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廷云走出九林縣縣衙的時候,面上帶著幾分失神。
他轉(zhuǎn)頭看向不遠(yuǎn)處的新城,雙目之中慢慢有了精光浮現(xiàn)。
時隔大半年,原本一片荒灘的九林城,已經(jīng)有了七八成的模樣。
哪怕此時大雨滂沱,也有數(shù)以萬計的百姓袒著臂膀,將厚重的磚石搭建到一排排的沿街墻壁上。
遠(yuǎn)處,連片的街市已經(jīng)掛上招牌,進進出出的人潮,連大雨都攔不住。
更遠(yuǎn)處,那些高聳的倉庫,一眼望不到頭,已經(jīng)在雨幕之中看不清。
一輛輛大車從倉庫往街市,再往岸邊碼頭,大河邊上的船舶。
不說如今的九林城是滄瀾江上下游位置的交易集散之地,就說此時正是夏糧交易,各方大商匯聚時候,此地的每日交易都是海量。
九林縣這等城池自然比不上青滄城。
可未來的九林城,在滄瀾江的商貿(mào)地圖上,必然占一席之地。
“快些,快些,大掌柜說了,等這一倉庫夏糧轉(zhuǎn)運了,每人賞五百錢。”
“不是在九林城,哪里有這般好的活計?”
趕著車架的車夫臉上都是笑意,身后跟著幾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有人大口塞著窩頭,有人擦著頭臉上的汗水雨水。
“這連日的大雨,要是以往,江岸邊早就起蛟了,現(xiàn)在有九林城,鎮(zhèn)住了江中的水妖,咱張大人那是真能殺妖的,他腰間的雙刀,兇?!?/p>
扛著麻包的老漢,一邊踏著泥水,一邊吆喝著。
起蛟,江岸邊一旦漲水,常有水妖借水力和水脈激蕩修行。
對于江邊百姓來說,住在江邊,從小到大,這等事情見過不知多少回。
九林城這邊大雨也不起蛟,倒不是真的鎮(zhèn)住了水妖,是因為九林河開鑿時候,改變了水脈,使水脈穿入山川。
而在江岸邊,天機道宗布設(shè)的大陣,能鎮(zhèn)住山川。
邵廷云在大雨之中前行,身周外淡淡的水汽,將大雨雨珠都擋住,身上衣衫絲毫未濕。
大街上,如他這般的人并不少。
那一位位身穿儒袍的文士,手持折扇,步步前行,不但身上未濕,腳下更是步步生蓮,一步一蓮花浮現(xiàn)。
還有那些雙手合十的僧人,低頭前行,身上淡淡的金光擋住雨水。
不遠(yuǎn)處,一隊穿著黑甲的軍卒快步前行,這些軍卒身上氣血凝聚,帶著淡淡的血色煞氣,將身上雨水蒸騰……
“少主,九林城是真的有準(zhǔn)備?!?/p>
跟在邵廷云身后的中年武者低頭,沉聲開口。
此地聚集的修行者力量,絕對不可能是常規(guī)時候戰(zhàn)力。
邵廷云點頭,繼續(xù)前行。
奔踏的戰(zhàn)馬沖在雨幕之中,一隊快馬穿過寬闊的街巷而去。
“我陳洲商行都在觀前街上,柳家已經(jīng)安排了,所有洞明境高手集合。”
“江上商道是我等安身立命的根本,斷不得,兄弟們誰命丟在九林城外,家中妻小爹娘商行養(yǎng)了?!?/p>
聲音遠(yuǎn)去,帶著決死的堅定。
邵廷云停住腳步,轉(zhuǎn)頭看向那些消失的身影。
“若是有朝一日被水妖圍攻的是我青滄城,會有多少人來救援?”
邵廷云面上神色透出幾分迷茫,低低輕語。
他身后的黑袍大漢楞一下,想要開口,最終還是頓住。
青滄城如果真與水妖交鋒,能留在城中助戰(zhàn)的,不會太多。
各方商賈聚集青滄城是不假,可真正將青滄城當(dāng)成自已家的,又有幾人?
還有一點,世人已經(jīng)習(xí)慣了青滄城的強大,也習(xí)慣了無涯海中水妖的強橫,根本不敢參與到這等爭鋒之中。
九林城不同,九林城太弱,弱到連城墻都沒有建起來。
沒人看好九林城能抵御水妖。
所以,當(dāng)張遠(yuǎn)尋求幫助的時候,無數(shù)人愿意來幫助。
九林城給太多人帶來了希望,他們不愿這九林城就這般崩塌。
“傳訊,等在云州的三艘渡海舟,北上,伏妖?!?/p>
邵廷云深吸一口氣,沉聲開口。
來九林縣之前,他爺爺邵白龍給了他全權(quán)處置的權(quán)力。
……
江岸邊,滾滾滔滔的江水邊,幾位身穿僧衣的身影立在那。
當(dāng)先金色袈裟,體型壯碩的僧人正是鄭陽郡城外京源寺的主持,京墨大和尚。
他身邊的,則是金光寺頂尖強者,天人境的佛門大修通遠(yuǎn)。
兩人身側(cè),其他每一位僧人都是修為高深。
通遠(yuǎn)抬頭看向不遠(yuǎn)處的山嶺,那小亭之中,幾位儒修吟詩作賦,好不快意。
“儒道這一次起碼三位天人境來了?!?/p>
“我佛門有些勢弱?!?/p>
京墨大和尚搖搖頭,雙手縮在僧衣大袖之中,手中一掛念珠緩緩轉(zhuǎn)動。
“要是以往時候,我也不贊成佛門展現(xiàn)實力。”
深吸一口氣,京墨和尚轉(zhuǎn)頭看向通遠(yuǎn)與其他幾位僧人:“如今時候,大勢當(dāng)前,我佛門不能再韜光養(yǎng)晦了。”
通遠(yuǎn)點點頭,雙目瞇起。
他身后的一位灰袍僧人雙手之中透著金色光暈,腰間懸一柄戒刀,目中是金光閃動:“元恒師侄從雪域傳訊,雪域之地,我佛門大有可為。”
雪域。
江南白衣僧,陳洲人榜第五的元恒,在攔江與張遠(yuǎn)一戰(zhàn)后,遠(yuǎn)赴雪域。
他不是一人去雪域的,隨行還有金光寺數(shù)十武僧,還有陳洲佛門近百位后輩弟子。
他們?nèi)胙┯?,也將許多雪域之中見聞傳回。
雪域蠻人身軀雄壯,極適合馴服為佛門護衛(wèi)。
雪域之中天氣極寒,非常適合熬煉佛門功法。
雪域之中不是傳言貧瘠,反而有許多《雪域行記》上所記的礦脈……
“放心,陳洲還有兩位苦修的佛門前輩,隨時可以來援?!蓖ㄟh(yuǎn)和尚淡淡開口,面上帶著幾分淡然。
京墨聞言,臉上露出喜色。
通遠(yuǎn)已經(jīng)是天境,能被他稱為前輩的,那修為戰(zhàn)力可想而知。
看來這次佛門是會真正出力了。
“張遠(yuǎn)這家伙,以降龍掌滅妖,就是為拉我佛門下水啊……”京墨話語之中帶著幾分輕松。
……
山崗之上,小亭之中的幾位儒修雖然面色平靜,但面前的酒盞絲毫未動。
如果是一位精修儒道的修行者在此,一定會驚呼出聲。
春秋儒中頂尖人物,云臺先生左丘韌。
致仕朝官,云州薛家家主薛云定。
騰洲金殿儒道供奉,白毫先生付立春。
這小亭里的每一位,都是提筆就能在下三洲掀起風(fēng)雨的大儒,乃至宗師,大宗師。
“按照太岳師兄的計劃,補天大計該是十年生息,十年成長,再十年聚才?!?/p>
“可惜,五皇子不會給太岳師兄時間,若是天裂推進,三洲之地必然崩塌。”短須長袖的付立春面色沉郁,沉聲開口。
“佛門一向安穩(wěn),如今也動起來,還不是未雨綢繆?”左丘韌看向江岸邊,恰好京墨和尚回頭,相視一笑。
“無論補天還是天裂,雪域都會成為我春秋儒道與佛門爭奪之地?!?/p>
“若不為我儒道根基,我也不會來九林縣?!?/p>
左丘韌搖搖頭,輕聲說道。
“當(dāng)初張遠(yuǎn)曾言,平定雪域,會有至少五萬官職空缺,這一份誘餌,我春秋儒道就算明知是鉤,也要吞下?!?/p>
小亭之中,所有人再次沉默。
“轟——”
雷霆涌動,剛微微小些的雨幕又再次遮蓋天地。
大江上游,飄飄搖搖的輕舟順著江岸邊上,到九林河岔道停下。
兩位身穿鎮(zhèn)撫司皂衣的軍卒快步奔行,進入九林城。
“指揮使大人,青玉盟船隊已經(jīng)到一千里外的封平縣碼頭靠岸,兩日之后入夜時分,直入九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