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鈺溪負(fù)傷那夜,被心腹們護(hù)著走小路回來時,除了自己人以外,還被一名起來上茅房的小兵看到了。
為了謹(jǐn)慎起見,周鈺溪的心腹立刻讓人調(diào)查了那名小兵。發(fā)現(xiàn)他從前的上峰,年輕時曾跟著定國公南征北戰(zhàn)。
只是那名上峰早已主動從軍中請辭,周鈺溪的心腹也嚴(yán)格警告了小兵,不得走漏消息。
直到奸細(xì)被抓到,周鈺溪負(fù)傷的事也公開了,軍中都沒有出任何事,便沒有人把那名小兵放在心上了。
沈知念看完,將信交給了心腹們傳閱。
因著涉及軍中的事,若被南宮玄羽或其他人發(fā)現(xiàn),她找趙云歸打聽相關(guān)事宜,終究是個麻煩,沈知念將最后將信丟進(jìn)了香爐里燒毀。
芙蕖面色凝重道:“娘娘,您曾經(jīng)說過,雖說定國公早已不在軍中,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p>
“會不會是那名小兵發(fā)現(xiàn)周小將軍負(fù)傷,然后將消息告知了暗中效忠定國公的人,他們這才安排了這場陰謀?”
外人并不知道,柳時章已經(jīng)向帝王投誠的事,因此菡萏猜測道:“那名小兵還用把消息告訴別人嗎?你們別忘了,定國公的幼子就在軍中,聽說還是個有官職在身的將領(lǐng)呢?!?/p>
沈知念微瞇著眸子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p>
比起康嬪,她的確更懷疑定國公府。
一是因為至少從表面上看,康嬪沒有害她的理由,而定國公府卻是巴不得她去死的。
二則是一個小小的張家,真的有能力做到這件事嗎?替定國公府背鍋了倒是有可能。
沈知念的手即便伸得再長,也管不到軍中的事。但她還是提筆給趙云歸寫了一封信,讓周鈺溪父子注意那名小兵。
若消息真是他走漏的,便證明他暗地里還效忠著定國公府,誰知道他會不會在關(guān)鍵時刻壞事。
沈知念剛把信寫好,交給芙蕖送出去,小明子便進(jìn)來道:“娘娘,您不是讓奴才注意著儲秀宮的動靜。御前的人剛剛過去,傳了康嬪娘娘去養(yǎng)心殿。”
沈知念猜測道:“難不成是刑部的人,從張家查出了什么?”
沒人比她更想知道真相。
沈知念也不希望,若這些事與康嬪無關(guān),康嬪卻成了背黑鍋的。
她起身道:“傳本宮的肩輿過來,本宮要去養(yǎng)心殿?!?/p>
“是!”
……
儲秀宮。
這兩日,康嬪一直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著調(diào)查結(jié)果。
從前,她不過因為被人謀害小產(chǎn)了,得到了帝王的憐惜,才有了個封號。但身上的圣寵并不多,因此在后宮的存在感并不強(qiáng)。
知道撫養(yǎng)了五皇子,才走入大家的視線里。
康嬪一直以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就可以好好把五皇子養(yǎng)大,說不定還能擁有自己的孩子。
可沒想到……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經(jīng)歷了這種明明焦急無比,卻只能絕望等待的事,康嬪才明白,在后宮擁有權(quán)力,是一件多重要的事!
若她像宸貴妃娘娘一樣,這回肯定就不會如此被動了。至少她想打聽一下家人的消息,還是能做到的。
康嬪正亂七八糟地想著這些車,儲秀宮的大門忽然被人從外面打開了。
御前的一名小太監(jiān)走了進(jìn)來,道:“康嬪娘娘,陛下傳您即刻去養(yǎng)心殿!”
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至少她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等著了。
康嬪即刻讓彩菊給她梳妝打扮,坐著肩輿去了養(yǎng)心殿。
進(jìn)入內(nèi)室,她跪在地上恭敬地行禮:“臣妾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南宮玄羽低頭打量著康嬪。
能進(jìn)宮的女子,容貌定然都是不差的。
康嬪雖算不上傾國傾城,可也是位清麗佳人。
不過從她憔悴的神色就能看出,這幾日她肯定都沒休息好。
帝王不會從這一點,就懷疑,或者輕信康嬪。
他示意李常德把刑部查出的證據(jù)遞過去,望著康嬪沉聲問道:“……你可有什么要解釋的?!”
康嬪越看,臉色越蒼白。
她跪在地上,抬頭望著帝王,慌忙解釋道:“陛下,臣妾真的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啊!”
“臣妾的二叔,與臣妾父親關(guān)系向來不好。又怎么會為了臣妾和五皇子,指使跟張家沾親帶故的匠人,故意破壞宸貴妃娘娘的寶璽?”
“臣妾真的不知道,二叔為何要這么做?!?/p>
“或許……或許是他一意孤行;又或許,他是被人收買、利用了?!?/p>
“但不管是哪種可能,臣妾真的不知情,也相信臣妾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請陛下明鑒??!”
這倒是有趣。
張家老二說,此事是他一人所為,與張家的其他人無關(guān)。
康嬪也說,這件事肯定是張家老二自作主張。
從表面上看起來倒像是……事情敗露后,他們想讓張家老二一人承擔(dān)罪責(zé),好保全康嬪,保全整個張家。
但帝王并沒有這么快就下結(jié)論,而是望著刑部尚書問道:“張家兄弟的關(guān)系如何?”
刑部尚書自然將這件事也查得清清楚楚了,聞言恭敬道:“回陛下,誠如康嬪娘娘所言,張家兄弟自幼就不睦,更是出過不少兄弟鬩墻的事……”
兄弟間的關(guān)系既然一直都不好,甚至常有爭執(zhí),又怎么會一起合謀這么大的事?
故而刑部尚書心中,也偏向康嬪是無辜的。
南宮玄羽眼底閃過了一抹深色。
他自然不會妃嬪說什么,他就信什么。
但刑部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也表明,張家兄弟的關(guān)系一貫惡劣。
既然如此,就算他們真的為了利益暫時放下齟齬,合謀了此事。那么事情敗露后,張家老二應(yīng)該恨不得多拖幾個人下水,又怎么會舍棄自己,去保全跟他關(guān)系一向不好的兄長?
除非……張家老二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讓用這種方法讓眾人懷疑康嬪及她的父親!
想到這里,南宮玄羽看康嬪的眼神,不像剛才那么冰冷了。
不過他沒有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而是道:“你說此事是你二叔一人所為,你,以及張家的其他人并不知情,有何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