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所求……”
林川迎上徐文彥的目光,“唯愿殿下安康而已?!?/p>
徐文彥怔在當場。
他設(shè)想過無數(shù)種答案——求封疆裂土,求位極人臣,甚至忠君報國的空話。
卻萬萬沒想到,這個手握重兵的年輕人,竟只輕描淡寫地說出“殿下安康”四字。
這聽來……
更像句不著邊際的空話。
“徐大人與劉大人,應(yīng)是相識多年的故交了吧?”林川問道。
“將軍如何得知?”徐文彥挑眉。
“末將與劉大人共事雖僅數(shù)月,卻深知其性情?!?/p>
林川目光掃過一旁靜立的劉文清,“當年劉大人因得罪鎮(zhèn)北王被貶孝州,二十年來依舊剛正不阿。能讓這樣的人物為之憂心的,定是過命的交情?!?/p>
劉文清保持沉默,也不回應(yīng)。
林川繼續(xù)道:“物以類聚,徐大人能為殿下之事奔走至此,可見亦是心系社稷之人。加之大人曾多次提及殿下賑濟災(zāi)民、體恤百姓的仁政,故末將相信,太子是位明君?!?/p>
徐文彥長嘆一聲:“將軍慧眼。殿下仁德,確實......”
“正是過于仁德,才落得今日境地?!?/p>
林川目光一凝,“殿下心懷慈悲,卻少了幾分決斷。否則,何至于被二皇子逼迫至此?”
徐文彥神色一凜。
卻見林川微微一笑:“殿下活著,才是百姓的福氣。至于擁立之功......待天下太平,末將何愁沒有封賞?”
徐文彥先是一怔,隨即放聲大笑。
這年輕人啊!
看似直率,實則深謀遠慮;言語質(zhì)樸,卻暗含玄機。
看似什么都沒要,可又什么都要了。
當真是個有趣的家伙。
“徐大人笑什么?”
林川執(zhí)壺為二人添茶,“莫非覺得末將此言,不夠坦誠?”
“非也,非也?!?/p>
徐文彥斂了笑意,“老夫是笑自己險些看走了眼。將軍一句‘殿下安康’,看似輕描淡寫,實則重若千鈞。殿下安,則國本固;殿下危,則天下傾。將軍所求……也是天下人所求啊!”
他端起茶盞,凝望著杯中的茶葉:“時局浮沉,將軍洞察人心,僅憑寥寥幾句話,便能知曉殿下性情仁柔,老夫著實佩服。只是,老夫有一事不解,將軍當知輔佐仁主,遠比侍奉雄主要艱難百倍,為何仍肯接了這密旨,難道就不怕……一去不回頭?”
林川撓了撓后腦勺,故作懵懂道:“這個嘛……當時劉大人就站在末將身后,一個勁地戳我腰眼,戳得生疼。末將要是再不接旨,怕是要被戳出個窟窿來……”
“噗——”
劉文清一口茶噴出。
“好你個林將軍!”
徐文彥指著他的鼻子笑罵,“這般天大的事,竟被你說得像是市井孩童打鬧!”
林川神色認真起來:“如今末將已然出兵,大人還這般問,想來心里還是不踏實。其實末將明白,徐大人是擔心我年輕氣盛,不知深淺。但正因年輕,才更該在風雪中磨礪。若是連這點險都不敢冒,又如何配得上徐大人今日這番推心置腹?”
他起身走到窗邊,推開半扇窗。
風雪立刻卷了進來,吹得燭火搖曳。
“大人請看這雪。”
林川伸手接住幾片雪花,“看似柔弱,卻能覆蓋千山。既然太子殿下是兩位心中的明君,那末將便做這冬日里的第一場雪——先為殿下鋪就一條路,待春來化水,自會滋養(yǎng)萬物?!?/p>
徐文彥怔怔望著窗外漫天飛雪,忽然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當真像極了這北地的風雪。
看似隨性不羈,實則每一步都暗合天地至理。
他與劉文清對視一眼。
“痛快!痛快!好一個'先鋪路,后滋養(yǎng)'!”
徐文彥撫掌長嘆,“老夫今日方知,何為后生可畏?!?/p>
此時劉文清終于忍不住插話:“當時戳你,是見你愣著不動……”
三人相視大笑。
……
所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林川心底自有一本清楚的賬。
他真正圖謀的,是要將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脈,與鐵林谷牢牢綁定,織成一張盤根錯節(jié)的利益網(wǎng)絡(luò)。
在這張網(wǎng)中,有的是休戚與共的盟友,有的是利害攸關(guān)的伙伴,還有的,或許只是可資利用的過客。
從根本上說,他身為穿越來客,對腳下這個名為大乾的王朝,實在生不出幾分歸屬之感。
龍椅上坐的是誰,是太子還是二皇子,還是其他人,對他而言,沒有根本區(qū)別。
只要不礙著青州百姓和鐵林谷過安生日子,誰當皇帝又有什么相干?
故此,擺在他面前的,其實是一道選擇題。
他可以選太子,也可以選二皇子。
甚至作壁上觀,待價而沽,也不是不可以。
最終決意出兵,押注太子,是基于兩層權(quán)衡:
其一,在于二皇子一系。
其背后站著宋侍郎,而宋侍郎的背后,又與鎮(zhèn)北王勾連頗深。
這便觸了林川的逆鱗。
所以,他于情于理,都不會、也不能選二皇子。
敵人的敵人,即便成不了朋友,至少也能成為暫時的同盟,用以牽制共同的威脅。
其二,則源于他心底那份屬于強者的本能。
扶持相對孤立、更需要倚仗外力的太子,既是制衡潛在威脅的上策,也能賺來更大的利益。
太子仁弱,在世人眼中或許是劣勢。
但在林川看來,卻恰恰是最理想的合作基礎(chǔ)。
一個強勢的君主,難免猜忌功臣,飛鳥盡良弓藏的故事看的多了。
而一位根基不穩(wěn)、需仰仗支持的儲君,才能給予鐵林谷更大的自主空間和更穩(wěn)固的同盟地位。這不只是雪中送炭,更是一筆風險可控、潛在回報極高的政治投資。
鐵林谷的基業(yè),不是靠避戰(zhàn)自保就能壯大的。
真正的強軍,必須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錘煉。太子的危機,正是一個絕佳的契機。
刀鋒愈磨愈利,精兵越打越強。
此番南下,既是解困,也是難得的歷練之機。
至于忠君愛國那套冠冕堂皇的說辭,不過是說給外人聽的罷了。
一個視百姓如草芥的朝廷,本就不值得他傾力效忠。
縱然太子仁厚,終有一日登臨大寶,可這世道早已從根子上爛透了,又能改變什么?
無非是修修補補,粉飾門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