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喬喬的初衷雖然是想給老梁家弄點來錢的門道,但并不想把人給累壞了。
而且泡溫泉的客人來得多了,老梁家的人手就明顯不夠用了。
所以,增加人手很有必要。
但是農(nóng)莊里有很多秘密不適合公開,所以根本沒辦法對外招人。
唯一的辦法,就是弄一批新的機器人出來頂著用。
新工廠那邊隨時能自主生產(chǎn)所需的材料,所以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的速度也很快,沒幾天就弄出來了十來個機器人補充進農(nóng)莊里。
其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放在山上使用的服務型機器人,還有一部分則是耕種型機器人。
有了這些機器人的加入,四季農(nóng)莊的人手總算沒那么缺了。
加上五條狗又生了一窩狗崽子出來,這些經(jīng)過靈泉水滋潤,又被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特地調(diào)教過的開智狗子,使得各處的巡邏力量也得到了加強。
把服務工作大部分都交給機器人之后,老梁家的人就能解放出來,主要負責接待了。
梁爺爺和梁奶奶老兩口眼看自家竟然能靠農(nóng)莊做起生意來,日子也越過越火紅,心境也由此開闊了不少。
加上梁喬喬還把食品加工廠給弄了出來,引得每一批來的客人都會大包小包地買一大堆副食品帶走。
這些都是自己生產(chǎn)的東西,幾乎算是零成本加工出來的,他們一家子可沒少因這個掙錢。
現(xiàn)在,梁爺爺和梁奶奶老兩口每天在加工廠和溫泉山上來回跑,腿腳竟然變得越來越利索了,精神頭都快趕上年輕那會兒了。
梁伯伯、梁叔叔和嬸娘都非常感謝梁喬喬,覺得是她一手救起了這個積貧積弱的家。
他們努力了一輩子都沒有做到的事,小侄女才花了半年就做到了。
想想這個比他們家里所有孩子都還要小一些的侄女,不僅在外面為國為民干大事業(yè),竟然還能顧及到他們這些家人的困難,一出手就解決了全家人困擾的大問題。
于是,老梁家的人此后對家里孩子教育得最多的就是:“多學學你們小堂妹,看看她都是怎么做的?不要求你們能學到十分之一,但基本的做人道理一定要懂。”
梁家的三個孩子也是懂事體貼的,忙不迭地點頭:“知道了,爸、媽,我們雖然沒有小堂妹那么聰明,但我們也會盡量多學多做,爭取早一點成為對國家對咱們家有用的人?!?/p>
沒辦法呀,小堂妹實在太優(yōu)秀了,襯托得他們?nèi)齻€好廢柴。
明明他們中最小的那個人還比小堂妹大上兩個月,但他們就是白白多吃了那么多油鹽米面,卻打馬都追不上小堂妹的影子。
不過三人也沒有氣餒,一致決定私底下多使使勁兒,努力多學多看,爭取多上進一些。
三個人都想明白了:要趕上小堂妹是不可能的了,天生的差距在那兒擺著呢。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證明自己也是有用的,絕不給小堂妹拖后腿。
忙碌中的梁喬喬,可不知道自己儼然成了老梁家和老林家孩子們的學習標桿,
她現(xiàn)在正忙著呢,恨不能分出個三頭六臂出來。
78年眼看著就要過去了,79年馬上就要來到。
這一年到下一年,國內(nèi)外的大事多得是。
只是她現(xiàn)在都顧不上外頭的大事,一心只想先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給掃蕩清楚。
年終到了,她手底下的很多活兒都得有個掃尾工序。
另外,第一年當人家頂頭上司,她還得考慮年節(jié)要給手底下的人準備什么樣的福利或年終獎。
雖然說其他的賬目都有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guī)退昧?,但她自己要過手的項目也很多,很多賬都得統(tǒng)計出來。
每當這個時候,梁喬喬就慶幸自己穿過來之后很快就把電腦給搗鼓出來了,否則今天哪兒有這么便利的統(tǒng)計幫手?
要是純靠筆頭,她肯定得一天抓狂無數(shù)次。
------
受到北方的氣候影響,梁喬喬手底下基建團隊的基建重心,暫時隨氣候移往適宜開工的南方地區(qū)。
等到開春土化后,北方這邊的工程才能續(xù)上。
工程隊離得遠了,年終福利的發(fā)放問題就得提前安排上了。
新工廠和媒體公司這一年的成績不俗,所有員工都需要好好獎勵一番。
基金會那邊,雖然項目初建,但國家爸爸給梁喬喬指定的人都很給力。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火紅華夏基金會已經(jīng)把觸角延伸到全國各地,開始為農(nóng)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盡綿薄之力。
細數(shù)下來,這一批批勞苦功高的人,就算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直屬她的員工,但只要是在她手底下干活賣了大力氣的,梁喬喬就把他們的年終福利都算上一份。
這個年代的人喜歡的福利其實很簡單粗暴,梁喬喬背靠偌大一個四季農(nóng)莊,一點都不擔心拿不出員工們喜歡的東西。
于是,一批批的福利統(tǒng)計出來之后,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加上梁喬喬的兩名女警衛(wèi),就開始忙著帶領農(nóng)莊里的機器人,幫她整理打包發(fā)放福利事宜了。
離得遠的地方也不用擔心,新工廠的專賣店全國各地都有,他們自家的送貨車隊一天到晚都在往四面八方跑呢。
再多的福利都能打包上車拉走,車子不夠用就再調(diào)過來臨時加進去唄。
一年到頭就一個年終,從后世來的梁喬喬可太能理解員工們盼著領年終獎的心情了。
田老陸老等老爺子,從旁人口中聽說梁喬喬發(fā)放年終福利這事兒之后,都忍不住直咋舌:“喬喬丫頭可真舍得啊,那么多物資呢,說發(fā)放就發(fā)放下去了。”
“這孩子也是個敗家的,難怪她那個農(nóng)莊里的東西都不怎么往外賣呢,原來都拿來當自己員工的福利了?!?/p>
“可別說,那些東西發(fā)到手,換了我也樂意給她打工啊。”
“O(∩_∩)O哈哈哈~,誰說不是,我聽好多家小輩都在打聽喬喬丫頭手底下缺不缺人呢?!?/p>
“……”
梁喬喬不知道自己又成了老爺子們熱議的對象,不過就算她知道了,大概也是不在乎的。
自從穿到70年代,她被人討論的還少嗎?早就習慣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