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唐儉趕到大營還沒有進去,就聽見李淵對眾人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豈有此理,那些叛徒還敢回來,你們也是飯桶居然攔不?。 ?/p>
唐儉一走進去,李淵余怒未消,張口就問:“后軍輜重被偷襲之際,爾等在何處?”
“回唐公,我們一直在前軍?!?/p>
唐儉不慌不忙的回道。
而且說實在的,這件事怎么算也算不到他們頭上。
畢竟輜重不歸他們管,而是劉弘基和裴寂二人負責。
因此就算追究,也不敢追究到他們頭上才是。
不過現(xiàn)在李淵正氣在頭上,唐儉說了這句之后,也沒打算繼續(xù)多言。
此時的裴寂和劉弘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跟著陸陸續(xù)續(xù)的其他人也趕了過來。
所有人齊聚一堂,且距離上次商議,只過去了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
“世民呢?”
李淵掃視四周一眼,便沉聲問道。
“回唐公,二公子身體不佳,直接暈了過去?!?/p>
唐儉如實回道。
李淵聽了這話,倒是沒有多說什么,而是詢問現(xiàn)有輜重還有多少。
裴寂站出來匯報,剩余輜重不多,只能支撐一個七曜日。
而且還是省吃儉用的情況下。
“豈有此理!”
李淵才收起的怒火,頃刻間又爆發(fā)出來。
李家雖說遭遇大興城一敗,但輜重尚且可以維持。
只要李神通的兵馬抵達接應,就可以退出關中。
再不濟,也能退守河東一帶,想辦法返回關中。
現(xiàn)在好了,輜重沒了。
而且尚有張士貴帶著兵馬侵襲,時間一長吳缺親自抵達,李家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些,李淵能不生氣嗎?
“唐公息怒。”
眾人硬著頭皮勸道。
“你們讓本公如何息怒,如何平靜?”
李淵掃視眾人質問。
一時間無人回答。
“唐公,眼下還是即刻行軍,往河東方向靠為好?!?/p>
劉文靜硬著頭皮道。
李淵正欲發(fā)怒,然而聽到這話又立馬冷靜下來。
這話不假,目前李家情況逐漸嚴峻。
要是繼續(xù)留在此地休整,說不準還會有什么變故發(fā)生。
所以當務之急,離開才是上上之選。
“傳令下去,即刻行軍?!?/p>
李淵深吸了一口氣直接下令。
“諾。”
眾人紛紛領命,無一人對此有異議。
軍令下達之后,李家兵馬迅速整頓。
唐儉也第一時間去找李世民。
正好,李世民已經醒了過來。
他見到唐儉的第一時間就說:
“快,讓父親下令即刻離開此地!”
“二公子放心,屬下已經告知唐公,唐公也已經下令了?!?/p>
唐儉回道。
聽到這話,李世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二哥!”
一聲呼喚,李元霸直接從帳外闖了進來。
他不知李世民出了什么事,只是許久沒見李世民,這才闖進來。
而且當初李家眾人可以安全撤離,和李元霸脫不了干系。
他一進來見李世民臉色甚差,立馬就紅了眼:
“誰敢傷我二哥,是誰!”
眼瞅著他逐漸暴怒,甚至將要失去理智,李世民連忙安撫:
“我只是中了風寒,并無大礙?!?/p>
“風寒?”
李元霸這才消停下來。
“二公子,唐公下令往河東方向撤離?!?/p>
李世民還想說什么,就被走進來的李巖打斷。
“好,即刻出發(fā)!”
李世民點了點頭。
如今輜重被毀大半,李家只有和李神通會合之后,才算穩(wěn)住局面。
而且李世民也擔心,吳缺那邊還有后手。
他可不相信,吳缺的手段會到此結束。
“可是...”
李巖有些猶豫。
雖然李世民只是內傷,但勞累過度一樣會受影響。
“本公子無妨!”
李世民沉聲道。
聽到這話,李巖才不多言。
隨即李世民起身,唐儉急忙攙扶。
“元霸,等會你就跟在我身邊?!?/p>
走之前,李世民突然對李元霸道。
“我就在二哥身邊,哪也不去!”
李元霸重重的點了點頭。
“好,很好!”
李世民甚是欣慰。
李家里面也只有李元霸,還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他這邊。
至于李建成等人,都不用多說什么。
“二公子抓緊時間吧,大軍已經整頓完畢?!?/p>
唐儉一個勁的催促道。
“好?!?/p>
李世民不再多言,在唐儉攙扶下走了出去。
果不其然,李家一眾兵馬已經集結完畢。
李世民甚至發(fā)現(xiàn),李淵正用冰冷的眼神盯著他看。
“還不抓緊時間!”
李淵冷聲道。
“諾。”
李世民點了點頭,吃力的翻身上馬。
整個過程,李淵都沒有半句關心。
而李世民對此,似乎習以為常。
“出發(fā)!”
所有人到齊,李淵沒有半句廢話直接下令。
李家大軍就此出發(fā),奔著河東郡方向而去。
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大興城斥候的注視下。
斥候確定李家兵馬離去之后,第一時間返回大興城去匯報消息。
......
大興城這邊。
危機雖然解除,但楊侑等人依舊是提心吊膽的。
誰知道,那些叛軍是不是有什么陰謀詭計?
加上段達未醒,援軍也沒有第一時間抵達,楊侑怎么安心得了?
好在斥候迅速趕到,消息帶給周公瑾之后,后者便迅速入宮。
這時候的楊侑也是神色憔悴,他也睡不著啊。
“如何?”
見到周公瑾快步走來,他就連忙問道。
“叛軍盡數(shù)退兵,估摸著是往河東郡去了?!?/p>
周公瑾擦掉額頭細汗回道。
“當真退兵了?”
楊侑神色一喜。
叛軍一退,大興城不就安全許多?
“的確退兵,斥候都是等著李家兵馬往河東走了,才回來匯報消息的。”
周公瑾沉聲道。
畢竟不久前,才上過叛軍的當。
所以斥候必然確定軍情是真的,才會回來匯報。
“那我們是否追擊?”
楊侑試探性問。
敵人退兵,的確是追擊的最佳時機。
“殿下,屬下認為還是穩(wěn)重為好?!?/p>
思索片刻,周公瑾回道。
他可不想,再一次讓大興城陷入危機。
“那咱們按兵不動,等著援軍來?”
楊侑又問。
“只能如此,殿下一切以大興城安危為主。”
周公瑾沉聲道。
“好吧?!?/p>
楊侑放棄一切想法,均以大興城安危為主。
周公瑾也第一時間離去,他還要負責大興城的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