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吳缺帶著姜松和李存孝,終于回了關(guān)中大興城。
入城的第一時間,正好見到段達和張公瑾二人。
二人見到吳缺的第一時間,先是一愣隨即兩眼一亮,便急匆匆的跑了上來。
“王爺,您終于回來了,我們找你找得好苦??!”
“可不是嘛,您去何處踏青了?”
二人行禮之后,便連忙問道。
吳缺對此并不意外,但面對兩人的問題,他還是解釋了一番。
無非說去滎陽亦或者其他郡城走了走,順帶看看風景。
“不久前是新年,不知王爺可否回京一趟了?”
段達又問。
一聽這話,吳缺便知道這二人是在試探。
“本王并未回京,四處走走停停就當散心。”
吳缺笑道。
聽了這話,段達和張公瑾對視一眼,并未說什么。
“兩位知曉本王今日回京,特意在此等著?”
吳缺又問。
段達和張公瑾一時間苦笑不斷:“王爺,咱們在此候著已有三日了。”
“三日?”
吳缺頗為吃驚。
“陛下詔令?!?/p>
段達沉聲道。
“是嗎?”
吳缺佯裝吃驚。
“王爺事關(guān)緊急,還是速速前往大殿!”
周公瑾催促道。
吳缺吩咐了李存孝和姜松幾句,便跟著段達二人往大興宮大殿走。
一路上,兩人倒也不是什么都沒說。
主要還是說了,關(guān)于突厥破關(guān)南下的事。
“是嗎,突厥還有這個膽量?”
吳缺聽了,自然要假裝吃驚。
這個消息,他第一時間就得知了。
估摸著突厥破開雁門沒多久,還在南下途中,這消息就傳到吳缺耳中了。
“我們也很吃驚,沒想到突厥敢這樣做?!?/p>
張公瑾沉聲道。
畢竟當初雁門關(guān)一戰(zhàn),吳缺直接把突厥大軍打疼了。
突厥鐵騎不但死傷慘重,而且可汗也被斬了。
就這樣,緩了一年不到又卷土重來,這如何不讓人吃驚?
“王爺,這一次您一定要把他們收拾得服服帖帖?!?/p>
“是啊,最好讓這些突厥不敢再來!”
“以王爺?shù)哪苣娃k到這一點,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吧?”
段達和張公瑾你一句我一句。
一邊夸贊吳缺,一邊把突厥南下的詳細情況說了出來。
吳缺笑笑不語。
很快三人便抵達了大殿,楊侑見到吳缺也是激動萬分。
就見他手持詔令,三兩步走到吳缺面前。
吳缺躬身拱手,等著宣讀。
楊侑也知事情緊迫,直接宣讀圣旨內(nèi)容。
圣旨內(nèi)容很簡單,就是讓吳缺速速領(lǐng)兵北上,擊敗突厥蠻夷!
“臣領(lǐng)旨?!?/p>
吳缺沉聲道。
楊侑將圣旨遞來,剩下就是吳缺自已的事了。
“敢問并肩王何時出征?”
段達問道。
“即刻!”
吳缺都不帶猶豫的。
“那就提前恭祝王爺凱旋歸來!”
楊侑等人,鄭重其事的說道。
吳缺點了點頭,轉(zhuǎn)身便走。
“上一次,并肩王在雁門大發(fā)神威,就不知道這一次能否如此?”
段達沉聲道。
“是啊,上一次也是突厥輕敵,這一次只怕不會了。”
張公瑾微微頷首。
兩人表面祝賀吳缺凱旋大勝,實際上也擔心啊。
若吳缺也敗了,整個大隋必然恐慌!
民心不穩(wěn),軍心崩潰!
畢竟吳缺可是大隋的擎天柱,柱不倒天不塌。
“我相信并肩王,必然能大勝歸來!”
楊侑緊握拳頭,沉聲說道。
他眼里,均是對吳缺的信任。
“但愿如此?!?/p>
張公瑾搖了搖頭,便沒有多言。
吳缺這邊離開之后,立馬就喚來李存孝和姜松。
“咱們要出征了。”
他沒有半句廢話。
“太好了,可以對突厥蠻夷下手?”
李存孝興奮得不行,就差手舞足蹈。
“不錯!”
吳缺點了點頭。
“突厥蠻夷?”
姜松微微瞇眼,也頗為興奮。
“都下去準備,即刻出征?!?/p>
吳缺長袖一拂。
“諾!”
二人同時領(lǐng)命。
這一次出征,吳缺的自信比往回大不少。
因為除了李存孝之外,他又多一個大將!
李存孝和姜松,兩個可都是殺神。
特別是面對突厥蠻夷,他們斷不會留手。
二人一走,沈煉就出現(xiàn)了。
“王爺,可有什么吩咐?”
“讓瓦崗寨和冀州那邊做好準備,將這些密信交給他們。”
吳缺言罷,從袖中取出密信來。
“諾?!?/p>
沈煉應(yīng)了一聲便接了過來。
“除此之外,還有張士貴他們也該有行動了。”
吳缺又道。
“屬下明白?!?/p>
沈煉再次領(lǐng)命,手持密信迅速離去。
不過片刻功夫,李存孝和姜松折返。
兩人均已經(jīng)全副武裝,手持自已的神兵利器。
“王爺,一切準備就緒!”
“出發(fā)?!?/p>
吳缺沉聲道。
本來留在此地的兵馬,隨時都在整頓狀態(tài)下。
要出兵,根本不需要從塔出調(diào)遣兵馬。
其他調(diào)遣的兵馬,也可以在前往太原的途中會合便可。
“出征之后,有多大動靜就給本王弄多大動靜。”
吳缺沉聲道。
“諾!”
李存孝領(lǐng)命。
姜松欲言又止,他覺得動靜太大,不就打草驚蛇了?
但最后,他還是沒有問出。
姜松很清楚,他武藝上不及吳缺,更別說在統(tǒng)率和計謀上了。
既然如此,何須發(fā)問?
到時候,只管看著便是。
......
吳缺出征之時,楊侑和段達等人,就在城頭上看著。
一眾精銳大軍,宛若長龍一般從城門離去。
吳缺身著墨色甲胄,方天畫戟和弓弩均背在身后。
此時此刻的他,盡顯并肩王的無邊霸氣。
精銳大軍的肅殺之氣,也宛若一把利刃,將要破開云霄一般。
“駐守關(guān)中的兵馬不多,估摸著萬余上下,不過都是并肩王的精兵?!?/p>
段達沉聲道。
“這次突厥破關(guān)南下,兵力絕對不少?!?/p>
張公瑾沉聲道。
“是啊,那又如何?”
楊侑不屑一顧:“當初并肩王才多少兵馬,還不是殺得突厥抱頭鼠竄!”
這話讓張公瑾和段達精神一震。
可不是嘛,數(shù)千甚至更少的兵馬,都可以殺得突厥那般。
更何況,現(xiàn)在是一萬精兵呢?
“希望不要出問題吧?!?/p>
張公瑾喃喃一聲。
現(xiàn)在的大隋,的確承受不住出現(xiàn)變故。
若吳缺戰(zhàn)敗甚至陣亡,后果將會不堪設(sh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