痛也開始作妖了,高志遠能完成全靠了毅力支撐。
“老爺子和小五,杜紅衛(wèi),杜二娃都在京城,你知道不?”
“老爺子受邀觀禮我知道?!?/p>
那可是老革命,老英雄,這種重要的場合他肯定會來看的。
“紅衛(wèi)這些年立過不少的功,他參加我也能理解?!备咧具h道:“他是飛行方隊的?!?/p>
“他說沒有參加飛行方隊的,是后備隊的。”
“那真了不起,那個位置可是要有最過硬的本事。”高志遠意外的說道:“我沒想到的是小五和杜二娃也參加了?!?/p>
“是啊,小寧請來照顧孩子的吳大姐的女兒也在參加閱兵,她很興奮很高興,結(jié)果娘直接說我們家有四個參加,我在旁邊聽了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杜紅英小聲的給高志遠說:“對了,娘還和吳大姐說,讓杜二娃求娶吳大姐的女兒,還讓他們一起回來,是了,你也一起回這兒吧……”
高志遠能說啥,聽媳婦安排唄!
“吳大姐,走,我們?nèi)ベI菜?!?/p>
杜紅英打過電話了,確認了高志遠、杜紅衛(wèi)和杜二娃馮思晴都會回來吃晚飯,杜紅英興奮的喊:“我今晚下廚,做一頓好吃的犒勞他們?!?/p>
“行,我給你打下手?!?/p>
吳大姐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已經(jīng)知道了寧醫(yī)生的大姑姐有多厲害,下廚燉的湯做的菜比高檔餐廳里的廚師做出來的還好吃。
人家不是一堆的調(diào)料做出來的,而是真正通過食材選材搭配、烹飪技術(shù)和火候的掌控這些本事搞出來的。
這就是為什么這么有錢了這么多人回來了不去餐廳還要親自下廚的原因:那是對他們最真摯的愛意。
吳大姐心里還真是五味雜陳的:她真沒想到女兒和杜家的小伙子居然是同一個單位的,還真有點那意思。
吳大姐想女兒嫁一個好人家,但是,目前來看,杜家的好讓她感覺高不可攀。
嫁入這樣的人家,能真心疼女兒嗎?
自己和男人都是下崗職工,男人現(xiàn)在幫人開車;自己就在醫(yī)院當護工,被寧醫(yī)生挖過來當阿姨。
這要是解放前,他們是主子,自己家就是奴婢,就有一種丫頭攀上少爺?shù)腻e覺。
可要是不同意……錯億的感覺。
在與杜家人相處這些日子,吳大姐也知道他們家很有錢,卻又沒架子,更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這一點讓吳大姐又很滿意。
一會兒覺得好,一會兒又覺怕女兒自卑。
老太太倒是熱情得不得了, 自己搞衛(wèi)生的時候她非要抓了一塊抹布在旁邊幫忙,將家底兒都透給她聽了。
杜二娃的爸爸是縣醫(yī)院的名中醫(yī);媽媽是縣中的特級教師……自己兩口子一比,碾壓得厲害;
杜二娃還有一個姐姐在中醫(yī)藥公司上班,生了一對雙胞胎;自己兩口子當年懷了二胎也沒敢要,主要是怕鐵飯碗保不住。
哪知道人還沒老呢,二胎也沒要,鐵飯碗還是沒了。
早知道就多生一個孩子了。
你看,現(xiàn)在閨女有出息上交國家了,閨女一出任務就是三五個月半年都沒有消息,兩口子平時各忙各的,回家后都覺得空落落的。當年要是再生一個,不管是兒是女,一個上交國家盡忠,一個留在膝下盡孝,多好!
在買食材上,杜紅英和吳大姐驚人的一致。
并不是買那些看著長得很嫩很水靈很好看的菜,而是專挑一些老農(nóng)民賣的賣相不好看的。
“那些光鮮的都是大棚里出來的,大棚里的菜打了很多催長素,撒了很多化肥,看著好看,吃起來不香。”吳大姐邊挑菜邊道:“你看這些豇豆,一根根的長得伸伸展展的,都是打了藥的,農(nóng)民自己種的長得彎彎曲曲的,還有蟲眼眼,這種吃起來就香?!?/p>
杜紅英驚訝于吳大姐對這些的了解程度。
“我有一個同事嫁的男人是城郊的農(nóng)民?!眳谴蠼銍@息一聲:“當年我們都覺得她腦子不好使,一個城里人嫁什么農(nóng)民,但是她偏偏就是種了邪,覺得那個男人可靠,不管不顧家里的反對,非要下嫁?!?/p>
“人家兩口子感情好得很,男人一家人都很寵她,根本不讓她干一點兒農(nóng)活?!眳谴蠼愕溃骸昂髞砦覀儚S里效率不好,下崗了,我們都愁得不得了,但是她不一樣,回家不愁吃不愁穿,她男人還是泥水匠,這些年掙了不少的錢。”
“最難的是小晴上高中那幾年,我們沒工作沒收入還要供娃娃,也不怕大姐你笑話,我們兩口子平時都不買肉吃,只等小晴周末放假回來時才買一斤肉,我那同事知道我們難,隔三岔五的就給我們送菜來,我們不在家,就把菜掛在我門把手上。”
“她給我說他男人家種菜賣,都會單獨留一小塊地種菜自己吃,用農(nóng)家肥不打農(nóng)藥,給我送的菜也都是自己吃的那種,賣相不好,味道超級好?!?/p>
這事兒杜紅英了解,冬梅娘早些年堅持在自留地種菜的原因不是說怕花錢去買菜,而是因為買的菜沒有菜味道。
“美味一定是天然的好食材才能辦到。”
杜紅英親自下廚,菜市場挑食材兩人就折騰了三個小時。
怪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