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通動心的時候,李昶的信使到了,這是一個月一次的例行通信。
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絕不會中斷。
李昶是顧道在蜀中任職的人之一,顧道離開的時候,他們都留在蜀中了。
魏宗保任益州都督之后,自己雖然帶去了一些人,但是顧道的人基本沒有。
東呂國因為是大乾的附庸,跟蜀中的貿(mào)易往來十分的頻繁。
而這一切的對接操作,都是李昶負責(zé),他跟高通每個月一次通信。
其實李昶明面上代表益州都督府,另外一個身份,是顧道和高通的紐帶之一。
信中李昶告訴高通,魏無極已經(jīng)過江,顧公封吳王在江南按兵不動。
江南到蜀中信息有延遲,從蜀中到東呂國信息延遲得更加厲害。
高通知道自己收到信的時候,江南的局勢肯定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是無非兩樣。
吳王北上或者按兵不動。
按兵不動就是要割據(jù)江南,如果北上……北上的話……
高通的心開始不安分了。
他原本是江南人,被人排擠無法出頭,才去東呂國跟南王混,想要證明自己的才華。
南王被顧道滅了,他在顧道的扶持下,成了東呂國大相。
他知道,此生終遇明主。
輔佐明主,開創(chuàng)基業(yè),于天下大勢之中縱橫捭闔,成就一番大業(yè),證明自己的才能。
這是他的野望。
顧道當年從高原走的時候,高通就戀戀不舍地勸他,高原也是王霸之地。
那個時候,他寄希望于顧道在大乾不得意,最后退到東呂國。
憑他的本事和自己的輔佐,以東呂國統(tǒng)一高原,然后向東吞并中原。
可現(xiàn)在顧道成了吳王,江南已經(jīng)是囊中之物,這個過程可以反過來。
先輔佐顧道吞并中原,然后以東呂國為前線,進一步吞并高原。
“要給王爺創(chuàng)造機會!”
高通拿著信說道。
如何創(chuàng)造機會?
出兵蜀中。
他很清楚,佛子肯定沒安好心,但是佛子的意思是對的!
東出蜀中,就是幫顧道。
此時無論顧道割據(jù)江南,還是提兵北上,大乾必然要阻止。
牽制大乾就是幫助顧道。
制造進攻蜀中的氣勢,讓大乾在蜀中和涼州,無兵可調(diào)。
于是他找到了孫健。
“我同意出兵蜀中,但是使者也看到國內(nèi)情況,如果沒充分理由,我無法動兵。
“所以請佛子先派兵到蜀地邊境。我才能以防御為借口,帶兵東出!”
“只要軍隊動了,打誰我說了算?!?/p>
高通跟孫健說道。
孫健一聽高通想通了,自己的使命如此完成了,這可是大功一件。
他立即派人回到斯隆國,告知了普贊。
“孫健就是個廢物,去了這么長時間,就弄出這么個結(jié)果?”
“沒落下一句實話,還要我們先出兵,我覺得不可信!”
普贊跟佛子說。
“無所謂,世間之萬物,就是相互利用,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好?!?/p>
“同意他的要求!”
“另外拍使者告訴隗倫,蜀中將有戰(zhàn)事,他可在涼州抓住機會?!?/p>
佛子說道。
普贊在護廟軍之中挑選了五千騎兵,一萬步兵,外加兩萬戰(zhàn)奴,朝著蜀中邊境進發(fā)。
接到消息的高通,立即給蜀中送信示警,同時以協(xié)防的名義出兵。
雙方隔著一條河扎營。
這個時候,顧道帶兵進入河南,正跟魏無極玩狗攆兔子戰(zhàn)術(shù)。
斯隆國兵臨蜀中的消息,傳遞到了朝廷。
竇慶山戰(zhàn)敗,袁琮和高岸等人,正在琢磨從哪里抽調(diào)兵力。
蜀中一封戰(zhàn)報,把他們這個念頭徹底打消,魏宗保帶走了武卒和蠻獠軍。
畢竟魏宗保去江南作戰(zhàn),把武卒和蠻獠軍帶走了,蜀中就剩下兩萬高原馬騎兵。
根本不能再抽調(diào)了。
涼州方面,兩個人也沒想。
蜀中危急,那隗倫定然趁機生事情,所以不但不能抽調(diào),還要告訴費長戈小心戒備。
接下來的時間。
孫健一直勸說高通,立即進軍蜀中,跟斯隆國軍隊平分蜀中。
高通卻不肯動地方,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蜀中的騎兵就在幾十里之外。
而且已經(jīng)派人聯(lián)系他,讓他渡河進攻,雙方夾擊斯隆國軍隊。
高通也沒有給予回應(yīng)。
大乾已經(jīng)無兵可調(diào),他不動如山只需要等,等著吳王那邊的結(jié)果。
因為李昶給他通報了最新情況,吳王已經(jīng)過江,追殺魏無極。
那就必須等一等結(jié)果。
如果剿滅魏無極之后,吳王揮師入京,成了大乾新的皇帝。
自己攻打蜀中,豈不是成了背叛?
如果顧道跟大乾分庭抗禮,那他才會聯(lián)合斯隆國進攻蜀中,給吳王以策應(yīng)。
就在高通一心等待的時候。
一匹快馬送來急報,斯隆國另外一支軍隊,已經(jīng)過了狼泉河,眼看要進攻石頭城。
高通立即明白,自己利用佛子恐嚇蜀中,佛子何嘗不是利用蜀中把自己調(diào)離王城。
現(xiàn)在自己被牽制在這里,他們的軍隊趁虛而入,想讓自己首尾難顧。
“孫使者,這是什么意思?”
高通把急報交給孫健,問道。
孫健嚇得三角眼亂閃,這是什么意思,我還在高通身邊,斯隆國竟然偷襲東呂國?
這是要把我往死里坑?。?/p>
“大相無需驚慌,也許是佛子巡視高原,到狼泉河附近休息而已?!?/p>
“你也知道,斯隆國各部并不老實!”
孫健強笑著解釋。
哈哈……
高通大笑。
“孫使者放心,斯隆國的人不在乎你的死活,我還不至于殺你?!?/p>
“再說,你哪只眼睛看我驚慌了?”
說完不再理會孫健,而是轉(zhuǎn)身寫了一封信,讓信使帶回去。
當初顧道和佛子約定,斯隆國和東呂國,以狼泉河為邊界。
而普贊,已經(jīng)率領(lǐng)斯隆國的三萬軍隊越過狼泉河,穿過峽谷來到石頭城。
這峽谷現(xiàn)在被稱為傷心峽谷。
當年就是在這里,被顧道用兩個金牛,埋葬了五萬多斯隆國精銳。
導(dǎo)致斯隆國統(tǒng)一高原的步伐,止步于狼泉河,未能吞并東呂國。
如果那五萬精銳還在,現(xiàn)在各部也不敢這么囂張,佛子也不用著急改革,制衡各部。
“攻破石頭城,拿下東呂王城!”
普贊揮鞭直指傷心峽谷,大聲命令,當年的恥辱,他今天要還回去。
因為他有絕對的信心。
孫健招攬的大乾書生,不但能幫著斯隆國改革制度,還給他們造了攻城器械。
這就是他的信心。
可是當他穿越傷心峽谷,就覺得自己的信心仿佛有點早。
這都是什么鬼?