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搞分田到戶的時候,讓劉懷德在上面簽個字,算是一起決定分田到戶這個政策,劉懷德不敢,只能在上面表達對分田到戶這個事的看法。
中規(guī)中矩。
現(xiàn)在,劉懷德主動想要把招待所和食堂的這個事寫文章,發(fā)到內(nèi)參資料上面去。
從被動變成了主動。
還很有些急迫。
“的確是要寫文章,不過最好是再等一等,等到年底的時候再寫文章?!标惡普f道。
“為什么要等到年底的時候,是有什么說法?”劉懷德看著陳浩。
他對陳浩的意見很重視。
“紅旗生產(chǎn)隊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參與了分田到戶,還有一部分村民沒有參與分田到戶,不過這些人已經(jīng)有了要參與分田到戶的意愿,跟生產(chǎn)隊的干部提了好多次,只不過因為是農(nóng)忙,田間地頭的事情比較多,再加上分田到戶這個事情不是兒戲,不能說今天不想?yún)⒓泳筒粎⒓樱魈煜雲(yún)⒓玉R上就參加,總得要有個時間緩沖?!标惡频?。
“這些改變主意的村民,他們的意愿沒有馬上實現(xiàn),但是等到年底的時候,這些想要參與分田到戶的村民,肯定會被安排著參與分田到戶?!?/p>
先參與的有優(yōu)惠,有方便,有參與的,沒有優(yōu)惠,甚至還會被拖一拖。
這是必要的敲打。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政策的執(zhí)行的確不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是要立些規(guī)矩?!眲训曼c點頭。
“其實這一點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因為等到年底的時候,政策應該會更加的明朗?!标惡普f道。
他看著劉懷德,“最近這些天,你應該有關注過報紙吧,看沒看到一篇報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報道?”
劉懷德點頭。
他很好奇,陳浩怎么突然提這一茬。
看報紙是個好習慣,能從報紙中獲得一些信息,但是好多干部都沒有這個習慣,主要是不少干部是從基層提拔起來的,認的字不多,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覺得看報沒有啥意思,沒有啥作用,還不如到田間地頭轉(zhuǎn)一轉(zhuǎn)。
就是坐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的干部,也還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將報紙當作打發(fā)時間的一種方式,看的是報紙上面的奇聞趣事,是消遣,對政治方面的東西反應很遲鈍。
干部如此,普通百姓就更如此了。
一份報紙要一兩毛錢,普通百姓也舍不得拿這個錢買報紙。
這篇文章在一般人看來沒有什么稀奇的,但是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或者是有些內(nèi)部消息渠道的,都知道這篇文章是一個號角。
是一個信號。
政策要調(diào)頭了。
沒想到陳浩對這個居然也這么關注,還特意提到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一個信號,政策要在官方背書的情況下做出調(diào)整?!标惡普f道,“在今年年底的會議上,這點就會落實下來?!?/p>
?。?!
“這是你自已分析出來的?”劉懷德看著陳浩,驚訝的問道。
這個分析看著簡單,可沒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的,是瞧不出來的,陳浩能一眼瞧出來,實在不簡單。
“如果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這點政治覺悟都沒有,我哪敢搞分田到戶,哪敢搞大棚種植,那不是自已給自已找不痛快嗎?”陳浩笑著說道。
扮豬吃虎的感覺就是好。
他哪有什么政治覺悟,不過是比別人多活了幾十年,有前世的經(jīng)驗,對政策走向非常清楚。
由果導因,誰還不會說?
“這倒是,能弄出分田到戶的人,這點眼光肯定是有的?!眲训曼c點頭,“好多人以為你搞分田到戶是膽量大,實際上你是政治能力強,加上膽子大,敢為人先?!?/p>
劉懷德對陳浩的評價很高。
一開始,他對陳浩的判斷也錯了,只以為陳浩是膽子大。
一次還能說是碰巧,是膽子大,但兩次就不是碰巧了,而是這個人的的確確有真本事。
“只不過是喜歡看報紙,看新聞,將別人嘮嗑的時間,放在閱讀上,放在思考上,經(jīng)常想一想,談不上什么政治能力有多強。”陳浩擺了擺手,稍微謙虛了下。
他接著又道,“有這兩個原因,所以我的建議是等到年底的時候,再將紅旗生產(chǎn)隊的情況寫成文章,投到內(nèi)參資料上,這樣跟大的政策更顯得相得益彰,能遙相呼應?!?/p>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整個花山公社,參與分田到戶的戶數(shù)肯定會增加不少,大棚種植面積也會有提升,包括紅旗生產(chǎn)隊準備種植人工的木耳和香菇,包括草莓,這些也都可以寫進文章里去?!?/p>
“這都是分田到戶的好處,豐富了農(nóng)產(chǎn)品的種植種類,增加了土地的靈活性,增加了農(nóng)民的收入。”
“你說的很有道理,到時寫相關的文章,還得要你這邊提供些幫助,幫著參考參考,給些意見。”劉懷德道。
“沒問題?!标惡茮]有絲毫的猶豫,答應了下來,“就是現(xiàn)在生產(chǎn)資料方面還是有些緊缺,用來蓋大棚的塑料薄膜,還有準備用來搞人工種植的木料等方面,比較難買?!?/p>
“這個的確是有些難,花山公社好多大隊,生產(chǎn)隊,都在分田到戶,都在搞大棚種植,雖然力度還沒有紅旗生產(chǎn)隊這么大,但整體的生產(chǎn)資料的消耗,需求,比以往要大不少。”劉懷德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紅旗生產(chǎn)隊是分田到戶的先鋒,又是最先搞大棚種植的,為了接待各地來參觀,學習的領導干部同志,還建了招待所和食堂,省里領導過來考察,公社里肯定也要大力支持?!?/p>
“公社這邊資源有限,我會跟縣里反映,爭取讓縣里多調(diào)些生產(chǎn)資料過來,幫助紅旗生產(chǎn)隊的發(fā)展?!?/p>
紅旗生產(chǎn)隊搞了這么久,縣里也沒啥表態(tài)。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政策方面,信號明顯了,縣里應該也會支持?!标惡频?,“由公社出面反應,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好。”
“我就提前代表紅旗生產(chǎn)隊的村民,謝謝領導的支持?!?/p>
“你是普通老百姓?這話也就騙騙跟你不熟的人,認識你的人,誰不知道你的本事?”劉懷德道。
食堂的飯菜做好了。
有肉,有魚,還有菜,很豐盛。
擺了4張桌子。
陳浩被喊到首桌,跟劉懷德等公社的主要領導一起。
這個待遇,就是公社的普通干部,都沒有!
“這食堂比公社的食堂還要好,桌椅,鍋碗瓢盆,是真干凈,就是做飯的同志,穿的衣服也講究,干干凈凈的。”
“不去外面,就看這里頭,真不敢信,這是生產(chǎn)隊的食堂,還以為是哪個大單位的食堂?!?/p>
“陳浩同志,來,一起喝一個。”
這一頓飯,吃的都很滿意。
不少人給陳浩敬酒,吃了2個多小時才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