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臨放下茶盞,發(fā)出輕微的磕碰聲。
他面色平靜無波,唯有眸底深處翻涌著驚濤駭浪。
貴人相助嗎?
若真有貴人,他的貴人應當就是姜嬛吧。
自從她來到自己身邊,飯好吃了,覺好睡了,原本無聊又冰冷的一生,也變得鮮活又溫暖。
說實話,他不是惜命的人,對于那未知的劫數(shù),他不甚在意。
可現(xiàn)在不同了。
他的這條命,要留著保護她,保護他們的孩子。
“多謝大師坦言相告?!?/p>
霍臨沉吟片刻,卻開口提起另一件事。
“最后一問,大師口中的那位貴人,是否會因朕卷入兇險?”
他問得極其克制,但言語間那份深藏的憂慮,卻幾乎無從遮掩。
方丈聞言,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
“阿彌陀佛,命理糾纏,因果相續(xù),自有其緣法,皇上所憂之事,天機不可泄露,也可說,她就是天機?!?/p>
這番話似是而非,霍臨卻有些了悟。
他深吸一口氣,起身,對著方丈鄭重地行了一禮:“多謝大師點撥,朕明白了?!?/p>
話畢,便邁步離去,同姜嬛一道回宮。
只余身后古鐘悠然,裊裊余音。
......
自從在護國寺吃過素齋,姜嬛對研制素食點心的熱情高漲,越想越覺得這能行得通。
主要也是她自己饞零食了,嘿嘿。
不過她現(xiàn)在懷著孕,肚子都能把她頂?shù)倪h離灶臺,更別提反應力也大不如前了。
幸好,她還有一廚房的“兵”!
這日午后,姜嬛興致勃勃地帶著幾個心腹宮女,去了御膳房。
“娘娘!”高總管一見是廚神娘娘來了,手里鍋鏟都不要了,二話不說就恭敬行禮,“您可有好長時間沒來了!”
其他御廚更是不必說,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齊刷刷跟著行禮。
“都是老熟人,那么客氣干啥。”姜嬛擺擺手,心想著自己也是成了他們在美食方面的靈感繆斯了。
旋即笑瞇瞇地說:“其實今天來,我是想求你們幫忙的,我想研究點新式素食,但沒有精力親自忙活了,要是大家愿意......”
高總管話都沒聽完,眼睛亮得像灶間的猛火,立刻表忠心。
“但憑娘娘吩咐!娘娘指哪我們就往哪兒去,絕無半句怨言!”
這架勢,姜嬛聞言都要落下一把感動的淚水。
不愧是她的美食兵團?。】孔V!
當即也雷厲風行,指揮起大家各歸各位:“好,那咱們就先試兩種,第一種是香脆版。”
她指向糯米粉和粘米粉:“小趙你來,用這個按七分糯米粉三分粘米粉的比例混合,加少許鹽和糖,用溫水和成偏硬的面團,醒發(fā)一刻鐘。”
“小錢去把芝麻、花生仁用小火慢慢焙香,然后碾碎,不要太細,留著顆粒感更香?!?/p>
“小孫把面團醒好后,記得搟成薄片,越薄越好,小李就在表面用竹簽扎些小孔?!?/p>
她語速不快,但條理分明,趙錢孫李們聽得連連點頭,立刻跟著指令動了起來,動作麻利,配合默契。
“那這第二種呢,就做軟糯又能頂餓的?!苯獘洲D向另一邊的山藥和紅棗。
“山藥蒸熟碾成泥,紅棗去核蒸爛做成棗泥,山藥泥里可以混一點點糯米粉,然后包入棗泥餡,做成小餅狀……至于剩下的人員安排,就交給高大總管你負責吧?!?/p>
高總管瞬間燃起被重用的自豪感,打雞血似的,屁顛顛喊開了嗓子。
而姜嬛看著這熱鬧卻秩序井然的畫面,在心里給自己瘋狂點贊。
很好很好,經過麗妃的磨煉,她已經摸索出一套帶團的經驗了。
就按這樣的走向,愉快的進行下去吧!
高總管將御廚們排兵布陣,和面、搟皮、備餡、生火……
姜嬛就在一旁走走看看,不時出聲提醒一下火候或者細節(jié)。
“面片再薄一點,太厚的話,對咱們的牙齒是一種挑戰(zhàn)?!?/p>
“芝麻已炒出香味后一定記得關火,否則要糊成石油試驗田了?!?/p>
“煎餅的火關小些,溫水煮青蛙聽過沒?!?/p>
而就在這熱火朝天的當口,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忽然十分不合時宜的插了進來。
“胡鬧!皇家點心,處處都講究精致細膩,足有百十道工序要雕琢,而你們在做什么?如此粗鄙簡陋的食材,如此鬧哄雜亂的灶間,簡直是侮辱了御膳房的名頭!”
眾人一聽這聲,瞬間頭皮發(fā)麻,手上的工作都停了下來,只呆呆望著那位面容嚴肅的老者,正背著手,踱步走來。
他的神情就像被人喂了一嘴垃圾,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不贊同。
高總管見勢不妙,連忙上前,低聲對姜嬛解釋道:“娘娘,這位是劉老御廚,是御膳房的老人了,也是我們的師父,之前因病回鄉(xiāng)休養(yǎng),今日剛回來當值。”
又對著劉老御廚拋著眼色:“劉老,這位是皇貴妃娘娘?!?/p>
而此時的姜嬛,正絞盡腦汁想著這號人物呢,這會兒可算是恍然大悟了。
原來是老師傅回來了。
秉承著文明有禮的道德準則,她客氣地笑了笑:“您有所不知,這是新式點心,做法和往常的宮廷點心相比,自然有所不同?!?/p>
老御廚走到近前,對著姜嬛草草行了個禮,態(tài)度算不上多恭敬。
他是宮里的老人了,又站在太后羽翼下。
最重要的是他出宮前,什么這妃那妃,在皇上眼里連跟蔥都算不上。
他自然就將姜嬛也聯(lián)想成那根蔥,當她是胡鬧爭寵來的。
于是他只是捋著胡須,目光挑剔地掃過案板上正在搟制的薄面片和旁邊焙香的芝麻花生上,冷哼一聲。
“依老奴看,是娘娘有所不知?!?/p>
“這素食點心,最講究的是一個清字,味道務必清淡,方能顯其高雅,油不可多,糖不可重,那些芝麻花生加在里頭,像什么樣!”
姜嬛聽著他這一套理論,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這不就是之前把霍臨吃成一座活火山的食譜嘛。
原來根源在這啊。
她很想跟這位固執(zhí)的老師傅說時代變了,但高總管人不錯,她也不想他難做。
便耐著性子,繼續(xù)曉之以理。
“老師傅,您說的有道理,但美食本無對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張嘴,加入芝麻花生是為了更加香脆,豐富口感,更何況平日里皇上處理政務繁忙……”
不等她說完,老御廚便打斷了她,語氣更加不滿。
“皇上日理萬機,用的膳食點心都有規(guī)制,怎么能像街頭小販般追求什么香脆?娘娘此舉,不合規(guī)矩!”
“老奴在御膳房當差數(shù)十年,這點心該如何做,老奴比娘娘清楚!”
他轉向正在忙碌的年輕御廚們,聲音陡然嚴厲:“都停下,誰讓你們如此糟蹋食材的,面片搟得如此之薄,成何體統(tǒng),簡直俗不可耐!統(tǒng)統(tǒng)撤下去!按老規(guī)矩來!”
年輕御廚們面面相覷,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他們的目光在姜嬛和老御廚之間逡巡,不知該聽誰的。
老御廚積威已久,又是他們的師父,他們不敢違逆。
可皇貴妃娘娘的吩咐,他們更不敢不聽。
姜嬛見老御廚不僅否定自己的做法,還直接干涉指揮,心里的小火苗蹭一下就冒起來了。
非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是吧,倚老賣老這套可對她沒用??!
她臉上依舊帶著笑,語氣卻淡了幾分。
“劉師傅,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皇上近日操勞,胃口不佳,本宮只是想做些合他口味的點心,這難道也錯了?再者,御膳房如今是本宮在調配,如何行事,本宮自有主張?!?/p>
老御廚見姜嬛竟敢當眾反駁他,臉色也沉了下來。
之前他在宮里的時候,因為太后的緣故,嘉貴妃和麗妃都不敢給他擺臉色。
這個不知道什么時候冒出來的娘娘,在他面前,竟然還這般大言不慚!
論廚藝,這御膳房的人都是他的徒弟,哪個能比得上他!
他聲音拔高了些,帶著明顯的怒意:“皇上胃口不佳,就更需清淡飲食精心調養(yǎng),而不是這些油膩重味之物,娘娘如果一意孤行,休怪老奴不能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