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趙俊走了出來,表態(tài)道:“陛下,臣觀三面旗幟,各有區(qū)別,但不知其中奧義,可否讓設計之人講述一番?”
眾官員紛紛點頭。
朱元璋見狀,抬手道:“那就從禮部先來吧?!?/p>
李叔正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出,肅然道:“諸位,考慮到大明旗需要遍插大明,需要制作的數(shù)量極是龐大,故此,簡潔,方便大規(guī)模制作,便成了第一要求。三面旗幟,都減少了復雜圖案,保留了最少的內容。”
“就以禮部的這一面旗幟來論,這里的日月分在太極之內,一陰一陽,有陰陽交泰、欣欣向榮之意。底色為青,代表東方,同時指青天,乃是天道。日色金黃,代表著皇室天威?!?/p>
“月為湛藍,一是廣闊無垠的天空,二是深邃浩渺的大海,這太極圓外的十二道三角紋,是十二道飛輪,是光芒,如同十二章紋。居中央,……”
開濟看向薛祥:“禮部的旗幟不錯,寓意、章法皆有了?!?/p>
薛祥暼了一眼開濟:“確實如此,但其他兩面旗幟,怕也少不了寓意、章法?!?/p>
開濟點了點頭:“那面紅旗,應該是鎮(zhèn)國公帶人設計出來的旗幟吧,雖說大駕鹵薄、五方旗都有紅旗,可拿紅旗作為大明旗,怕是有些難辦。最棘手的,他那旗幟的日月環(huán)抱,竟不在中央位置,而是偏于左上角,這就很是奇怪了?!?/p>
薛祥也不太明白。
無論是禮部還是中軍都督府的旗幟,不管日月形式如何改變,紋路采取的是什么,但整體圖案就在旗幟的中央位置。
中央有日月,則天下四方明。
顧正臣偏偏將日月放在了左上角,這是想干嘛,日月怎能偏離中央的位置?
李文忠并沒有講解幾句,其實五軍都督府與禮部的旗幟很相似,最大的區(qū)別也就是金烏、玉兔上,這兩筆添加上去自然有其深意,但同時也讓畫面變得復雜了些,不夠簡約。
輪到顧正臣時,群臣的議論聲逐漸沒了,一個個都想聽聽顧正臣如何解釋。
顧正臣注視著眼前的紅旗,內心有些感慨,沉聲道:“陛下,諸位,這一面旗幟沒有采用青底,而是使用了紅色,許多人不理解。那臣說一下原因?!?/p>
“其一,大明為火德,當用紅。其二,陛下姓朱,朱乃赤色,當用紅。其三,旭日東升時,乃為紅日。其四——”
顧正臣停頓了下,面色變得肅然起來:“大明是無數(shù)將士、百姓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這大明旗幟,當有血紅的底色,也好告訴世人,銘記犧牲的英雄與烈士,不忘勇氣,也敢于將血灌溉在這紅色的旗幟之上!”
湯和、趙海樓、李子發(fā)等人連連點頭,笑的很是燦爛。
李文忠微微皺眉。
若是這樣解釋的話,貌似紅色是比青色更好一些。
李叔正、任昂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畢竟顧正臣連犧牲的鮮血,國家大義都搬出來了,皇帝的姓都用上了,這還如何反對……
主事趙罡站了出來,問道:“鎮(zhèn)國公用紅底說的過去,可不將日月星辰放在中央,而只是偏于一角,這是何意,難不成是想詛咒大明,落得一個偏安一隅的下場?”
這話夠狠厲、毒辣。
偏安一隅,國運不長啊。南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在商議修改這一面旗幟的時候,沐春、朱棣、李子發(fā)、唐大帆等人都表示過反對意見,認為應該居中央,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中國控四方之意。
另外,任何將旗、令旗,包括星宿旗、神獸旗等,哪個旗里面的內容不寫在中央?
偏在一角的,罕有。
顧正臣看了一眼禮部主事趙罡,呵了聲,從容地說道:“為何沒有將日月星辰設在中央,而是擺在了左上角位置,皆是取自天象,順天意為之。”
“天象?”
趙罡錯愕。
李叔正、任昂等人直皺眉。
一個敢說居心不良是詛咒,一個敢說是利用了天象,順應天意。
“何處天象?”
趙罡不解。
顧正臣指了指紅旗:“《論語·為政》有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旗幟,取的便是眾星拱衛(wèi)之意。至于為何沒有居中,有三點考慮?!?/p>
“其一,眾所周知,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而在夏日時,紅熱一片,此時斗柄南指,斗勺對準的正是北辰?!?/p>
“其方位,便如這般。北辰居左上,北斗居右下?!?/p>
“其二,雖然將日月星辰擺在中央位置,看著端莊,但看旗幟,總感覺不夠開闊,日月星辰占據(jù)了一片區(qū)域,給人一種局促、凝滯之感。若將其擺在左上位置,則視野開闊,旗面猶如千里之廣,日月星辰居高臨下,光彩閃耀,燦爛輝煌?!?/p>
“其三,考慮旗幟使用需要,起風時,日月星辰迎風而展,無風時,日月星辰依舊可以顯現(xiàn)出來??扇羰菍D案放在中央,無風時卷在其中,日月星辰不見光芒,這如何是好?”
趙罡傻眼,沒想到顧正臣竟能找出如此多的理由。
顧正臣沒有理睬趙罡,指著旗幟說道:“這日月代表天道,代表皇室,代表朝廷,而周圍的四顆星辰,則代表的是士農工商。寓意是四民團結在朝廷、皇帝身邊……”
朱元璋聽著顧正臣的話,頻頻點頭。
相對其他兩面旗幟而言,這一面紅旗顯然更稱自己心意。
湯和走了出來,言道:“陛下,臣以為日月星辰的紅旗,簡約不凡,寓意絕佳,最是適合作為大明旗。”
趙海樓、李子發(fā)等人紛紛出班支持。
李文忠思慮了下,也走了出來:“臣認為水師都督府的旗幟,最是優(yōu)秀,可作為大明旗?!?/p>
朱元璋看向李叔正、任昂等人:“你們怎么看?”
任昂擔憂地看向李叔正。
李叔正多少有些不甘心,言道:“陛下,臣以為——”
顧正臣看到了朱元璋微微瞇起目光里的寒意,出聲打斷了李叔正:“陛下,臣斗膽請旨,三旗共舞,以分勝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