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港,煥然一新。
伸出去的碼頭如同一個“己”字,東面用于水師停泊,西面用于商船停泊。碼頭寬闊不說,還用水泥抹平過,只不過為了避免太過光滑,打了條紋。
通過碼頭,進入港區(qū)。
去年時這里雖然也有些倉庫、房屋,可零零散散分布著,既不規(guī)整,也不繁茂,甚至連幾條像樣的道路都沒有,而現(xiàn)如今,道路取直了不說,無論是宅院還是倉庫,亦或是店鋪,清一色臨街道修建。
雖說有些宅院、倉庫、店鋪等還沒有營造完成,許多建材還堆在一旁,但已顯規(guī)模,假以時日,這里便是一條條商業(yè)街道。
朝著日月城的方向行進,道路相當平整,不見大的坑洼。
朱棣、徐允恭等人跟著顧正臣。
沐春介紹著:“這條道路原本應該由晉王負責,在晉王跟著先生離開舊港之后,弟子便負責此事。底下是碎石,上面覆土,夯實之后打造成了一條官道,考慮到行商頻繁,每隔半個月或每逢大雨之后,都會安排專人負責道路檢查,若遇坑洼便填補維護。”
沐晟跟在一旁,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弟子想要打造混凝土道路,只可惜水泥不夠用?!?/p>
朱棣解釋道:“水泥都給碼頭、軍港、軍營還有日月城了,實在拿不出來更多修路,加上這里雨水偏多,要修出一條十余里的混凝土道路可不容易。”
顧正臣看著道路一旁的水溝,還有樹木,笑道:“現(xiàn)在不具備條件,那就晚上幾年。以前水泥的燒制、碾磨全靠人力,產(chǎn)量不足,可現(xiàn)如今格物學院的蒸汽機已初步定型,在未來一年之內(nèi),暫不改進蒸汽機,專攻蒸汽機應用,這制水泥,便是其中一項。”
朱棣、沐春等人很是期待。
船只是蒸汽機應用的一種,還有許多地方可以使用蒸汽機,比如之前便已將蒸汽機應用在鍛造領(lǐng)域,用以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鋼材。
道路之上,馬匹馳騁。
旋即勒停,朱樉翻身下馬,匆匆走上前,喊道:“弟子見過先生!”
顧正臣與朱樉還沒寒暄幾句,兩輛馬車便接近了。
朱橚、杜蔻前來。
顧正臣看著瘦了的朱橚,言道:“聽他們說,你在這里找到不少可用的藥草,還在網(wǎng)羅民間大夫,想要編寫醫(yī)典?”
朱橚連連點頭:“弟子也想做點事出來?!?/p>
顧正臣欣慰,整理了下朱橚的帽子,感嘆道:“陛下、皇后若是知道你有這份心,定會高興。走吧,我們?nèi)氤恰!?/p>
日月城,原三佛齊王城。
城墻還是那個城墻,除了修繕了一番外,并沒有增高擴建。說到底,不是不想,也不是沒錢,而是人手不足。若不是朱棣收買了土著頭目,征調(diào)了一批土著人干活,加上一批水師軍士投入建設(shè),估計路、港口、軍營等都修不出來。
修城墻需要的人手太多,且曠日持久,對于剛控制舊港的大明來說,不動工是一件好事。
但城內(nèi),已發(fā)生了大變化。
變化的不是建筑,而是人氣。
看著街道之上人流如織,擦肩接踵,顧正臣有些恍惚,問道:“這城里,有多少人口了?”
撫慰使杜蔻湊上前,恭敬地欠身道:“在冊百姓八百余戶,大概四千余人。不在冊的,大概有兩萬三千余人?!?/p>
李景隆聽聞之后,插了一嘴:“為何在冊如此至少,不在冊竟是如此之多?”
杜蔻看了看李景隆,也不敢怠慢,回道:“在冊指的是購了房產(chǎn),常年居停者。沒有購置房產(chǎn),只是租賃、短住之人,如一般行商、伙計等,并不在撫慰司賬簿之上。這是一座商城,以不在冊往來商旅為主?!?/p>
顧正臣抬手指了指:“這些人,難道就不回去過年嗎?”
杜蔻呵呵一笑:“原本是有不少商人要回去過年,可為了維持日月城繁華,避免城池一下子空了下去,撫慰司決定在每年臘月與元月,兩個月中舉行四場土地發(fā)賣,只要商人在這兩個月買下土地、住宅的,返還其兩成銀錢,且不收稅?!?/p>
顧正臣眉頭微動。
娘的,這就是打折賣地,還不需要繳納地稅與房契稅啊……
怪不得這么多人沒走,都在盯著土地與住宅。
雖說這樣一來撫慰司少賺了一些,可如此多人口留在日月城里,吃喝花銷不在少數(shù),尤其是臘月與元月,那都是消費高峰期,抽出來的商稅大致也能補上這個窟窿了。
不得不說,杜蔻是個人才。
王宮改為了撫慰司,前院辦公,后院則是居所,朱樉、朱棣、沐春等人沒事的時候多住在這里。
顧正臣等人的到來,讓日月城更顯熱鬧。
宴會之上,朱樉、朱棣等人忍不住傾訴這一年來的是如何過的,沐春、徐允恭也會問顧正臣征倭時的事。
酒壇子空了又搬,搬了又空。
直至進入子時,朱樉、朱棣等人終于不勝酒力,一個個醉倒。
顧正臣走至門口,看著夜空中的繁星,將手中的一壺酒遞給蕭成:“十三年要結(jié)束了,馬上就要進入十四年了?!?/p>
蕭成將酒壺提起,澆到嘴里幾口,然后將酒壺遞給林白帆,對顧正臣道:“你一直在說,十四年是大遠航之年,為此籌備良久,可你還沒說,到底要去哪里?!?/p>
顧正臣背過手:“不急,再等一等,到時候每個人都會知道。蕭成啊,多年以后,你一定會慶幸自己參與過大航海,每個人都會深感榮耀。”
舊港的夜很明,風很輕,沒有半點冷意。
爆竹聲開始響起,密集又連綿。
直至鐘聲敲響,夾雜在爆竹聲中傳播開來,洪武十三年終走到了最后,還沒來得及回顧一眼,洪武十四年便跨步而來。
夜還是那個夜。
星還是那些星。
可總覺得有什么遠走了,追不回來,又覺得有什么走來了,肩膀沉甸甸的。
年在更迭,可人扛著的責任——不曾改過。
過了這一晚,兒子又大了一歲,母親又老了一年,希婉、誠意還好吧,桑桑怎么樣了……
思念如潮水涌動而來,正當被淹沒時,耳邊傳來了一聲陌生又輕柔的聲音:“小雨滴祝愿哥哥,萬事如意,事事順遂?!?/p>
顧正臣低頭看著,臉上浮現(xiàn)出笑意,旋即大笑起來,俯首抓著小雨的胳膊,道:“那哥哥祝愿小雨滴健健康康,開心幸福。”
這個孩子,終于說話了。
過去就讓它過去,人總要向前看,要勇敢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