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問題的黎浩然先是稍微錯愕,因為他完全沒有想到,宿鴻禛的口中竟然會說出如此犀利,且稍微又有些冒犯的問題。
“……當(dāng)然,勝者終究是強于敗者的,這也是天頂山問道的本質(zhì)所在?!?/p>
而黎浩然仍然保持著他的風(fēng)度,坦言回答道。
“可是,如果說我比你強,又或者說你比我強的話,又能代表什么?”
宿鴻禛繼續(xù)問道,篝火的火光映在這位眉眼間總是流露出灑脫的劍修臉上,夜色與火光的陰影,令他的臉頰輪廓更加清晰可見。
但此時此刻,他的神情又是如此的認(rèn)真。
“代表著,強的一方會在仙途上行得更遠(yuǎn)……但是也不一定,畢竟仙途漫漫,未來的事情,誰也都難說得準(zhǔn)。”
黎浩然說著,這位空緣山首座弟子的表情,也逐漸變得愈發(fā)嚴(yán)肅起來,因為他從未想過這些事情。
在踏入仙途的那一刻起,黎浩然便是眾所周知的天才,在辰平洲的當(dāng)代,唯一能與他相提并論的同輩修仙者,一直就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蜃樓宮的周瑾韻。
登仙。
這兩個字對于黎浩然而言,很遙遠(yuǎn)。
盡管所有人都認(rèn)為踏入登仙境,對黎浩然來講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是黎浩然本人的態(tài)度則完全不同,正如他剛剛對宿鴻禛所說的那般,仙路漫漫,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zhǔn)呢?
“……”
對于黎浩然的回答,宿鴻禛就只是沉默不語著,眼眸中映著面前的火光。
他似乎,對黎浩然的答案并不滿意。
但宿鴻禛也并未再繼續(xù)下去這個話題,因為這世間的路,是需要自已親自去走,才會知曉答案的。
“宿道友又是怎么想的呢?”
黎浩然將話題又重新拉了回去:
“對于明天的天頂山問道,對手是我的這件事情?!?/p>
宿鴻禛輕輕搖了搖頭。
“原來如此?!?/p>
明白宿鴻禛所想要表達(dá)的意思的黎浩然,只是笑著搖了搖頭。
……
次日。
天頂山問道的終局之戰(zhàn)。
原本坐落在道衍場內(nèi)的十座擂臺,此時此刻被拼成了一座巨大的擂臺,就位于道衍場內(nèi)的正中央。
道衍場中人聲鼎沸,無論是觀禮臺還是場地內(nèi),都擠滿了來自辰平洲各域,各個修仙門派的修仙者們。
就在昨日,天頂山上已然傳出風(fēng)聲,說此屆天頂山問道的終局之戰(zhàn),將會是千年以來,甚至是萬年以來最為令人震撼且難忘,最終定然會被歷史所銘記的一場對決。
因為對決的雙方,一位是號稱空山宗歷史上,繼空渺真人燕云河之后的第一天才,黎浩然。
另一位,則是劍術(shù)身法皆無雙,天生劍意自鋒芒,被蜃樓宮道門行走周瑾韻所欽點的青袍劍修,宿鴻禛。
沒有任何人懷疑,這兩人如果能順利成長起來的話,所具備的改變辰平洲未來的能力。
今日能夠在天頂山上見證這一場曠世對決,無異于見證歷史。
擂臺之上,純白色的身影以及青色的身影分立于擂臺兩側(cè)。
辰平洲五大宗門的御使長老,齊坐在道衍場東側(cè)觀禮臺的最高端,這五位萬化境大能在道衍場上所散發(fā)出來的無形威壓,足以令此時此刻位于道衍場上的任何一個修仙者感到真氣運轉(zhuǎn)滯澀。
蜃樓宮的御使長老林墨,同星天門的御使長老東方柏則坐在一起。
自從那日東方柏造訪水鏡閣之后,這兩位萬化境大能之間的氛圍便一直就相當(dāng)微妙。
清風(fēng)吹拂過這座高達(dá)八千余丈的巍峨山峰之上,而在風(fēng)止的那一瞬間,整座天頂山,都似乎在這一剎那屏住了呼吸。
無論是黎浩然,還是宿鴻禛的道袍衣擺,都不再飄動。
“天頂山問道,最終決戰(zhàn)!”
星天門領(lǐng)事弟子的聲音從擂臺之下傳來,而此時此刻的道衍場上,也似乎只有他一人的聲音:
“空山宗,空緣山首座弟子黎浩然,對決散修宿鴻禛!”
盡管在報幕的時候,黎浩然的前綴要穩(wěn)壓“散修”這二字不止一頭,但“宿鴻禛”這三個字,卻足以彌補一切。
只因為天生劍意!
立于擂臺之上的兩道身影,并未放出任何氣息,若是只看起來的話,就只是兩位平平無奇的武泉境修士而已。
但隨著兩人的身形開始動了起來,一切便都變得不一樣了。
一白一青,兩道身影驟然模糊,于擂臺之上流動著。
道衍場中,氣海境修為以下的修仙者們,甚至很難能夠看得清擂臺上兩人的動作。
而就在幾息時間內(nèi),通過從擂臺上所傳來的聲響和真氣波動來看,黎浩然同宿鴻禛之間,也似乎已經(jīng)交手了數(shù)十個回合。
“實在是太快了……”
觀禮臺上不禁有人發(fā)出感嘆的聲音:
“早就知道宿鴻禛的身法斷層凌駕于同代修仙者之上,沒想到黎首座竟然能跟上他的速度,看來這場對決或許還是有著一些懸念存在的。”
“能跟得上身法又如何,宿鴻禛的最大依仗又不是他的身法,他的真正底牌,是他的劍,他的天生劍意!”
緊接著,又立即有人反駁道。
“你這么激動干什么,我只是覺得黎首座也有勝面罷了?”
“真有嗎?”
類似的場景和對話,在觀禮臺上或者是擂臺之下比比皆是。
在那些氣海境以下修為的修仙者們的視野當(dāng)中,黎浩然的確是能夠跟得上宿鴻禛的身法律動的。
但在修為境界更高的修士們的眼中則不然。
或者說,只有此時此刻正在擂臺上與宿鴻禛交手的黎浩然,才知曉自已此時此刻想要跟上宿鴻禛的速度,是有多么吃力。
但是他不能不跟。
因為黎浩然不想令自已處于被動的情勢之下。
他自然有著自已的辦法。
黎浩然與當(dāng)代的其他天驕,最大的差距便是他能在斗法的過程當(dāng)中,將任何決策和時機,以及術(shù)法的掌控,都做到完美的程度。
就像是現(xiàn)在這樣,他是在通過接連不斷的甩出術(shù)法,主動進攻才能夠勉強拖住宿鴻禛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