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春老人拄著拐杖站起身,渾濁的眼睛望向窗外。
陽光穿過玻璃灑在他臉上,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
他怎么也沒想到,原以為要扯皮數(shù)月的賠償款,竟這么快就全部到位了。
在他的認知里,家屬主動火化遇難者后,政府沒了后顧之憂,后續(xù)賠償肯定會拖拖拉拉,即使發(fā)也是一部分一部分給。
分批次發(fā)放,這也能理解。
可眼前的一切。
又讓他對江昭陽有了新的認識。
這位初出茅廬卻敢作敢為的年輕人,竟然展現(xiàn)出快刀斬亂麻般的辦事作風,雷厲風行地讓這件棘手的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他當然不知道,在這看似圓滿的背后,江昭陽又陷入了二百萬的債務麻煩之中。
張超森在背后暗箱操作,設下重重陷阱,讓江昭陽一步步走進了他的圈套。
李萬春老人顫巍巍地從那件已經(jīng)褪色的中山裝內袋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破舊的油紙包。
他一層一層地揭開油紙,就像揭開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終于,一塊已經(jīng)發(fā)硬的桃酥露了出來——那是1951年剿匪時,他背著中彈的王縣長穿越土匪火線時,懷里緊緊揣著的戰(zhàn)地干糧。
這塊桃酥,見證了他們的生死與共。
“小江鎮(zhèn)長,你收著?!崩先藢⑻宜秩M江昭陽的掌心,“當年王縣長說,心里揣著火種的人,閻王爺都收不走?!?/p>
“王縣長還健在!”
江昭陽鄭重地收下了這塊意義非凡的桃酥,心中涌動著一股暖流。
他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塊桃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發(fā)完賠償款后,眾人陸續(xù)退了出去。
江昭陽也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面前電腦屏幕上的財務報表刺得他眼睛生疼。
中午餐時間到了,他沒有胃口去吃飯。
起身后,他又坐在沙發(fā)上喝了一杯水。
這幾天積攢的疲勞如潮水般襲來。
最終,他實在是抵擋不住那沉重的困意,身子一歪,便在沙發(fā)上沉沉地睡了過去。
恍惚中,他看到自己的手機屏幕亮起。
那是張超森發(fā)來的消息:“江鎮(zhèn)長,這次做得不錯,不過有些賬,也該算算了……你打算用一輩子來還?”
他倏地一個激靈,猛地坐起身來,心跳加速,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原來是一個夢!
驚醒過來后的江昭陽捏緊手機,指節(jié)泛白,窗外的梧桐樹在風中搖晃,投下一片破碎的陰影。
他想了想,下得樓來。
騎上了自己已很久沒有騎的摩托。
摩托車的發(fā)動機如同蟄伏的野獸般轟鳴著,劇烈的震顫順著車把傳遞到江昭陽的掌心,讓他的指節(jié)微微發(fā)白。
午后的驕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
現(xiàn)在的氣溫早已突破了三十七度,柏油路面在高溫下仿佛要融化一般,蒸騰起扭曲的熱浪。
那炎熱的風裹挾著天晟園區(qū)特有的刺鼻氣息撲面而來,直往鼻腔里鉆。
刺激得他忍不住皺起眉頭。
江昭陽將油門擰到底,儀表盤的指針如同離弦之箭,劃出一道銳利的弧線。
車身猛地竄了出去,他的衣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仿佛一面旗幟。
沿途殘垣斷壁像沉默的巨獸蟄伏著,破碎的玻璃窗如同空洞的眼眶,凝視著這個疾馳的獨行者。
鏟車正揮舞著巨大的機械臂,“哐當哐當”地清理著現(xiàn)場成噸的建筑垃圾。
將那些殘破的磚塊、扭曲的鋼筋往運輸車上送。
金屬碰撞的刺耳聲響在空曠的園區(qū)回蕩,揚起陣陣灰蒙蒙的塵土。
江昭陽的目光在這些景象上停留了片刻,隨后手便一擰。
摩托如同離弦之箭,向著已清理完畢、煥然一新的原來天晟水泥園區(qū)深處風馳電掣般疾馳而去。
他的耳邊傳來工人的吆喝聲。
生態(tài)修復項目的灑水車正沿著柏油路緩緩行進,車輪碾過路面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
隨著灑水車駛過,水霧在陽光下折射出細小的彩虹。
江昭陽停下車,瞇起眼睛,穿過層層水霧,遠望正在搭建的生態(tài)修復圍擋上。
圍擋上“綠水青山”的標語鮮紅刺目,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環(huán)保機構的工作人員穿著統(tǒng)一的藍色制服,與戴著白色安全帽的生態(tài)修復專家在現(xiàn)場指揮宏泰員工作業(yè)。
首批移植的小樹在先后的風里輕輕搖晃,嫩葉邊緣還沾著拆除園區(qū)廠房時揚起的灰。
那些嫩綠的枝葉在風中微微顫動。
像是新生的希望在努力伸展。
移植過來的香樟樹在驕陽陰翳中投下蛛網(wǎng)狀的影子,根系處翻出的土層里混雜著水泥碎渣,每一片碎渣都見證了這里曾經(jīng)的工業(yè)喧囂。
江昭陽知道,生態(tài)修復是與宏泰建工簽訂的合同的一部分。
各種各樣的樹木附近的山上都有,不需要再去購置什么樹木,這為修復工作節(jié)省了不少成本。
但此刻,江昭陽心中最牽掛的,是修建的地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不僅是一項工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得做好規(guī)劃,爭取獲得上級通過。
還得做整體加固,還要設計參觀通道。
還得聯(lián)系省抗戰(zhàn)紀念館的專家團隊,將里面的一切都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復原。
只有這樣,才能讓后人直觀地看到這段歷史。
讓日本軍國主義曾經(jīng)的罪惡去警醒每一個國人。
江昭陽的摩托車圍繞著園區(qū)看了一遍以后,然后往回走。
返程的路上,他的思緒依舊沉浸在對教育基地的構想中。
路邊的小樹、忙碌的工人、正在搭建的圍擋,都仿佛成了他腦海中教育基地的一部分。
到了辦公室后,江昭陽沉思良久。
辦公室里安靜極了。
只有墻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走著,仿佛在催促著他。
他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電腦,雙手在鍵盤上緩緩敲擊起來。
他開始斟字酌句打出一份關于修建地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報告。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江昭陽都反復斟酌,力求準確傳達出教育基地的重要意義和規(guī)劃設想。
當他通讀一遍報告文稿時。
他突然想到那里名叫鳳凰山。
標題要加上地名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