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雅根據(jù)楊逸的講述,立刻明白了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殘留的痛苦之魂,一般在刑場,戰(zhàn)場,屠宰場之類的地方比較常見,再有就是女巫的邪惡實驗室了,里面也有!”
翠西雅惡狠狠道。
“這是破碎痛苦的靈魂,一般肉眼不可見,放置久了會自行消散,也可以用高溫、圣水等多種辦法消除,無明顯危害。
只是在這種環(huán)境待久了,體質(zhì)弱的人容易生病,而且容易誕生出怨靈?!贝湮餮胚M行補充說明。
“痛苦之魂...破碎的靈魂......”
蘇娜聽了翠西雅的話,若有所思。
楊逸則掏出了圣水,準備撒上去,去除這些臟東西。
“等一下!”
蘇娜突然掏出一個石瓶遞給楊逸,約巴掌大小。
瓶子做工略顯粗糙,應(yīng)該是蘇娜手工制作的。
“這是我用深淵魂石的石皮加上粘合劑做的靈魂容器,你試試看,看能不能盛裝靈魂?!?
楊逸接過瓶子,很輕,像是輕質(zhì)黏土制作的,上面的膠水還沒完全干,所以只能捏著瓶口?!斑@是你用深淵清道夫的體液黏的?”
他看著這略顯熟悉的粘液道。
“是的?!?
楊逸點點頭,準備用容器收集這些破碎的靈魂。
這事也只能他干,因為蘇娜和翠西雅都看不見痛苦之魂,更別說收集了。
而且翠西雅靠太近的話,體表散發(fā)的光都有可能將這些靈魂驅(qū)散。
“你從口袋出來吧。”楊逸對翠西雅道。
“哼,誰想待在這!”
翠西雅直接飛出了實驗室,楊逸則開始用瓶蓋收集這些靈魂。
效果是有的。
這些靈魂雖然無法直接觸碰,但深淵魂石碎片制作的瓶身和瓶蓋卻可以,應(yīng)該和瓶子的材質(zhì)有關(guān)。
十分鐘后。
楊逸收集了滿滿一瓶,包括專門盛放異魔樣本的第二層,也打掃了一遍。
這靈魂肉眼不可見,但放入瓶子就可以看得見了,但和深淵魂石里面的熒光液體不同,是另一種會扭動的黑色液體,比黑霧要活躍幾分,兩者可能存在聯(lián)系。
他把瓶子還給了蘇娜,實驗室里的溫度也恢復(fù)了正常,同時瓶子也有了信息提示。
【名稱:瓶裝的痛苦之魂】
【簡介:哀嚎著,停留在生命最后一瞬的破碎靈魂,可收集起來用于煉金,屬于廉價的耗材】
------------
之后楊逸就閑下來了。
他把實驗室二層的一些樣品借走了,準備去處刑架那邊試試獵獲效果。
不能指望這些樣本能像大型黑暗之核,鼠王頭顱一樣有很強的效果,但試一試總不會虧,萬一有奇效呢?
具體效果如下:
【評價:深潛者的頭顱,臉上殘留有錯愕的表情,似乎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死去。
效果:航速+5,略微減少航行時產(chǎn)生的動靜,減少被襲擊的可能性?!?
-----------
【評價:矮人的頭顱,大張著嘴怒吼,像不甘心就此死亡。
效果:船耐久+500】
-----------
【評價:深淵清道夫的體液,具備很強粘性,裝在瓶子里,已無法正常擰開。
效果:船耐久+2000,釣魚釣到物資的概率提高25%】
-----------
【評價:獨眼巨人的眼球,被完整取下,但上面的寄生蟲仍活著,裝在瓶子里。
效果:船耐久+1000,力量體質(zhì)經(jīng)驗成長+10%】
-----------
【評價:一只掏空內(nèi)臟,制成標本的猴蝙,內(nèi)部填充了一些布料,栩栩如生,像個活物。
效果:船耐久+200?!?
-----------
【評價:一只活體腦蟲,展示船主人對寄生蟲的厭惡。
效果:船耐久+200,噬腦魔敵意略微提高。】
...........
一整套流程下來,他幾乎把想試的都試了個遍。
其中除了獨眼巨人的眼球外,其他的樣本幾乎沒什么掛的價值。
之后鍛煉時,可以試著把獨眼巨人的眼球掛上,這樣經(jīng)驗提升的速度會進一步提高。
測試完,楊逸把樣品還給蘇娜,提醒她要按時休息。
之后他來到船頭,確定了下航向,讓老船長專心開船。
他自己則回到了船長室,準備看一會書。
里面翠西雅也在,正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休息,透出強光,像一盞臺燈。
正常來說,光妖精是不需要休息的,但這不妨礙她偷懶躺平,無所事事的發(fā)呆,消磨時間。
楊逸則把她當(dāng)成了臺燈在用,借著光開始閱讀。
“說好的衣服什么時候做好?”
翠西雅問道,因為楊逸答應(yīng)了給她換一身衣服,替換掉身上的破布。
“明天吧?!?
楊逸拖兩天了,決定明天給她做一下,就用賣不動的鼠毛套裝給她改改。
他書架里一陣翻。
中間一本名為《小心卑鄙的異邦人》的小冊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被拿過來仔細閱讀。
書里其實是一篇篇連起來的懸疑故事,就像21世紀初,路邊雜貨店有售的那種有獵奇、鬼故事的雜志。
總結(jié)起來,就是用一個個故事告訴讀者,這世界存在這么一伙人——他們不知來處,不知歸途,但會突然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帶來混亂和死亡。
他們可能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極擅長偽裝,甚至可能就在你的身旁,甚至就是閱讀這本書的你......
楊逸讀完感覺莫名其妙,立刻翻倒書封,查找該書的作者,但并沒有收獲。
書封上并沒有作者名,而且大部分買回的書籍都是如此。
只有少部分,明顯帶宗教色彩的書籍上印了發(fā)行的組織名,例如光輝圣教。
“翠西雅,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我是異邦人的?”楊逸問道。
“猜的。
因為我知道異邦人真實存在,不是傳說,圣都里有記載,”她回道,“其實很多書籍都是圣都里流出來的,然后被反復(fù)抄錄售賣。”
“原來如此?!?
楊逸點頭回道,繼續(xù)看書,時不時詢問翠西雅,惡補這個世界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